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良被劉備任命為東部都督,都督東部軍事。

劉備很喜歡自己創造官職。

如今雖然有都督這個官職,但是卻沒有東部都督。

但是他要派董良出來,自然要給董良一個足夠的名頭。

而董良要去東邊,那就命名為東部都督。

董良帶領大軍順著谷水來到太末縣,接管了城池之後,又沿著東陽江,東北而行。

將施雲帶領眾人打下的四個縣,全部收入囊中。

安撫了眾多的蠻族小頭目,大肆的賞賜金銀財物,給洪明等大頭目,都各自封了頭銜。

並且直接給施雲升官,任命施雲做督蠻校尉,十分乾脆的將那五個大頭目全部撥到施雲手下聽命。

至此,施雲正式成為一名執掌兩萬兵馬的大官。

不枉費施雲在這會稽郡煞費苦心,終於是正式得到了回報。

劉備給予了董良在前線便宜行事的權利,並且給予了董良任命官吏的自由。

於是,董良大肆封賞之下,其樂融融。

董良在諸暨縣窺伺整個會稽郡。

從豫章過來的李巨,以及他手下的兩萬兵馬,都是經過認真訓練的精兵。

人數雖然和會稽郡的這些百越叛兵差不多,但是戰鬥力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原來打不下來的山陰等地,現在也可以著手進行攻打。

董良之間命令糜芳、李巨、施雲三人分別帶兵攻打山陰左右。

並且承諾拿下整個會稽郡論功行賞,功勞大的則封為會稽郡東部都尉。

許下了這麼大的好處,眾將自然用命。

先是連夜翻越會稽山,跋山涉水,居高臨下,一舉拿下了山陰縣。

拿下山陰之後,李巨帶人往東攻打,山陰縣是東邊五縣與吳郡連線的要道。

這五縣東西排列,北邊就是治水入海的三角口處。

在後世,有個名字叫做杭州灣。

這寬闊的入海口之處,比之長江還要寬闊數十倍。

自然就阻礙了所有的救援的希望。

面臨李巨的狂暴攻擊,又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本來就沒有多少守軍孤立無援沒有抵抗的心情。

五個縣城輕而易舉的被拿下。

糜芳和施雲則從山陰向西攻打。

可惜只拿下了一個餘暨縣。

再往西走,就是錢塘。

這裡就是入海口三角處的尖頭。

錢塘西北是餘杭,西南是富春,三個縣城互為犄角,佔據了吳郡與會稽連線的要道。

拿下餘暨縣之後,糜芳攻打錢塘,施雲攻打富春。

結果猛攻幾日,損兵折將,卻始終沒有拿下。

無奈只能收兵罷戰,暫時將其圍困。

董良此刻則進軍餘暨,成為兩軍的後盾。

於是又連續攻打幾日,錢塘、富春雖然看似岌岌可危,但始終拿不下來。

無可奈何,兩人只能回餘暨覆命。

“此二縣有何特殊之處?你二人兵力佔優,卻始終攻打不下?”

董良一邊看著情報,一邊詢問兩人。

糜芳先向前報告,“錢塘官民一心。

城池堅固,確實難以攻打.”

施雲上前稟報。

“富春縣長虞翻、虞仲翔驍勇善戰。

由他帶領手下士卒用命,我手中百越蠻兵訓練不嚴,本事稀鬆,不是對手.”

