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要入內告知兩位嫂嫂劉備下落,讓董良在前廳等候。

雲長轉身來到了後院,走到了門前,卻也不敲門進去,只是在門外行禮,參拜二嫂於門外。

甘夫人見關羽前來,又聽說他斬顏良而回,心裡也鬆了一口氣,畢竟如今身陷曹營,關羽是她們唯一的依靠了,又希冀的問道“叔叔得勝而回,可得知夫君的音信了嗎?”

關羽聞言答道“正是為此事而來,待要稟告二位嫂嫂,今日有一少年在府門外攔下我,前來告知大哥的下落,言之鑿鑿,雖無真憑實據,卻也有可信之處.”

“若有訊息,雖不十分可信,但有一分可能,也值得一試.”

還是甘夫人在回應。

關羽回答:“正是此理,雲長以為值得一試,所以雲長才來稟告二位嫂嫂此事,請兩位嫂嫂定奪.”

“既有下落,便該去尋找,無須見疑,不知夫君到底在何處.”

甘夫人與糜夫人對視一眼,隨即打定主意。

關羽見兩位嫂嫂也願意去找尋試一試,心裡也高興,說道:“大哥在河北袁紹處.”

“什麼?”

甘夫人聞言大驚失色,隨即抱著糜夫人痛哭“夫君休矣.”

“嫂嫂何出此言?”

關羽還沒有反應過來,心想劉備與袁紹並無舊怨,哪裡來的危險。

“叔叔受曹操之恩,為其斬殺顏良,那顏良乃袁紹愛將,如何能放過夫君.”

糜夫人本來還沒反應過來,見甘夫人痛哭也想明白了,不由自主的悲從心來,淚珠兒不自覺的就滾落下來。

見甘夫人痛哭流涕不能言語,只得勉力垂淚回答,心裡除悲傷外也有幾分埋怨的意思。

“哎呀!”

關羽恍然大悟,神色大變,大喝,“我兄死於我手也!”

垂首頓足,以拳擊柱。

默默垂淚。

關羽心中又恨又氣又愧疚。

恨和愧是對自己殺顏良連累劉備身處險境,氣的是知道自己中了曹操借刀殺人之計。

曹操早想殺劉備,可每次都讓劉備跑掉,這次劉備在袁紹處,董良一少年都能知道,曹操不可能不知道,關羽也一直知道曹操他們即便有了訊息也不會告知自己,才積極請戰,一方面,為曹操出站立功報恩,償還恩情問心無愧的去尋找大哥。

一方面,大哥的下落也只有自己去打聽才能得到,畢竟曹營不想放自己離去又怎麼能指望他們告知自己。

可如今!關羽心中以為劉備難以活命,心中憤恨和羞愧,快撐爆了胸腔,捶足頓胸後只是木然的站著,默默流淚。

董良聽見後院的聲音,不像是好訊息的樣子,心裡也不明白,又因為在許昌城內,曹操大本營,心裡也急切,疑惑高喊“關將軍,發生什麼事了.”

未及通報也擅自匆匆趕到後院。

見關羽在門外流淚,門內有二女子痛哭,不解的問道:“關將軍,這是怎麼了?”

關羽含淚抬頭答道“先生,我兄在河北,而我殺顏良,焉有命在?”

董良聞言恍然大悟,原來自己在後世知道劉關張必然能夠重逢,所以沒有當回事。

但是關羽和二位夫人卻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正在為劉備的安危擔憂。

略一沉吟,想一想怎樣安慰。

答道“關將軍和二位夫人莫要擔憂,劉使君必然安然無恙.”

“如何知之?”

關羽急切的問,門內也為之一靜。

三個人心中雖都覺得劉備凶多吉少,但還是抱有僥倖心理,這是人之常情,哪怕是騙騙自己也願意相信。

“且聽我道來”董良呵呵一笑。

“這一來劉使君久歷四方,機敏過人,若袁紹責備,使君一定有辦法轉危為安.”

“此乃安慰之言也.”

甘夫人心中也有一絲僥倖,抽泣嘆道,不待再哭,董良又說:“夫人勿慮,那袁紹徒有虛名,好謀無斷,必起殺使君之心,卻下不了殺使君的決定。

畢竟劉使君不是無名之輩,要殺他袁紹必糾結難定.”

董良繼續解釋。

“二來曹操袁紹皆知劉使君胸懷大志,之所以今日還沒有殺害使君,正是要用使君。

此番袁曹大戰,正是要用劉使君之時。

必不能殺.”

“再者說昔日有人勸曹操殺使君,曹操答曰:正是用人之際,藉此以納天下英雄爾;而袁紹出身名門,愛惜羽毛,必不肯殺劉使君,是怕壞其名聲也.”

“如此說來,大哥定然無恙.”

聽到這裡關羽也願意去相信這個結論,關羽半肯定半安慰自己的說道。

“關將軍,我還有證據嘞!”

董良笑眯眯的看著關羽。

“曹操早知劉使君在袁紹處,一心愛將軍之才,卻又難斷將軍對劉使君之忠義。

此次解白馬之圍又收拾兵馬返回許昌,早已過了數日,若劉將軍被殺,定要早早告知將軍,要斷了將軍的念想。

如今遲遲不報,自然是劉使君安然無恙.”

“正是此理,正是此理.”

關羽聞言大喜。

是了,曹操欲將自己收為己用,只因為自己顧念舊主,不能得逞,派自己出戰是想讓自己殺袁紹大將,以激怒袁紹殺大哥,而如今斬顏良以過半月有餘,還沒有得到大哥被殺的訊息,自然是安然無恙,所以曹操才沒有傳來訊息,若大哥果遭不幸,曹操必然早迫不及待的前來報喪了。

“聽君一席話茅塞頓開,不知先生如何稱呼?”

甘糜二夫人也不再哭泣破涕為笑,而問道。

“在下董良,字存初,河北河間人。

正要投奔劉使君,共謀大業.”

董良也隔著門,邊行禮邊回答。

“既是河北人,欲投奔皇叔,怎麼捨近求遠來了許昌?”

皇叔?怎麼正史也是皇叔嗎?董良心裡納罕,但是又以為自己記憶出現偏差,也不多想。

“夫人容稟,”董良起身拱手,“我雖河北人,卻漂泊無定,在河南許久了。

二來,使君在徐州新敗,轉投袁紹,就又錯過了.”

“再者說,二位夫人,關將軍”董良站直身軀笑道,“莫怪在下冒犯,我本一無名小卒,深慕使君高義,欲投奔之,臣下見主公,正要奉上大禮一份.”

“諸位皆是我之投名狀也!”

董良斬釘截鐵的回答!董良負手而立,心想,此次帶著關羽和二位夫人去投奔劉備,一見面就先立下一個大功,一定能引起劉備的重視。

雖然直接去投奔劉備也一定能得到優待,畢竟劉備出了名的平易近人。

但是憑藉著功勞得到的優待,那種感覺是絕對不一樣的。

這投名狀實在有必要。

要不然也不至於穿越一週來,一直在許昌城中等待。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抗蠻?我直接渡江南下

灰尾渡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