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又到了上朝的時候了。

天子在曹操的幫助下地位很穩固,沒有人,最起碼沒有人敢明面上質疑天子,誹謗天子。

群臣都已經在大殿外恭候。

文官一身黑袍,佐以紅邊,頭帶進賢冠。

武官穿橘紅色,頭戴武冠,還有一些特殊的插羽毛的,那是禁衛軍裡的官。

眾人在黃門的指引下,邁著小碎步,依照禮法而入。

唯有一人,在隊伍最前面,與旁人不同,那是曹操。

曹操救天子於危難之中,特意厚待,准許劍履上殿,入朝不趨。

雖然准許曹操入朝不趨,但他也並不倨傲,仍然恭恭敬敬的入朝。

入朝畢,皇帝高坐在金鑾殿之上。

十二縷珠簾從帽子上垂下來,稍稍遮掩一下天子的表情。

但是大多數人都並不直視天子,這樣是失禮的。

若有人大膽直視天子,那也是抬頭往上看,擋不住什麼。

珠簾還是身份的象徵,實際效果等同於沒有。

也許只是在天子憤怒或者恐懼的時候,它能發出動靜提醒天子不要失態吧。

先請群臣奏事。

沒人敢說話。

有幾個手持笏板的人手緊了緊,想要說什麼,但是還是等待大家把具體事務處理了吧。

可令他們沒想到的是,曹操出列了。

曹操出列下拜,“臣有本奏上.”

“愛卿請講!”

“臣因討袁紹逆賊,晝夜辛勞,頭疾發作,難以理事,臣請乞骸骨.”

朝廷之中轟然吵鬧起來。

群臣也不在乎什麼禮儀,嗡嗡嗡的像蒼蠅一樣小聲交流。

誰能想到如日中天的曹操突然說出乞骸骨這樣的話,莫名其妙啊!天子的珠簾顫動著,良久,才回過神來。

“愛卿何處此言。

先帝委政於朕而棄群臣,朕得奉宗廟,然天下擾攘,非君之力,朕不得今日天子之尊,誠嘉與君同心合意。

今君移病求退,朕甚悲傷焉。

愛卿不在,朕不敢理政事矣.”

“愛卿之疾,著御醫治之,望愛卿念朕之艱維,莫要棄朕而去.”

天子有些喜悅又有些恐懼,終於說出來了這番話。

這時間又有人站出來。

“陛下!”

“袁紹宗族累世受國重恩,而凶逆無道,乃至於此。

輒勒兵馬,與戰官渡,乘聖朝之威,司空得斬紹大將淳于瓊等八人首,遂大破潰。

紹與子譚輕身迸走。

凡斬首七萬餘級,輜重財物巨億.”

“司空功蓋於世,自命將徵行,但賞功不明,非國典也。

請陛下酬功!”

此人話一說完。

底下呼啦啦拜倒一片。

齊聲高呼,“請陛下酬功!”

天子頓時有些不知所措。

只望見那寥寥無幾站著的人,帽上珠簾又是一陣晃盪,不知道說出來什麼。

那些人本來就是一群看不清形勢的。

近來本就打算彈劾曹操,沒想到曹操今天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不知道是否走露了訊息。

不過他們也不在乎,自以為堂堂正正。

站出來道:“操前不廣尊聖上之義,抑貶尊號,虧損臣道,當伏顯戮,幸蒙赦令,今稍立功勳,不宜有爵土,請免為庶人.”

幾個最後站著的人也拜倒在地。

“請免操為庶人!”

這幾個人絲毫不在乎武官中透過來要吃人的目光。

虔誠的拜下。

皇帝腰桿沒有那麼直了,珠簾因為皇帝的下坐,也顫抖著。

皇帝很失望。

他知道第一批為曹操請賞的人未必全是曹操派系的人。

他們或多或少有著自己的政治目的。

而且曹操也確實該賞。

但是沒想到這幾個為數不多一心效忠自己的人如此的幼稚啊!皇帝並不是討厭曹操。

沒有曹操在,他早餓死在了洛陽。

可是哪一個成年皇帝不喜歡大權獨攬,生殺予奪呢!曹操已經官拜司空,再賞?還要怎麼賞呢?再升?什麼時候能真正的讓自己處理朝政呢?皇帝對於未來還抱有幻想。

可是沒想到這樣迫囧的情況下,為數不多能一心為自己的人,這樣的不成熟。

說出來這樣的廢話。

免曹操?你憑什麼?皇帝失望極了。

今天除了曹操稱病,親自乞骸骨,還有人沒來上朝。

那是個真正的聰明人,要是他在,皇帝也不用把希望寄託在這幾個蠢貨身上。

可是荀彧啊!荀彧!怎麼就偏偏這幾天病倒了呢?沒辦法,皇帝只能自己瘋狂思考解決這個問題。

皇帝並不笨,雖然說不上是千古明君,但是也是個聰明人的範疇。

可惜生不逢時。

要不然最起碼能做一個守成之君。

皇帝道:“袁紹四世三公,根基深厚,坊間門生故吏不計其數.”

“今日他不尊王命,合該滅亡。

其門生不通情理,為其喧鬧於世,故多詆譭司空。

諸位都是國之棟樑,不要輕信謠言,傷了忠臣之心啊!”

“陛下?”

“陛下!”

這幾個彈劾曹操的人沒想到被皇帝背刺,為什麼皇帝不替自己等人說話。

反而替曹操開脫?反而申飾自己?皇帝很無奈,這幾年死的人太多了。

這幾個沒有什麼政治才能的人都能入朝為官。

但是念在他們是自己的人,還是輕輕拿起,輕輕放下。

“不必多言,命你們閉門思過三日,回去吧!”

就令人將這幾個人趕緊趕出朝去。

丟人是自然很丟人。

但是他們惹惱了曹家,夏侯家,再在這裡待下去,必然要打一場口水仗。

然後免不了被扯出來什麼罪名,不是要貶官就是要下獄。

還是現在趕緊灰溜溜的退下,別被人咬著不放,自己也好揭過去這一茬啊!皇帝不可謂不聰明。

但是這幾個人卻太純粹以至於不知道皇帝的用意,也不懂什麼是政治。

被這樣趕出去讓他們如喪考妣,一臉的不理解和悲傷憤怒。

自以為忠臣蒙冤。

皇帝不再理會他們。

轉過來對曹操說:“我素知愛卿忠心,勞苦功高。

如今袁紹兵敗尚且詆譭愛卿,若愛卿棄我而去,歸於鄉野,再無人為我討伐逆賊了.”

“請愛卿為國家考慮,為朕考慮,在朝中輔佐,莫要再提辭官之事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黨魂

劍氣

大唐:我最強戰神!

青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