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沒有和張昭進行商議。

而這麼大的事情,吳夫人也是一定會知情的。

那就說明,想出這個辦法的人,一定是非常的得到吳夫人和孫權的信任。

最起碼是比現在的張昭更受信任。

既然如此,張昭自然也就不去管他。

免得遭人憎惡。

“會稽陷落可有戰報記述?”

諸葛瑾從袖口中掏出文書,“會稽郡戰事聲勢浩大,我只到了餘杭。

各縣官員皆知吳郡空虛,大多尸位素餐,只緊閉門戶.”

“或許也是因為以為是百越叛軍,掉以輕心.”

“我在餘杭調查過後,發現是劉備軍隊。

各方情報皆在公文上有所記述,已經加蓋餘杭官印.”

張昭接過諸葛瑾手中文書,掀開看了兩眼。

隨即便自顧自的和上塞進了袖子裡。

“我即刻去將軍府求見,這一次,必須要立刻下定決心了.”

張昭走進孫權的府邸。

日光西斜,房間已經被陰影籠罩。

孫權坐在上首位,機械的翻動公文。

廳內光線不好,孫權也沒有點燈。

整個人隱沒在陰影之中。

張昭站在門口,影子被夕陽拉得長長的,斜伸到孫權的面前。

孫權順著蔓延到面前的影子抬頭向前看。

這一對名義上的師徒,都目光復雜的看著彼此。

張昭好像想到了一年前。

一年前的孫權也是像今天這樣消瘦。

也是像今天這樣,滿面愁容。

只不過,那時候的愁苦彷彿是對少年的磨礪,他依然充滿著激情向自己請教。

而現在在更顯得消沉。

在孫權眼裡,在這種時候,張昭不會無故來找自己的。

而看張昭這個凝重的神情,也知道不是什麼好訊息。

兩個人都沒有說話,張昭默默的走到了孫權跟前。

這短短的幾步路,走起來是這樣的漫長,但又是那麼的短暫。

當張昭拿著公文的手伸到孫權的面前時候,答案終究要揭曉了。

張昭的一點點靠近,讓孫權感覺一點點的恐懼,但是最終還是要面對現實。

孫權緩緩的抬手,他的手略有一些顫抖。

張昭公文遞給孫權後,也不在乎什麼禮儀的,就原地坐下。

坐在上首位的小臺階上。

木板上鋪著的葦蓆並不硌人。

大廳裡的安靜持續了很久。

光線也越來越弱。

終於出現了一些響動。

似乎是有人啜泣了起來。

張昭也有些傷感,自己經手的事物走向衰亡,人都是難免傷感的。

孫權的哭泣聲音終於漸漸的大了起來。

張昭也動了自己為數不多的惻隱之心。

伸手拍了拍孫權。

此時此刻,孫權從桌案上抬起頭來,早已經是滿面淚水。

抓著張昭的胳膊痛哭流涕。

孫權其實並不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

但是他知道父親和大哥的心血終於在自己手裡葬送了。

他不知道該不該後悔,但是又不知道後悔什麼。

他不知道該不該恨,但又不知道恨什麼。

後悔對劉備發兵嗎?可是與劉備的這一仗遲早是要打的,而且劉備發展的那麼快。

現在打不過,以後說不定更打不過。

痛恨劉備侵犯自己的疆界嗎?可他也知道,這天下並不是自己的,大家都是在逐鹿,江東的地盤,也是父親和兄長從別人手裡搶來的。

成王敗寇,恨,實在是沒有什麼好恨的。

而且這些東西傳到自己手裡還不到一年,孫權對於他的歸屬感並沒有想象中的強。

畢竟這個勢力還沒有重新的成型,剛剛平定了叛亂,還剛剛萌芽的孫權,就這樣被扼殺了。

但是孫權就是心裡說不出來的難受和酸澀。

讓一個年輕人面對這樣痛苦的選擇。

孫權是這樣的悲傷,這樣的難受,卻又連找一個發洩的物件都找不到,不知道該歸因於誰。

責任又推卸不掉,可自己也覺得委屈。

終於憋屈的哭泣了。

說了那麼多,心中的悲傷,也許只是因為自己的無力。

說到底,是因為自己的才能不如劉備,自己在與劉備的交戰中失利,輸家滿盤皆輸。

既然並沒有找到自己身上犯的錯誤,不認為自己有值得悔恨的地方。

那隻能更殘酷的承認一個現實,就是自己無能。

孫權此時此刻的痛苦,就是在宣洩自己心中的無能為力。

天下掌管有兩個郡的地方勢力,也不是一股小力量。

而孫權更難過的就是,自己手裡明明還有將近兩個郡,劉備的軍隊還沒有開到自己城池的底下,將自己圍困的彈盡糧絕。

自己明明看起來似乎還有迴旋的餘地。

但是卻束手無策。

空有千里的疆域,只能看對方一點一點的蠶食。

孫權的哭泣,正是哭這種無力。

終於,哭聲漸漸停止。

只是在生理上還有一些慣性。

孫權不停的哽咽著。

漸漸鬆開了張昭。

孫權長出了幾口氣。

“罷了,罷了……”也不呼喚僕人,孫權自己動手。

拿來筆墨,自己緩緩的研墨,一邊平復心情。

張昭就眼睜睜的看著孫權慢慢的寫下了這降書降表。

“張師。

你拿去吧.”

