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晴說:“當然

別人聘用僱員,總要看簡歷,我是被你忽悠了幾句就給你發了包吃包住的工作offer。

我可不想一直當冤大頭啊.”

莫尋靠近了幾步,用只有他們兩人能聽到的聲音說:“我是gf科技大學2015屆畢業的,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所以關於電子和電路啥的都會一些,以前工作也實際做過.”

祁晴說:“你之前不是說比我大麼,怎麼畢業年限比我還晚了3年?你是讀研還是讀博了?”

莫尋半真半假道:“其實我中間休學了幾年,後來才回去補的畢業證,就本科學歷.”

“是因傷休學麼?”

“不是,左臂是一年前受傷的.”

莫尋含混回答,“而且現在鋼板都自己掉出來了,應該完全恢復了,白讓我混了一張殘疾證呢.”

“你可不能說謊,我高中有同學讀的gf科技大學,現在已經留校當老師了,若是查不到你名字,哼哼!”

祁晴猜測或許真的查不到什麼,不過面上肯定還是要說,不懷疑才顯得假呢。

莫尋說:“我今年才改名的。

你查不到也屬於正常,不過我改名後所有資料都做了變更.”

祁晴瞪大了眼睛:“不會連畢業證都能變更姓名吧?”

莫尋笑:“那個倒不能,但是我有證明材料,可以用那個補辦新的畢業證。

我還沒去補,因為沒想好要做什麼工作呢.”

祁晴用開玩笑的語氣說道:“你別告訴我,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所有專業,你想辦哪個專業的畢業證都能辦?”

莫尋沒出聲,當初老領導還真這麼交代的,畢竟他那份檔案裡寫的只是這個學院。

當年他讀到大二上學期,專業沒有細分,基礎課都上了,各種學分都修滿了,還真的能補辦出自己心儀的專業的畢業證,利於去找相關的工作。

可是他也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工作。

哪怕有重點大學重點專業的畢業證書,哪怕他可以補到過去的所謂相關專業普通工作記錄,但是他過去十年經歷的事,已經讓他無法像一個真正的普通人那樣生活了。

祁晴也不想讓莫尋費腦子編瞎話,於是換了話題:“那你們幾位專業人士趕緊看看我家這院子怎麼修,缺什麼材料,明天一早去鎮上採買.”

莫尋點頭應了,招呼著王寬夫妻兩個認真檢查起來。

王寬夫妻是真的參與過農村自建房工作的,對於土建方面有一些經驗,發現房子屋頂的確漏雨了,其他小修補,比如院牆坍塌,也需要一些磚塊和水泥。

另外祁晴還說要給房子加保溫什麼的,相應的建材輔料都要買。

貨車內只是高檔防水卷材和一些保溫材料,玻璃什麼的也可能要換。

以前都是單層玻璃木框的窗子,現在流行的是斷橋鋁合金中空雙層玻璃,保暖性更好。

莫尋則知道祁晴想要的是一個更安全的環境,他們這次帶來了監控攝像頭以及一些專業裝置,電路佈置絕對不能是普通農村自建房那種格局。

他打算按照戰時小型指揮部的標準,院子外圍及周邊都要佈置攝像頭,內部雙路供電,線路也要加大功率承載。

到時候用電大戶恐怕不止是空氣源熱泵,各種電子監控、電腦服務武器等用電產品也都要持續穩定供電。

他或許還需要搞一套衛星通訊裝置備著。

如果天災持續不斷,常規通訊很可能就癱瘓了,但是衛星通訊多半能維持下來。

進入廠區的時候,莫尋就觀察了,在工廠那棟荒廢已久的辦公樓頂是有天線鍋那種接收裝置的,現在市面上已經很少能買到類似的東西了,他只用將那個拆過來,改裝一下配好新的處理系統,自制衛星通訊裝置並不難。

極寒之後是極熱,就算山中區域性氣候不會那麼極端,所有電路和管線最好也要考慮高標準的保溫,並且做埋地處理,因此這個院子內外都要翻修一下了。

整體翻修弄成正經人家居住的舒適度,時間恐怕來不及,只能是抓重點,先將主次空間劃分好,保證重要的房間供應,其他該放棄放棄。

“咦,這房子居然有這麼大的地下室?”

王寬檢查土建的時候有了意外發現。

杜如英說:“是啊,當初建設廠區的時候,每棟樓都挖了防空洞。

宿舍樓那邊也有。

我們這邊的小洋樓不僅有地下室,在院子外的那條馬路邊上還有個進入大防空洞的出入口。

我小時候參加演習去過。

記得大防空洞是修在地下還是山腹之中來著,據說能防核彈攻擊.”

祁晴一聽來了興致,能防核級別的大防空洞,那一定要看看去。

極寒先不說,極熱的時候住在洞中比這種小房子一定舒服許多。

“媽,大防空洞能帶我參觀一下麼?”

杜如英說:“我當年離開的時候那裡就已經封閉了,也不曉得老徐有沒有鑰匙。

咱們今天在房子裡安頓好了,明天我去打聽一下.”

大防空洞對於抵禦天災的好處母親肯定也清楚,不過萬一那裡不能合法進入,他們就要另想辦法,不可能明目張膽佔用。

所以母親才說去打聽,多半也是要搞清楚了再動作。

好在自家選的這個院子有地下室,他們可以考慮極寒的時候住在地下室。

祁晴的重心頓時就向著地面下轉移了。

地面上的房間裡都是空蕩蕩的,沒什麼傢俱,那個時代的廚房也是水泥臺子砌築,燒煤燒柴。

冬天如果覺得冷想取暖,就自己接個土暖氣。

但是如果持續不斷幾個月零下的溫度,就算地面上換了雙層隔熱玻璃,牆都是37厚加外保溫,其實也扛不住的。

如果暫時無法住進冬暖夏涼的防空洞,那麼她們最好是把地下室改造一下,至少極寒時住在地下室,保溫效能比地面上好。

走到自家地下室之後,祁晴發現這裡的面積似乎比地面上的一層的面積還要大一些,撐滿了整個小院子,而且下了好多臺階才走到,與現在大家蓋別墅那種淺層的緊貼在首層的地下室不同。

這裡的地下室內部層高三米左右,磚木結構,距離地表竟然還有五米多深的覆土,似乎上下結構完全脫離,只有那道樓梯連著,地下室本身是自成一體的。

地面上院子裡的樹活得好好的,應該都是地下室之上的覆土層生長出的。

看來這個地下室當年也是為了躲避戰爭災禍的特殊考慮。

地下室中只明線鋪設了原始的電路,還是那種麻花型的老式電線,有一些燈座插上燈泡能亮,不過可以看得出來建成後從未使用過,水泥地面簡單的白牆粉刷,除了灰塵,沒有其他的東西,也不見蟲蛇鼠蟻的痕跡。

建築質量好,也做了防蟲等處理,完全是能住很多人的。

改裝時可以加一些鋼柱鋼板,再把保溫都做上就成了。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