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上說:“千里饋糧,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

雖然這壓力都在周瑜、孫權、張昭頭上壓著,但是董襲等人都在江東這裡吃飯,自然也要考慮更多,尤其是董襲等人算是單獨鎮守一路,由不得不擔心。

善於用兵打仗的人,兵員不多次徵調,糧餉也不用多次轉運。

各項軍用從國內徵取後,糧草補給在敵國就地解決。

這叫就食於敵國。

北方的遊牧民族沒有學過兵法,但是也是因為自然條件和本民族的生產方式,自然而然的實行了這樣的方略,古代歷史上不知有多少中原王朝的皇帝因為這個苦不堪言。

因而,明智的將領總是力求從敵方奪取糧草,從敵方奪取一鐘的糧食,就相當於從本國啟運時的二十鍾;就地奪取敵人飼草一石,相當於從本國啟運時的二十石。

董襲他們承受了這麼久的壓力,終於要把壓力轉嫁到豫章劉備身上了。

從這一點來看,無論勝負,似乎都是會對豫章的民生產生重大的影響。

“既然都督軍令已經下達,我們明日立刻起兵,兵發樂安縣!”

董襲下了決定,陳武沒有意見,他本來就只是來送情報順便約好時機而已。

但是賀齊卻有不同的想法,“元代將軍,不如我等兵分兩路?”

“兵分兩路?”

董襲、陳武和朱桓都詫異的看著賀齊。

賀齊頂著眾人的詫異,笑道:“如今敵將難對付的就剩下一個張飛,想來我黟縣與歙縣各有丹陽精兵一萬,山越戰士五千,又都有兩員將軍統領,無論那一路遇到張飛,都不可能會被擊潰.”

“所以不如兵分兩路,我等於一處萬一碰到張飛,糾纏起來就是浪費時間,兵分兩路,最多隻有一路會碰到張飛,另一路兵馬則長驅直入,豈不妙哉.”

賀齊的想法很好,畢竟張飛只有一個,都督既然提醒要小心張飛,那不如就兵分兩路,張飛肯定沒辦法分身。

“何況,黟縣位於鄱水上游,趁勢而下,順流而向西南,直入鄱陽湖,北可與都督夾擊關羽,西可借水網攻打海昏縣,南昌縣等地,直擊敵軍腹地,也可圍魏救趙,減輕都督壓力,又就食於敵,大利江東啊.”

賀齊分析了一番,陳武倒是點頭認可,因為他駐紮在黟縣,那裡確實可以藉助鄱水直接西南而行,攻打到鄱陽。

但是還是擔心的說:“孤軍深入,太冒險了吧......”賀齊不以為然,“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富貴險中求嘛!”

陳武和朱桓被賀齊說的心動,但是董襲卻沒有發表意見。

當眾人看向董襲的時候,他才摸了摸鬍子說道:“我兩軍分兵,各自一萬丹陽精兵尚且不怕張飛,若兩軍合擊,戰將五員,兵馬三萬,哪裡還會怕張飛.”

“依我看,不如合擊,速勝張飛,免得兩軍分散,兵力薄弱,反而與敵軍糾纏起來。

如果軍隊因久戰疲憊不堪,銳氣受挫,即使睿智高明的人也難以收拾好這個局面。

用兵打仗,只聽說計謀不足但靠神速取勝的,沒有見過有計謀卻要長久作戰的.”

董襲不同意賀齊的想法。

賀齊就是想拼命,然後兵行險招去立下大功。

但是董襲必須考慮這一戰對江東,對孫權產生的影響。

他要先穩紮穩打,能取一分利,就是幫孫權強大一分,主人翁的意識比賀齊要強,這也是對於孫權的團隊的歸屬感在作祟吧。

忠心度不同的人做出來的選擇自然也不一樣。

董襲道:“兵貴勝,不貴久。

作戰還是要速勝,大軍壓上,摧枯拉朽.”

“劉備主力已經被都督牽制,我們三萬兵馬,放在哪裡都是一股強大的力量了,何況,這些兵馬還都是精兵。

劉備即便有兩個張飛又能怎麼樣呢?以一敵萬到底是不可能的!連項羽都知道武勇不過是十人敵.”

