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下游的冬季總是陰雨連綿。

空氣中充滿著水汽,天空霧濛濛的一片,陽光怎麼也射不下來。

董良的府邸同樣也籠罩在一片水霧之中,朦朧的霧氣在後山的竹林中來回穿梭。

一個普通的江南的清冷的清晨,董良艱難的從床上爬了出來,脫離暖烘烘的被窩。

好在還沒有徹底的進入寒冬,還可以忍受,屋裡也沒有點起來爐子。

隨手披上了一身單衣,又將一身狐裘套在身上。

優質而又厚實的毛皮還是比較暖和的,不過也僅僅是能在這個時候起到作用。

再過上十幾天,真正的寒冬到來。

相比北方需要毛皮大衣來抵禦寒風,在南方的冬季,最好是一層層的細密衣服密密麻麻的套起來。

這樣才能對抗那無孔不入的寒氣和潮溼。

南方的溼冷是一種無孔不入的透骨的溼涼,根本無處可躲。

天氣雖顯得非常的清冷,但董良的府中其實已經熱鬧起來了。

不停的有著工人們進進出出,或準備一些精美的傢俱,或者互相配合著在房梁畫棟中掛上綵綢。

董良府中的幾處大門都已經掛上了紅綢子,如今窗戶也在用紅窗花裝飾著。

清冷的清晨,充滿著一群熱情洋溢的人大紅色的裝飾品也顯得非常的熱烈和喜慶,無不暗示著,在這個冬天,董良好事將近。

董良趿拉著鞋開啟房門,倚靠在門框上往院中慵懶的看著。

感受著空氣中的清涼來喚醒身體,洗去睡意。

閒站了好一會兒,才重新收拾了自己,走了出去。

他也熱情的與那些忙碌的人打著招呼,交談著。

面對眾人善意的調笑,董良也絲毫不在意,坦坦蕩蕩的感受著喜悅並予以回應。

在府逛了一圈,高高興興的領著兩隻熊貓來到了自己的正廳。

潤玥和梅蘭屁顛兒屁顛兒的跟在董良的身後,來到了屋中,便一扭屁股一起坐下,一左一右,坐在董良的兩側。

兩熊一人靠在桌案前,董良伸手推了推桌子上的錦盒,別碰掉了。

便取了些窩頭瓜果,塞到兩隻熊貓手裡,自己抱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甜湯在那裡吃。

