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刀乃是草民下山之時,恩師所賜,據說是上古遺物。”

東方明面色嚴肅,可能是這兩年長期生活在邊塞,風沙讓臉皮變得很厚的緣故,此刻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聲音中根本聽不出任何尷尬的味道。

“看來令師必是世外高人,請問令師尊諱怎麼稱呼?在何方修行?壯士又是何以有幸拜到令師門下的?”

言辭雖然客氣,卻隱隱有了訊問之意。

“家師從不曾告訴草民自己的名號,家師常說,人生於世間,只要心中長存天地二字,便可心無掛礙,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要名姓又有何用?草民自幼便是棄嬰,被家師雲遊途中發現,老人家動了惻隱之心,將草民帶至崑崙群峰之中,有座靈臺方寸山,山中有處斜月三星洞,草民侍奉恩師十數年,恩師臨終之時讓我下山闖蕩,臨別之際,贈了我這口刀防身。”

東方明說得口沫橫飛,把這個莫須有的師父意淫成了鎮元大仙和菩提祖師的結合體,段會宗靜靜聽著,只是雙眼微眯,仔細的觀察著東方明。

“果然是高人風範,好個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看來令師修心的本事極好,不比我輩,居於紅塵之中,混跡於廟堂之上,靈智也被世間俗務矇蔽了。”

看樣子,段會宗言下頗為感慨,似乎是相信了東方明的話。

一旁的蝶兒倒是瞪大了眼睛,看著東方明那張乾淨的臉,不覺得有些崇拜起來,她也聽不太懂,只是覺得高人說出來的話就得這麼雲山霧繞,與眾不同。

東方明卻是心頭一凜,沒想到段會宗一個漢朝人,文化悟性如此之好,西遊記中這個隱晦的寓意居然被他一語道破,不知道這個老頭是否信了自己的話。

這時段會宗瞥見了東方明身後不遠處那個裝著精鹽的皮袋子,愣了一下,問道:“這是什麼?”

還沒等東方明回答,蝶兒已經搶著答道:“這個東方大哥不光有寶刀傍身,還會製鹽之法,這些都是他用湖鹽煉製的。”

段會宗雙眉一挑,露出一個驚訝的表情,“哦?有勞壯士拿給老夫看看。”

東方明應了一聲,轉身去拿袋子,他剛一轉身,段會宗雙目中忽然精光大盛,竟然透出一股殺氣。

身為兩朝老臣的段會宗,半世宦海沉浮,在屍山血海中戎馬倥傯,豈會信了東方明那番鬼話,只因為孫建是他極為信任的老部下,他一時大意,沒有詳細調查東方明的底細,此次不遠千里護送王昭君,他壓力極大,強敵很有可能環伺在側,此刻驟然發現東方明來歷可疑,不論他是敵是友,最保險的辦法就是現在除掉此人,免去隱患。

心念至此,他眼中殺意大盛,右手微抬,周遭的天地氣息也隨著這一動作產生了一種難以察覺的輕微波動。

忽然,他的目光瞥到了那把刀,又看到那兩個碩大“58”,不禁打了個寒顫,想起了那個神秘莫測的天諭閣,萬一此人和天諭閣真有關係,我冒失出手,漢室天下將來豈不是少了一個擎天之柱,況且他要真是天諭閣的人,我出手能否有用也在未知之數。

隨著他心中念頭轉動之間,天地元氣那細微的波動也瞬間消失無蹤。

東方明和蝶兒對這些變化卻是懵然無知,當東方明帶著一臉自以為很有範兒的裝B笑容將皮口袋遞給段會宗時,還不知道自己已經在鬼門關上走了一圈。

段會宗接過袋子看了看裡面灰白色的粉末,用手捻了一點放在舌尖吧嗒了一下滋味,如果說方才面露驚訝只是為了騙東方明轉身,此刻卻是真的吃驚不小。

“這真是湖鹽所制?製鹽之法也是令師傳授的?”

