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大別山的地勢,依託山脈應該會於兩側發育許多河流。

奇怪的是目前的大別山山脈的南側,卻還沒有多少有名的河流記載。

當然這種環境之下,哪怕是沒有什麼有名的河流存在,水流還是不少的,到處溝溝坎坎。

雷緒和陳蘭等人從天柱山西行不過數百里,已經走了十幾天,道路難行是一方面,實在是人口太多,又不是行軍,個個拖家帶口的老百姓真的很難快起來。

當初劉備和董良帶著老百姓從汝南南下,一日約莫能行幾十裡,那是在劉備準備了大量牲口,用畜力幫助百姓減輕負擔。

但是雷緒等人實在沒有這個實力。

不過好在廬江郡城池太少。

整個大別山方圓數百里內都難以找到一個縣城。

整個廬江郡,西南角佔整個郡三分之一的土地,只有尋陽在長江邊上一個城池。

從地圖上一看,那樣的空曠。

因此三個大流寇也不害怕被江東兵馬發現,畢竟這半邊廬江郡名義上是江東孫氏的,要是發現雷緒等巨寇就很麻煩,發現雷緒帶著五六萬百姓遷徙,那就更炸鍋了。

畢竟整個三國都可看到,大家都在不停的掠奪人口。

即便是打城池打不下來也要把百姓搶走。

這雷緒要是成功完成了此次遷徙,廬江沒有個十來年恢復不過來。

基本上算是廢了,地也沒人種植,城池沒法修建,駐兵也駐不過來,徵兵也徵不到。

雷緒和陳蘭等人也是知道西行沒有人阻攔,所以甘願繞路,先往西再向南。

但是舒心的日子似乎就到這裡了。

陳蘭帶著三千兵馬護衛引導著大部隊前行,梅乾帶著兩千兵馬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做一個先鋒。

雷緒則是帶著五千人馬押後,分出去千餘人偃旗息鼓潛行於四周。

麻煩來了,雷緒皺著眉頭愁眉不展。

自己騎著高頭大馬,時不時的低頭思索一陣,又疑神疑鬼的往四周看一看。

總有些草木皆兵的擔心。

不一會兒,梅乾和陳蘭也騎著馬,在幾個親衛的跟隨下,踏著水窪,風風火火的來和雷緒匯合。

“到底怎麼回事?”

陳蘭問道。

雷緒把人叫來,沒有把話說的很清楚。

“似乎,發現了敵情?”

雷緒也不確定,沒有發現確鑿的證據,沒有抓到舌頭。

“似乎?”

陳蘭對於這個回答也不太滿意。

雷緒點點頭。

“總感覺有人在窺探,不過這裡山高林密,發現不了什麼蹤跡.”

“你是不是太敏感了?”

梅乾取出水袋喝了一口水,天真熱啊。

雷緒搖了搖頭,很多時候確實需要一些直覺,行軍這種事情,也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何況,到底還是發現了一下蹤跡的。

“有探子在北邊山裡發現過行軍和駐紮的痕跡,淮南地剛過雨季,這痕跡還十分清晰,一定是新的,短時間內這山上一定有人行軍!”

雷緒說道斬釘截鐵,梅乾和陳蘭也有些凝重。

皺著眉頭不讓汗水流到眼睛裡,看看遠處連綿的山脈。

“會不會,是流民或者山匪?”

梅乾說道。

“不!不是,是軍隊的行軍特點!”

雷緒很肯定。

軍隊和山匪還是有區別的,如果是山匪還好辦,自己等人本來就是巨寇,這大別山上沒聽說有什麼有名氣的匪徒。

那麼匪徒勢力一定不會太大,而且以大別山這附近的情況,是養不活什麼大勢力的,連一個城都沒有,搶誰去?而且軍隊和綠林差別還是很大的,要不然怎麼說民間的土匪有草莽之氣。

那種鬆散和流裡流氣是和正規軍完全不一樣的。

即便正規軍可能也是垃圾,但畢竟是有人管理。

陳蘭想了想說道:“這裡不應該有軍隊才對,加快行進速度吧,別被咬住了.”

雷緒道:“事到如今只能如此,儘量讓大家走快一些吧,真有跟不上的,只能聽天由命了。

你們小心一些,別太大意,我散出去兵馬斷後.”

“好.”

