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蓋雖然年老,也無力力挽狂瀾,但是,多年的戰場經驗告訴他,今日一戰已經無力迴天。

這場準備了半年的戰鬥,江東失敗了。

最起碼是已經敗了一半了。

這對於江東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但是,黃蓋已經來不及思考,江東孫氏的未來了。

他只是心中存在著對於老主公的忠誠,對於新人主公的責任,事到如今,也只能先讓周瑜想辦法保命了。

身為老將,死在沙場之上,也算死得其所。

周瑜是舉世難見的奇才,孫權唯一的希望就在周瑜身上。

死就死吧,周瑜不能死!黃蓋咬緊牙關,下定決心。

頭上青筋暴起,牽動著花白的鬢髮。

人的潛力有的時候爆發出來確實是十分驚人。

黃蓋這個老將抱定必死的決心,左衝右殺,面對年輕力壯的敵軍反而如虎闖羊群一般。

他若留下與關羽交戰,還得好好打一會兒。

畢竟,雖然在火中死了不少人,但也剩下數千兵馬,而關羽戰船上的主力,也不過就五千來人。

雖然黃蓋手裡的兵不是精兵,但是憑藉著人數優勢,關羽又一心焚燒水寨,到底還是能打一打。

短時間內,是一個誰也制服不住誰的局面。

但是黃蓋一心要走,關羽沒有親自下場阻攔反而輕易的讓它掙脫了。

關羽身為統帥,這個時候自然不用他親自下場衝鋒陷陣。

而此時此刻,大局已定。

關羽需要考慮的是如何用最小的損失來收尾。

為三缺一是最好的方法,死死的糾纏反而要造成很大的傷亡。

為將者當有取捨,黃蓋一時掙脫並不要緊。

大網早已經撒下,他逃不掉的。

宗預的到來,已經令周瑜全線潰敗,受困於敵軍。

周瑜的軍隊已經被撞散,分成了好多部分。

敵我船隻交織在一起,互相亂戰。

韓當在後面也趕上來,卻不好直接插入戰團。

敵我雙方糾纏在一塊兒,沒有哪一塊兒是敵軍主將所在。

這樣卻不好直衝中軍,使敵軍大亂,扭轉乾坤。

其實,韓當應該選擇攻敵所必救。

也許他直接繼續不管周瑜死活,衝擊關羽軍陣,與黃蓋和擊關羽中軍。

說不定能夠逼迫的關平,或者宗預後退來救援。

這樣也可以解救周瑜。

也許有機會力挽狂瀾。

說到底,就一個賭字。

古往今來的戰爭,哪裡有不賭的呢?當年楚霸王項羽破釜沉舟,也是在賭呀。

但可惜韓當和黃蓋都沒有楚霸王項羽那樣的氣魄。

他們也沒有陷入孫權以十萬大軍逼迫張遼的窘境。

以他們目前的兵力收攏起來,是可以逃脫的。

有了後路就不由自主的想到儲存實力。

若韓當真的去和關羽硬拼。

他也無法保證自己一定能贏,如果不能給關羽足夠的壓力。

那麼周瑜豈不是要死在合圍之下?就這樣,報有著保留本錢的想法。

不敢賭。

說不上來這樣的選擇是對是錯,畢竟都是以成敗論英雄。

若他真的將關羽中軍衝散,那他自然就是對的。

若是未能達成既定的目標,使全軍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那他就是錯的。

韓當和黃蓋都是不約而同的選擇了一個穩妥的結果。

或者說是風險最小,收益最小的結果。

黃蓋看見了韓當,韓當也看見了黃蓋。

兩人盯著前面混亂的戰團,緊皺的眉頭尋找著薄弱點。

如今,當務之急是先開啟包圍圈,放周瑜出去。

不是逞一時意氣,和敵人爭強鬥狠之時。

兩人各自在側面尋找一處旗幟較少的地方。

便從此處開始衝殺。

船上風帆拉滿,水手用力,全力撞過去。

兩人看準這旗幟最少的地方,應該不是敵軍大將所在。

所以決定從此處開始衝殺。

他們的經驗沒錯。

戰船在加速馬力的情況下,狠狠的撞出了一個缺口。

韓當和黃蓋各自帶領各自的軍隊,身先士卒往裡衝。

關平望著敵軍周瑜岌岌可危的中軍,拼命的往裡衝,往裡擠。

但是一條條船隻阻隔,實在是短時間難以靠近。

聽見外圍傳來的巨大動靜。

扭頭往側後方一看,東西兩方各有兩杆牙旗。

一個上書一個黃字,老將黃蓋。

一個上書韓字,這個是韓當了。

關平與韓當,是老對手了。

當初韓當從豫章敗退,就險些死在了關平手裡。

心中自然對關平抱有怨恨。

韓當雖然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但也知道大局為重,遠遠的看著關平的大旗,卻不併衝著他去衝殺。

