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門關帥府內爐火熊熊,由於玉門關駐軍已經調往天水,而換防而來的淳于彪被廉丹所殺,此刻玉門關的實際控制人已經變成了廉丹。

段會宗此刻靜靜的看著東方明,山道一戰,老人已經不再懷疑東方明,看著他英俊而討喜的面容,反而越看越順眼。

老人看起來精神好了不少,此刻手裡拿著一盞熱茶,態度溫和說道:“山道一戰,多虧了你,否則受傷之餘,老夫恐怕也不是那個刺客的對手。”

看到東方明起身想要謙遜兩句,老人擺了擺手。

“此刻是在軍中,不用那麼多俗禮,老夫也不想繞彎子,能否實言相告,你究竟是什麼人?如果你確實不想說,老夫也不勉強,此刻已到玉門關,答應你的報酬已經準備好,而且老夫個人也有一份心意,你已經可以自主來去。”

語氣很是誠懇,言語中雖然沒有了壯士、賢契的客套,卻顯得更加親近。

東方明聽完一愣,本來他是有很多事想從段會宗這裡套套口風,萬沒想到老人如此單刀直入,弄了他一個措手不及,看來古人果然心直口快,這老頭為官這麼多年,說話怎麼都不繞點彎的。

他心裡迅速的盤算,我說還是不說,不說的話拿錢走人,看似沒有太大風險,可我畢竟知道了昭君的事情,看樣子這是朝廷的機密大事,難保他們不會殺人滅口,就算不滅口,我肯定也不能跟著隊伍了,剛剛從蝶兒那裡找到的線索也就暫時斷了,以後還有沒有這種機會就說不定了。

如果說的話,再想糊弄過去看樣子夠嗆,蜂麻燕雀那套鬼話這老頭估計已經明白過味了,肯定不會再相信。那我應該說什麼,說多少,會不會被他們當成怪物......

他愣愣的胡思亂想,一時間張口結舌,臉色也變得很不自然。

段會宗靜靜的看著他,臉上仍然帶著和藹的笑容,看著他尷尬的神情,老人微微一笑,表情很是懇切。

“你不用有什麼顧慮,我知道你一定有很多秘密,你若有難言之隱可以不說,只是孫建是我的老部下,他對你評價極高,希望我能推薦你入朝堂做一番事業,昨夜一戰,我也看到了你的本事,也希望你能為國效力,在這之前,我總要了解一下你的出身來歷。

你可以放心,老夫身為朝廷重臣,又是偌大年紀,風燭殘年,只要你不是我大漢的敵人,哪怕你是被通緝的叛臣之後亦或是身背命案的朝廷欽犯,老夫都可擔保你周全。”

老人說這話卻是言有所指,因為昨夜看東方明動手,依稀竟像是百年前李氏一門的武功路數,李陵帶兵時,段會宗還未出生,等到段會宗有了兵權,麾下一些老軍是當年李家軍計程車兵,搏擊路數似乎與東方明近似,不由得讓老人懷疑他是李陵在匈奴的後人。

東方明聽段會宗說得極為誠摯,看看老人白髮蒼蒼,此時在燈下顯得極是慈祥,把心一橫,開口說道:

“老人家,既然如此,我也不想再隱瞞,只是我在說之前,有一事請教!”

“但講無妨。”

“那日在溪畔紮營時,您看到我手中的短刀,曾問我與天諭閣的關係,敢問是何緣故?”

段會宗面上露出了一絲凝重,猶豫了片刻,向東方明要過那把“杜賓犬”,指著刀身上的“58”,說道:

“看來你確實不是天諭閣之人,天諭閣乃是昔日留侯張良所建,如今世人只知道未央宮中有天祿、石渠兩閣,只有極少數人知道天諭閣的存在,老夫有幸,隨先皇進去過一次,看到閣中幾位祭酒研究的天書上,有和你刀上一樣的符號,老夫疑心你是天諭閣中之人,故而當時有那一問。”

東方明心中震撼不已,這天諭閣是什麼地方,竟然有阿拉伯數字的存在。

此時他心中打定主意,與其在漢朝這麼渾渾噩噩的耗日子,還不如冒險一搏,說不定能有轉機也未可知。

“老人家,我要說我來自兩千年後,您可相信。”

