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812大閱演示

“說的好。”

吏部尚書楊博開口道。

他本不應該來此,可畢竟總督邊鎮,也是朝中知兵之人,所以在聽到魏廣德的話後大聲叫好。

雖然文官看不起現在的勳貴,可不代表他們不對初代勳貴的敬意。

朱希忠回頭看了眼已經站到大閱臺邊的楊博,點點頭說道:“好。”

雖然因為是操演,所以省略了許多過程,這也是為了避免有僭越之嫌,但是大閱禮明軍的表演卻是全部都要進行的。

隨著“咔咔”整齊的腳步聲由遠及近的響起的,大閱臺左側由京營中軍組成的第一個佇列出現了。

沒有辜負戚繼光長達半年時間的訓練,或許在他們被選入前還只是個孬兵,可在這一刻,身上穿著嶄新的明軍大紅鴛鴦戰襖,血脈中繼承的某些屬性也好似被激發了一般。

所有士卒都是昂首闊步在引導旗的引導下,邁著齊步走了過來。

“咦,軍威還真是雄壯。”

隨著他們出現在大閱臺前,原本還坐在椅子上的勳貴和官員都已經起身,站到了臺邊,想要更近距離觀看這場操演。

而說話的,正是吏部尚書楊博。

楊博的整個仕途,幾乎都是在邊鎮度過。

先是巡撫甘肅,後又經略薊鎮、保定軍務,嘉靖中期開始總督宣大山西三鎮,成為真正的三邊總督,其後調任薊遼總督,回朝任兵部尚書、少保,深受明世宗倚重,視為左右手。

常年在邊鎮,自然見過的明軍甚多,其中也不乏精銳。

不過這些軍隊多就是裝備精良,作戰悍勇,可不會有這麼整齊劃一的動作。

只是從最初的震驚過後,楊博就已經反應過來,雖然戚繼光訓其三軍,如臂使指,但這些到了戰場上其實沒什麼用。

打仗,要的還是士卒的悍勇和作戰的技巧。

悍勇,這個不好練,主要是人的性格使然,而作戰技巧,在明軍中往往都是代代相傳。

為什麼土木堡之後,京營就垮了,就是因為精銳全滅,斷了傳承。

最起碼,戚繼光練的兵,在沒有看到他新穎的打法前,一般人都只會以為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

“這是哪支人馬?”

禮部右侍郎呂調陽忽然問道。

禮部官員前來,其實就是檢查大閱中的禮儀,看是否有逾制的地方,若是發現則要及時指正。

朱希忠指著軍陣前展開的大旗介紹道:“呂侍郎,此乃五軍營中軍軍旗。”

“中軍?哦,果然威武。”

呂調陽點頭讚歎一句。

五軍營雖名為五軍,但其實是以中軍為主,其餘四軍分別為左右哨和左右掖,根據這個名字也很容易就能判斷出來具體任務。

左右哨兩軍是以騎兵為主,負責左右180度範圍內偵查哨探的工作,戰時也被佈置在大軍左右兩翼形成屏障。

左右掖則是護衛中軍的左右兩翼,兵力較中軍也是少許多,裝備相似,但配置的火器、弓弩更多一些。

五軍營是大軍交戰的主力,中軍則是正兵,和敵人正面交戰只用,所以是按照明軍標準配備,第一排位刀盾手,之後是槍矛手護衛大陣,鳥銃手和弓弩手則被圍著中間。

相較其他軍陣,中軍營不管是人數還是裝備,在此次參閱明軍中都是首屈一指的,不僅人數近萬人,嶄新的甲冑和武器,也是讓人眼前一亮的。

“先聲奪人吶,戚總理練的好兵。”

霍翼做為兵部尚書,這會兒也是不吝誇獎道。

中軍到達大閱臺下後就在軍旗揮舞中停了下來,要開始向臺上官員演練。

隨著號角和處於軍陣四角的旗幟有節奏的舞動,最外側的刀盾兵好似同時接到指令般一致對外,一面面盾牌緊密的銜接起來不留一絲縫隙。

動作的整齊程度,霎時間讓人側目。

而更讓人驚歎的是,就在盾牆出現的那一霎,無數的長矛從盾牆上面探出,或平舉,或斜刺,軍陣只在瞬間就變成了一隻刺蝟般。

“不動如山,不動如山”

下方軍陣在這一刻喊出整齊的口號,震撼了大閱臺上觀禮的文武官員。

外探的長矛在軍號聲中開始無節奏的晃動,或是外刺,或是不斷揮動,刺蝟在瞬間彷彿活過來一般。

“這是和敵人遭遇時最常用的防禦陣型,用盾牆進行防禦.揮舞的槍矛是遮蔽對人投射的箭矢.”

