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如今孫權立業未穩,到底是誰怕誰還不一定呢!結盟不結盟都是日後的事了.”

諸葛亮補充了一句。

眯著眼睛,自信非常。

諸葛亮略一沉吟,又轉頭接著說話。

如今劉關張都已經被諸葛亮的計劃所打動,面容嚴肅,正坐敬聽。

“若劉表一年死,則經略二郡之地,備軍以待。

若劉表三年死,則可圖謀交州,南和百越,以為容身之所.”

“若劉景升不死待如何?”

張飛的大嗓門突然驚破諸葛亮的氣場。

董良都在這靜中突然被嚇一跳。

看諸葛亮羽扇輕搖,風輕雲淡。

呵呵一笑,道:“若劉景升不死,自然可以交結南蠻與西南夷,自交州暗中西向,窺伺黔滇,雖不能一舉拿下荊州,卻可遠遠壯大自身,應對天下局勢更加遊刃有餘。

此時不僅可以圖謀荊州,也可虎視益州.”

劉備面帶難色,卻顧及諸葛亮面子沒有開口。

關羽瞥了一眼大哥,心領神會,又問道:“無論是百越還是南蠻,亦或是西南夷,素來不服教化,屢屢發難,擾亂四方。

而無論是交州還是黔滇,皆是漢人少而蠻夷多,多山林,少平地,恐難以控制,不是成大業之地.”

這也正是劉備所擔心的。

關羽與他手足多年,故知劉備的猶豫。

然而諸葛亮並不以為意。

謙虛淡泊的人不代表沒有自信。

他羽扇背後:“若能處事至公,自然能刑法嚴而國人悅服。

即便是蠻夷也不例外!”

“好!”

董良忍不住擊節稱讚,法治思想可太對董良胃口了。

“治國要略,依法治國!德治為基礎,法治是保障!今之天下儒生大談道德,道德者,人治也!一碗米養百樣人,人人喜怒不同,焉能治國以公道。

今日終於見到治國安邦之人了!”

董良忍不住大加稱讚。

孔明的思想,與他後世法治教育的思想太和諧了。

諸葛亮見這少年有如此見地,也詫異。

眼帶笑意,“不想閣下年紀輕輕,竟然有如此見地.”

這場面也讓劉備從法治德治之中解脫出來,眼睛彎了起來,笑呵呵。

前有董良十六說孫權是小兒,現在又有孔明不過二十說董良年少有才。

這場景總是讓劉備等人忍俊不禁。

但是也有些感慨,這些都是少年英傑,而劉備自己已經是中年人了啊。

歲月蹉跎,年華流逝。

這也越發激勵劉備奮進,時不我待啊!徐庶則向劉備和張飛他們擠眉弄眼。

意思是怎麼樣,不錯吧!我朋友很有才吧!臥龍名不虛傳吧!張飛見徐庶那得意的樣子,暗戳戳懟了他一個踉蹌。

但是心裡是服氣的。

劉備關羽也笑呵呵的暗自點頭。

尤其是關羽,在哪裡緩緩地捋著鬍子。

關羽高興的時候就喜歡慢慢捋鬍子。

生氣的時候則不。

生氣的時候,情緒波動,一不小心就可能把這寶貝鬍子扯下來幾根,心疼。

所以看關羽心情如何,觀察這個小動作就能看出來。

劉備起身拜請諸葛亮道:“備雖名微德薄,願先生不棄鄙賤,出山相助。

備當拱聽明誨.”

諸葛亮剛要走流程謙虛幾句。

徐庶突然目視諸葛亮,仰頭喊到:“孔明可莫要再謙虛推脫了,你要說自己無才,為兄可就無顏在主公帳下效力了,哈哈哈.”

見此,諸葛亮也無奈輕笑。

“既然如此,我不推脫便是.”

也俯身下拜:“將軍既不相棄,願效犬馬之勞.”

劉備近前,把住諸葛亮手臂,喜不自勝。

諸葛亮又笑呵呵略帶自信的說:“亮雖不才,躬耕於隆中,卻自比管仲樂毅,頗思明主。

主公來荊州之時,我便與元直兄在高坡之上眺望。

元直兄精進,故毛遂自薦,亮愛穩重,因此不曾前去投效.”

劉備拍拍諸葛亮的手:“此事我已知之,不曾想當時如此狼狽,元直與孔明竟不嫌棄。

我有君等,實如魚得水也。

請孔明隨我回城吧!”

諸葛亮道:“今日天色將晚,不如在草廬休息一夜明日再走.”

眾人稱可。

一行人就在諸葛亮這茅廬中休息了一夜。

這一夜,眾人在院中賞月飲酒,高談闊論,好不暢快。

徐庶是實用行人才,董良是雜亂型人才。

唯有孔明說話,提綱挈要,高屋建瓴,令人茅塞頓開,目光可及千里之外而井井有條,不見雜亂。

在月光下,山谷中水汽氤氳,竹影婆娑,略起寒意。

劉備解下身上白狐裘,給諸葛亮披上。

諸葛亮固辭不受,但是劉備堅持說中秋有贈裘之習俗。

幾番來回推讓,諸葛亮才終於接受這難得一見的白狐裘。

也是被劉備感動的不輕。

第二天一早,眾人收拾行裝準備離開。

來到山谷口,諸葛亮又回望竹林、小橋、飛瀑與茅屋。

喚來諸葛均,囑咐道:“我感念主公厚意,天下蒼生為念,不容不出。

汝可躬耕於此,勿得荒蕪田畝。

待我功成之日,即當歸隱.”

諸葛均答喏。

諸葛均並不傷感,諸葛亮經常外出,久久不回。

他都習慣了,只是他不知道這一次的分別不一樣。

人總是這樣,事到臨頭其實還往往遲鈍,不覺得有什麼。

也許是某一個深夜,或者某一時腦筋一動,呀!那個人再也見不到了啊!當然這一次諸葛亮的出山是不一樣的。

董良相信,大家最後都會有一個好結局的。

回到襄陽城,劉表以豫章廬陵兩地,百越作亂為名義,命劉備發兵平定,救護百姓。

劉表上表奏請劉備為衛將軍。

當然這朝廷有沒有答覆,劉表先把將軍印給劉備刻了。

又奏請拜關羽為左將軍,張飛為右將軍。

也是自己就把職位定了,根本不理會朝廷答不答覆。

甚至董良懷疑劉表根本沒有真的往許昌送奏疏。

劉備回來後,又闢諸葛亮為將軍府長史,徐庶為司馬。

糜竺與伊籍為從事中郎,其餘人等皆為掾屬。

劉表撥戰船運兵,劉備蓄勢待發。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妖孽皇子:從絕色才女閨房開始

小沐魚

穿越後我靠著祖傳玉佩策馬奔騰

一隻大刺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