孫權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接下來的事情都交給張昭去處理了。

等墨跡晾乾,張昭將降書降表收起。

孫權搖晃著站起身來,這往後就沒有自己的事了。

有些失魂落魄的,晃晃悠悠的往後面走。

見到此情此景,張昭也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隨機就準備回到府邸,召集眾人議事,準備將投降書送到劉備處。

一切似乎全都塵埃落定了。

但是,塵埃落定的只是孫權的投降。

一些暗中的爭鬥才剛剛開始。

孫翊帶著部曲,藏身於城外。

想要立刻進城,卻被部下邊鴻攔住。

戴員和媯覽也都不同意。

“公子要是貿然進城,被孫權所害。

大家全都得死.”

孫翊勃然大怒。

“放屁。

我二哥殺誰也不會殺我。

如今情勢危機,我二哥擔心也是理所應當的,城中宗親向我求救,我只要進城一趟,與我二哥說個分明,危機自解.”

“情況哪有那麼簡單。

公子不是已經看在眼裡了嗎?城中有人刺殺討虜將軍,如今氣氛正是緊張的時候。

公子貿然進去,萬一引起大家情緒激動怎麼辦?”

媯覽也在一旁勸道。

“三公子放棄宣城防守。

貿然來到吳縣,任誰看都會感覺不對勁的,大家很難信任你.”

“對呀對呀,說不定討虜將軍會以為公子你也是來奪權的.”

邊鴻和媯覽對視一眼,暗暗互相使了一個顏色。

邊鴻走向前說道。

“屬下願為公子進城,查探情況。

公子只需在此等待即可.”

孫翊有一些猶豫。

“公子萬金之軀,怎能輕易犯險?莫要再猶豫,讓我替公子去吧.”

孫翊終於下定了決心。

“我在城北山中下寨,等你回來,給你三天的時間,超過三天再沒有訊息,我就親自進城,有身邊這三百兄弟,我相信就算發生什麼騷亂,我也能及時控制住.”

邊鴻點頭聽令。

“請公子取出印鑑作為信物,若在城中發現只是誤會,便以此信物求見討虜將軍,將情況說個明白.”

孫翊剛想拿出印鑑,卻又停住了。

在懷裡摸了摸,掏出了自己用的一個私印。

故作無事的將影印交到了邊鴻手裡。

雖然只是一枚私印,但也夠證明孫翊的身份,邊鴻拿了之後也不在意。

這邊喬裝改扮之後就進了城。

……孫權失魂落魄的將投降的訊息告訴了母親之後,沒想到母親只是短暫失落,可又瞬間警醒起來。

“劉備勢大,我們力弱,無力抗衡,只留有用之身便罷了,天下爭雄,非一日可決,安心等待時機.”

“今日暫時示弱,留住孫家基業。

將來之事,尚未可知。

若無機會,則忠心耿耿,孫家不失富貴。

若天賜良機,趁機起兵,一呼百應,江中之人,皆隨我等一起,誅殺劉備,再立基業!”

雖然孫權知道自己的母親吳夫人非常的有能力,但是每一次從母親口中聽到這樣鏗鏘有力的話,都不禁感嘆母親的氣魄。

有時候甚至有點自慚形穢,若母親不是女兒身,替掉自己的位置,一定能做的更好吧?吳夫人走近前來安慰自己的兒子。

“現在不是傷感失落的時候,雖然已經交上了降書降表,可危險就在這裡面.”

“等張昭召叢集臣,商議畢投降之事,城中眾人皆知,孫氏失去江東共主之地位。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孫氏地位不保,難免有人生起別樣的心思.”

“此時此刻,必須加強城中巡防。

將各處嚴密監視起來,萬萬不能生什麼亂子.”

孫權這才重新又嚴肅了起來。

“孩兒隨後就吩咐孫河去做.”

