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良道:“依你堂兄的能力,有個兩千兵馬起家,拉起來五千的隊伍不成問題.”

“即便不成,也已經是一股不小的勢力了.”

劉琦自然是對董良言聽計從的。

對於他來說,一萬兵馬和八千兵馬有什麼區別呢?他自己又不會統兵打仗。

反正到了前線,他自己在大帳裡或者城池裡一窩,等著劉備帶著人把敵人收拾掉,坐享其成就可以了。

而董良難道真的是一片好心,幫助劉琦擴大勢力嗎?當然不是!劉景升的處境怎麼樣關董良屁事。

董良不過是要扶植起來劉磐,讓他對抗蔡瑁這些人而已。

能削弱一分是一分。

董良問道:“州牧大人近來身體如何?”

問到這個話題,劉琦更高興了。

他是個孝順孩子,最近他父親吃的好玩的好,生活開心,他自然也開心。

劉琦笑道:“父親近來胃口大開,無肉不歡,多虧了先生調教出來的廚子,手藝好,即便是我也是十分喜歡.”

“不過幾個月來,我的衣帶扣鬆了兩格,父親大人更是愈發顯得富態了.”

董良暗暗點頭。

劉表年紀大了,身體機能退化。

雖然不如劉琦吃的多,但是他養尊處優,年紀又大,新陳代謝的慢,積累的肥肉比劉琦多自然是正常的。

劉琦則還隱藏一件事沒有開口。

那就是父親近來被廚子補的愈發的龍精虎猛。

要不是自己經常和父親一起用餐,還發現不了這好處。

父親開心了,蔡氏也稍微開心一點,不像以前那樣天天找自己麻煩。

當然這些話是不能和董良再說了。

背後議論父親的私生活算是什麼樣子。

當然最開心的還是劉琦自己啊!劉琦本來就是個喜歡酒色的人,現在有了這助興的辦法,自然十分受用。

董良看著劉琦笑著那麼古怪,自然不用他說也知道怎麼回事。

畢竟是自己特意給劉表安排的壯陽,怎麼會猜不到呢!帶著劉琦進了豫寧縣城。

休息一夜,明天出發回建昌。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

董良早早起來,稍微做了些晨練。

天大亮了,劉琦才睡眼惺忪的起來。

等他精神起來,上午時光已經過去了一半了。

董良也不著急,也不去催他。

待劉琦徹底清醒過來。

便和董良一起上了船,打算走水路回到建昌。

而又讓劉琦叫來副官。

“高智!”

“在!”

“你去提出兩千兵馬,撥你樓船一艘,前往長沙攸縣,聽候我堂兄劉磐的調遣.”

“這……?”

“喏!”

副將高智一臉遲疑,但還是遵命了。

荊州牧派他幫劉琦去交州打仗的。

怎麼把自己送去劉磐手底下。

要是換了旁人,可能真會頂撞劉琦。

但是劉表就是特意派來的聽話的傢伙。

而高智就是當兵吃糧,管你三七二十一,不讓我送死就行。

總的來說是比較聽話的。

董良在一旁觀看,也看的出來劉琦沒有什麼威望。

這樣聽話的一個傢伙收到他荊州牧大公子的命令,又是一萬兵馬的頭頭的命令還要遲疑一下。

換了別的暴脾氣的武將,早收拾他了。

副將高智便撇下劉琦。

派了兩個傳令兵,調撥了兩千兵馬,上了船隊末尾最後一座樓船。

水手喊著號子,有條不紊的調頭。

就往西南去了。

而劉琦與董良順流而下,經過東三縣再向西一轉,就直達建昌城了。

到了建昌城外。

諸葛亮親到城外迎接劉琦。

在諸葛亮的高情商之下,歡歡喜喜的進了城。

兵馬則駐紮於城外。

諸葛亮與劉琦閒談。

“我家主公已經動身去了西昌縣。

大公子今日在此休息一夜,明日再出發前去會盟.”

“好說,好說.”

諸葛亮又道:“公子這裡有樓船九艘剛好可以把糧食和物資運走.”

“主公南下之時,雖然已經運了一批,可船沒有公子的船大,只運了一半.”

“幾萬人馬的的消耗可不是一個小事,我正頭疼呢!公子就帶著大船來了。

真是我的福星啊!哈哈哈哈!”

諸葛亮讓劉琦感覺如沐春風。

劉琦對劉備手下這些人感官都很好。

劉備這裡啊,人才又多,說話又好聽,劉琦很喜歡這裡。

這是在荊州得不到的。

荊州那些人要麼就是敷衍的拍馬屁。

要麼就是太諂媚,像這樣恭維的恰到好處的真是不多見。

陪著劉琦用過飯,飲了一些酒之後。

又各忙各的去了。

董良回到自己的小院。

張仲景和華佗已經在一旁等著了。

“存初回來了.”

“兩位先生久等了.”

華佗和張仲景知道董良今天回來,所以在這裡等他。

“醫務兵已經培養了一批,我們兩個老傢伙是來複命的.”

早先的時候,跟著張仲景有幾十個當做軍醫培養的。

但是那些是醫生,不是醫務兵。

培養速度太慢,目前還派不是大用場。

於是在董良一回來就和張仲景商議,以這些軍醫為紐帶。

各自做個伍長,每人傳幫帶,培養五個簡單的醫務兵。

就教導一些簡單的外傷處理方法。

這樣一來,幾十個半成品軍醫,就成了幾十個小隊。

已經可以派上用場了。

有這些軍醫做指導,掌握一些外傷知識的醫務兵,也能放心的處理傷者。

如此一來可以大幅下降傷兵的死亡率。

五十個軍醫,一人帶五個下屬,幾百號人呢!其實還是挺寒顫的,但是有了總比沒有強吧!“除瘴氣溼毒的藥包也已經分裝完畢了.”

董良安排張仲景配了一種通用的藥。

煮一煮防治一下水土不服。

雖然是冬天,一般沒有瘴氣,但是還是未雨綢繆的好。

萬一打仗拖到了開春,那就是救命的東西了。

“衛生條例也已經草擬完畢.”

因為董良回來的晚,一切都趕在了一起。

時間太緊,劉備走的時候並不能帶走這些東西。

這用了幾天的時間在諸葛亮的支援下才略微準備的差不多。

正好明天讓劉琦一起帶上,給劉備送過去。

董良道:“我可要代主公好好感謝二位先生啊!”

“哪裡,哪裡!”

其樂融融一片。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在黎明的號角吹響前仍要戰鬥

努力寫作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