只是強忍著心中的屈辱,埋頭衝著周瑜找去。

可韓當不去找關平,關平卻要來找韓當。

他可不能任由敵軍殺進去。

關平就試圖轉變攻擊方向,朝韓當殺去。

而另一邊,魏延也注意到了黃蓋的動靜。

兩邊都派出兵馬,阻止敵軍援兵,拯救周瑜。

黃蓋和韓當本來前進就很困難。

見兩旁敵軍分兵殺來,卻也不敢耽擱。

都各自分出一支兵馬,命令他們堵上去。

分出去的一支兵馬,明明白白的就是讓他們去送死的。

事到如今,誰還有別地辦法呢?被分出去計程車兵因為不知道主將的打算,也只能硬著頭皮往前頂。

沒有誰敢違抗軍令。

在這樣的場合下,膽敢跳刺兒,一定會被殺一儆百。

兩邊都分出了兵馬。

其所在的本陣,也輕車簡行一般,在手下的掩護下,順利的往周瑜的大旗下殺去。

不多時,就已經遠遠的看見了周瑜的身影。

周瑜已經親自持刀上陣。

亮銀盔甲濺滿了鮮血,鵝黃的披風因為沾了血也無力再展動起來。

與周瑜一起的,正是身負重傷的呂蒙。

身受那樣的傷勢,本來已經不應該再提刀上陣。

但是如今身處重圍之下,沒有誰能夠倖免。

周瑜也注意到了周圍的動靜。

在親兵的護衛之下,四處檢視。

果然看見了黃蓋和韓當的軍旗。

在定睛尋找黃蓋和韓當的身影,就看見戰船之上,有人衝他呼喊。

“都督!”

“都督!!黃蓋來也!”

“韓當在此!都督勿驚!”

三人越來越近,互相看到了對方。

遠遠的就互相打著招呼。

三方會師,手下士兵互相都看到了友軍,也覺得士氣大增。

關平和魏延到底還是慢了一步,沒有攔住韓當和黃蓋。

黃蓋和韓當趁著士氣稍振,奮力殺到周瑜身邊。

“都督!”

“都督!”

兩人關切的招呼。

周瑜見兩位捨生忘死前來救也是援頗為感動。

“辛苦兩位將軍了!”

周瑜有帶些面帶羞愧的說道:“我辜負了眾將軍,辜負了主公的信任,近日由此一敗,是我周瑜智短無能.”

“黃老將軍,韓將軍。

快快帶著子明撤退吧.”

“往東北而逃,回到丹陽。

抵擋住劉備進犯大軍,還有緩和的餘地。

我在此親自為諸君斷後.”

周瑜勸黃蓋和韓當趕緊帶著受傷的呂蒙離開。

很有擔當的要主動承擔為眾人斷後的任務。

並且安排兩位,逃往丹陽。

儘自己的力量為江東出謀劃策。

借丹陽保吳郡。

可是要周瑜親自斷後的命令,黃蓋和韓當哪裡肯接受?“都督身負重任,非韓當可比,都督與黃老將軍先走,我來斷後.”

韓當抱拳不肯接受,勸周瑜先走。

“我身為主帥,自然我親自斷後。

豈有拋棄眾兄弟之理?”

周瑜不肯答應。

“我韓噹噹初在豫章就應該先死了。

不過是撿回了一條命。

都督不要再遲疑了,情況緊急,我也是時候去和凌操,蔣欽團聚了.”

韓當繼續勸道。

“眾將軍先走,我親自斷後,此乃軍令!”

如今形勢已經不可逆轉,周瑜用軍令的命令強迫他們離開。

軍令雖然下達,黃蓋卻突然站了出來。

“江東可沒有黃蓋韓當,卻不能沒有周瑜。

如今我軍大敗,劉玄德來勢洶洶除公瑾外,誰人可擋?”

“我等皆死不足惜,卻不能棄江東基業於不顧.”

“偌大一個江東,除公瑾外,再無二人可收拾殘局,重振旗鼓。

此刻望都督以大局為重,不可意氣用事.”

黃蓋勸了半天,見周瑜不為所動。

“韓當,你立刻掩護都督,殺出重圍!”

