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良雖然只是一個普通人。

並不是什麼高超的技術大牛,能夠搞出來無數離奇的發明。

但是有一些發明,並不需要太高深的技術。

而經過千奇百怪知識洗禮的現代人,只要拿出來一個思路,讓手底下的匠人下點功夫去研究,很容易就可以得到成果。

但是,董良卻不敢這麼做。

一年多以來,可以看到,董良每一次拿出新的工藝,都是考慮再三,小心中又加小心。

因為古代人不是傻子。

當他們看到好的技術,也是會學習仿造的。

而一些需要保密的技術,如果你的政治制度建設的不夠嚴密,很容易就會造成洩密。

正如明朝末年一樣。

雖然國庫確實非常的空虛,崇禎皇帝已經窮的不像樣子,但是大明的實力很顯然還是勝過滿洲。

可是在邊境有一大批的商人將該封禁的物資進行走私。

至於更多的技術秘密有沒有進行洩露,董良這就不知道了。

但是想來可能會有。

而大明的火器很顯然也比那些,騎馬射箭的人更先進。

但是到了後期之後,滿洲的戰士卻拿著繳獲的大明的火器,以及一些仿造的火器,給予明軍更加慘痛的痛擊。

且不說,即便沒有這些東西,大明也未必能勝利,但是很顯然,大明的優勢技術反而給了敵人幫助。

董良所擔心的也正是這些。

不要以為一個現代人拿著一些技術,到了古代就能成為天神,成為救世主。

但董良內心卻覺得,這樣的人頂多成為一名老師。

將古代人教導的更加的強大。

正如劉備在徐州之時,這個時候,即便是有人獻上了真正的大炮。

難道劉備就一定能掃清寰宇,獲得勝利嗎?恐怕還是有很大的風險。

當劉備拿出這種威力巨大的技術的時候,曹操不可能不去偷。

是否有人會暗中投降曹操將技術獻上,誰也不敢保證。

那麼,劉備手底下才多少生產物資?曹操手底下又有多少?這樣比起來,曹操只要稍微堅持一下,或偷或搶或收買或仿造,很快就可以以更大的力量碾壓劉備,劉備就會徹底的沒有翻身之機。