朱希忠這段時間經常來此,所有軍陣的演練,之前他就從戚繼光口中知道了具體的用法,這會兒他就在給大家解釋下方演練的專案。

在有人問到斜刺的槍矛為什麼也舞動而不是刺出時,他也解釋了這樣做的原因。

“扎穩營盤後,還有變陣.”

中軍當然不會一直就這麼龜縮著,在防禦陣型完成後還會展開,擺出正面交戰的隊形,然後是展示中軍的投射。

只不過負責投射的,就是現在還無所事事,被大軍圍在中間的鳥銃手和弓弩手。

“咚咚咚”

隨著又是一陣密集的鼓聲,軍陣四角揮舞的令旗猛然停止,當再次開始舞動時軍陣就開始發生變化,槍矛收起,盾牆依舊,但是軍陣開始了變陣。

完整的矩形陣中出現縫隙,隨著軍士的變換位置,逐漸變成七部分,外圍出現留個空心方陣,有大盾和槍矛遮蔽,內有弓弩和鳥銃手若干。

而他們環衛的中心大陣,雖然沒有大盾防護,但也出現一圈小圓盾護持,裡面依舊是弓弩手和鳥銃手。

“這是面對敵方有強大騎兵衝擊時的變化,可以把敵人的騎兵引入陣中進行殺傷.”

中軍不斷的變化著陣型,朱希忠也不斷介紹陣型的用途,大閱臺上的官員此時都是一副心滿意足的樣子,不住撫須點頭。

到最後,分散的軍陣重新匯聚成一個整體,面對的方向從正對大閱臺向後轉,靠近大閱臺一側的刀盾手和槍矛手向左側移動,陣型從矩形陣變成長蛇陣,靠近大閱臺處出現了鳥銃手和弓弩手。

“這是大軍展開和敵人正面交戰,刀盾和長矛是穩住陣腳,主要透過弓弩和鳥銃射殺敵人,前方刀盾手伺機突破敵陣”

朱希忠繼續做著解釋,這也是擔心在這兒的文官看不明白。

隨著陣型布成,很快隆隆的鳥銃聲響起,陣後的明軍火銃手開始向大閱臺展示三段擊,一時間軍陣上空煙霧寥寥。

就在一些人皺眉的時候,猛然間軍陣上方騰空而起一簇箭雨,齊齊射向前方,遮天蔽日。

箭雨出現之時,魏廣德就感覺到周圍官員呼吸一滯,實在是這種密集的箭雨威懾力十足,沒人敢呆在箭雨的打擊範圍內。

箭雨連續射出十輪,而鳥銃手也完成了三次三段擊,共打出九輪排槍。

至此,中軍的武力展示基本結束,隨著號角聲響起,長蛇陣的明軍逐漸收縮,又回到最初的矩形陣型,在全軍向後轉面相大閱臺後行軍禮。

於此同時,數十騎騎兵已經從大閱臺一側衝出,到達大閱臺遠處的空場地檢驗殺傷效果。

中軍營展示時間稍長,主要是要表演的專案比較多,且軍陣變動也需要時間。

隨著中軍營的是五軍營的左哨騎兵部隊,展示的是騎術和騎射,馬隊在大閱臺前來回衝鋒轉向,再衝鋒,隨後依舊是向遠處的空場地連續三波騎射演示,退場,再後就是右哨騎兵和左右掖軍陣

