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戰鬥,董良親自帶隊。

動用的兵馬主要是李巨手下的兩萬蠻兵。

一來是因為,太末縣這邊的情報是董良派出的人偵查到的。

這邊的佈局,都是董良一手促成的。

因此,最適合處理這件事情的就是董良。

其他人也不好去搶董良的功勞,雖然說眾人也都不在意這些。

而對董良獨自出徵作戰,獨當一面,無論是未來的準岳父劉備,還是諸葛亮等人都是十分的重視的。

董良在劉備陣營裡地位超然,可以說是劉備在今天能這樣的有聲有色的頭號功臣。

同時也因為劉備等人對董良的信任,以及諸葛亮、徐庶、龐統等都是董良直接或間接的找到的,而眾人也對董良的才能報有很大的認可。

因此,對於董良每每提出的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建設性的建議給予支援,而董良也正因為自己的想法都能得到實施,而不擅長於處理細膩的日常事務,所以並不去奪權。

如此一來,給劉備集團這帶來好處沒有任何壞處的董良,就成了一個地位超然的存在。

而劉備有意將女兒嫁給董良的風聲,如今在核心圈子裡也已經是人盡皆知了。

雖然董良年輕,如今年方十七,不過眾人對於他的才能並不做懷疑,只是還是對他有些擔心。

這是對年輕人的愛護。

因此,董良這邊的陣容配備的幾乎比張飛還要豪華。

劉備直接將李巨的兩萬大軍全部撥給董良指揮,李巨則擔任董良的副手。

而諸葛亮擔心董良年輕,壓制不住李巨,同樣的派出來了資格更加老的糜芳,作為董良的二號副手。

董良對於劉備集團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

而董良透過開採銅礦,鑄造錢幣,提振經濟,並且支援有豐富的和錢財經打交道經驗的糜竺來進行專項管理。

所以,糜竺也承董良的情。

糜芳即便是比董良年紀大,資格老,也是乖乖的聽從董良的吩咐。

畢竟在劉備手下,經濟方面一號就是諸葛亮總攬,再往下就具體實務歸屬糜竺,可謂是位高權重。

糜芳也知道,董良即將成為劉備的女婿。

這以後大家都是親戚,董良也算是糜芳的後輩,糜芳也願意支援董良的工作。

而糜芳也是董良非常需要的人才。

進入會稽郡四個縣的地域,需要一個經驗老道的人輔助董良管理。

同時,董良自己也是個怕死的。

特意向劉備要來了,陳到陳叔至保護自己。

陳到透過董良第一次任命他去守衛銅礦和冶煉廠,盡忠職守,而嶄露頭角。

董良對於陳到也算是有一些知遇之恩。

陳到自出頭以來,也算是屢立戰功,在劉備陣營裡,也留下了一些名聲。

眾人都覺得他是個小趙雲。

常言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如果是兩個地位差不多的人,或者年齡差不多的人,被這樣做比較可能會不高興。