“打仗還是要靠兵強馬壯!張飛?不行的!”

董襲說到這裡,賀齊又道:“若遇到張飛,他見我軍勢大,避而不戰,緊守城池,豈不是不利於速勝?曠日持久,白白浪費了都督的堅持,如之奈何?”

這倒是一個問題。

董襲也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若張飛真做了縮頭烏龜,緊守城池不出,那還真不好辦。

攻城,往往都是很難的。

“若真遇到張飛避而不戰,再分兵不遲.”

董襲想了半天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又道:“都督既然提醒我們小心張飛,自然是應該早就想過這些,何況一開始就是讓我等合力進攻,如今既然沒有做出其他的安排,那就依照命令列事也就是了.”

董襲拿出來了周瑜一開始的吩咐,眾人也就不說什麼了。

“子烈,你這就返回告知幼平將軍,讓他立刻發兵來浙水對岸匯合,我們一同攻打樂安縣.”

“喏.”

陳武一聲答應,也不多做停留,與眾人告辭之後,就連夜往回趕。

歙縣就在浙水北岸,可惜浙水是往東流,不往南去,此去樂安縣也沒有什麼水道,只能走陸路。

董襲送走了陳武,也開始安排士兵渡河,到浙水南岸去。

過來了浙水可就沒有河流阻隔,接下來都是翻山越嶺的苦日子了。

......太末縣內,百姓們過了幾個月的苦日子。

雖然有魯肅約束那些驕兵,除了一開始的給百姓們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後來也沒有再出現什麼出格的事情。

但是百姓們還是不喜歡這些士兵。

畢竟第一印象太差,而這些百姓也是這邊久經叛亂的,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有山越的人出來反抗官府,最近一個把這邊人殺的害怕的賀齊又調走了,杳無音訊,孫策又死了。

