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跨越千年的大道爭鋒

這一刻,未央筆帶上了兵道之威!

兵道之下,同樣擁有審判之效,不是聖道洗心,勝似聖道洗心,如果在往日,以兵聖目前聖格不全的情況下,斷然審不了實際戰力在他之上的樂聖,但今日,樂聖聖道與無道之力苦苦糾纏,如何擋?

面前兵聖的突然發難,法聖心頭大跳,他面對兵聖是很怯的,兵聖數千年積威之下,諸聖早已深深忌憚。

就在此時,儒聖一步踏出。

僅僅一步,他的腳下,無數的書頁翻飛。

一個字從他腳下而出,擋在未央筆前,未央筆上的兵威陡然消盡,兵聖面前一個大字浮現:仁!

仁之一字,厚重如山。

仁之一字,堅不可摧。

儒聖僅僅一個字,就破了兵聖指向樂聖的未央筆。

兵聖鬚眉俱動,慢慢抬頭。

儒聖微笑面對。

兩大聖人,終於在千年後,再次一步踏到了劍拔弩張的境地……

“儒尊欲親自出手?”兵聖淡淡道,七個字一出,平和淡然,但是,恰恰是這份平和淡然,讓諸聖心頭同時一緊。

文道聖人之怒,不同於修行道上的聖人。

修行道上聖人怒,殺機彌天。

文道聖人怒,反而會更平和。

平和、清晰、舒緩之中,透出無比的決絕。

儒聖道:“文道聖人,天地共尊,欲審判之自有章程,需要先行清查全部罪證,然後方可上天地道臺,祭天而審,豈可草率?兵尊離開三重天千年之久,莫非將這天道聖規都忘得乾乾淨淨?”

法聖介面:“儒尊所言正是!我等俱是天道冊封之聖,天道冊封,何等莊嚴?若可隨意審判,聖之不聖,道之不道。”

詩聖開口:“儒尊、法尊所言方是聖道正言,本聖認同!”

畫聖道:“兵尊行事,依然急躁,千年來本性不移也!”

一時之間,在場五聖,四聖開口,全都跟儒聖站到了同一立場。

客觀地說,這說法很正。

聖人不是一般人,是天道冊封的,就跟世俗界的皇帝一樣,皇帝即便有錯,也是不能直接審判的,如果人人都來將皇帝審上一把,皇帝的威權豈非空談?皇權無威,皇也就不是皇,跟這道理一樣,聖人的審判更加嚴格,必須鐵證如山,方可上天地道臺祭天之後才能審。

這條底線所有聖人都遵守,因為這是對他們自己的保護。

他們全都是聖人,是這條規則的受益者,誰會拼了老命,非要將這條體現他們最大特權的底線給破掉?

然而,現實情況卻是一個死結。

沒有鐵證,不能直審聖人。

而不直審聖人,又哪來的鐵證?

無限迴圈的死結。

兵聖冷冷麵對四聖的統一立場:“諸位聖尊,這是在審判本聖否?”

“豈敢!”法聖微笑道:“兵尊嫉惡如仇,行事風格諸聖何人不知?豈敢因道之異議而定罪於兵尊?”

兵聖緩緩低頭,盯著法聖:“道之異議,自然無法審判,如果是另一件事呢?”

“兵尊何意?”儒聖道。

兵聖淡淡一笑……

手陡然一抬!

轟地一聲……

他身後百丈開外的樂聖,全身炸碎!

一枚晶瑩的聖格在血霧之中呈現!

諸聖齊齊大驚……

兵聖與諸聖面對面而立,微笑之時,突然出手!

一擊而誅了樂聖之肉身!

這,突破了天道聖規!這,遠比私自審判聖人,更加嚴重十倍百倍!

兵聖森然道:“此即為本聖可以接受審判的原因,因為本聖私自下手,處決另一尊聖人!”

“大膽……”儒尊一聲怒斥。

突然,他的聲音戛然而止……

諸聖目光齊聚,盯在這團血霧的聖格之上……

這聖格之上,一朵八瓣青蓮,妖豔無比。

兵聖手輕輕一伸,這枚聖格落在他的掌中,兵聖靜靜地看著:“果然不出本聖所料,柳如煙捨不得自身的那份修行根基,融本命青蓮入聖格!”

諸聖全都失色。

八瓣青蓮,煙雨樓最明顯的特徵。

代表著他們的一世修行。

青蓮在,修為在,修為滅,青蓮消。

縱然是柳如煙,也逃脫不了這條定律。

她偽裝成樂聖,也捨不得自己畢生修習的修為,只要捨不得,她就會融青蓮入聖格,成就她的二道歸一。

而兵聖抓住她身受無道之力侵襲的空檔,一舉擊殺之,聖格就暴露在眾人視線之下,成為柳如煙無可辯駁的鐵證。

這是兵行險著!

假如柳如煙硬是消掉了身上的修行痕跡,兵聖今天將她這一殺,就觸犯了天道聖規,犯下了私決文道聖人之大罪,需要接受天道審判。

在原本就是大道爭鋒的大勢之下,在原本就是諸聖欲除他而後快的大背景下,他自己將這樣一條罪證送到諸聖手中,大道爭鋒轉眼間就會落下帷幕。

他兵聖,將再度萬劫不復!

