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先與東方明促膝長談時,王莽心事重重的進了長樂宮拜見太后王政君。

剛踏進太后寢宮,他就是一愣,只見王政君臉上盡是感慨之色,王昭君跪在身前,蝶兒一張俏臉此刻已經哭的梨花帶雨,仍在不停的聳肩抽泣。

這時正聽王昭君在說:“侄女做個女冠也沒甚麼不好!太后和陛下都尊奉太一,不是一直想在宮中立個道場,又沒有合適的主事人,侄女難道不合適?太后您常說一人得道,七祖昇天!就是太后和陛下百年之後升了天庭,身邊不也得有個親近人服侍?”

王政君看王莽進來,嘆了口氣。

“你來了正好,薔兒這丫頭心意已決,不過也算是個辦法,誰讓她命苦呢,我看就這麼辦吧!這樣以後去你府上也就方便多了,我也算對得起你們過世的爹了。”

王莽神色有些黯然,不過此刻朝野局勢大變,淳于長倒臺,也不會有人再次設計陷害了,遁入空門倒是最好的一個法子。

於是他躬身答道:“全憑太后做主,另外蝶兒的公主府用的是原來富平侯府的老宅子,如今也修繕完畢了,要不就讓她們娘倆搬過去,姊姊束髮後也可以在那兒修行。”

王政君點點頭,可能是因為傷感而有些疲倦,微微擺了擺手。

“就這樣定吧,回頭我讓天子給她預備一下,既然是皇室女冠,道號就叫“昭薔元君”吧。這是一輩子的事,馬虎了我是不依的!今兒我也乏了,你們都退吧!”

……

長安城這幾日的天氣格外的好,東方明每天跑到李記鐵鋪看看李慕俠的傷勢,順便抓時間給蝶兒打造了一口短刀。

只要一回到聽風賞雨樓,他大部分時間都是躲在屋子裡練功,偶爾有不懂的地方就進樓向丌官梅請教。

一晃過了三天,由於第二天就要去太學報到,太陽剛往西邊一轉,東方明就回到了聽風賞雨樓,剛一進院,樓門一開,丌官梅穿戴整齊,背後背了劍匣,手裡提著自己的長劍,走了出來。

東方明看她的樣子不由得一愣,問道:“姑娘要出門?”

丌官梅點點頭,“這幾天多謝你了,我傷也好的差不多了,蝶兒剛才來過,說她的公主府修好了,我準備去她那兒住。”

東方明心裡忽然升起了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不過也沒有什麼理由挽留人家,沉默了半天,才憋出一句:“也好,姑娘去她那兒確實比在這裡方便。”

丌官梅靜靜的看著他,說道:“你的修行速度很快,出乎我的意料,這幾天內觀境已經差不多圓滿了,就差一個契機就可以破境了。”

東方明撓了撓頭,問道:“怎樣才能破境?”

丌官梅搖搖頭說道:“沒有一定之規,破境講個機緣,時機到了你自然會懂。”

“哦,好的。”

不知怎的,一想到丌官梅要走,東方明似乎對修行的事也提不起什麼興趣。

丌官梅也沒挪動腳步,兩人就這樣站著,氣氛有些尷尬。

忽然丌官梅平素冷豔的容顏上少見地流露出一絲少女的羞澀,不過轉瞬即逝,她咬了咬嘴唇,輕聲說道:“你要是什麼時候決定去瑤池當護法,這把劍就可以交給你了。”

東方明敏銳的捕捉到了丌官梅的表情變化,心裡不禁起了一種異樣的感覺,沉默片刻後認真說道:“我現在還有太多的事情不明白,而且武功也太弱,不過我爭取很快做個決定。”

丌官梅點點頭,終於挪動了腳步,送丌官梅出門的過程中,東方明忽然覺得自己走路的動作都顯得有些笨拙生硬。

門檻外,二人相對行禮,然後互道珍重。

夕陽斜照,在聽風賞雨樓的院外投下了兩人長長的影子,看上去那兩個影子彷彿模糊的合在了一處……

……

因為要籌備定陶王世子劉欣的入學典禮,太學停學了五日,今天是重啟學門的日子,辰時不到,東方明就起了床,開始梳洗準備。

畢竟是去太學,為了不給自己找麻煩,他沒有再弄混搭風的打扮,老老實實的選了一套黑色曲裾深衣,外披青色鶴敞,包好綸巾,穿了一雙青絲履,腰上又懸了一口從李家鐵鋪精選的佩劍,這才出了聽風賞雨樓。

太學在長安城西北七里終南山北麓,元朔五年,漢武帝罷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後,採納董仲舒的建議,開設太學,最初只設五經博士,專門講授儒家經典《詩》、《書》、《禮》、《易》、《春秋》,太學的學生稱博士弟子,剛設立時只有博士弟子五十名。

到了漢元帝時,博士弟子已經達到千人,自從漢成帝劉驁即位後,現在的博士弟子已經增至了空前的三千人。

招收太學生,沒有嚴格的選送條件和學齡限制,既有六十歲以上的白首翁,也有十二歲即顯名於太學的聖童,不過大多數還都是弱冠以上的青年。家世背景雖然有各地選送的出身略為貧寒的優秀學子,但大多數還是富戶子弟,以及身世顯赫的公卿子弟。

太學生畢業後的出路各有不同,有的直接入朝成為卿相,有的外放地方官吏,有的開館授徒,也有學而無成白首空歸的。

除一些名將、重臣的子弟不靠太學的資格就可以做官之外,朝廷的大部分官員還是來自太學。

太常司有專門接送太學生的馬車,不過東方明還是選擇了騎上自己的大黑馬,單人獨騎,直奔北門而去。

此時旭日初昇,遠眺終南山,氣象萬千,山峰之前一片清明,而峰頂更是隱身於雲端之上,初升的朝陽投射出的光輝,被山崖反射,向世間灑出片片光芒,感覺十分溫暖。

遙望前方山峰下若隱若現的太學圍牆,東方明的心情驟然變得怪怪的,自己上了十幾年的學,好不容易熬到畢業了,穿越過來又要上學,想想就覺得一陣陣頭大。

遠遠看到了太學的大門,車馬逐漸開始增多,慢慢的堵在了距離太學兩裡地之外的地方,前面無數士兵守住了大道口,普通學子哪怕是富家子弟都被趕下了大道,在兩旁等候著排隊進入,只有公卿子弟的車駕可以直接放行。

望著空曠的大道不讓前行,大批等候的學子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頗有些怨言。

眼看著排起了長龍,看架勢沒有兩個時辰都進不了大門,東方明不禁有些焦躁,將馬帶上大道想看看前面是什麼情況。

東方明騎著馬剛剛踏上大道,忽然身後傳來了一陣密集的蹄聲,一百名玄甲騎兵列成兩排縱隊,拱衛著一個身著龍袍跨騎白馬的英俊青年飛馳而來,最前面一個宦官手提長鞭在馬上當先開路,一邊大喊,一邊左右揮舞著粗長的皮鞭。

“閒人閃開!定陶王世子到!”

由於馬隊賓士太快,東方明猝不及防,那宦官已經離他僅有數尺,見有人忽然出現在大道上,那宦官大喝了一聲:“兔崽子,要找死嗎?!”

隨著喊喝聲,那宦官手中的皮鞭已經徑直向東方明頭頂抽去。

東方明見馬隊馳來,本想撥馬讓路,但對方不分青紅皂白舉鞭就抽,不由得心頭火起,他此刻內觀境圓滿,怎會在意區區一條皮鞭,一伸左手,嘭的一下將鞭梢攥在手中。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大明養生百年

天喵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