不過中軍的騎兵部隊主要集中在左右哨,加起來也不過千餘騎,又是分開展示,氣勢上始終還是差了一點。

而左右掖則是和中軍相仿,但因為兵力劣勢,其實還真沒什麼好看的。

不過五軍營的展示基本還算成功,那就是動作整齊,非常賞心悅目。

現在的明軍已經沒有橫掃大漠的能力,加上國內馬政混亂,明軍戰馬奇缺已經非常明顯。

之後是神樞營的騎兵部隊,也是分成三營進行展示,每營約一千騎,在隆隆的馬蹄聲中展示騎兵戰術。

魏廣德已經看了多次這樣的演練,不過因為都是單獨進行的,當時還覺得很是雄壯,不過有中軍軍陣的演練後,總感覺還是缺了點什麼。

對了,就是氣勢。

不是說京營的騎兵因為沒有上過戰場所以沒有銳氣,而是兵力總感覺有些單薄。

這讓他不由得想起當初保安州一戰時,虜騎數千賓士戰場的氣勢,那種銳不可當的勁頭。

得想辦法彌補才是,否則中軍驚豔開場後,弄不好就會出現虎頭蛇尾的情景。

魏廣德腦海中快速盤算,終於還是讓他想到了辦法。

他想到了建國時閱兵,那時候空軍因為全靠繳獲,所以戰鬥機數量不足,所以安排戰機編隊多次透過天安門廣場,憑空製造出有數十架戰機的假象。

騎兵分營單獨演練既然顯得單薄,那不如在京營演練完畢後,集結京營全部騎兵,包括五軍營、神樞營和神機營全部騎兵,大概有六千騎再來一次展示。

魏廣德心裡默默盤算一陣後,忽然覺得貌似可行,只需要撤換各營旗幟,就可無中生有多出一支數千人的精騎,他們發動的衝鋒氣勢上應該就夠了,足夠震懾所有參閱官員。

想到這裡,魏廣德輕輕移動腳步到了朱希忠身旁,低聲對他說道:“成國公,京營各部騎兵這樣分開展示,力量稍顯單薄了”

魏廣德附耳過去,在他耳邊快速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

聽完魏廣德的話,朱希忠回頭看了眼,眼珠子轉轉,隨後低聲說道:“善貸的意見不錯,下來我就和戚繼光說一下,研究是否可行。”

“只要撤換期指,他們是看不出來端倪的,畢竟我大明軍甲統一,可沒有讓他們分辨的機會。”

魏廣德低聲道。

“那邊軍和昌平、保定、山東軍也有騎兵,要不要也納入這次演練?”

聽到魏廣德的話,朱希忠深以為然,不過想到其他各部也有數千騎兵,要是全部集合在一起,怕是能湊出萬騎,不由心動問道。

魏廣德搖搖頭,“那樣就太扎眼了,外鎮兵馬的衣甲終究和京營有差異,用他們反而容易暴露。”

明軍軍力虛弱,用這種方式壯大聲勢雖然有掩耳盜鈴之意,可畢竟大閱是給皇帝和外藩使臣看的,糊弄就糊弄吧,只要他們信了明軍京營還有一支龐大的騎兵部隊就行。

騎兵,終究還是熱兵器成為主流前的戰略力量,威懾力十足。

京營展示完成後,就是昌平鎮官兵,隨後是保定軍和山東軍,而壓軸出場的則是戚繼光帶來的浙兵。

對於後面幾個軍陣,官員們興趣寥寥,也就是在神機營展示時驚歎不已,主要還是這年頭很少見到如此眾多的火器集中發射,其聲勢直逼中軍先前的射擊展示。

不過和魏廣德預想的一樣,浙兵,或者說聲威赫赫的戚家軍的演練,對於高臺上的勳貴大臣們來說很是莫名其妙,也就是朱希忠知道一些用處,最後只能說這種戰陣於大戰無益,但對付倭寇效果顯著結束。

“善貸,大閱是由浙兵壓軸?”

隨著浙兵的退場,陳以勤開口問道。

“不是,大閱最後是安排九邊重鎮的精銳進行實戰演練,都是戰場上使用的殺人戰法。”

魏廣德搖搖頭說道,“各鎮要求派出的精銳都不同,如大同選調的是弓手,宣府、薊鎮和寧夏鎮則是精銳騎兵,到時候戚總理會再次進行安排,力求展示出邊軍戰力。”

“以邊軍作為壓軸,想法是不錯,可我還是覺得,用神機營更好。”

說話的是吏部尚書楊博,顯然他是被神機營的強大火力折服,推薦神機營擔任最後出場的壓軸。

“到時候看效果吧,神機營確實不錯。”

朱希忠這會兒滿臉笑容,這次演練沒丟他的臉,他也看出來周圍的官員驚歎的表情,現在朝中知兵名臣又是推薦京營的神機營壓軸,這無疑是對京營莫大的肯定。

“等邊軍到來後進行一次演練,到時候根據情況再安排受閱順序。”

朱希忠開口說道。

說實話,邊軍放在最後,他其實心裡也沒有多大把握,不過這個初步順序是魏廣德、譚綸和戚繼光商量的結果,所以他現在還真不能一口否決掉,否則就是落了魏廣德的面子。

“楊大人意下如何?”

陳以勤開口問道。

“可。”

聽到順序會根據情況變化,楊博自然就沒有意見了,於是點點頭答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南宋當皇帝

浮沉的命運

開局給古人看武俠劇

豬無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