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書信到豫章,不由得劉玄德雄心漲。

曹孟德在北方勝於疆場,劉景升有豪情要打南方。

借兵二字正中心房,時機到,有英雄龍興四方!劉景升一封書信送到,讓劉備喜出望外。

這要攻打交州,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而劉景升願意讓劉備出力,真是正中下懷。

曹操北方大勝的訊息並不讓劉備意外。

劉備是親身經歷過在曹營,在袁營,在第三方陣營的。

兩家的情況劉備看到清清楚楚。

再加上董良的分析預測。

早就覺得曹操能贏了。

既然曹操贏了,自然要忙於吃下北方的戰利品,一兩年內是影響不到自己的。

現在劉表願意讓劉備插手交州的戰事,真是讓劉備喜出望外。

從剛到襄陽的提防和整個襄陽城各大家族的惡意,到今天劉景升主動來信,請劉備幫忙,這其中,董良在襄陽的經營終於見到了成效。

想來自己在荊州給劉表百般送禮,與劉表帳下眾人的陽奉陰違起了比較。

又有董良暗中與劉琦聯合,處處從劉表的角度說話,又與劉表帳下群臣處處向著曹操形成對比。

這才有了今天,劉表對劉備的信任。

劉備升帳議事之際,豫章,廬陵兩郡又開始騷動了起來。

……徐庶接到董良的緊急戰報,知道廬陵郡已經拿下,孫輔願意投誠。

火速調兵,親自入駐巴丘,即是豫章郡與廬陵郡的葫蘆腰處,以免出現意外,被人斷了兩郡的聯絡再各個擊破。

令一封加急信送到了豫章郡。

調來了李巨與甘寧,另有一萬大軍。

這一萬大軍,八千是蠻兵,兩千是漢兵。

這些蠻兵一半是李巨自己手下的,另一半,是在李巨的帶路之下,新收伏的。

李巨本來就是一個強大的精夫,手下也人多勢眾,現在又有了劉備的物資支援,已經把建昌附近的蠻族整合完畢,成了一支強大的軍隊。

本來這項工作還要持續月餘,整合整個豫章郡的蠻族計程車卒,大約能有一萬二。

但是現在才完成了八千,收到廬陵郡的訊息,就不得不先停下來,往廬陵趕。

一方面讓李巨繼續在廬陵收攏百越戰士,繼續擴充實力。

一方面讓甘寧掃蕩不服氣的漢家勢力,徹底抓穩廬陵郡。

而董良和龐統等人並沒有返回建昌城。

而是留在廬陵郡幫助孫輔,清掃不同意見的人。

廬陵九縣,在龐統的運籌帷幄之下,董良作個副手。

有關平,趙統,丁奉四處帶著孫輔征討巡視。

等李巨和甘寧到達西昌縣的時候,整個廬陵九縣已經算是被抓勞了。

但是廬陵郡主要的問題不在於縣城。

那麼大的一個郡,不過區區九個城,還都集中在贛水中間彎曲的一團。

四周荒野說是廬陵郡的地盤,但是根本得不到控制。

所以廬陵郡的問題在於百越。

而李巨正是幹這個的。

他手下說是南蠻,其實百越戰士也佔了一半。

畢竟處於這樣交叉的地方。

而他們這些戰士又熟悉地形,又熟悉生活方式,又熟悉作戰方式。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百越雖然人數也不少,但是很少有李巨這樣近萬人的規模。

而且劉備還給配備了上等裝備。

最起碼對於山林中的百越戰士,是上等裝備。

而這些生活方式仍然具有原始色彩的部族,崇尚強者為尊。

有了李巨統領,自然能保證忠誠。

李巨也是被劉備收伏,忠心耿耿,又有甘寧在一旁幫李巨參謀,不怕有人遊說,或者心生二志。

……豫寧縣外。

諸葛亮在冬日,只穿中衣,仍然大汗淋漓的在一冶煉廠巡視。

他終於沒有再拿他的羽毛扇,也不是峨冠博帶。

可縱然只是一套中衣,仍然身姿挺拔,紅彤彤的火爐映照的他紅光滿面。

諸葛亮是個全才。

自然冶煉技術也是懂的。

豫寧縣的銅礦已經正式動工出產了。

這裡的礦是真的好礦。

埋藏淺,儲量大,純度高。

雖第一批出產,就已經是堆積如山的礦石堆積在這冶煉廠。

冶煉廠靠近礦山,距離縣城也不遠。

如此一來減少中間運輸的勞力。

礦山之中,個個壯漢奮力工作,這些人工作苦累,可諸葛亮也給予的是豐厚的待遇。

故而個個願意效力,又在監工的指揮下,有條不紊,這在以後都是上等的兵源。

而諸葛亮在這冶煉廠右側,又設了一鑄幣廠。

鑄造足量的銅錢。

並用這新鑄的好銅錢,去換百姓與豪紳手中的差銅錢。

由此換了好一批舊幣。

手下各先生都不明白,諸葛亮的用意,諸葛亮只是想用銅錢與劉景升交易。

一定要讓劉表得到實惠,再讓劉景升感受到誠意。

那就不能讓劉表知道自己這邊有銅礦。

用新幣太顯眼了。

一方面劉表會嫉妒,覬覦,不利於團結。

另一方面顯得自己這邊拿出錢來輕而易舉。

所以諸葛亮換來舊幣,裝船西去,一來購買糧食和物資。

二來給劉表送禮。

豫章郡有的其實荊州也有。

不過豫章郡有的,襄陽城會少一點。

所以什麼瑪瑙寶石,犀牛角,夜光珠,虎皮,鹿皮,狐皮,都是給劉表成箱成箱的送。

以讓劉表歡心。

而諸葛亮鑄新幣也是在試行一下,幣值改革。

現在只是打基礎。

想治理好自己的地盤,經濟健康流動起來是不可避免的。

可天下動盪,民不聊生,很多地方早退化成了以物易物。

這樣是很不利於發展的。

所以諸葛亮要早做打算。

而在冶煉廠旁,還建了一鍊鐵廠,以及一排排鐵匠鋪。

這是諸葛亮在利用集聚,減少損耗。

而諸葛亮也可以一起教導這些鍊鐵和鍊銅的工人。

甚至還在實驗銅鐵合金,或者其他的什麼合金。

熱鬧的礦山,到處都是光著膀子的壯漢,礦山工作重,人人一身汗,根本不怕這點涼風。

何況還糟踐衣服。

礦山外,一排排房屋拔地而起。

雖然還很簡陋但是已經有了城市的雛形。

而關鍵處的防護建設已經頗為成熟。

作為能名留青史的蜀漢丞相,諸葛亮會點經濟,冶金,築城的知識也很合理吧!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個建築師系統

松石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