左右兩隻肥肥的熊貓,軟軟的,暖烘烘的,像火爐一樣,熊貓開心的吧嗒著嘴榨著瓜果裡的汁水,把董良喝湯的聲音全部都掩蓋下去。

吃完了飯,兩隻熊貓開始在廳堂裡撒歡兒,江南其實不適合熊貓的生長,熊貓有著厚厚的皮毛,它們應該生活在高山上,他們怕熱。

如今入了冬,江南的氣溫也降了下來,熊貓也越過越開心。

它們經常跟著董良一起吃完飯後在這屋裡撒歡兒,地上鋪的葦蓆到處都是窟窿眼兒,庭院中兩側的木柱子上全是它們的爪子痕。

如今董良的府連一個高樹都見不到,全讓董良命人給砍了。

這熊貓太愛爬樹,爬的高了就很危險,容易摔下來。

高高的大樹被砍了,小樹苗也都活的不好,全都是缺胳膊斷腿,被熊貓禍禍的不輕。

這兩隻肥肥的傢伙完全對自己的體重沒有點兒逼數。

不僅心裡沒數,而且膽子還大的離譜。

小孩胳膊粗細的樹枝,它們都敢一直往上爬,甚至一直爬到樹梢,爬到樹杈,到此還不算完,它們還要站在那樹杈上狠狠的晃一晃。

好好的一棵小樹,非要被它們晃斷為止,樹苗被糟蹋的七零八落,像狗啃的一樣,熊貓自然也落不著好,從小樹苗上狠狠的摔下來,啪嘰一下,肉餅平攤在地上。

而偏偏的它們皮糙肉厚,摔的不太高的話,還沒什麼事兒,呆呆的從地上爬起來,繼續爬樹然後把樹枝晃斷摔下來。

完全就是記吃不記打。

現在董良把附中的高樹全都砍掉,更方便了它們,是完全肆無忌憚了。

什麼樹都敢往上爬,摔下來也不嫌疼。

熊貓能在以後成為保護動物不是沒有理由的。

吃飽了飯,玩了一會兒,馬良前來報到。

董良將桌子上的錦盒抱在懷裡,要和馬良一起去見劉備和諸葛亮、關羽他們。

兩人朝正要往外走,還沒走出大門,外面就有人走了進來。

搭眼一看,是華佗這個老頭兒。

華佗龍行虎步的走了過來,大搖大擺的拱拱手,算是見了禮。

以前在老家,就因為被地方的小官呼來喝去,他感到非常的恥辱,所以就來到了董良這邊。

董良和劉備,他們也給了華佗足夠高的尊敬,平時也不太注意什麼禮節。

一方面是華佗得到了足夠高的禮遇,另一方面,像劉備、董良他們現在也都是大人物了,被他們呼來喝去的話,恥辱感也會少很多。

而偏偏劉備和董良都給了華佗足夠高的禮遇,這就更讓華佗滿意,而且,董良還大力支援華佗的醫術研究,華佗的手段是突飛猛進,一日千里。

“元化先生清晨來訪,可有什麼要事?”

董良有些疑惑,平時有什麼小事兒,華佗都是直接派個徒弟來傳個話就行了,他和張仲景除了給人看病都是宅男,閉門潛心研究醫術的。

華佗看了看左右,沒有說話。

董良心領神會,將手中的錦盒放到了馬良的懷中。

“季常將這寶貝送與主公,我就不去了.”

馬良答應了一聲,抱著錦盒離開。

董良伸著手引華佗入內。

兩人來到了屋中,屏退左右,共同坐在一張小案前。

董良隨手放了一盤兒零食,和華佗一邊吃一邊說,捏著柿餅就往嘴裡送。

“這柿餅做的不錯,不過可不能多吃啊.”

華佗雖然年紀不小了,但牙口兒比那少年還好很多,興致勃勃的嚐了兩口柿餅,便不再多吃。

“偶爾嚐嚐鮮而已,我也聽說這東西吃多了,身體裡會長石頭.”

華佗點點頭:“平時解剖的時候也發現過,有的石頭在胃裡,有的石頭在腎裡。

前兩天剛剛接診過一個,活生生的尿出來了一塊小石頭.”

華佗輕描淡寫的說,董良卻忍不住的打顫。

那應該是腎結石吧?尿出來的。

像那樣的滋味,董良覺得開刀可能都比直接往外生尿的好。

“元化先生究竟有何要事這麼神神秘秘的?”

華佗小聲說道:“劉景升單獨給我們傳了封信,這事估計連主公他們都不知道.”

“劉景升說什麼?”

“劉景升說,聽說了我和張機的名頭,想請我們去荊州.”

“請你們去荊州?”

“對。

去荊州,說有人需要醫治.”

董良十分的疑惑,皺著眉頭,摸著下巴,考慮著劉表的用意。

劉景升怎麼挖牆腳挖到了自己的頭上?當初從他那裡挖到了黃忠和甘寧,難道這是報應來了?不應該呀,如今兩方關係那麼好,真需要看病,直接給劉備休書一封,把華佗他們派過去不就完了嗎?要知道,要是沒有華佗,劉表的大兒子劉琦估計都已經虧空的去死了,哪能像現在這樣勇猛給劉表帶來了好幾個未曾出生的孫子。

“沒有別的訊息了嗎?”

“這……”華佗有些吞吞吐吐。

“跟我還有什麼需要隱瞞的?”

“不是我不說,實在是事情不知道真假,不敢亂說.”

“到底發生了什麼?”

“我們給了他送信的一些財物,從他口中得知了訊息,說是趙雲將軍在襄陽被下了毒。

請我們前去,一是想為趙雲將軍醫治,二是防備著另外還有人下毒,畢竟,如今在這揚州和荊州,我和張機的名頭也不算小了,有我們去了劉表能夠放心.”

“但就是這趙雲將軍中毒一事,我不敢亂說呀。

若是趙雲將軍真中了毒,主公能不知道嗎?還是說出了其他的差錯,訊息被掩蓋下來了?”

