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雲選擇了這幾十個面善的人,雖然看著面善,但下手卻一點都不軟。

懷裡面揣著一把石斧,手裡面拿著一個柴刀。

先用柴刀砍死猝不及的守門計程車卒。

奪了他們的長矛拿在前面。

柴刀太短,和城中計程車兵打起來還是吃虧。

但是這些蠻子一上頭,哪裡顧得了那麼多?拿著柴刀就嗷嗷叫的往上衝。

這縣城裡的守軍也不是什麼精銳,都是一些老弱病殘。

雖然兵器佔優,但還是被殺退。

洪進他們付出了幾個人的生命,就已經擊潰了這幾十人。

這些蠻子和漢蠻混血個個都露出嗜血的微笑。

取出懷中的石斧,當成投擲兵器。

這威力可真是不小。

幾十把石斧被投擲起來如同雨下,將潰散的守軍打得哭爹喊娘。

等施雲帶著大部隊從城門口魚貫而入的時候,城門口已經失去了抵抗力量。

這附近已經亂成了一團,行人嚇得四處亂竄。

縣城裡其他地方的守軍終於聽到了動靜,開始往這邊趕來。

不一會兒,就聚集了兩三百人。

這是縣城裡所有的抵抗力量。

當他們趕到,拿著長矛,還沒有對準施雲準備戰鬥的時候,就已經傻了眼了。

敵人實在是太多了,根本不是他們能夠對抗。

象徵性的僵持了一下,施雲帶兵前衝,他們立刻繳械投降。

施雲小心翼翼地準備的一場戰鬥就這樣虎頭蛇尾的結束了。

但是他不敢馬虎大意。

立刻帶著重兵把城門、城樓都奪取下來,把守好。

三步一崗,五步一上,環繞著這座縣城。

諸暨縣已經出現了抵抗力量。

這是一個危險的預兆,施雲不會放任危險的存在。

他不允許這座城池出現任何的動盪。

施雲完全奪取了諸暨縣。

安排好了巡邏士兵後,將整個城池置入一個高壓的掌控之中。

這個時候,少不得要用雷霆手段。

確實有一個地頭蛇在本地的勢力不小。

家裡還有人在吳郡做官。

看到城裡生亂,試圖帶人衝出城外。

背施雲計程車卒所阻止。

被阻止後還愚蠢的想要用暴力的手段抵抗。

實在是拎不清。

也許是沒有在本地沒有遇到過敵人。

孫策掌控揚州之後,也不過是借外面計程車族來壓制本地計程車族。

對於這種小型的地頭蛇,也沒有進行殘暴的殺戮。

幾十年的作威作福、常青不倒,讓他們失去了謹小慎微的行事風格。

狂妄衝昏了頭腦,妄圖以暴力對抗施雲。

結果自然是來多少殺多少。

人頭被血淋淋地吊在城門口。

整個諸暨縣就再也沒有人敢觸施雲的眉頭了。

不過,他們雖然一開始為了保證秩序使用了高壓政策,但也只是對百姓管控的比較嚴格,沒有發生搶掠的惡性事件。

隨後,施雲就在城內張貼布告,寬慰百姓。

一邊對百姓秋毫無犯,一邊任由他們在城內自由行動,只是不允許隨意出城。

短短几個時辰內,還看不到什麼效果,百姓心裡有疑慮,施雲也明白。

但是施雲很有信心,他知道百姓的適應力有多強,要不了幾天的時間,這些百姓都會適應施雲他們掌控了這裡。

還不等施雲他往剡縣派出人馬探聽訊息,剡縣的洪明就已經派出人馬前來和施雲報信。

剡縣已經被他們輕而易舉的拿下,他們的動作比施雲要快得多。

因為他們沒有像施雲那樣穩妥的一點點往城內滲透。

只是和太末縣一樣派上幾十人衝著城門就往裡衝。

所幸,剡縣守軍一開始看著幾十個人往這邊走來,雖然有點奇怪,但是承平已久,大半年沒打仗了,精兵也被吊走,安穩的後方讓他們鬆懈,這幾十人並沒有引起他們太多的警惕。

等他們反應過來,敵人已經衝到了眼前,正式開始交戰了。

這衝到前面的幾十個人拖住了這些士兵,給了洪明大軍衝入城內的時間。

雖然敵軍在有所準備的情況下給洪明造成了一些的殺傷,但是洪明完全不在乎。

出來征戰,搶奪利益,都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

這個時候,顯然老大們是不會有什麼危險的。

那麼,誰會為了區區幾個小兵,選擇謹慎的晚幾分鐘將這些錢財攬入自己的懷中呢?所以,在付出一些生命的代價之後,在近萬大軍絕對的優勢兵力之下,摧枯拉朽的摧毀了城內的守軍,成功掌控了剡縣。

