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一衝動,說不看書評了,但是,不可能不看的,有的書友的意見,還是很靠譜的。

關於本書,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1、書名問題。

漢世祖劉秀,不用大家科普,我知道。

至於為什麼還這麼取,因為我喜歡,不行嗎?書中欒城一戰,本就有點致敬“大魔導師”的意思,雖然有些類比不當。

再者,常聞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硬要個解釋,等主角死後,後人議定廟號,以“世祖”為宜,把劉秀的廟後給改了,不行嗎?2、近來爭議最大的,估計就是耿氏之死了。

關於這一點,有說過,很早之前就設定好的。

最初的想法,是參考原史,因耿氏後事問題,與楊邠進行一場劇烈衝突,引發一場朝爭,政局變動。

只是,被一通數落,也就一筆帶過了。

對楊邠的處理,也要放到後邊了。

另外,還與對皇長子塑造的鋪墊,赤子喪母什麼的,這算是個劇透吧,但之後不一定那麼寫了。

3、關於主角性格塑造與面癱的問題。

對於這一點,純筆力不足的緣故,什麼目光一冷,心中一陰,眉頭一蹙啊什麼的,我自己看著都尬。

在後邊,已經在儘量避免刻意去強調這一點。

但是,就書中眼下主角所處的環境,面臨的局勢而言,可能還是會忍不住表現其愁苦,因為就我自己想象一下,都有些自閉。

4、沙陀人身份問題對此點,呵呵以對。

噴《匈奴皇帝》,我無話可辯,然就本書,仍拿著“胡雜”“蠻夷”去噴,真的,服氣。

再有無腦噴異族,刻意帶動民族節奏的,直接永久禁言。

5、關於本書節奏的問題能堅持到現在還在追書的,應該都知道,本書是慢熱型的吧。

對於主角的成長與發展,我都儘量往“合理”方向寫,當然,肯定有很多疏漏的東西,這點歡迎指正。

有不少人,說這主角太慫了,登基以後,也是任人騎臉。

但是,有認真看書的,應該能發現,主角當皇帝以來,真的已經做的不少事了,卻邊患,廢秕政,罷苛務,安人心。

宰臣中,蘇逢吉被拿下了,加竇、李、馮、趙等前朝遺臣權力,河東權臣已經被打壓抑制了,難道還要盡數清除出朝堂,將朝堂變成一言堂,使權力失衡?軍隊方面,史弘肇、劉信或遷或貶,用尚洪遷為帥。

主角的舊部,韓通在護聖軍,孫立在小底軍,馬全義為龍棲軍二把手,向訓為皇城使,李崇矩在內殿直,楊業鎮潼關,慕容延釗、羅彥瓌等人戍北疆防。

符昭信與高懷德兩個大舅子也用為禁軍將校,平衡李氏外戚,趙延進、王漢倫、李重進、張永德等少壯派也在提拔任用中。

史弘肇、劉信的心腹也有所貶抑,這點我明確提過。

這還不夠,難道要一步到位,將十幾萬禁軍,全部重造,才夠,憑什麼?找死找亂?看到則評論,說主角登基後,對舊部不聞不問,從哪兒看出來的,前邊的提拔,任以要職,不算數?或者說,主角與每一箇舊部的交流,都得詳細描寫?作為一個皇帝,他平日裡與他打交道的,不該是宰輔大臣高階將帥?新政方面,不說狂飆急進,總歸是有所建樹吧,罷不急之務,平盜賊,減民負治農桑,修刑統,收兵器作坊,制舉......這些都看不到。

若說政策,一日百策,主角都能提得出來,但是,誰去執行,誰去監督,不用考慮現實因素,地方反應?ps:看到有書友就主角反對“大赦”提出異議的,說得也算有理有據。

對這點,我僅說說我自己的看法吧。

就我看來,犯了罪,就該接受他因有的懲罰,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仁政,不是用在一干罪犯身上的,如欲彰顯仁慈、維護統治,盡人道,可準其家人探監,抑或因情酌減刑罰,但絕不需要一刀切的全部赦免,哪怕是小奸小惡。

古人大赦固有其道理,但在主角這兒,行不通。

顧念惡人,於好人有何益?縱使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也得在接受完懲罰之後。

至於判刑偏差的問題,這是永遠不可能避免的,只能從政策法律上,儘量給百姓一個“上訴”的通道,不可能盡善盡美。

pps:本書的問題,歡迎指正,但是對那些惡意攻擊,一味貶低的,不好意思,見到了,直接永久禁言。

被毒到的,受不了的,拜送不謝。

————————另,附一份到此為止,大漢節度方鎮表:河南:西京留守:史弘肇忠武軍節度使(許州):劉信歸德軍節度使(宋州):張允武寧軍節度使(徐州):武行德泰寧軍節度使(兗州):符彥卿天平軍節度使(鄆州):慕容彥超義成軍節度使(滑州):郭從義鎮寧軍節度使(澶州):郭榮威勝軍節度使(鄧州):劉重進山南東道節度使(襄州):安審琦安遠軍節度使(安州):楊承信金州防禦使(懷德軍節度):康彥環(此地雖屬漢地,實自專其事,未有節度之名)河北:天雄軍節度使、鄴都留守(大名府):高行周彰德軍節度使(相州):郭謹安國軍節度使(邢州):劉承贇永清節度使(貝州):李殷平盧節度使(青州):劉銖成德節度使(恆州):張彥威橫海節度使(滄州):王景義武節度使(定州):孫方簡盧龍節度使(幽州):趙匡贊河東:河東節度使、北都留守:劉崇永安軍節度使(府州):折從阮昭義軍節度使(潞州):常思河陽三城節度使(孟州):李暉建雄軍節度使(晉州):王晏保義軍節度使(陝州):趙暉護國軍節度使(河中府):李守貞關右:永興軍節度使(京兆府):白文珂匡國軍節度使(同州):薛懷讓順義軍節度使(耀州):宋延渥鳳翔節度使(鳳翔府):王峻靜難軍節度使(邠州):藥元福彰義軍節度使(涇原):史匡懿保大節度使(鄜州):張彥超彰武節度使(延州):高允權————————今晚第二章,晚一些。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意難平!盤點從拯救蜀漢開始!

青春作家不會夢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