“趙將軍被下了毒……”董良口中喃喃的唸叨。

如果趙雲真下了毒,為什麼沒有襄陽城傳來的訊息?這是看起來應該是真的,所以劉表才暗中聯絡張仲景他們,讓他們去襄陽城,也是怕這件事兒讓劉備知道了。

估計趙雲中的毒應該不重,劉表想把這件事兒壓下來,免得橫生枝節,劉備這邊亂想。

那麼劉表要把這件事壓下來,趙雲為什麼不往回傳信呢?而且趙雲性格如此縝密,怎麼會輕易的被人下了毒呢?趙雲不小心被人下了毒,還沒法傳回資訊,為什麼魯肅不往回傳訊息呢?更不用說還有趙統。

這件事絕對有蹊蹺。

董良沉思著,右手的食指不停的點著桌案,發出篤篤的聲音。

華佗在一旁可不理會那麼多。

他把訊息帶過來了,他的任務就完成了。

半百的年紀,走南闖北那麼多年,大風大浪也算是見過。

腦子未必有多麼的清醒,但是這雙眼睛還是能看出來一些東西的,對於如今自己跟隨的劉備、董良等人,華佗有著充足的信心。

華佗神態安然的低著頭,不打擾董良的沉思。

看著眼前掛著點白霜的柿餅,沉默了一會兒,但又伸出手來,捏住了一塊兒,扔進了嘴裡。

董良吃的柿餅絕對是上等貨色,口感和味道都是一流的,華佗感受著那香甜在味蕾上綻放。

多吃一兩個也沒什麼問題,只是不能一直多吃,沒事兒的,沒事兒的,我作為神醫,對身體有著絕對的把控。

華佗這樣想著。

對於荊州的事情,早就拋之腦後了。

不論專業水平,單論腦子聰明,董良就足以勝過華佗了。

最起碼,華佗自己就是這樣認為的。

劉備本身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如今身邊又有什麼臥龍鳳雛,有董良,有周瑜,有張昭顧雍。

遇到這些奇怪的問題,當然要靠他們去解決,難道還指望我一個老醫生動腦子嗎?他們要是不行,我這把老骨頭自然也是無能為力。

“對於這件事,你們是怎麼打算的?”

董良停止了敲擊桌子的食指,開口問道。

華佗在桌邊上揩了揩自己的食指和拇指,重新收回袖籠裡,放在腿上。

“我和仲景已經商議過了,如果真的要派人去,那就稟告主公把我派過去。

仲景,他不願意去襄陽.”

董良點點頭,張仲景不願意去襄陽的理由,他大概也能明白。

張仲景當初是站在長沙太守張羨那一邊的,雖然關係並不怎麼深刻,但畢竟都姓張,多少沾了點親故。

正如黃忠當初在攸縣時,明明知道名醫張仲景就在長沙,卻因為和張羨彼此陣營不同而不能去長沙尋找張仲景給兒子看病。

如今張仲景也是這樣。

雖然和張羨的關係不怎麼親近,但是和劉表牽扯起來關係還是能避則避,除非有一天,劉表來到了劉備這裡跪下稱臣。

“這件事兒你們兩個就先別摻和了,派個機靈的小子過去。

需要醫生解毒救命這件事兒一定不是什麼緊要的事情,可能只是劉表自己的錯覺。

否則的話子龍將軍他們不會不傳來資訊的.”

“荊州風雲變幻,如今這下毒之事,不說真假,既然已經有這種說法的出現,說明情況已經開始變得危急。

所以說請你們去救人未必是真實的情況,但還是怕你們過去的訊息被某些有心人知道,以為你們擋了路.”

“到那時卻要你們陷入險境了,這樣可不行.”

董良笑著,其中的情況自己已經大概猜到了七八分了,只不過沒有必要給華佗他們解釋那麼多。

“如今你和張先生可都是真正的救死扶傷的名醫,都是咱們的寶貝疙瘩,可不敢讓你們身犯險境,拿一個襄陽城來,我都不願意換的.”

華佗紅潤的臉龐也站滿了笑容,花白的鬍子顫了幾顫,處處洋溢著開心。

董良對他們的恭維和重視讓他們感到非常的高興,同時,也有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熱血澎湃。

“既然這樣,那我們就聽你的,回頭找一個身體強壯又機靈的徒弟送過去.”

華佗得了董良的命令,便要起身離開去準備董良這邊也要向劉備稟告情況。

兩人就起身準備離開。

華佗便又將右手伸出來,從盤子裡捏了三顆柿餅若無其事的放到了袖筒裡,大搖大擺的離去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興泰六十八年

春江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