東方明雙目直視段會宗,目光極為真誠。

這下變成段會宗大感震撼了,比他當時聽東方明胡侃蜂麻燕雀的時候震撼的多,他目光炯炯地盯著東方明,看他神色確實不似作偽,這才才緩緩說道:“你且說來聽聽。”

東方明便再無隱瞞,把自己如何到了密室,看到古劍,穹頂寶石與古劍互動,來到樓蘭荒野等事全部告訴了段會宗,只是穿越過程中看到神殿的事情連他自己都確定是真實還是幻覺,因此隱瞞未說。

段會宗愣愣的聽完,長大了嘴,不過作為一個生活在祭祀天地年代的古人,接受這些反而更為容易一些,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問道:“原來如此,那你下一步預備如何行止?”

“我想求老都護幫我個忙,讓我能進天諭閣看看。”

段會宗一聽,皺了皺眉,把頭搖得和撥浪鼓一樣。

“不可能,不是不幫你,老夫沒這個權力,我上次隨先帝去的時候,是因為當時先帝病重,身邊需要有保駕之臣,我被蒙著雙眼帶了進去,事實上,我都不確定那地方是否在未央宮中。

而且那是皇室禁地,若不是因為你那把刀上的符號,否則打死都不會向你透露此事。”

東方明聽完,大失所望,失望之情溢於言表。

老人看東方明失望的神情,忽然微笑說道:“倒也不是沒有辦法,就看你願不願意為國效力!”

東方明眼睛一亮,急忙點頭。

“我也是漢人,為朝廷效力就是為天下百姓謀福,有何不願。”

段會宗點點頭。

“那就好,據老夫所知,天諭閣每過兩年,都會派人出閣去太學中挑選品學兼優的學生入閣,只是入選標準極為嚴格,並不是每次都有學生入閣,幾十年來,也不過三五人而已。我可以寫一封薦舉信你帶著,到長安後交給新都侯王莽,一來讓你在侯爺身旁效力,二來讓侯爺安排你去太學讀書,等到天諭閣選材之時,你就可以接觸閣中祭酒,豈不是一舉兩得?”

東方明忽然感到自己在黑暗中的曙光出現了,連連點頭。

老人拿過紙筆,開始寫這封推薦信,一邊運筆如飛,一邊對東方明說道:

“老夫得到訊息,烏孫國王忽然得了重病,因此明日一早我便要趕回烏孫,你和昭君母女在此地修整一日,後日辰時啟程,前途之上應該不會再有什麼兇險,趁著今晚,你給老夫講講,我大漢日後國運如何,都發生了什麼大事?”

東方明想了想,王莽篡位的事是絕不能告訴他的,離得太近的事最好也少說,還是從東漢末年說起吧,於是清了清嗓音。

“這個說來話長,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段會宗靜靜的聽,東方明口若懸河的說,一直說到三國歸晉,不知不覺,竟然已經東方破曉......

段會宗面色極為凝重,對於剛才東方明說得他基本是信了,這些東西如果是編的,除非這年輕人腦子有問題,否則也絕不會冒著誅九族的死罪在自己這個兩朝老臣的面前編出漢室滅亡的過程。

“依先生所說,我漢室天下終究是國祚不保,那劉玄德和諸葛孔明也未能力挽狂瀾?”

不知不覺,對東方明的稱呼已經改成了先生。

東方明點點頭。

“老人家,晚輩不願騙您,信與不信,晚輩說得都是實情。”

段會宗長嘆一聲,他飽經滄桑,也知道朝代更迭恐怕難免,只是一生心血為了漢室江山,仍不免滅亡,心中極為沉重。

老人擺了擺手,心中煩亂已極,制止了東方明繼續說下去。他的容顏一夜間似乎也蒼老了許多,拿起案上寫好的書信交給東方明。

“老夫今夜聽了太多天機,可惜風燭殘年,時日無多,縱有心報國,也難有回天之力了。”

說到這兒,老人忽然眼中一亮,似乎想到了什麼,一把拉住了東方明,倒身便拜。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江東霸業

醉木犀

異世:開局契約郡主,軟飯硬吃

億傷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