但是相比於趙雲的年齡,以及趙雲在劉備陣營裡的資歷都不是陳到能比的,陳到也才跟了劉備不到一年。

所以將這樣初出茅廬的他去和劉備手下的頂尖人物趙雲相比,是非常高的殊榮。

有了小趙雲保護,董良自然也就感覺安全感大增,因此此次出征心理鬥爭一番,壓抑住了自己穿兩層鎧甲衝動。

除了陳到之外,董良身邊還有兩個隨從。

一個自然就是馬良,另一個則是丁奉。

馬良一直跟隨在董良身邊打下手,也跟著諸葛亮等人學習,如今正是出成績的時候。

因此算是一個文官助手,跟隨在董良身邊。

丁奉在學堂裡只學習了短短一段時日,便在攻打鄱陽的時候,跟隨在趙雲身邊立功。

也經歷過幾場戰鬥。

如今跟隨在董良身邊,算是處理武事方面的助手。

董良身邊如此人才濟濟。

確實是遠超張飛的陣容。

這也可以看出劉備眾人對董良的愛護和重視。

至於眼前的一幕,自然是董良以有心算無心再得到了魯肅有意攻擊的情況下,暗中大兵埋伏。

以絕對的兵力優勢和充足的準備。

輕而易舉的將魯肅和潘璋擒拿下。

在手下士卒將俘虜的兵器一一收繳之後,將潘璋和魯肅綁縛完畢。

董良這才在陳到的保護下,走到了兩人的面前。

潘璋和魯肅如今是一身狼狽,不僅是身陷囹圄,當經過戰鬥之後,身上的血汗也讓他們的氣質失色不少。

潘璋頗有些不服氣,梗著脖子。

魯肅雖然頭髮凌亂,頭盔已經落地髮絲從紮好的頭髮裡鑽出,但看起來似乎已經接受了現實。

目光平靜而又帶些讚歎的看著眼前走過來的少年。

董良還沒來得及說話,魯肅就已經先開口了。

“施雲,是你的人吧?”

魯肅真的很敏銳,讓董良都嚇了一跳。

董良帶些驚喜的問道:“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

董良是變相承認了,雖然他沒直接承認,魯肅也能確定了。

沒想到自己和周瑜共同定下的計策,居然破在了眼前這個尚未弱冠的少年手裡。

魯肅多少帶些豔羨。

這少年雖然生得高大,但是看嘴邊的絨毛就知道他年紀不大。

而在劉備的手下,顯然是不可能有什麼二代的出現。

因為劉備自己都是白手起家。

那麼,這麼年輕的一個少年,能得到這滿山遍野士兵的共同簇擁,靠的自然是自己的本事了。

魯肅在老家是個土財主,勢力不小,但到底只是地主,比不上官宦世家。

雖然蓄積糧草,養部曲,其志不在小,但畢竟志氣未伸。

可眼前這個比自己年輕很多的小夥子。

已經可以指揮將近兩萬兵馬,自己也被他擒拿。

怎麼讓魯肅不羨慕呢?“剛開始中了你們埋伏交戰的時候,我就在想,為什麼你們有我們的情報?”

魯肅聲音平淡,並不因為自己的失敗而氣餒低落。

“雖然玄德公的手下一定有很多能人,諸葛瑾口中的臥龍鳳雛,應當就不輸於公瑾和我.”

“而你們手下又有孫賁、孫輔兩人。

相比之下,是我們的情報遜色.”

“但是,玄德公畢竟在此地紮根不久。

我們沒想到他能有這麼多的兵力.”

魯肅從第一步開始分析,有條不紊的毫不保留地往下說。

而董良也給了他這個展示的機會。

並不去打斷他。

“所以,失敗我是能接受的。

我們的計策被你們看穿,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無論如何,我這一路兵馬,不應該這麼巧合被你攔到.”

聽了你說的話,董良點點頭。

示意他繼續往下說,也是對他的說法進行贊同。

正如魯肅說的那樣,董良等人也許可以預測到,周瑜還有一路兵馬未曾發動。

但是不應該在這裡埋伏的這麼恰到好處。

“所以你們從山林裡鑽出來,亮出旗號的那一剎那,我就猜到一定有你們的奸細.”

魯肅越說眼神越亮。

潘璋的注意力也被吸引,聽得入神,也不再掙扎。

馬良、丁奉、陳到三人也都盯著魯肅。

“我想了又想,總想不到,到底是哪裡來的奸細?”

“回顧這幾個月,終於發現了一點異樣,那就是施雲的出現太過於突兀.”

魯肅終究還是苦笑了一聲。

似乎是有點自嘲。

“我自詡聰明,本以為是野有遺賢,一心想要招攬他。

可終究還是忽略了荒野之中哪裡得來的這樣傑出人物.”

“他一身武藝不俗。

為朋友報仇,有情有義,智勇雙全。

這樣壯烈激進的一個人,自然是不甘心於淡泊名利.”

“我只以為他是因為與我手下鬥毆,心有芥蒂,才一直未曾多想.”

“可如今看來。

那些人到底是我審判的,也算的是我為他們報的仇,總不該這麼和我疏遠,說起來應該是怕和我接觸太多,露了馬腳.”

魯肅剛說到這兒,那潘璋便罵了起來。

“這個狗入的小人,枉費我們一番好心,公正審判。

殺了自己的手下,放過了他.”

“原來,原來是個狗入的奸細!小人,狗賊!”