東方明點點頭,“正是,製鹽之法屬於恩師所傳的物理之道,所謂物理,見物思理也。這精鹽煉製在物理之學中,只能算是微末之術,登不得大雅之堂。”

“令師學究天人,老朽佩服無地,但不知令師有多少本事,壯士又學了哪些?”

東方明偷眼瞥了段會宗一眼,看到對方神情並沒有什麼異常,心裡稍稍踏實了一點,清了清嗓子,繼續胡侃:

“家師所學,浩如煙海,草民駑鈍,學不了他老人家的四大神術,只學了些小八門的微末之技。”

“哦?何謂四門神術?又何謂小八門?”

東方明腦中回憶著一個個評書藝術家口中那本廣為流傳的《江湖叢談》中內容,從容答道:“四大神術,依四方四象,分為蜂、麻、燕、雀四術,乃陣法之總訣,需要多人施展,更要施術者心意相通,配合無間,繁複紛雜,難以盡數,據家師說此四術一旦大成,可縱橫天下;八門者,依八卦方位,分為金、皮、彩、掛、評、團、調、柳八門,恩師說我雖然難成大器,但只要假以時日,將這八門之法融會貫通,亦是妙用無窮,足以全軀保家,安身立命了。只是我實在愚魯,至今連一成都沒學全。”

聽完東方明這段神侃,段會宗也是有點發懵,對自己方才的判斷開始產生了動搖,難道這小子說得都是實話?也難說,他師父若是世外高人,很可能認識天諭閣中的人物,會那些鬼畫符也合情合理。

他還想繼續問下去,忽然想到此行重任在身,一顆心瞬間有些下沉,將手裡的刀和皮口袋交還給東方明,拱了拱手。

“不知壯士是高人弟子,多有失敬,這幾日途中無事,還要多向壯士請教,此刻老朽還要安排一下軍務,失陪了。”

東方明趕忙露出謙遜的表情,“您偌大年紀,又是廟堂重臣,在您面前我怎敢當壯士二字,若您不棄,叫我一聲小子便是。”

段會宗微微一笑,“高人子弟,又身懷奇技,老夫自當禮敬,既然你有惜老之心,那我就生受了,冒叫一聲東方賢侄吧,賢侄等下得暇,來我帳中一趟,眼下離玉門關不足五百里,要和你商量一下明日行軍的路線。”

說完,也不待東方明答應,轉身而去。

蝶兒見段會宗走遠,望著東方明手裡的“杜賓犬”,吶吶的問道:“這位東方大哥,我...我...我知道君子不奪人所好,只是太喜歡這把刀了,能不能賣給我,我可以用許多的牛羊來換。”

不知不覺間,她對東方明的稱呼已經變成了東方大哥。

東方明看著她天真的表情,有些好笑,暗忖道:“這丫頭實在應該去看看《演員的自我修養》,看見把刀,連戲都忘了演了,哪有一個婢女會有許多的牛羊?看樣子她八成是王昭君的女兒,只是不知道是哪個女兒。”

想到這兒,他皺了皺眉,擺出一副嚴肅的表情,“姑娘此言差矣,此刀乃恩師所贈,刀在人在,刀亡人亡,怎可轉手?不過姑娘若是喜歡刀劍,在下所學的八門之法中也有冶鐵之術,等到了玉門關,找當地武庫官借爐灶鐵砧用用,不出三日,保證給姑娘打造一把好刀,就算不及這把,也遠勝尋常軍刃。”

“真的?那一言為定,東方大哥,你會的真多!”

東方明不敢和這個小丫頭繼續糾纏,生怕再惹出什麼事來,在蝶兒崇拜的目光中,撣了撣衣袖,施施然的去溪邊散步了。

只留下蝶兒望著他的背影,喃喃的自語:“這個東方大哥真乾淨,頭上連個蝨子都不生......”

遠處華麗的馬車車簾緊閉,王昭君根本沒有下車的打算,似乎對周遭的一切都沒有任何興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和三國有個約會

水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