馬良很快在旁邊將兩個縣的情報翻了出來,送到董良手下。

施雲雖然這麼長時間在等待董良到來,沒有進行攻打會稽郡,但也不是什麼都沒幹。

一直在收集各地守將之情報。

而董良現如今連奪七城,加上原來四城,十一座城池的文書、律令等公文,全部封存整理。

其中有許多很有價值的情報。

這些公文的整理工作,自然是由馬良帶領手下文吏進行的。

董良聽著施雲的報告,富春縣長虞翻,虞仲翔這個名字聽著很耳熟。

他雖然對三國的故事很感興趣,對於三國的歷史也知道不少。

但是畢竟天下英傑輩出,群星燦爛,他也不能把每個人都記住。

但這個虞翻不一樣,前來會稽郡之前,與孫氏兄弟進行交流。

當時就提到了這個虞翻。

董良以前搜腸刮肚的記憶,只知道這個人好像是被諸葛亮舌戰群儒的時候罵過。

想著想著,董良又詭異的看了兩眼糜芳。

孫權背刺關羽偷襲荊州的時候,這個虞翻好像就是勸降糜芳的人。

所以董良第一感覺這個人是個文人。

所以從孫賁的口中得知,這個人,其實是一個文武全才,還真是讓當時的董良大吃一驚。

他本是會稽太守王朗部下功曹,後投奔孫策,自此仕於東吳。

他既可日行三百(一作二百),善使長矛,於經學也頗有造詣,尤其精通《易》學,又兼通醫術。

孫權曾稱讚他“可與東方朔為比矣”。

而這個人之所以重要,也是董良十分關注的孫暠擁兵自立事件裡的無法忽視的一個人。

孫策被刺殺之後。

會稽郡各地的縣令都要去奔喪。

但虞翻認為江東未定,若果官員離開可能會令賊匪和變民有機可乘,侵擾州縣,於是留守在富春服喪;其他各縣官員都效法,維持了江東各縣的安定。

並且,也是他阻止了孫暠造反。

可以說,如果不是這個人,也許孫權一開始就不可能成為江東的主人。

可惜他的仕途並不順暢,如果沒有董良到這裡來。

他很快會因為才能出眾而被孫權重用。

但是也會因為直言納諫而被孫權流放。

直到偷襲荊州的時候,才會被再次啟用。

翻看完了虞翻的情報,董梁心裡就有數了。

虞翻這個人,雖然是文武全才,但是喜歡占卜,而且也因為說話比較直,和同僚相處得並不順暢。

“此人既然靠武力激勵士卒,那就對其圍而不攻,每日在城外挑釁,使用攻心計.”

董良給出了他的計策。

施雲卻說道,“都督,我軍事大,即便使用激將法,恐怕他們也不會出城野戰,只會緊守城池.”

“放心,挑釁只是第一步.”

董良說道:“先進行挑釁,挑動其城中眾人情緒,大軍圍困使其孤立無援,眾人必然慌亂.”

“當他們慌亂起來的時候,眾人之間的不和睦就會顯露出來。

你們再自稱是當年孫暠的手下,起兵是為了舊主報仇,勒令他們交出虞翻,既往不咎.”

“無論他們交與不交,虞翻城中同僚必然難以同心。

此時再進行大舉進攻,若不能將現場攻下,必然是面臨威脅,眾人齊心協力,但此刻,只要再次強調讓他們交出虞翻,他們便不會再為了這一個人而犧牲其他人.”

“此時此刻,縣城之中,必然生起動亂,這就是你攻下縣城的機會.”

