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鬥了兩句口,東方明就再次沉默了下來,看著外面的景緻發呆,那些河邊的水車,遠方中某種隱隱傳來的叮叮噹噹響聲,飄向半空的黑煙,都在催發著他內心的那個渴望。

就算再也不能回去,我也搞清楚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麼回事?

“武庫令裴續,恭迎司空大人。”

一個謙卑的聲音,讓東方明從沉思之中再次醒來,這才知道,武庫已經到了,趕緊整理了一下衣著,掀開車簾,跳了下去。

是像個車伕一樣跳了下去,而不是像其他朝廷大員那樣,保持著應有的儀態在下人的攙扶下緩緩沉穩的走下去,僅僅這一個動作就讓迎接他的武庫官員們看傻了眼。

雙腳踏在青石鋪就的地面上,東方明緩緩打量著四周的一切,發現從門口看就是一個尋常衙門,根本沒有自己想像中熱火朝天的大躍進場面。

武庫裡只要有職位的大小官員全在道旁迎候,方才說話的那名叫做裴續的官員小心翼翼解釋道:“庫房和三大工坊離府衙還遠,大人要不今日先歇著,明天再去下面視察吧。”

東方明一愣,這才知道武庫有多大,他本想一兩個時辰就能視察完,可看樣子恐怕一天都不一定夠。

他有些失望,本來打算馬上就見見打鐵的老師傅們,與工人同志們親切握手一番,卻不想還要再等一日。

司衙大門全開,官員們分成兩列,迎接著司空大人的到來。

東方明當先走了進去,宮玲尾隨其後,夏侯仁帶著東方營侍衛們沉默地跟在二人的身後。

司空大人這奇怪的儀仗再次引起了一眾官員的竊竊私語,這些官員也算見過世面,可也不明白這位年輕大人前來視察為何帶著個內宅丫鬟,而且看這丫鬟的架勢,彷彿也不太把司空大人放在眼裡,走路都是抬頭挺胸的,一點下人的禮數都沒有。

不少官員自然而然想得歪了,認為這肯定是大人房中相好的丫頭,初得寵幸,這才被慣得沒上沒下,臉上不由得都露出了會心而猥瑣的笑容,只差笑出聲來。

進了衙署大堂,眾官員向東方明請安之後,便依次在衙上坐好,等著東方明訓話。

東方明對於武庫的情況還不是十分熟悉,而且這也是他第一次開衙坐堂,所以感覺總有些奇妙,想著反正也要在這兒待上一天,便隨便講了幾句賴天子洪福,以後還要同心協力的開場廢話,便讓眾人先散了,只等著明日正式開衙。

眾人散去後,他只是單獨留下剛才接待他的裴續,裴續年紀約摸四十左右,頭髮已經有些斑白,一雙眸子卻是精光四射,滴溜溜亂轉,一看就是個精明圓滑的人物。

東方明示意對方坐下,也不說什麼廢話,很直接地問道:“本官初掌武庫,給我講講武庫的情況。”

裴續作為武庫的司庫官員,打從一個多月前東方明剛當上司空時就做好了準備,今日一見東方明問話,趕緊將自己準備好的武庫情況娓娓道來。

他當然明白,東方司空初來武庫,在武庫裡並沒有什麼親信,如果想盡快掌握局面,那一定需要在庫裡找個值得信任的人,而自己身為管理武庫的武庫令,近水樓臺,自然要趕緊爬,才不會辜負老天爺給自己的機遇。

這武庫雖然沒有什麼對外職權,卻是漢朝極為要害的部門。

武器是戰爭的工具,武器的生產是勝利的保證。而漢朝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官營工場,都具備大規模製造武器裝備的能力,構成了龐大的軍械生產體系,而維持這個體系運轉的核心,就是長安的這座中央武庫。

軍械生產事關重大,漢朝歷代帝王都極力將其掌握在自己手中,到了此時,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生產監控機制。

首先,從經費上控制各地軍械坊的運營,由大司農統一自國庫撥款,進而加強中央對整個軍械生產體系的調控。

其次,從源頭抓起,各地出產的鐵礦石有很大一部分是直接運到武庫,由武庫直接鍛造,中央武庫生產能力飽和後,才由地方鑄造。

最後,地方鑄造生產的軍械必須運送到長安的中央武庫,各郡縣和諸侯國不得擅自留用,再由朝廷統一發放調配,如此便形成了強幹弱枝、內重外輕的武器配置格局,便於中央對地方的駕馭。

這次漢成帝劉驁更改了很多朝中官員的職責,進一步加強了對武庫的控制。此刻武庫事務的最高決斷權掌握在天子手中,監督管理權交給了大司空東方明,而管理調配權交給執金吾毋將隆,此舉可以防止任何一方對武庫的恣意專擅。

領導權與管理權實現分離,雙方各司其責,互相牽制,從而確保天子對武庫系統的絕對控制。

東方明聽著連連點頭,這名武庫令裴續說話極為利落,談話間便將武庫當前的狀況講的清清楚楚,武庫三大工坊的職司,各司庫官員的派系,無一不落。

“這幾年朝廷也沒有對外用兵,為什麼支出連年增加?”東方明翻閱著眼前的賬冊,向裴續發問。

裴續諂媚地笑著說道:“大人有所不知,這些年朝廷雖然沒有打仗,可是各地盜匪猖獗,地方上剿匪損耗的兵器、盔甲、箭矢等物都有大幅度增加。”

東方明哦了一聲,也沒有說什麼,只是看似漫不經心地翻閱著一卷卷的賬冊。

但他心裡卻是清楚的很,什麼剿匪,全是鬼話,都是各地諸侯囤積軍械的藉口。

他看似隨意地問道:“除了剿匪,還有沒有別的原因?”

裴續偷眼向上看了一眼,見東方明看得似乎並不仔細,陪著笑說道:“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朝廷近年來對武庫所鑄的軍械要求越來越嚴苛,而一應工序、配料就只有三大工坊的領頭官員知曉,所以三大工坊以保證質量為由,逐年在增加預算,下官也不得不上報朝廷。”

“增加的這些開銷有作用了嗎?”東方明忽然抬起頭來,看著裴續。

裴續不敢直視他的雙眼,低頭吶吶應道:“工藝提升並不明顯,但三大工坊負責中央武庫全部生產,那些軍械都是他們一手做出來的,所以……所以……”

“所以什麼?”東方明冷笑道:“所以他們就敢以此要挾朝廷?”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影視世界和主角搶機緣

愛吃香菜的醜醜魚

烽火十國

青璃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