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襄陽還有四十里,突然前面一開闊。

這幾十裡來路邊看熱鬧的那麼多人,在這裡突然消失了。

董良雖然疑惑,但也沒當回事。

繼續向前走。

又走了將近八里,一處地形起伏處,遠見前方千米外,錦旗飄飄,麾蓋如雲。

似乎有近千人馬,持武器列陣。

老百姓看到這一幕瞬間譁然,有些慌亂。

有些人驚叫出聲,有些人感情豐富的以為遇到了埋伏,甚至痛哭了起來。

不知道有沒有人後悔,沒有在前面幾個縣,劉備允許他們安家立業的時候沒有留下。

而現在則有些傷悲,可能命不久矣。

然而劉備等人並不慌亂。

關羽從劉備身後閃身而出,“大哥,我前去打探!”

最近幾天,因為看熱鬧的百姓多,又靠近了襄陽城,關羽就停下了前方開路的任務。

畢竟他也不能驅趕百姓,離襄陽又近,理應沒有什麼敵人,就回到了劉備身後,一起前行。

現在見前方有人馬列陣,要去打探。

劉備阻止了他。

沒有很在意這前面的千餘人馬。

一來是這些兵馬還沒有劉備的人多,所以不怕。

二來是見這千餘兵馬,遠遠一看,不過小小一塊,卻處處錦旗,麾蓋如雲,怎麼看也不過是一群儀仗隊。

三來,已經不過襄陽三十里,哪裡來的敵人。

所以劉備安之若素。

正這樣想著,董良看見遠方有兩人縱馬而來,似小黑點,由遠及近。

“主公快看!”

董良喊了一聲。

大家定睛一看,遠方的人騎著馬,長袍被風吹的鼓起,博帶飛揚,那人越跑越興奮,在馬上招著手,大喊著。

“哎呀!是公祐和憲和來啦!”

劉備很高興。

區區兩裡地,兩人騎快馬,眨眼就到了眼前,翻身下馬。

“主公!”

“哈哈哈!”

劉備笑著走上去,拉住他們倆。

“公祐,憲和,別來無恙啊!你們怎麼在這裡?”

“主公,我二人說服劉景升收留我等,說之以同宗之義,又暗中用投奔江東的意思透露給他。

他很主動的要來迎接主公。

帶了一千兵馬為儀仗,出郭三十里相迎.”

“好啊!好啊!”

劉備很開心,“公祐與憲和卻有出使之才啊!”

孫乾和簡雍聽了劉備誇他們的話很開心,但是沒完全反應過來。

關羽插了一句:“存初屢屢誇讚,說你二人如唐雎不辱使命啊!”

“哈哈哈哈!”

簡雍和孫乾很高興,也不謙虛,只是大笑,簡雍還對董良做表情,董良也有些忍俊不禁。

“好了,敘舊的話回頭再說,不要讓劉景升等久了!”

劉備停下了眾人說笑,帶著大家走向前去。

留下兵馬護佑百姓,自己幾個人快馬前行。

董良不願意跟隨,正好留下帶領百姓。

劉備騎馬速度也不快,在這兩里路,還在腹中打磨待會說話的腹稿。

雖然一路上已經想過好多次與劉表見面要如何應對,但現在還是要再思考思考,劉景升出郭相迎,確實是很高的禮遇。

劉備來到劉景升軍前,看那麾蓋下有一鬚髮花白者,長的很高大,已經有些老了,但是仍然還是很有精神,很英俊的一中老年人。

而劉表打量著劉備,見他雖然風塵僕僕,但是仍然難以掩蓋他的風采。

見到相貌好的人,心裡自然先升起一些好感。

劉表是名士,名士對於人的形象還更看重一點呢。

劉備剛一下馬,劉表緊走幾步,從麾蓋下走出,一手把住了正要行禮的劉備。

“賢弟,我等候多時了啊!”

劉備被打斷了見禮,還要客套,抱拳道“明公……”“唉!”

又被劉表打斷。

“賢弟,不要如此生分,我二人同為漢朝苗裔,誼切同宗,玄德又忠心為國,愚兄也是十分的佩服啊。

若不嫌棄,你我兄弟相稱?”

劉備表面上不動聲色,仍然是笑語盈盈,“豈敢豈敢!兄長貴為州牧,備不過敗軍之將,受如此厚愛,實在受之有愧!”

劉表見劉備態度這麼恭敬,嘴上說著不滿意嫌棄太生分,但是心裡很高興。

他在郡中,雖然地位第一。

但是無論是蔡瑁還蒯越等人,都背靠大家族,表面上恭敬,其實還是差點意思,不是太聽話。

劉表又說,“自孫乾簡雍二位先生前來,我就翹首以待,沒想到賢弟來的這樣遲啊!”

可不是嗎,這一路走了快一個月了。

“兄長莫怪,只因汝南百姓害怕曹操兵鋒,不得已跟我南下,因此行的慢了些!”

劉表聽了這話,說:“賢弟做得好大事,你剛過了淮河時,賢弟的大名就已經傳到了襄陽了。

攜民南下,是要名垂青史啊.”

劉表說這話,又高興,又嫉妒,又忌憚。

高興的是這樣大名氣的人投奔了他,豈不是顯得他很賢明嗎!嫉妒的是上萬百姓跟隨的事不是發生在他身上,這可是大漲名氣的事,能在史書好好的留一筆的。

忌憚當然是忌憚劉備如此得民心,這樣的人叫人怎麼不害怕呢!劉備繼續謙虛,“都是無奈之舉,百姓們只是懼怕曹操殘暴,與我無關.”

劉表笑了笑,不管劉備的謙虛。

又寒暄了幾句,劉備開始為他介紹關雲長和張飛,又是得到了好一陣誇讚。

為什麼沒有董良呢?因為董良特意提過,讓劉備不要提及他。

他一來不想揚名,二來見了劉表這樣的名士,一定要整天和一堆讀書人打交道,他雖然懂點地理,但是對古文經典連皮毛都不懂。

後世人即便是一些教授,在某一本經典上的掌握恐怕都不如這個時代的普通書生。

後世人見多識廣,得一廣字。

但是這個時代的人,拿著一本書能啃著幾十年,隨便提一句人家都能背上來,這是後世人比不了的。

而董良就更不要提了,一旦劉景升的那些人一交流什麼經典,那就丟人了。

董良一嫌麻煩,二也不想自取其辱,就拒絕了劉備介紹他的主意。

最重要的事,隱藏在幕後才好做事。

名聲越低,越不容易被敵人針對。

反正劉備他們不看輕自己就行了,要那麼大名聲幹嘛!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明幻想史

白雲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