董良不擅長指揮作戰,不知道如何去指揮軍隊破開城池的大門。

但是,他畢竟是見識廣博,在人心上,有很多例子可以供他參考。

因為外敵而不和睦的兩個人,同心對抗敵人,而消除自身的矛盾,這樣的例子是不少見的。

但是同樣的,即便是一夥的,只要利益不同,面臨威脅之下,也會大難臨頭各自飛。

而虞翻這個人,本來和周圍的人相處的就不和睦,這正是可以利用的地方。

當面臨大軍的包圍的時候,虞翻親自帶頭衝鋒,自然會鼓舞士氣,身邊的人也會給予輔助。

但是當知道自身的災厄就是身邊這個和自己不對付的人帶來的時候。

那這些人就會感到非常不滿。

被重重大軍包圍,這樣沉重的壓力必然要找一個宣洩的出口。

和自己相處不和睦的人,自然會成為背鍋俠。

虞翻就是背鍋的最佳人選。

本身心裡的情緒都傾瀉在他的頭上,當城外的人又說交出虞翻就可以解除災厄的時候,那自然就會產生衝突了。

無論疑犯的同僚實施不實施抓捕虞翻送往城外。

虞翻都不會再信任他的同僚。

而即便是虞翻自己不在意外面人說出來的話。

他的同僚們也不敢相信虞翻心裡沒有別的想法。

人心是不能進行考驗的。

本身面臨死亡的威脅,就是在拷問人心。

這個時候使用反間攻心計就會效果顯著。

守城是一個整體,並不是說虞翻領著自己的人馬爆發出百分百的力量,同僚也同樣領著另一群擁護自己計程車卒,爆發出該有的力量,就算是百分百的發揮。

軍隊與軍隊之間,長官與長官之間是需要配合的。

當他們不配合的時候,即便他們個人都能發出超常的實力,也會有跡可循,也會有破綻的出現。

而在施雲如同潑水一般的進攻下,這點破綻很快就會被見縫插針的擴大。

董良又看向錢塘縣的資料。

縣長叫做闞澤。

這也是一個在三國有名的人。

最起碼不知道他的事情,也總會覺得這個人的名字耳熟。

當董良翻看完闞澤的資料之後,也不禁感嘆,江南確實是文章錦繡之地。

即便是今天的江南,多少還是被人稱為是蠻荒之地。

但是,這裡出來的讀書人已經是數不勝數。

闞澤也是一個在學問上的佼佼者。

而且闞澤的經歷也十分勵志。

闞澤少年時家貧,只得向別人抄書,於是博學多聞。

漢末被舉為孝廉,出任錢塘長。

董良翻了又翻,沒發現闞澤在武功上有什麼建樹。

透過會稽郡各縣公文往來,可以看到,闞澤這個人也挺受大家的尊重。

翻看了一些和闞澤相關的私人書信。

提到他的人,大多認識為他是一個性情謙遜恭謹、篤實慎重的人。

闞澤最令人敬佩的是精通天文曆法,令董良感到欣喜的是,這個人竟然在數學上很有建樹。

這實在是一個人才,董良很想得到他。

董良對於闞澤定下的結論是,這是一個非常精通政務的人。

那麼它把守的城池能讓敵方就攻不下,就應該是在他的治理下,大夥能夠萬眾一心。

從情報上看,錢塘沒有什麼值得稱讚的兵力。

也沒看出來什麼有本事的武將。

只是這裡的人抱成一團,韌性強,不好對付。

董良想了又想,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撓了撓頭,終於下了一個決定。

“讓李巨過來,和糜將軍一起去攻打.”

董良覺得這樣的城池裡面沒有一個勇敢的將軍帶頭,派上一些悍勇的人作為箭頭,破開他們,應該就可以將這座城池擊潰了。

而李劇不僅是手握重兵,它本身也是一個兇悍的蠻子。

畢竟他可是在豫章郡數得著的部落首領。

在蠻族裡當老大,個人實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董良想了想,還是覺得不放心。

他必須一定要儘快的在短時間內拿下錢塘。

拿下錢塘和富春,就幾乎是全據了整個會稽郡。

錢塘和富春可以互為犄角的堵住吳郡南下的兵馬。

雖然董良不認為吳郡現在還有什麼兵馬可以對自己造成威脅。

但是自己全據了會稽郡給孫權帶來的壓力是不一樣的。

到那個時候,整個吳郡也會變得人心惶惶。

那非常有利於董良下一步計策的實施。

“叔至.”

“屬下在!”

董良一聲輕喚,自己的保安隊長陳到就站了出來。

“你也去錢塘參戰.”

“喏!”

陳到就是這樣老老實實的聽命,並不做出任何的質疑。

而做出這個決定,董良也是感覺自己冒了險,雖然並沒有真的冒險。

陳到的武力值很高,董良覺得他可以作為尖刀的一把。

所以犧牲了自己的安全問題,將保安隊長派出去。

這對於董良這個怕死的人來說,真的覺得自己冒了很大的風險。

“先生!先生!存初先生!讓我也去吧,讓我也去吧!”

說話的是誰?正是丁奉這個聞戰則喜的傢伙。

董良將他帶到身邊,本來是希望他能夠和馬良一樣,一文一武作為自己的助手慢慢成長的。

可是這個傢伙哪裡安分的起來呀?見到陳到這樣的保安隊長都派出去了,自己當然也想要去戰場上浪一圈。

雖然他的武力值確實也不低,但是董良這一次卻堅定的拒絕了。

真正的保安隊長陳到已經派出去了。

董良感到多少有點不安全縈繞在心頭。

能打的丁奉自己是一定要留在身邊做個保鏢了。

萬一遇到了刺客,就得靠丁奉救命了。

所以董良絕對不願意再把丁奉扔出去了。

……(感謝17th的黑貓的打賞,謝謝!比個心吧!)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最強考官,我考哭百萬考生

嚴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