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龍將軍,此去豫章孫賁不足為慮,唯有有太史慈需要將軍親自對付!”

“太史慈!?”

眾人都吃了一驚。

“是昔日北海報恩的太史慈啊!此人有情有義,有勇有謀,不好對付啊!”

劉備感嘆了一句。

劉備怎麼與孫策的手下太史慈認識呢?原來啊,昔日黃巾之亂時,北海孔融受困,太史慈因為孔融對自己有恩,不顧危險衝出敵人的包圍圈,給時任平原相的劉備報信求援,因此認識。

“不忙,太史慈雖然英勇,但並無力挽狂瀾之力。

另外,昔日孫策折服太史慈,太史慈為其效力,如今孫策已死,未必願意效忠小兒孫權.”

劉備等人聽到這裡,突然有些想笑,董良年不過十六,卻說孫權是小兒,實在是有意思。

“即便太史慈奮力抵抗,也不是子龍將軍的對手。

另外,我知江夏黃祖處有一猛將,甘寧甘興霸,欲求明主而不可得,鬱郁於黃祖麾下,待主公修書一封,曉之以大義,動之以情理,再以建功立業誘惑之,其人必可收入麾下,即可領兵相助子龍將軍,抵禦太史慈.”

因為劉景升沒有進取心,也不修武事,因此凡是來荊州的武將都鬱郁不得志。

甘寧是這樣,在歷史上如果劉備投靠過去,也是會消磨十年光陰。

因此若有雄主到荊州,必有一大批不安分的想投奔。

如今劉備來了,正是好時機。

按照原來的軌跡,也是因為劉備在荊州,很多人依附他,所以才有了後來差點被蔡瑁等人所害。

而世界上哪個地方都不缺這樣的人。

在益州也有張松之輩,迎劉備入蜀。

所以董良才那麼自信的能夠將這些不得志的人,提前收入麾下,為劉備所用。

畢竟甘寧雖然是受到孫權廣納賢才的號召,想去江東,不得已留在了江夏。

但是投奔江東本來就是試一試,他和江東人也不熟,又是在四川打輸了才不得已往東走。

能離家鄉近的當然更好,區區一個黃祖都能讓他效力好幾年,可以知道他對投靠誰並沒有什麼傾向,只要劉備重視他,不怕他不忠心。

“有如此賢才在野,備自當修書請之.”

甘寧不算在野,畢竟在黃祖手下當官,但是劉備卻這樣稱呼,也能看出來他的雄心壯志,雖然屢戰屢敗,胸中豪氣干雲仍然不把黃祖這樣的人放在眼裡,所以在黃祖手底下,在劉備眼中和在野沒有什麼兩樣。

“另外,子龍將軍,如果擒獲了孫賁,莫要傷其性命。

豫章孫賁與廬陵孫輔乃是親兄弟。

孫輔是孫賁一手撫養長大,感情深厚,而且兩兄弟都是怕事之人,若大兵壓境必然惶恐欲降,兩人都對孫權不怎麼忠心。

如果擒下孫賁,以其為人質,再南下威脅孫輔,軟硬兼施,不怕他不投降.”

“謹遵教誨!”

趙雲有些嚴肅,不過隨即,嚴肅的臉就綻放微笑。

一群人商議大事,個個臉上的笑容沒斷過,這也是劉備一夥人的魅力所在吧,氣氛總是那麼和諧。

雖然曹操也是雄才大略,但是董良想,能在曹操面前談笑自若的臣子應該不多。

孫權雖然也廣納賢才,但是能讓孫權真心相待的,怎麼也輪不到後面再去投靠的人。

而劉備這裡,總是其樂融融。

董良後世在某彈幕網站看這部劇,總有人評論他們是蜀漢幼兒園,就是因為他們整天呵呵笑,純真和諧!“元儉!”

“在!”

廖化很興奮,終於輪到自己了。

“我有一重任託付給你,不知你是否願意?”

“先生,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我要你去長沙找人!”

“找人?”

廖化很詫異。

多少有些不甘心啊。

“先生,能不能……?”

董良笑道:“元儉,我知道你的心情。

但是我此次要你去找的人,對主公,對我們的未來至關重要。

非要一個荊州本地人,又有勇有謀的人不可,這個重任非元儉莫屬啊!”

廖化聽了這話,雖然還是想打仗,但是他不是一個不識大體的。

“請先生吩咐!”

劉備和關羽等人也問,“存初,不知何人要你如此重視?”

“主公稍安勿躁.”

董良呵呵一笑道:“長沙有一張仲景,乃當世神醫。

若有此神醫,邀其前來,在我學校中傳道受業,培養成千上萬的良醫。

則天下百姓減少病痛,我軍出入江南交州也不怕瘴氣,打仗也不怕瘟疫,士卒受傷也有所救治,這醫生雖然不起眼,但是卻是打天下的根基之一啊!”

“還是要主公修書一封,邀請其前來,元儉去請,若不肯前來,告知我校學生翹首以待,等待傳承醫術。

另有印刷術一門手藝,能將其醫書印刷萬份,傳播天下。

如果是一般的醫生,也許會敝帚自珍。

但是張仲景乃當世神醫,不求個人名利,只求天下無病,故若知我等能支援他大傳醫術,一定欣然前來.”

“大醫精誠!有如此胸懷者,確實是天下神醫!”

關羽贊同道!董良又說:“元儉到長沙,小心應對,帶幾個手下一起去。

張仲景是名醫,一定在當地聲名遠播,不難尋找.”

“另外找到神醫後,再去攸縣,找一勇將黃忠。

黃忠乃當世勇將,雖不如關張趙三位將軍,但是卻不輸夏侯淵之輩,在當地頗有聲望,若能得此人,不光能得一衝鋒陷陣之猛將,日後荊州有變,長沙也唾手可得.”

“元儉在攸縣找到黃忠,若其不願意前來,告知我等這裡有神醫在,可請其帶獨子黃敘前來看病.”

“哈哈哈”劉備大笑,“就怕他不來,來了我以誠相待,就別想走了!”

眾人也是大笑。

“元儉,黃忠有一好友,乃劉表從子劉磐,也是一猛將,太史慈就是孫策用來抵禦劉磐的,如今賦閒在家,你可一併請來.”

這劉磐來不來董良就不能保證了,畢竟是劉景升親戚,雖然也不怎麼得志,畢竟是一家人。

不過試一試也不虧嘛,來了就血賺!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在黎明的號角吹響前仍要戰鬥

努力寫作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