【卷四:隕石】祁晴和莫尋對了一下眼神,他們都覺得月宮的裝修風格與金簋基地如意土構建出的那些空間非常近似。

只不過目前這裡的如意土已經失去了活性,並不能隨意變形。

我方送進月宮的探測器攜帶了相關轉譯訊號,按照金簋基地的方法嘗試操縱這些如意土,毫無反應,那些空間只保持著固定的空間孔隙,無法再次變形。

那種孔隙就像是放大了數倍的海綿內部,無數小孔和柔軟的蛛絲一樣的東西連線充斥其中,並不是人形這種體量的生物能透過的正常空間。

幸好探測器可以分裂出數個身材嬌小的部分,每個只拳頭大,十幾個小型探測裝置在遙感控制之下分頭行動,可以輕鬆穿過孔隙掃描構建空間完整影象模型。

祁晴嘀咕道:“難道這裡的如意土炸過?現在這樣子感覺像是突然遭遇了變故,無序運動噴射流線,類似於微波爐內炸了蓋子的一盒燉肉.”

專家們也給出了類似推測:“月宮空間的構成成分與如意土十分接近,不過應該是經歷過奇怪的攻擊,如意土失去活性也失去了控制,才造成了現在如此離奇的形態。

至於曾經在月宮中生活的那些智慧生命,恐怕已經化為了齏粉.”

“唐時還有記載說月宮上住著那麼多人,後來史料就再沒提過,他們那時候不是斷絕了與地面的聯絡,就是已經遭遇不測了.”

“那之後幾百年的金朝史書記錄的衛星突然變軌,是怎麼回事?是其上還有幸存者,還是衛星被別的力量撼動了?”

祁晴好奇問了一句。

莫尋推測:“金朝的時候,也許是熒惑星的文明發現了什麼,嘗試驅動衛星變軌.”

“如果是他們,驅動巨大的衛星變軌,難道是為了幫我們抵禦什麼暗能量襲擊?”

祁晴的腦洞一貫如此,沒有太多科學家那種邏輯束縛,最擅長把目前所知的資訊編在一起,提出的假設更加大膽。

沒想到專家們覺得祁晴的思路並不誇張,很有創意。

從南海捕獲的那架不明飛行物證實帶有熒惑星的組成元素,只是那些物質的分子構成形態不同,不僅特定條件下不可見,還能輕鬆穿透我們的物質實體。

用大家可以理解的說法,就是物質組成的頻率不同,普通人無法看見無法感受,但實際上一些感覺敏銳的人或者異能者可以知曉這類物質的存在。

熒惑星上現存的文明大機率就是另外一個頻段的物質形態,所以我們彼此之間一直無法發現對方。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既然能成功發射探測器到達我們的星球表面給出預警,是否還具備更高的科技能控制月宮呢?他們所說的ts暗能量,以及行星盾是什麼意思?專家們分析,對方或許也經歷過多輪次文明,這一輪次他們尚不具備控制月宮的技術能力,但他們知道那個東西能控制,並且保持了對我們的善意。

也許當初,熒惑星和我們這顆星球彼此之間有過漫長的和平共處一起發展的友誼。

總之,現在他們只能示警,如果可以調動行星盾,那直接去做,何必示警呢?還有一種可能,控制天災試煉的高維文明更加強大,他們已經利用衛星與行星間的震動吸引製造了海嘯,其他文明暫時無法奪回月宮控制權,這就棘手了。

祁晴與莫尋私下議論道:“我覺得假設天災是為了試煉我們,那我們從副本中得到了線索,從湖底遺蹟又找到了月宮這個突破口,具備了控制這顆遠古衛星的能力,這也許就是被有意引導的,讓我們能夠重拾曾經文明的那些技術,從而實現文明集體的進化.”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的科學家們也接入進來,討論分析,月宮的整體結構圖逐漸清晰,翻譯器指明瞭其中控制系統所在的位置。

眾人群策群力,以月宮內的我方無人裝置為觸手,很快就實現了程式設計解碼。

祁晴吃了兩頓飯之後,聽說了一個新的進展。

他們已經找到了“行星盾系統”。

這個巨大的人造衛星在建設之初除了製造潮汐改變了其鎖定的行星的氣候,也的確兼具了盾的功能。

永遠有一面朝著主行星,而背面千瘡百孔,阻擋了大量的宇宙物質襲擊。

包括我們看得見和看不見的物質。

根據系統中的日誌查詢,發現在金朝所處的歷史時期,的確有整個衛星突然變軌抵禦ts暗能量的事件。

不過那一次操作已經不是月宮中原本的智慧生命做的了。

月宮內現在空無一人,面目全非,災變發生於那一次衛星突然變軌之前。

很顯然,曾經有其他文明透過某種方式控制了月宮內的裝置。

根據我方專家預估,啟動行星盾是完全可行的,唯一的問題是系統自檢發現能源核已經冷卻好幾百年,需要重啟。

月宮的能源應該是可控核聚變技術,怪不得那上面有數百萬噸的氦3。

在我們的行星上都沒有那麼多的氦3。

然而月宮內都找遍了,重啟能源核所用的“點火”器卻缺失了。

看那個容納點火器的空間判斷,點火器應該是一個一立方米以下的東西,相關專家正在查詢所有線索,一是在月宮內繼續篩查,二是在我們的行星上找。

畢竟曾經登月,e國也有飛行器來過這顆大衛星,說不定撿到過?這些專業的問題,就不是莫尋與祁晴能夠幫忙解決的。

他們的休假總共只有36小時,今晚就要趕回內陸地區的基地了。

新一批被批准加入特戰隊的隊員,還需要莫尋給培訓,包括祁晴在內,他們大多數原本都不是職業軍人,未來要承擔的艱鉅任務卻讓他們必須接受嚴格訓練,努力提升自己。

當他們回到西部那個秘密地下基地的時候,月宮控制計劃已經進入了新階段。

雖然讓月宮做大動作的能源無法使用,微調變軌還是能實現的,經過多方除錯,利用行星和衛星本來就有的引力牽絆,彼此軌道逐漸修正,遍佈全球的海嘯逐漸褪去。

行星盾用不了,海嘯天災還是能提前結束了。

祁晴從799那裡得知,在下一輪隕石天災正式到來前他們會擁有30天的緩衝期。

當然緩衝期內還是會有普通的隕石墜落,穩妥起見,倖存者們最好居住在堅固的掩體之內,並且儘量分散。

ts暗能量即將到達,不明飛行物釋出的訊息仍然有效,隕石天災的正式階段將持續30天或者更久。

我國科學家分為幾個工作小組,有的是擴大範圍搜尋點火器,有的則努力研發點火器,還有一部分月宮上的觀測裝置開始了針對那種不可見的ts暗能量進行捕捉研究。

一旦行星盾能成功開啟,那顆巨大的衛星可以更靈活機動地做出變化,不僅其自身可以是物理屏障,其發散出的特殊能量場也會形成一把巨傘,能更大範圍遮蔽那種突變出的隕石,將災難攔截在大氣層外。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全民轉職:你管這個叫鑑定師?

雲曦風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