天高皇帝遠,這裡的人也不歸心。

而本來就印象不好,也不是一心的人,又在這小縣裡駐紮了五千兵馬,雖說是從北邊調運物資,可這裡的百姓又哪裡能夠一點不承擔呢。

生活愈發艱難起來,魯肅雖然行薄稅,但還是民間不滿的聲音很多。

當然這些官老爺是聽不見的。

即便是魯肅想做一個好官,可是終究不是住在百姓中間,所以並不能真正的知道民聲啊。

尤其是百姓的不滿,又敢怒不敢言,畢竟城裡五千兵馬還都是帶甲冑的。

哪裡見過這樣大的陣勢。

全員穿甲真是罕見。

百姓們又不敢表露不滿,又和魯肅沒有關聯,自然民間的不滿傳不到魯肅的耳邊。

魯肅就是想收攬民心,安民富民,但是中間隔了一層,中間的人往下面伸手,魯肅也看不見。

而如今好訊息終於流傳在太末縣裡面了。

據說,有個小夥子看見了這些士兵正在收拾東西,看樣子是要離開了。

這訊息一出,馬上就傳遍了縣城。

縣城表面上還是一片安靜,十分正常,其實暗地裡歡欣雀躍。

只有一點,部分人面色古怪,似乎若有所思。

凡是這樣的,一律是潛伏在城裡的探子。

周圍山越部落不少,這些人見到太末縣陳列重兵,本來就惴惴不安誰知道是不是衝自己來的。

如今大軍開拔,也不知道要去哪裡,萬一要對山越動手,那大家要提前做準備啊。

尤其是這五千人都是披甲的,要不衝著脖子、腋下等地方打,這些山民很難打傷敵軍,更別說對抗了。

不過還好這裡是丘陵之間,處處是山,兵器不破甲,隨手可撿到的石頭也是大殺器。

所以即便是害怕,但是隻要團結起來,人多勢眾之下,拿石頭也能將這些人砸死在山林裡。

前提是先下手,要是被敵軍突襲那真的是回天乏術。

這訊息早早的被施雲探聽到。

施雲這裡已經不向剛開始那樣勢單力薄。

這幾個月來,施雲也沒閒著,找到各處派出來的探索隊,合併於一處,但是到底是死在山裡不少。

只剩下一百二十人。

施雲冒著違背董良軍令的危險,假傳命令召集眾人,自然是要玩大的。

自從施雲這百人聚集,本身有醫生有威望,這百十人又個個都是好兵,自然比剎突和剎骨兄弟的吃不飽,沒訓練過的戰士能打。

這百人聚集,就在這幾百人的小部落裡成了最強的力量。

有著這一百二十人的擁護,如今施雲已經鳩佔鵲巢,成了這個小部落裡真正的發號施令的人。

當然,在施雲掌握分寸和花言巧語之下,剎突和剎骨兩兄弟也沒感覺到什麼太多不一樣,反而感覺生活變好了。

因此和施雲之間也沒有矛盾。

但是施雲這幾個月可不僅僅是隻做了這麼一些小事。

當他探聽到太末縣大軍開拔,他吩咐下去,準備宴會。

烤了一些野羊,野鹿,備上太末換來的渾濁的酒水。

剎突和剎骨還以為是看到太末駐兵離開,這危機解除,心裡放鬆要慶祝一下。

不一會兒,有客人來訪,他們才知道,原來宴會是給他們準備的,不過他們對於施雲的聰明早就有所認識,也不做什麼反應。

但是對於來訪的客人就感覺十分驚奇了。

眾人在寨子外面就有人迎接,說備好了酒席。

頓時對於施雲的印象,愈發的感覺深不可測起來。

施雲這段時間以來積極的與周邊部落山寨聯絡,交好。

而另外幾對探索隊,也與其他寨子有所接觸,一來二去,在施雲刻意結交之下就認識了不少周圍山寨裡的人。

而太末縣大軍駐紮,各處也是人心惶惶,在施雲的暗示和營造之下,多少有了一些休慼與共的意思,這不,見到太末駐兵要開拔,心裡害怕,找施雲一起來商議怎麼防備。

要麼說這些人其實也是自己心懷鬼胎。

建安五年,孫策派賀齊在太末附近剛清洗了一波。

要是沒有董良和劉備來到豫章,迫使孫權在沒有穩固自身勢力的情況下不得不發動戰爭,這些山民兩年後就會再糾結五六萬兵馬叛亂。

當然現在是不可能的了。

這來拜訪施雲的正是會稽郡南部建安、漢興、南平等地的強族首領洪明、洪進、苑御、吳免、華當等人還有一些七零八落的小部落。

這些人勢力不小,本來是看不上施雲的,頂多是覺得施雲是個人才可以為我所用,不聽話就殺掉。

但是一來這建安五年剛經歷了大戰,這才過了一年各家勢力都沒恢復過來呢。

來的頭領不少,真說舉兵,頂多兩萬出頭。

雖然也都是個個男子漢,但畢竟是沒有什麼正經訓練,裝備比劉備在中原的時候還差。

只能靠人海戰術,根本無法與同等兵力的人抗衡。

這洪明等人,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祖宗從北方跑過來的了。

但是他們沒有士燮的祖宗那樣的本身,因此雖然在這紮根,畢竟是一群百姓,頂多是與山越混居,不分你我多了些野蠻。

但是也沒有城池,只有一些山寨。

說到底,就當成普通的山越蠻子就行。

這幾人洪明打頭,進了寨子,和在宴席前面等候的施雲互相施禮。

也沒有什麼禮節,就互相抱拳作揖。

“我等還沒來到,施雲兄就已經備下酒席,真是料事如神啊.”

這越沒什麼越想要什麼,洪明說話想要文縐縐的,就是想顯得自己又文化一些,對於施雲這樣從文明裡走出來的面前,儘量不自卑。

但到底都在這邊多年了,傳下來的東西都變化了。

施雲笑道:“我已經知道諸位要來,正好也有問題要問諸位,先請入席,宴飲之後再談.”

“請.”

“請.”

場面看得一些純粹的蠻子直撓頭,這是幹什麼啊!煩死個人,那烤肉用著中原來的五花八門的調料,施雲從董良組建的廚師團隊裡帶來的技術,讓這些肉啊是那樣的誘人。

香味飄蕩起來,讓他們忘乎所以,粗線條的他們好了傷疤忘了疼,忘記恐懼和忐忑。

在美味的誘餌面前,即便是毒藥,他們也會瘋狂的去撲搶。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世天災歷代皇儲從扶蘇降臨開始

書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