潘璋在一旁叫嚷,但是沒有人理會他。

在座的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了,都要表現一下自己的涵養。

何況,這只是失敗者的叫囂而已。

所以董良連看都沒看他一眼。

但是,卻有旁人不願意忍。

雖然有在眾人的督促下逐漸開始學習的丁奉。

但到底還是個半文盲。

這小子是個混不吝。

斜眉弄眼的盯著潘璋。

雖然嘴上沒說話。

但是表情裡完全可以看得出他的意思。

“你他x的一個敗軍之將,你囂張什麼?你丁爺爺我還沒囂張呢.”

丁奉這半大小子個頭還沒有潘璋高。

吊兒郎當的走到潘璋跟前,踮起腳後,把胳膊搭在潘璋身上。

潘璋哪裡願意,剛想罵人。

丁奉右手就捏起拳頭,毫不留情的錘在潘璋的肚子上。

潘璋頓時疼痛的就一弓腰,什麼話都堵在了肚子裡。

丁奉也就不用再踮腳了。

反而可以居高臨下的看著在地上痙攣的潘璋。

“怪我等太過自大,我本想功成之後再去招攬一趟,想那時他必能放下芥蒂。

如今想來,那樣激進又敢於搏命的一個人。

怎麼可能對於我的招攬無動於衷呢?”

“是我小瞧了天下英雄啊.”

沒有人理會一旁的鬧劇,魯肅繼續苦笑著和董良交談。

“如今我從太末縣離開,想必那施雲必定絕了我的後路.”

“連我這一路兵馬的勝負都料到了,想來另外兩路兵馬勝負已分。

此次江東大敗,孫氏難興了啊.”

董良鼓掌為魯肅的分析叫好。

一邊笑著讚歎道:“我小的時候,只覺得箕子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只是後人牽強附會.”

“近來與孔明、龐士元、徐元直等賢人相處,才知道古人所言不虛.”

“今日又見到了你魯子敬。

天下聰明人何其多也.”

面對董良的誇讚,魯肅也有些自得。

強大的人,不在意螻蟻對他的評價。

但是棋逢對手的時候,和對手往往會惺惺相惜。

“你只誇我們聰明,卻不道你自己,如今我被你所擒,你豈不是聰明絕頂?”

魯肅說罷,與董良對視一眼,一同走流程,仰天哈哈大笑。

董良與魯肅交流也交流完了。

走完了哈哈大笑的流程,於是就開始說正事。

“我主劉玄德今日行仁義之師,討伐江南叛亂,殲滅地方惡霸,解救百姓於水火之中。

如今正是用人之際,須天下賢士勠力與共,興復漢室.”

“為大漢天下,為蒼生,謀求大同,不知子敬兄可有意參與這千秋之大業?”

董良明亮的雙眼盯著魯肅髒兮兮的臉龐。

魯肅又哈哈大笑一聲。

似乎在敬佩董良不要臉。

“我也想立些功業,招攬我並不困難。

可惜相遇恨晚.”

“如今雖然兵敗,生死皆繫於人手。

任憑你等處置。

我受周公瑾所託,卻不能背信棄義.”

魯肅無論是拒絕還是說其他的什麼話,總是十分的坦然。

一來是他看得開,勝敗是兵家常事。

生死由天不由人。

二來是他對於目前所處的這個陣營並沒有太深的感情。

滿打滿算,也不過大半年而已。

而且還是被周瑜等人帶著兵請出的山。

多麼情願也未必。

雖然確實受到了孫權的優待,但是魯肅自認為一心為他出謀劃策,如今又因為他身陷囹圄,生死只在敵人一念之間,也算對得起孫權了。

畢竟雖然有遠大的志向,但是目前確實是一個月幾千塊,玩兒什麼命啊。

只是到底是受了周瑜的重託,不好背信棄義。

面對董良的招攬。

他並沒有覺得有對不起孫權的地方。

只是心中的堅持,讓他還不願意接受。

事情沒有那麼順利,董良也並不感覺意外,這樣的人才值得下點功夫。

“不妨事,不妨事。

周郎之才,我也心嚮往之。

你既然因他不背信棄義,且等我將其擒來,日後你好友之間互相扶持,共同輔佐咱們的主公.”

一直和這些聰明人打交道,董良難得的這麼自信。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假太監:從攻略皇太后開始

白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