董良一直以來小心翼翼的往外拿技術,擔心的就是這個。

如果真將一些劃時代的技術不小心搞了了出來。

敵人的勢力更加強大,情況就真的變得不可控了。

本來自己還能掙扎掙扎,這種情況下真的會被一巴掌蓋死了。

不過現在劉備已經佔據了兩州之地雖然都是窮鄉僻壤,但勢力也不算小了,而且還有荊州作為策應。

手底下的技術可以拿出來應用一些了。

就比如這個藤甲兵。

在著甲率並不高的這個時代,能有大量的藤甲兵出現,在戰場上絕對可以發揮出巨大的戰鬥力,佔到巨大的優勢。

如今在豫章已經實驗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方針。

並且這套方法已經全面的在交州試行。

接下來,劉備完全佔領了揚州之後,在揚州也要全面的實行這套方案。

……用過餐,休息了一會兒,劉備就升堂議事。

馬上要前往吳郡接收揚州。

各郡人事部署需要進行調整。

這一下,文臣武將來的就多了,不像上午只劉備他們幾個。

糜竺,孫乾,簡雍結伴而來,遇到了伊籍,連忙又寒暄了幾句。

伊籍陪劉備用完飯,出門溜達了一圈。

伊籍到來的訊息,上下早就傳遍了。

但是眾人一方面又有公務在身,一方面要聽聞伊籍在和劉備談事情,便沒有過來打擾。

如今雖然稱不上久別,但也有兩個月沒見了。

高高興興的進門,陳震已經在裡面等待。

龐統這個時候也剛好從外面回來。

來的人還有薛琮薛敬文,程秉程德樞,許靖許文休。

薛敬文在年初的時候曾經從交州來到豫章,還協助過諸葛亮進行科舉的出題。

後來劉備移軍北上,身邊缺少人收拾文書工作,薛敬文則殷勤地跟隨在劉備身邊。

程秉程德樞,是薛敬文在交州的好友。

本來是汝南人,起初跟隨鄭玄,後來北方戰亂而到交州避難,跟隨著劉熙考究五經大義,因此通繞五經,學問很好。

經過士燮和薛敬文的推舉,一起來到劉備手下任事。

這兩個人如今雖然來了,但也只是旁聽,並沒有太多發言的權利。

事實上,他們也很難給出什麼獨到的見解。

首先,他們初來乍到,身份還低,只不過劉備愛惜人才,又是給士燮面子,所以才讓他們一直參與工作。

其二,就是有些時候想要給出一些獨到的見解,往往不是普通的儒生可以做到的。

程秉雖然是一個學問非常高的儒人,但是,劉備對於他的期待甚至不如薛琮。

因為薛敬文的底線要比程秉低很多,像這樣離經叛道的人,看起來就比好學生有奇謀。

而且他們現在也是在熟悉劉備的手下工作,對於一應文臣武將雖然有所瞭解,但還不能爛熟於心。

至於許靖、許文休,他可是有些倒黴。

當初在交州,想要翻牆去找劉備,這種對於劉備的忠誠自然表現的淋漓盡致,還是顯得過於諂媚,在交州幾乎成了笑話。

他雖然依然有才華,但是他的才華遠遠比不上他的名氣大。

而劉備又比較不喜歡這種太鑽營的人。

因此,在劉備陣營裡,他得到的待遇並不是非常高。

不過,董良和諸葛亮都一再勸劉備,讓許靖這個人成為一面旗幟,好好的去對待他。

許靖的才華未必被在座的哪位文臣高,但是他的名聲甚至可以說是最高的那一位。

有了他作為這一面旗幟,更能顯示劉備得人心,顯示劉備招賢納士,求賢若渴。

如今,許靖雖然得到了禮遇,待遇高,地位高,但是他卻並不甘心只作為一個吉祥物。

許靖相信,劉備打天下需要經歷的事情多著呢,一定有自己用武之地。

所以他也不爭一時長短,一直在等待著一個機會。

文人都到齊了,武將卻沒有來幾位。

只來了黃忠、劉磐和宗預。

關羽擊敗周瑜之後,眾將軍分兵攻城奪寨,拿下了整個廬江郡。

徐庶為了不讓黃祖回荊州,帶著他一直亂逛,如今又帶著黃祖去了丹陽郡。

所以沒有讓黃忠、劉磐,宗預三人也一起前往,免得顯得這邊人手很充足的樣子。

眾人入座之後,劉備又提了馬上要入吳的訊息。

大夥兒又一塊為劉備賀喜。

高高興興了一陣兒,大家開始說正事兒。

“如今即將入吳,各地由誰鎮守?人馬如何調配?大家可暢所欲言.”

劉備話音一落,他們都七嘴八舌的討論了起來。

這種事情私下裡說不定已經討論過了,但是如今所有人一起碰頭,還是要互相的交換交換意見。

好好交流了一會兒,龐統先站起來說話。

“孫權雖說要降,但畢竟吳郡是他們掌握主動,入吳卻不能掉以輕心,還要小心為上.”

“存初兵馬三萬餘,如今在會稽,可命其先帶軍北上,將各縣接收.”

這是一個好建議,眾人聽了都忍不住的點頭。

董良手下兵馬不少,離得也近,讓他先進吳郡打頭陣,免得各地生亂。

他們曾經的老大孫策,自己都在自家地盤上被刺殺了,誰知道那邊的風氣到底怎麼樣?劉備去了會不會遇到危險?還是小心為上。

劉備點頭同意了。

“那就下令,命令存初帶兵北上.”

眾人都知道,劉備曾經和關羽、張飛三人總是形影不離,一個人在外,另一個人一定要在劉備身邊貼身保護的。

如今進入吳郡,不知道是否還要延續這個傳統。

畢竟這幾個月來,這兩個人都已經在外領兵很長時間了。

“不知主公此次入吳,關張二位將軍誰在身邊?”

這是糜竺開口問的。

“諸位以為如何?”

沒想到關羽和張飛的去留,劉備都要問問大家的意見。

這時候就由不得大家不慎重,又要認真的思考。

過了一會兒,依然是糜竺回話。

“主公,不如帶關將軍前去,關將軍外貌英武過人,武藝超群,凌然不可侵犯,在主公身邊一定能震懾宵小,令其不敢妄動.”