陳蘭和梅乾又滿腹憂心的縱馬離去。

雷緒轉過頭來,本來已經撒出去了千餘人防備四周,“再撥一千人,時刻注意四周動靜,真遇到敵人,不要妄動,如果他們不起歪心思,我們就正常離開.”

“是.”

手下自覺的開始按照命令列事。

雷緒祈禱著只要堅持一下,三四天內不出意外就可以離開廬江境內了。

按照與孫乾的約定,離開廬江郡,就是江夏,距離西陵就不遠了,那裡自然有人接應。

......大別山中,總有一些眼睛隱藏在這山林樹枝密葉之間,謹慎的窺探著山下,浩浩蕩蕩的遷徙部隊。

這些人的精銳程度要比雷緒手下的匪徒高的多。

所以在他們刻意隱藏的情況下,雷緒是很難發現他們的。

至於那些被發現的行軍和駐紮的痕跡,也是他們沒有在意,按理來說廬江郡不會有敵人,二來也是程普確實是年紀大了,有些精力不濟。

雖說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可這人的身體老了就是會力不從心啊。

程普在這大別山窩著這麼久了,也是渾身疲憊和痛苦。

當初在戰場上留下的傷疤總會在不停的隱隱作痛,或者瘙癢痠麻。

山裡又溼又冷,是個避暑的好去處,但是對於程普天天在這樣的環境裡待著實在難受。

唯一一個可以給自己分擔的老計劃黃蓋也剛剛被周瑜叫走了。

程普這裡負責的警戒任務,確實作戰指望不上,手裡兵馬太少了。

黃蓋這個傢伙雖然比程普年輕,但是年紀也不小了,這幾年還能拼殺,過幾年估計也不行了。

老年人的身體總是這樣,說不定哪一天就垮了下來。

“怎麼樣?探聽清楚了嗎?”

雷緒這麼大一股人馬浩浩蕩蕩的從大別山下經過,本來就擔任警戒任務的程普自然不會毫無警覺。

也是早就發現他們了,只是沒有摸清楚虛實,沒有貿然的採取行動。

“將軍,山下經過約有六七萬人,大多數是百姓,兵馬分散,似乎不足一萬.”

江東各將領都尊稱程普是程公。

但是這普通的小兵哪有資格和他套近乎,何況還是在軍營之中。

“六七萬,近萬士卒,勢力也不小啊.”

程普輕輕拍著自己的腿,喃喃道。

“可曾亮出旗號?打的是什麼旗號?”

“前軍先鋒是梅字旗,中軍陳字旗,後軍人馬最多,打雷字旗.”

“梅,陳,雷?看起來應該是那一夥賊寇了.”

聽到這裡,程普算是明白了,這三個旗號和這麼大的勢力,除了橫行淮南的雷緒和陳蘭等匪寇沒有別人了。

“他們是要往哪裡去呢......”程普揮揮手,斥候下去繼續打探,陳普需要考慮要怎麼應對。

雷緒帶著大量人口遷徙的目的是什麼?自己要不要把他們攔截下來?這人口可是亂世之中的巨大的財富,被雷緒這樣遷走,本來就殘破的廬江郡是真的要元氣大傷後又元氣大傷了。

他們往西走,那就是前往荊州?荊州是江東的死對頭,孫堅的仇還要向荊州報復。

這麼多的人口不該就這樣便宜荊州,但是這個時候是出手的好時機嗎?程普不確定。

程普很苦惱,如果貿然出手,會引起什麼反應?自己損兵折將是必然的,打仗沒有不死人的。

即便是對付一群流寇。

程普雖然兵馬處於劣勢但是雷緒有那麼多百姓是累贅,手下的精銳程度也不如程普。

程普有必勝的把握,但是不敢確認到底要損失多少人能拿下這場戰鬥。

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打出來戚繼光那樣離譜的戰績。

程普面臨著艱難的決定,身邊連一個能做參謀的人都沒有。

江東還是太弱小了啊,程普難免心裡感嘆一句。

自己這樣的老傢伙,唯一一個副將還被周瑜不得不調走。

面臨劉備這一場戰鬥真的是調動了孫權能調動的一切力量了啊。

真是贏家通吃,輸了就滿盤皆輸。

年紀大了,思想就不集中。

程普考慮著雷緒的事情,想著想著思緒就飄飛了。

哦!有了靈感。

程普可以做出決定了。

“吩咐下去,仔細監視雷緒的動靜,不要貿然漏出馬腳,不要與他們糾纏,只要他們老老實實離開,咱們什麼都不管!”

