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備了許久的五經科考試終於開始了。

這一天,南昌縣外軍營裡各地聚集於此的讀書人,都緊張的出了大營,在外面空地上抽籤。

抽罷竹籤,按照各自的號去尋找自己的座位。

大營外的空地上,也早已放下了排排桌案。

桌下一草蓆,桌上是筆墨硯臺,桌邊樹一號牌。

只因為頭一次舉辦這樣的考試,時間又緊,一開始也不知道多少人,也就沒有再建造專門的考場。

只是在城外的軍營校場以及周圍的平地上露天考試。

四周都是軍士把守。

長矛如林,肅立在側。

各書生在入口處,登記自己的號牌和個人籍貫姓名。

隨後就放入考場,自行尋找座位。

沒有搜檢環節,畢竟第一次考試,沒有人知道要考什麼。

而且露天之下成群的披堅執銳的衛兵也足以保證威懾力。

而且各處位置都是隨機的大家考的卷子也不一樣。

因為考五經,分五科。

眾人入座完畢,有官吏先念考試紀律。

對著眾人宣告考試規則,並告知稍後的流程。

隨後,一隊士兵手捧試卷在考場前等待。

考官先喊:“《詩》!”

根據考試規則,考詩的學生起來,站在桌前,士兵們過去把試卷發放。

發放完畢,眾人坐下,但並不允許提前答題。

隨後,《尚書》,《禮記》,《春秋》,《周易》皆按照流程發放完畢。

監考官在前,敲鑼三次,宣告開考。

考生們開始一邊翻閱試卷,一遍磨墨,思考。

所有人都謹慎老實,把這個考試當成救命稻草一般,這是為數不多的窮人上位的機會。

有權有勢的人家,自然不缺少入仕的機會,因此此次前來考試的,多是沒有門路的讀書人。

固然有一些是被縣令做工作鼓動來的富家子弟,但實在是少數。

這次的考試試卷是印刷的,一人一張,體量並不大。

考的內容也簡單。

無非是一些默寫,然後加上兩道思考題。

對於辛方正來說,實在是輕而易舉。

辛方正給王樸說這些學生未必沒有高人,窮人裡也可能藏龍臥虎。

而辛方正覺得,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辛方正雖然窮,但不是因為沒有機會,而是不願意屈就。

五經這些東西對於辛方正來說其實熟悉程度不夠深。

他不是儒生。

好就好在他考的都是基礎,可壞也壞在是基礎。

考基礎的默寫,那會就是會,多是書中常見的一些句子,流傳的廣,難度很低。

但是默寫要是沒好好的背誦過,那就糟糕了,寫不出來。

還不如後面的思考題可以編一編。

辛方正是研究《管子》,《韓非子》的。

在民間雖然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是相比於這些更加易於操作的實用知識裡,這些能謀名利的手段還是很好用,大家也願意用,願意學的。

但是畢竟不如儒生,入了官場還是要低人一等。

不入官場就只能給那些士紳做個幕僚。

這可不讓辛方正能滿意。

所以辛方正的窮是因為窮講究。

而這次五經科考試,本來也是考五經,儒生的範圍,辛方正雖然對於這個不屑一顧。

但是這個考試選拔人才是開一世之先河。

有點離經叛道的意思,而自己也對最近新的地方老大劉備很感興趣,所以就來了參加考試。

透過蒐集資訊,分析思考,發現這個團隊有希望,合胃口,打算跟著幹了。

不過辛方正這一次參加五經科考試,雖然看問題不難,考的基礎要的人多,自己希望很大,但是並不打算錄取了自己就去。

因為從王樸哪裡得到了日後還有其他科目的考試。

自己學的東西能正大光明的用來博取功名富貴,也不用套上儒家的皮。

之所以還參加這次考試,主要是考著玩玩,或者說看看試卷,體驗一下氛圍。

多考兩次也能增加些經驗,也多一些機會。

頗有些董良後世參加公考的那些人,一年到頭恨不得把全國所有的考試都報上,參加十幾,二十次考試,增加自己上岸的機率。

有的人考許多年一個崗位拿不到,有的人一年拿好幾個崗位的資格,慢慢的挑選。

人與人的參差總是這樣。

辛方正就屬於可以拿到好幾個崗位的人。

但在場的一千二百三十名考生裡卻大多數屬於碰運氣拿崗位的。

只因為他們都是窮人,讀書未必讀的全,讀書沒有人教導只能自己想。

而他們往往沒有選擇科目的機會,都是有什麼書讀什麼書。

所以他們也未必全是讀五經的儒生。

說不定許多是和辛方正一樣,是學法家的,學道家的,學雜家的……只是他們也許也是來考察考察,也許是不如辛方正有底氣,也不在乎是否披上一層儒家的皮,就是想碰運氣能不能被錄取。

對於王樸來說,這次的考試是十拿九穩。

一來他雖然只讀半部詩,但是因為鑽研的深,凡是自己讀的,一定能背誦默寫。

而自己運氣不錯,此次卷子上出的題目,自己會的佔七成。

而因為自己鑽研的深,理解的透,對於《詩》的思想頗有自己的一番見解。

而且《詩三百》也是許多勞動人民勞動生活種民歌的總結,蘊含著勞動人民的呼喊。

王樸自然也是可以感同身受的。

而王樸有信心能把這張試卷回答的得個六七的分數。

針對自己的崗位選擇,和這些考生的素質來看,基本上自己的勸農官上拿到手了。

而遠遠的,董良,諸葛亮,糜竺,孫乾,簡雍,伊籍等人,都暗暗遠眺一番。

看著諸多書生埋頭答題,也感覺成就感油然升起。

薛敬文卻沒有時間過來觀看,正在縣衙裡編纂參考答案呢!五套試卷的參考答案,都讓他一個人去寫。

他還覺得是被器重,被敬重自己的能力,非常高興的埋案苦幹呢!時間在考生專注的精神中,一點點的悄然流逝。

很快的,一個半時辰悄然過去。

“當……”銅鑼響起!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讓你勵精圖治,你去養生?

自知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