然後就派來了士卒和施雲聯絡。

還好洪明到底是一個聰明人。

雖然施雲沒有在身邊約束他,但是以他的目光看來,長遠的利益就在眼前,他便不由自主地對手下計程車兵進行了約束。

並沒有做出太多擾民的舉動,以免惹起民怨,不利於以後投靠劉備。

……湖水之上,旌旗蔽日。

浩大的聲勢,早已被關羽的探馬檢視到。

傍晚時分,周瑜徵發數百條船,設定無數旌旗,浩浩蕩蕩的就已經陳列到了大官湖上。

“升帳,點兵!”

關羽披風一甩,轉身走到城內校場點將臺之上。

周倉將命令傳下,眾將士呼呼啦啦地集合。

人頭湧動,摩肩擦踵,刀槍林立。

列位將軍在前,其餘士兵後圍著校場排成陣列。

關雲長在高臺之上,威風凜凜!滿臉嚴肅、目光炯炯地等待著眾人集合完畢。

待眾人集合完畢,關羽戰起,走到高臺邊緣,場下瞬間安靜。

洪亮而嚴肅的聲音迴盪在校場之上。

“今日決戰周瑜,將令傳下。

諸將將軍律教令宣明.”

“王法無親,軍法無情!有違誤者,按七禁令,五十四斬施行!”

話音剛落,場下眾將士齊聲回答。

“謹遵將令!”

關羽又特意訓誡諸將。

“為將者,務必教令宣明,嚴明軍法而誤戰機者士卒之過也,可斬之不赦!將令不明而犯軍法者。

眾將之過也,當以命正軍!”

黃忠等眾將軍上前抱拳。

“遵教誨!”

關羽把手一擺眾人歸位!“關平聽令!”

關平小跑上前接令。

關羽取出令牌一隻,關平雙手接過。

“此戰你為先鋒,領兩千兵馬直衝周瑜中軍所在,不得遲疑誤戰!”

“末將接令!”

關平接令退下。

“劉磐、魏延、周倉接令!”

三人一起上前。

“劉磐領兵馬兩千,攻擊敵方左翼.”

“魏延、周倉共領兵馬兩千攻敵右翼.”

“末將接令!”

三人接令共同退下。

“黃忠!”

“在!”

黃忠抱拳上前。

“領三千兵馬,即刻渡江,從岸上出發,前往廬江郡東!截斷周瑜後路!”

“是!”

“甘寧!”

“在!”

“領兵三千,乘小舟藏於水上!見大官湖上火起,立刻起兵接應!”

“是!”

眾將安排完畢,關羽又道。

“我親率五千兵馬於大船之上督戰!待關平衝散敵陣。

大軍掩映而出,焚燒敵軍水寨.”

“此戰務必全勝,全殲周瑜大軍,奪取廬江郡!”

“敵人潰敗之後,若由小股部隊撤退,黃忠斷其後路。

其餘人等立刻攻城拔寨,全據廬江.”

“是!!!”

校場之上,眾將士一起回應聲音穿雲裂石,直破雲霄。

關雲長看見帳下士卒士氣如虹,滿意的頷首微笑,伸手撫須。

……柴桑縣內人數不多。

只徐庶、宗預、趙統、黃祖幾人。

眾人坐在大堂之中,徐庶滿面微笑。

黃祖疑惑道:“今日可有喜事?”

徐庶、宗預相視一笑。

“哈哈哈哈,大喜事啊!大喜!”

黃祖被兩個人笑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是多年的城府讓他也頗懂待人處事,也笑臉陪著。

“是何等喜事,二位如此發笑?”

徐庶止住笑臉說道:“今夜與周瑜決戰,豈不是喜事將近?”

黃祖苦笑搖頭。

“大戰將近,又要拼生拼死,何喜之有?”

宗預道:“將軍此言差矣。

大戰雖然近,我等確勝券在握,豈不可喜?”

黃祖很驚訝。

“這麼有把握?”

徐庶道:“周瑜一開始就沒有勝算。

江東所有情報,我等都如數家珍,而我軍之情報,他卻半點不知。

不能知己知彼,如何能勝?”

黃祖卻感慨道:“昔日孫策在世,也曾於此二人打過交道,周瑜非易與之輩,不可輕敵大意呀.”