這段時間以來,孫權的安危一直是靠著孫河來保護。

孫河也是兄長孫策留給孫權的遺產之一。

雖然張昭回到府中,還沒來得及將投降的訊息告知群臣。

但是在孫權的吩咐之下,孫河已經派遣重兵,說重兵有些誇張,真正精銳的部隊都已經調往前線了。

只是城裡的守軍,不過這些守軍也已經算是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了。

城裡的守軍嚴密的巡查城池各處,在街道上不停的巡邏。

孫權的府邸之中,不知道有多少外人的眼線,但因為在將軍府設下了嚴密的防護,軍士之間也互相監督,不許隨意進出,沒人能夠離開,訊息也就洩露不出去。

雖然訊息洩露不出去,但是街道上軍士們這樣的動靜也早已顯示了今天的情況非比尋常。

天色已晚,百姓們都趴在窗子前,偷偷的窺視著外面。

看著士兵在街道上一遍又一遍的巡邏。

那種緊張的氛圍讓百姓們在屋裡都捏了一把汗,緊張的不敢喘氣。

孫權之所以和張昭決定和群臣相議,投降的事情交給張昭來辦,就是因為兩個人心裡有默契。

而張昭甘願接下這份差事,也是為了孫氏盡最後的力量。

從孫權決定投降的那一刻,吳郡就註定了要歸屬於劉備。

那麼孫權就不再是吳郡共同的主人,而是和其他的大戶一樣,只是一個普通的世家大族。

這種情況下,孫權就沒有必要再露面,成為這個出頭鳥、領頭羊。

像這種一方諸侯投降之後,最好是能夠低調。

只有這樣才不會因為他強大的影響力惹的新主公忌憚。

同時也避免了虎落平陽之後,和各大戶在同一種水平的時候,還站在他們的前面,如今大家都是平等的,再壓他們一頭。

很可能會讓他們想起以往的不愉快。

往常這麼久的相處,彼此利益糾葛,身為老大的孫權自然要佔更多的便宜。

這些人如果小心眼一點兒,即便是以前已經忘卻的舊賬,這個時候也要在心頭翻湧起來。

或者也有可能並沒有什麼矛盾的大戶,但只是單純的想要臉面,現在大家明明都是同一水平了,你還在我前面,總會有些人,心裡不平衡。

日後大家都是在一個主公的手底下吃飯,地位是平等的,起步是差不多的。

萬一誰的時運好了一點,就超過了孫權。

而這些人要是想給孫權難看,那就倒黴了。

所以孫權這個時候讓張昭來處理這件事,是一個非常聰明的決定。

自己保持低調,也不去刺激昔日自己臣子的那些敏感的心靈。

而孫權的地位又在這裡放著,畢竟是昔日無盡的老大,做出投降的決定,也是他親手寫的降書降表。

只要劉備前來接受的時候,孫權表現的恭恭敬敬的,那麼在劉備這裡就不會忘記孫權的功勞。

畢竟孫權是實實在在的拿了兩個郡的土地送給了劉備。

所以說,保持低調,既能不沾上別人的仇恨,又不會減少自己的好處,這就是孫權和張昭的默契。

而這一夜,對於吳縣來說,註定是一個不眠之夜。

即便是嚴肅的在街上巡邏計程車兵,也不敢阻擋那些官員疾馳的馬車。

各家各戶大小官員家中大門洞開,主人出門的後又趕緊關上。

一輛輛馬車將張昭門前的寬闊道路堵的是水洩不通。

……(補充:戴員yun和媯gui覽其實應該是三年後204年加入東吳陣營的。

最起碼媯覽是的不過歷史上兩人一塊刺殺了孫翊,這裡也給放一起了。

媯覽是前吳郡太守盛憲舉薦為孝廉的,盛憲是當時名士,孫策復吳之後大肆殺戮,對盛憲也進行了迫害,盛憲賦閒在家。

孫策死後,孫權繼續迫害盛憲,孔融知道盛憲處境不好,請曹操救他,曹操要徵辟他,結果命令還沒到,盛憲就被孫權殺了。

成語不脛而走也是孔融為了讓曹操納賢救盛憲製造的,原意是珠寶沒有腿也跑過來投奔你,引申為人才投奔求賢人,後來成為訊息傳開的意思。

而媯覽是在孫權殺盛憲後入吳,雖然說媯覽不是個豪傑,刺殺了孫翊還要霸佔人家老婆…曹賊!結果被人家老婆設計反殺了……更像曹賊了,曹操之於宛城ヽ(‘⌒´メ)ノ而刺殺孫翊的原因大概是孫翊像孫策一樣,暴躁,多次責罵媯覽,但是如果把人性想的光輝一點。

這個媯覽有沒有可能,有那麼一點點對孫翊不滿的情緒,是想為老主公盛憲報仇呢?聯想到孫策的死,我其實原意相信……為了情節需要就把這倆人出場順序提前了,大家別太糾結,我也不再原創什麼龍套了。

以後人物出場略有偏差,可能是我查錯了資料,但是大家就當我是刻意安排的就好了,哈哈。

但是不得不說這即視感太強了,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許貢門客報仇殺死孫策,盛憲提拔的孝廉殺死了和孫策很像的孫翊。

曹操愛人妻霸佔張秀的嬸子,媯覽霸佔孫翊的老婆。

曹操因此被張繡背刺,死了大將和兒子,自己也差點沒命,媯覽乾脆和哥們戴員一起見閻王。

人啊!真是不長記性!)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人在漢末,我乃常山趙子龍

花落水自流

腦洞之門

寫書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