程普下出的命令,讓這些小兵都很詫異。

一來這不符合程普的風格,也不利於程普的名氣,似乎未戰先怯,看著一群土匪大搖大擺的從眼前裹挾著大量百姓離開。

二來這些士兵又不是沒有進行過搶奪人口的軍事行動,不知道有多少人不配合死在他們手上呢。

可這樣的人口資源,程普就眼睜睜的看著溜走嗎?不過疑惑歸疑惑,小兵們並沒有什麼異議。

當兵吃糧,上官說什麼那就是什麼,反正不是挖的自己的牆角。

小兵們老老實實下去按照命令列事。

程普當然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但是程普眼睜睜看著雷緒裹挾著大量百姓離去,雖然想攔,但是還是分出來了輕重緩急。

正如剛才程普思緒紛飛時想到的,如今周瑜算是把江東全部身家壓在了和劉備博弈的棋盤上,這才是大局。

廬江如何不過是疥癬之疾,無傷大雅。

分得清主次才行。

雷緒等人離開,只要周瑜能贏,得到的何止是這六七萬人口。

如果輸了,那就更沒有什麼好說的了。

自己必須防備著曹操,一防備他趁火打劫,二就是給周瑜一個穩定的後方。

只要自己這裡沒有異動,周瑜就可以和劉備放手一搏。

一動不如一靜,曹操是重點,雷緒什麼的根本無所謂了。

愛去哪就去哪吧。

這也是程普沒有餘力的無奈選擇啊,如果黃蓋在這裡,兩個將軍在這裡還有動手的想法。

或者再給程普增兵五千,比黃蓋更好用,絕對不會看著雷緒離開。

可惜啊,當初要給程普撥兵馬一萬程普沒要。

不過程普並不後悔,自己只帶五千兵馬,周瑜那裡還壓力不小呢。

......江夏和襄陽之間,水脈相連,訊息來往的很快。

劉表的求援信和調遣黃祖的命令到達西陵縣的時候,黃祖正在和一將軍宴飲,觥籌交錯之間盡是歡快。

信件到達黃祖宴席上,黃祖一看調遣自己的信件,大吃一驚。

“曹操來犯!”

黃祖的大叫使絲竹聲音都停了下來。

他只看了劉表的調遣的命令,給劉備的求援信自然沒有開啟。

不過和劉表信件一同到來的還有龐季的信。

兩下印證之下,黃祖算是明白了來龍去脈。

心裡一邊痛罵蔡瑁等親曹派投降的卑鄙無恥,一邊震撼劉備的神機妙算。

心裡驚駭,這個狡猾的人卻一臉笑容,轉過頭來,對著趙子龍笑道:“曹操派兵兩萬進犯襄陽,兄弟我卻被命令去幫助玄德公對抗周瑜,趙將軍,我這江夏可還要靠你多幫忙啊.”

一臉笑意的和趙雲套近乎,心裡一邊暗罵,難不成劉玄德真這樣神機妙算?趙雲來這裡已經有段時間了。

就是奉劉備的命令,在這裡準備接應雷緒等人的,自己來到江夏也帶著禮物和黃祖說好了大行方便。

黃祖本來真以為趙雲的目的就是那麼單純,但是他雖然沒有看劉表的求援信,但是龐季卻什麼都說了,就是拿自己和劉備換一個厲害的將軍抵抗曹操。

黃祖沒有被輕視的不爽,他自己清楚,自己打一個孫堅都費勁何況是曹操。

他只是害怕,劉備這樣高瞻遠矚提前預料到曹操將會來犯,提前派遣趙雲來此,名義上是接應雷緒,其實就是在對付曹操吧!雖然趙雲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架不住黃祖腦補的厲害。

黃祖真的感到震撼了,這麼神機妙算的劉備,一定是有能人啊!不光算到了曹操會發兵,還算到了,劉表會向面臨大戰的劉備求援,才派趙雲來這裡等著,還有一石二鳥等著雷緒來投靠。

高!實在是高!黃祖不由自主的想透過趙雲和劉備打好關係了。

趙雲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還是笑著不傷黃祖的面子,一口答應。

黃祖於是就詭異的面臨大戰,反而更高興的拉著趙雲飲酒歡慶。

讓樂師把絲竹奏響。

“接著奏樂!接著舞!”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李達浪客傳

秋天的每次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