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孫賁疑惑的眼神下,開啟了那份畫軸。

一銀袍小將立於紙上,儀表堂堂。

劉備笑道:“我這侄兒還在南邊,不能立刻前來相見,特尋畫師繪圖一幅,以我觀之,有八九分相似,拿來給伯陽看一看滿不滿意.”

孫賁接過畫軸,仔細觀看,確實儀表不凡。

雖然說即便是一個爛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孫賁有選擇的餘地嗎?但是看到趙統這形象,還是十分滿意的,劉備對自己重視的態度也讓人感動。

孫賁也微笑,合上畫軸:“實在是我家之乘龍快婿啊!哈哈哈.”

一邊把畫軸放在自己身邊沒有再還回去的意思。

“這幅畫,賁可要留下了,帶回家去給妻兒都看一看。

哈哈.”

劉備笑呵呵的點點頭。

又取出書信,“我已經寫下書信,隨即就讓手下發出去,將趙統叫來建昌,早成好事.”

孫賁也笑著沒有別的意見。

劉備又開口道:“聽說廬陵郡守孫輔是伯陽的親弟弟?”

孫賁笑容一僵。

不過還是僵硬的笑道:“主公,國儀確實是我親弟弟.”

劉備感嘆道:“早聽說伯陽之賢名,長兄如父撫養幼弟成年,如今兄弟二人成才,都是一方郡守,千百年後也應該是一樁美談啊!”

聽到劉備談及,孫賁也被勾起了小時候的回憶。

也是一陣感慨。

孫賁聽出來了劉備的意思。

只能坦誠相告。

“主公容稟,昨夜我也動過心思,想招幼弟來降。

可是畢竟國儀已經是一方大員,有了自己的心思,因此未曾打草驚蛇.”

“另~”孫賁一咬牙,俯身下拜到底,還是說出來了。

“另,國儀是我一手撫養長大,如今我跟隨主公面對江東與曹操等強敵,前途未卜,實不願再以我之意志,強求幼弟。

望主公恕罪!”

劉備笑呵呵的把孫賁扶起來。

“伯陽這是說哪裡的話,我劉備最看重的就是講情義的人。

何況我雖然覬覦廬陵,卻不願意以你們兄弟之情義而逼迫.”

劉備站起來,一手掐腰,一手虛指屋外青天。

義正言辭的說:“用其兄而害其弟,不仁也!身為君迫其臣,不義也!我寧死不願為此不仁不義之舉,天地可鑑!”

孫賁惶恐,“是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望主公恕罪!”

劉備嘆了口氣。

“我之所以提起令弟,非是要以你兄弟情義而威脅。

若你堅持不降我,我自然要以你之姓名威脅孫國儀。

但如今你我已經是自家人,哪有害自家兄弟的道理。

我只是擔心,如今我拿了豫章郡,那孫權會不會遷怒令弟,故而有此一問.”

孫賁聞言心悅誠服。

但還是嘆了口氣。

“那孫權雖然年幼,卻比其父兄更會交際。

恢弘大氣,頗有祖風。

能不記前仇,愛護臣下。

然而……然而,其實乃梟雄,能屈能伸,若非同為孫家人,外人不可知其心性。

其人只重利,實無情義。

雖不滿其為人,但也不得不說,孫策選其弟繼位,雖有任人唯親之嫌,但逐利之本性,更勝其父兄,可為一方諸侯.”

劉備嘆道:“正是有此擔心,才想替伯陽考慮,早日告知國儀,早做打算.”

孫賁又是一拜,感謝劉備之厚意。

又道:“可惜如今國儀羽翼漸豐,未必肯隨我而行。

畢竟年輕,難識主公之英雄本色.”

劉備拍了拍孫賁的肩膀,“且容我想個萬全之策,再做計較。

孫權年幼掌權,雖然可能一時狂妄,但其是個聰明的,必然三思而行,暫時不會有事.”

……豫寧縣,董良每天上午讀兵法,學韜略,下午練射箭。

如今黃忠不在,只能自己練一練了。

雖然不能打移動靶,但是固定靶勉強能射的中了。

這一天,董良正在城外射箭,被侍從騎馬趕來,通知諸葛亮召見。

董良不敢馬虎,將弓箭拋給隨從,縱馬趕回。

來到大堂一看。

諸葛亮關羽趙雲都在。

再一瞧,宋金回來了,心裡明白大概是怎麼回事了。

邁步走進去。

見幾個人都是眉飛色舞。

知道是好事成了。

“怎麼樣?找到礦脈了嗎?”

雖說是疑問其實是肯定語氣。

諸葛亮點點頭。

笑道:“宋金和馬景帶人在豫寧縣北不過二十里外就發現了銅礦礦脈。

據工匠判斷,礦石埋藏淺,體量大,是難得一見的富礦.”

董良也高興的笑了。

“如今有了這銅礦,再也不用為錢發愁了.”

諸葛亮點點頭,看向眾人道:“只是現在要青壯勞力,還需要城中徵發.”

關羽略帶遲疑道:“若徵發徭役,恐有民怨,如之奈何?”

諸葛亮道:“所謂處事公則下民不怨。

若要徵發徭役,需要把握尺度。

如今開採銅礦,不缺錢財。

大可以錢幣僱傭之,發足工錢,不過度勞役,不怕民怨.”

董良也道:“聞山嶽之人善於馴養犀牛,城中雖畜力不夠,可以錢財聘請山嶽之民助之.”

趙雲道:“恐山嶽之人生亂.”

董良道:“此銅礦要保守秘密。

凡老工匠者重金賄賂之,再請衛兵保護,莫要洩露。

勞力者雖知銅錢之珍貴,卻不知銅礦之特徵。

除大匠指揮外,其餘勞力皆尋普通農戶,不要有經驗的礦工,如此一來減少銅礦風聲洩露。

而山嶽之人,給足錢財,其人不知是銅礦,也不怕他們見財起意。

再派兵看守之,謹防生亂.”

諸葛亮一邊扇動羽扇一邊頷首認可。

“此把守銅礦,需一文一武,何人可去?”

諸葛亮雖然心中已經有了想法,但是還是要眾人討論,畢竟他資歷尚淺,不好直接全部都由自己發號施令。

董良道:“文者糜竺先生可擔當此任.”

趙雲主動請纓,自信滿滿。

“我可為武者乎?”

不曾想,諸葛亮居然搖頭。

只見諸葛亮笑著說道:“旁人皆可,獨子龍不行.”

一句話眾人皆疑。

諸葛亮笑呵呵的從懷中取出書信一封。

“主公在建昌為子龍之子保了媒,要子龍去建昌見親家公呢。

哈哈哈哈.”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求我出兵救長安?想的美

小度姬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