徐庶搖搖頭。

笑道:“非是我等輕敵大意。

實是周瑜以中我等之計,入了甕中尚不自知,我等早已佈下天羅地網,周瑜此次才是大難臨頭.”

黃祖道:“今日要戰,怎麼還不做出準備,整軍備戰?”

徐庶道:“此次大戰,關雲長將軍才是主力。

如今應該已經點兵完畢.”

“我等作何安排?”

黃祖問道。

“且讓德豔領五千兵馬,見對岸水寨起火,立刻領兵相助.”

“我等料定周瑜正面對抗不過,必然詐敗而歸,佈下陷阱,請君入甕。

關將軍將計就計,衝入敵陣,焚燒水寨.”

“德豔則趁周瑜不備從西側殺出,可破其包圍,徹底摧毀周瑜.”

“在大戰起時。

伯紀再領五千兵馬,殺入尋陽縣中,趁機奪取城池.”

趙統還在尋陽縣聽用,這也是趙雲前往荊州沒有趙統在身邊助陣的原因。

“元直軍師,可曾安排我去哪裡?”

黃祖疑惑,徐庶怎麼沒說自己,自己也帶了五千兵馬助陣呢!徐庶笑笑。

“黃祖將軍莫急,你遠來是客,豈能讓你衝鋒陷陣,親冒矢石?”

“將軍與我在後方督戰,領五千兵馬,檢視各處變化,隨時支援。

不知將軍願意與否?”

黃祖笑道:“我也久經沙場,哪裡就那麼嬌貴。

我本奉命前來助陣,只在後面觀看算什麼意思?還是讓我前去充當先鋒吧.”

黃祖知道徐庶不會讓自己去當先鋒的,他也很大方的這樣說場面話。

徐庶又笑。

“將軍老成持重。

是總攬兵馬的大將,非衝鋒陷陣的血勇小將,待德豔擊破周瑜之後,他們自然潰敗,還要請將軍帶五千兵馬立刻北上,奪取各處城池.”

“沙場征戰是小事,全據廬江各地才是大事.”

“我非不肯用將軍,實則是給將軍留下了重任啊.”

“德豔與伯紀畢竟年輕,不如將軍持重,此戰還需要將軍多多幫忙啊.”

黃祖被恭維的很高興,咧著嘴笑著,連連謙虛。

“哪裡哪裡,眾將軍雖然年輕,但個個都是俊傑,我已老邁,遠遠不如也.”

“既然已經做下安排,那我便下去準備.”

眾人散開之後,趙統卻留下沒走。

“軍師,那黃祖乃是劉景升的人,為何要讓他去廬江郡各處掌控城池,咱們辛辛苦苦打贏了勝仗,這地盤怎麼能拱手讓人呢?”

徐庶給趙統解釋道:“伯紀誤會啦,非是我要將廬江郡拱手讓人,而是不能放黃祖回荊州啊.”

趙統十分疑惑。

“軍師此話何意?”

“黃祖乃是反對投降派,是劉景升的爪牙和倚仗。

如今,襄陽陷入困境,劉景升正是孤立無援之時。

上下眾人都心懷鬼胎,企圖投降曹操.”

“荊州所可以仰仗者,唯有子龍將軍一人而已.”

“如今用廬江郡的城池絆住黃祖的腳步,使其不能迴歸荊州,無法給劉景升提供支援,劉景升孤立無援,只能更加倚仗子龍將軍.”

“此次派你奪取尋陽縣,縣城攻破之後,你也不要停留,立刻領兵西去,前往荊州,支援子龍將軍.”

聽到這裡,趙統才稍微明白了。

徐庶又說道:“待你父子二人與徐盛攻破曹操軍隊。

佔據江夏,潛身襄陽。

劉景升,為平衡兩派,必然倚仗於你們.”

“你們可趁機把控荊州,與投降派分庭抗禮,為將來主公奪取荊州創造機會.”

“你領兵前去為你父之後援,有大軍在手,也可防備荊州有人狗急跳牆.”

趙統神情嚴肅。

“是,軍師!我明白了!”

徐庶拍一拍趙統的肩膀。

“黃祖一日不走,你們就可以多一日留在荊州.”

“劉景升等人也不會有什麼懷疑.”

“一旦荊州有變,你們可以立刻控制住襄陽,不要讓曹操得到便宜.”

“荊州的重任,可就交給你們父子負責了.”

趙統挺胸抬頭,“軍師放心。

我與父親一定不辱使命.”

(感謝桃花開又謝的打賞,謝謝!)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人在漢末,我乃常山趙子龍

花落水自流

腦洞之門

寫書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