糜竺明著是誇關羽,其實是不想讓張飛去保護劉備,免得出現問題。

相比於關羽,張飛這個人暴躁易怒又貪杯,確實毛病更多一些。

而且關羽在政治敏感度上,也要比張飛更高一些。

同時,為了保護劉備的安全,在劉備的身邊,關羽也能放下胸中的傲氣。

“既然如此,就讓雲長隨我入吳,諸君也要隨我一起前往吳郡,見識見識江東的英才啊,哈哈哈.”

劉備真的是春風得意,平時就是一個比較和煦愛笑的人,現在更是情緒外放。

此番進入吳郡,自然是要將政治中心放在江東,而不能再放在豫章這個地方了。

所以大部分的文人自然都要帶走。

這樣才能在政治上和江東本地的人分庭抗禮。

不過,到了吳郡之後,是否會將中心放在吳郡,尚未可知。

但不管怎麼說,以後那邊都要比豫章更重要了。

“關將軍隨主公東進,張將軍可命其撤軍回到廬江,鎮守廬江郡.”

“廬江郡北臨曹操,西靠荊州,局勢複雜,非大將猛將,難以鎮守,張將軍該當此任.”

“廬江郡以北至交州大片土地,非一人可以鎮守.”

“黃忠將軍與劉磐將軍當初在荊州便是同僚,如今剛好可以通力合作,共同鎮守此地.”

龐統這話一說完,黃忠和劉磐大驚失色。

“主公,我等德薄力弱,如何能擔此重任?”

這是黃忠說的,劉磐還沒有說話,因為劉磐沒有認劉備做主公。

黃忠之所以這樣說,也是為了避嫌。

如今黃忠和劉磐都知道,將來荊州有變,劉備肯定是要出手的。

可是,黃忠和劉磐原本都是劉表的老部下,荊州的老人。

如今卻將他們兩個放在這樣敏感的位置,與荊州接壤。

他們不敢接受這樣的任務,很想趕緊離開此地避嫌免得瓜田李下。

“主公,不如我二人鎮守廬江郡,讓張將軍鎮守豫章。

豫章乃主公起家之地,意義非比尋常,請主公三思.”

龐統為什麼要偏偏讓這兩個與荊州相比稍微外一點的人在這裡呢?龐統正是考慮到這兩個人在荊州有著非同凡響的身份和地位,最起碼,黃忠和劉磐在長沙郡的聲望很高。

雖然未必有當初張羨能夠帶著長沙人反抗劉表威望高,但是如今張羨已死,也就是黃忠和劉磐了。

將來一旦荊州有變,從豫章直接西進,剛好是面對長沙。

有黃忠和劉磐在,很可能兵不血刃的拿下。

但是面對黃忠和劉磐的誠惶誠恐,一味的避嫌,劉備在上邊並沒有過多的反應。

想必是龐統和劉備早已商議過這個打算。

劉備笑呵呵的讓兩個人趕緊從地上起來。

“漢升,公大,快快請起,何必如此激動?”

“你二位的心意,我以盡知,何以不知我之心意?”

劉備不喜歡懷疑手下,對於黃忠和劉磐也是抱以很大的信任。

劉磐暫且不說,最起碼對於黃忠是這樣,因為黃忠是真真切切的一個頭磕在地下,拜劉備為主公的人。

而劉備這邊,又有劉琦在,自然也不用擔心劉磐。

劉備這滿滿的信任讓這倆人有些不知所措,互相回頭看了看,也不知道說什麼好。

劉備讓他們起來,他們也不起來,只能將頭埋得更低。

不說話就等於是預設了。

劉備親自從席上站起來,把趴在葦蓆上的兩個人扶起來。

又拍了拍他們的肩膀。

“正如剛才所說,豫章乃起家之所,諸般政務制度皆是在此地進行開創.”

“如今用了一年的時間將此地顏貌大改,費了不少心血,還要兩位慎之又慎,不要讓我失望.”

剛剛被扶起的兩個人啪的一下又回了席子上。

“必不讓主公失望,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感情聊到深處,情緒就容易上頭,劉磐一時忍不住也開口叫了主公。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品太子要翻天

一壺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