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命令下了個大概。

又對諸葛亮道:“糧草運營也交由孔明瞭,劉景升雖然供應兩萬大軍三月之糧,可去掉消耗,仍然不夠.”

“府庫一應糧草可夠?”

諸葛亮回答:“府庫糧草充裕,另在豫寧縣與劉表交易,換了好幾船糧,已經到了建昌城.”

“運糧之事,也好辦,廬陵水道縱穿全境,水路運糧十分便捷!”

劉備滿意的點點頭。

打仗沒有後顧之憂的感覺確實是爽快,諸葛亮功不可沒。

劉備又道:“子龍,伯紀留下,守衛豫章郡,聽從孔明調遣.”

趙子龍和趙統父子接令。

劉備知道趙統想前線作戰,所以又寬慰一句:“你新婚燕爾,留在這裡吧,不要怠慢了人家啊!”

大家都笑呵呵的看著趙統。

趙統還有些害臊。

孫賁也很高興,自己的女婿被領導重視,還能顧家。

如今已經是十一月中旬,趙統從外回來就立刻被安排舉行了婚禮。

雖然熱鬧的辦了一場,但也沒有什麼好說的。

分配好任務,眾人散帳離去。

董良回到自己在建昌城安排好的住處。

董良沒有要什麼大宅子。

而他從豫寧縣到了建昌,馬不停蹄的就去了廬陵郡。

所以,他的住處還是要人引他過去。

趙統回了家陪嬌妻。

只剩下董良一個人往回走,還有引路的衛兵。

豫寧縣裡的學生們,還有劉備他們的家眷們都乘船來了建昌城。

董良被引領到了一個大宅院,進去一看,果然,是學堂。

劉備按照董良的習慣,依舊安排了小院在學堂邊。

董良見此,滿意極了。

他孤家寡人一個,住什麼大宅子啊!還不夠嚇人的呢!雖然他是個唯物的,但是唯物不代表一定膽子大。

何況,如今穿越的離譜的事都發生了,還是學習孔夫子,敬而遠之吧。

不再胡思亂想,繞過學堂,沒有去打攪學生。

自己到了小院,環境幽靜,有花有樹,進了屋子,小桌,漆盤,一些竹簡帛書。

應有盡有,很是齊全了。

董良剛要再收拾一下,突然聽見外面的喧鬧。

正疑惑間,動靜越來越大。

董良就出門來看看情況。

聽聲音是學堂那裡傳來的。

董良就往那裡走,走到一半動靜停了下來。

待到學堂一看,兩撥人怒氣衝衝的對峙。

黃敘在中間應該是在調停。

“怎麼回事?”

董良有些不高興了,看情況是學生打架了。

哪個老師看見學生打架都不會開心吧?何況這些人還大部分是董良收養的孤兒,一群可憐人,不團結互助,反而窩裡鬥,不更讓人生氣嗎?學生們見是董良,又高興又害怕。

董良都他們好,這麼久不常見面,當然很想念。

但是又對老師天然一種懼怕,再加上是今天這種場面。

不過還是怯生生的先行了禮。

“先生!”

董良回應之後。

就要問清楚怎麼回事,結果四個人走了過來。

誰呢?丁奉,丁封,馬良,馬謖!丁奉和丁封梗著脖子,一臉強硬,但還有點不好意思。

畢竟剛來就鬧事。

馬良面色如常,馬謖一臉怒氣。

黃敘來到董良身側,與董良一起審他們。

四個人沒有一個願意先開口,董良道:“季常你說.”

馬良出列抱拳。

“今日之課業,丁奉沒有完成,學生說教他,他不服氣,所以有了衝突.”

馬良和馬謖家學淵源,又是天才神童,學問很高。

所以董良在襄陽時就讓他們多多幫助學堂裡的學生,算是半個助教。

董良沒有立刻懲戒丁奉。

“承淵,有何話說?”

丁奉不服氣,“無話可說!我確實不願意在這裡讀書寫字,我要的是戰場殺敵!”

董良明白丁奉的意思了。

“你既然志在疆場,就更應該知道軍法如山,如今在這學堂之中,卻不遵守紀律。

飛將軍李廣比你丁奉如何?卻因為迷路失期,貶為庶人.”

“你又忤逆上官,更是死罪。

不守軍法,如何帶兵打仗!不過今日學堂不是軍營,學堂有學堂的規矩。

我要按律懲治你,可有怨言?”

丁奉聽完,反正自己是跟著他們混的,也沒有話說。

單膝跪下請罪:“但憑處置,並無怨言!”

“好,既然沒有怨言,可知該如何受罰?”

丁奉自然不知道。

校規校紀誰會理會啊!不會真有人認真背學生守則吧!“軍法言,教令不明,將之過。

教令宣明而違抗,士卒之過。

今日誰之過?”

丁奉更是無話可說:“第一日已經有教師宣講,是我未曾在意,無話可說!”

丁奉畢竟年輕,校規校紀聽起來沒有什麼意思,一點也不帶感。

但是董良一套上一個軍法的皮,丁奉就立刻乖乖聽話。

“戒尺五十,立刻執行!”

黃敘遞過來了戒尺。

董良把丁家兄弟一起各打了五十。

丁封雖然年幼,也不曾膽怯。

只是到底年紀小,在大家面前被處罰,有點害臊。

打完之後。

董良又教育丁奉。

“你志在軍營,可不習算數,調兵遣將,運多少糧草器械?”

“不識地理,如何防備埋伏?如何索敵?如何行軍?”

“打仗不是光靠勇猛的!”

“你可知西楚霸王項羽嗎?”

丁奉算起來應該算是後世皖地的人,項羽在那裡很有名氣。

丁奉自然很崇拜項羽。

興奮道:“霸王舉鼎,誰人不知!”

董良冷笑一聲:“項羽比你丁奉如何?”

丁奉自然不敢發狂言。

董良道:“以項羽之勇,尚且知道爭強鬥狠不過十人之敵,學習兵法才是萬人敵,你難道不知道學習兵法的重要嗎?”

這一下自然觸及到丁奉的知識盲區了。

項羽在丁奉家裡有名氣,也不過流傳著霸王別姬,霸王舉鼎的故事。

更多的細節,丁奉當然不知道。

他又是個不識字的,哪裡看過史記。

縱使一些識字的,也沒有史書可以讀的。

“你又可知項羽如今勇猛,為何又死於高皇帝之手?”

丁奉自然也不知道。

什麼劉邦善於用人,君舟民水的讓中學生感覺噁心的套話,都是這裡的人可望不可即的知識。

(繼續求訂閱和票票(づ ̄3 ̄)づ╭~)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山河社稷圖【南瓶竹絮】

瓶佳佳

倚天屠龍記續

為伊畫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