黃蓋也不聽指令,就要強硬的讓周瑜離開。

並且直接對韓當下令。

韓當並不在乎黃蓋對自己的命令語氣。

但他卻不願意離開。

“黃老將軍帶都督先走,我韓當來斷後吧.”

這種情況下,韓當怎麼能讓黃蓋一個老將來斷後呢?望著四處湧來的敵兵,黃蓋大怒。

“休要婆婆媽媽,堂堂大丈夫怎麼這般囉嗦?”

“我已老邁,不耐久戰。

無力保護都督殺出重圍.”

“此刻,正是你韓當用力的時候!不要再多說廢話,立刻帶公瑾離開!”

黃蓋的選擇當然是正確的。

即便是有人在後,逃跑的路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這就要求武將必須有充沛的體力。

想要保護好周瑜,靠黃蓋是不夠的,黃蓋畢竟已經老了,雖然依舊悍勇,但卻氣力不夠悠長。

韓當本來就已體力悠長為出名,自然是保護周瑜的不二人選。

事到如今,韓當恨恨的嘆了口氣,也不再多說什麼。

一揮手,兩名親衛出列,將周瑜架起,要強制帶周瑜離開。

“韓當,黃蓋,你們要幹什麼?不要違抗軍令,你們先走,我來斷後!”

周瑜也實在不忍心看見黃蓋這一白髮蒼蒼的老將為自己斷後而枉送性命。

黃蓋和程普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將。

眾人心裡也都十分敬重。

如今卻不是周瑜婆媽,讓黃蓋斷後,實在讓人心裡難受。

可這個時候,就連周瑜自己的衛兵也沒有站出來保護周瑜,而是任由周瑜被韓當強制帶走。

“黃老將軍,保重!”

韓當一臉沉重地向黃蓋告辭,其實彼此都知道黃蓋是生死置之度外,凶多吉少。

黃蓋卻灑脫一笑。

“你可要保護好都督,否則,我可饒不了你.”

“敵軍攻勢越發緊了,快些離開吧。

不要再耽擱時間.”

兩人又深深一抱拳,作生離死別。

在眾人的保護下,韓當就要往東北方向進發。

這時間就要出發之際,卻有一人從周瑜的船上滾下來,跳到了黃蓋的船上。

正是身受重傷的呂蒙。

“子明!”

“子明?”

眾人對呂蒙突然的行動很驚訝!“你這是幹什麼?”

面色蒼白的呂蒙卻強笑一聲:“我身負重傷,是個累贅,不能拖都督的後腿.”

“今日,我和黃老將軍同生共死!黃老將軍可不要嫌棄我是個殘兵!”

黃蓋見呂蒙視死如歸狀,也頗為感慨。

事到如今,確實不是婆婆媽媽的時候,只是沉重地拍了拍呂蒙的肩膀。

韓當在大船之上,雖然心裡難受,卻也不再浪費時間,把手一揮,掉頭就走。

面臨如此慘敗,周瑜被韓當強迫帶走。

不甘的周瑜,望著黃蓋反向衝鋒的背景,幾乎要落下淚來。

那黃蓋和呂蒙,似乎是爆發最後的血勇。

一個老將,一個傷兵,卻氣魄驚人。

兩人都已將自己的生死拋下,一心只要阻擋敵兵,為周瑜爭取逃離的時間。

兩個渺小,而壯烈的背影,帶著一群斷後的殘兵就瘋狂的和關平他們廝殺起來。

黃蓋和呂蒙的狂暴攻擊吸引了更多的敵軍的兵力。

韓當這邊得以喘息。

在大船之上放下鉤距。

有的人勾拉,有的人推搡。

用長長的鉤距將擋在前面的船隻推開。

清理出一條水道。

可關羽並沒有對周瑜的逃離做出什麼反應,而是任由他們殺出包圍後向東北離去。

大官湖上的戰鬥持續到了下半夜。

一場戰鬥過後,到處都是殘破的兵器和戰船。

搖曳的火把下,映照著四周的屍首。

殘肢死屍遍地都是。

黃蓋和呂蒙已經失去了蹤影。

關羽命令眾人打掃戰場。

後半夜都在這樣的忙碌下結束。

水寨被徹底的點燃,不停地發出光熱。

本來就炎熱的伏天,在晚上也並不涼快。

再配上這大火爐一般環境,個個都感覺煙熏火燎,汗流浹背。

尤其是因為潮溼,燃燒的也不充分。

產生的煙霧更是嗆人。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最強太子爺

都門帳飲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