但是,他取得了這樁鐵證,事情就有了一個天翻地覆的大轉折。

諸聖針對他發起的審判,還沒有開始,就陷入了兩難……

樂聖,竟然真的就是柳如煙!

兵聖緩緩抬頭:“風雅本是柳如煙,千年前她滅煙雨樓就是一場騙局,依託騙局而摘取聖人果位,不折不扣就是欺天!基於此,本聖提議,此刻就上天道臺,審判三樁罪,其一,風雅欺天罪,其二,本聖私殺偽聖流程有失罪,其三,當日舉薦風雅入聖、欽定風雅入聖之諸位聖人的失察之罪!”

諸聖心頭齊齊大跳……

儒聖提議的,眾聖附和的審判,終於在兵聖口中正式附和了。

但是,這附和卻是如此的棘手。

審判三樁罪。

風雅就不談了,她的身份已經敗露,她是煙雨尊主柳如煙,這一敗露,後果之嚴重無與倫比,風雅是以覆滅煙雨樓這一大功而入聖的,現在結果出來了,她原本就是煙雨樓的尊主,她與煙雨樓自導自演了一曲大戲,騙了這場大功,摘取了聖人果位,大功是騙局,那麼,她入聖的根基就是偽造的,她這個聖,就是偽聖!她犯下了欺天大罪!天道豈能容?聖殿豈能容?千億眾生豈能容?

而第二樁罪就牽強了,兵聖私下處決正宗的聖人,於法理的確不合,但是,他處決的人是個偽聖,你能定他什麼罪?天道如果真有靈,恐怕還會獎賞於他,為天道清理了門戶,所以,他自請的這樁罪,本質上是請功。

第三樁罪就麻煩了……

風雅入聖,固然有聖功,還得有引薦,誰引薦的?畫聖!

誰欽定的?儒聖!

畫聖有罪無罪?

儒聖有罪無罪?

兵聖一招天道臺審判,讓諸聖同時頭大三分。

這就是兵行險著的好處,兵行險著,一旦失敗,自取滅亡,但一旦成功,所得也大得異乎尋常,真正的兵家,永遠都會權衡利弊得失,今日被他牢牢抓住這份戰機,當面向諸聖發難,正式拉開了大道之爭的序幕,第一擊,又準又狠。

儒聖緩緩抬頭:“風雅欺天而取聖位,罪大惡極,鐵證如山,無需審判即可誅之!兵尊代天道清理門戶,有功無罪,亦無需審判!而本聖,當日犯下失察之罪,亦無需分辨於天道臺,自會下發罪己天書。”

畫聖一步踏出:“本聖當日被此賊矇蔽,一紙薦書失察,更該下發罪己天書!”

林蘇霍然抬頭……

全場此刻只有七人。

是一個非常小的圈子。

原本他與樂聖樂都之頂相會,旁觀之人何止千萬?

但諸聖一到,絕天地通。

這個圈子就沒有別人能見到了,或許只有聖人。

也就是說,他其實是除聖人之外的唯一一人。

他一直都觀察著聖人的反應,反正也輪不到他說話,他也就沒說話。

兵聖的兵道,他看得清楚。

諸聖的老到,他也看得清楚。

尤其是儒聖,真的有扭轉大局的能力啊,哪怕面對兵聖無往不利的兵鋒,他也應付得如此輕鬆。

兵聖冒險殺樂聖,取得樂聖聖格之後,佔盡上風。

儒聖三句話,卻將所有不利因素消得乾乾淨淨。

首先,他絕對不糾纏風雅之死。

其次,他不透過這件事情做兵聖的文章。

最後,他直接自認其失。

這就是他道爭穩居上風的關鍵原因,他不糾結一時一地,他牢牢控制大勢,他不在不可能翻盤的地方嘗試翻盤,他懂得取捨。

誠然,一個聖人下發罪己天書是很丟臉的一件事情,但是,對於他而言,又算得了什麼?反正不掉塊皮不掉塊肉的,丟臉的事情也只有幾個聖人知道。

而那些聖人,絕大多數在風雅入聖這件事情上,都是關聯人,至少並沒有反對。

他站出來,以欽定者的身份將責任攬到自己頭上,是丟人嗎?恰恰相反,他換取了其餘聖人的感激。

他體現了他這個帶頭大哥的責任擔當。

而兵聖,逼得儒聖下發罪己天書能得到什麼?

只會將其他聖人逼到自己的對立面。

對於兵聖絕對有利的一局棋,但儒聖片刻時間變成了自己的加分項,這聖人,牛b啊……

兵聖呢?

又如何反應?

兵聖微笑:“儒尊之言,本聖認同!”

噗!

他掌中樂聖聖格捏得粉碎!

三重天上,哀樂聲聲……

聖殿之上,哀樂聲聲……

九國十三州,哀樂聲聲……

諸聖臉色齊變,眼看兩大頂級聖人似乎達成了和解,矛盾似乎得到緩和,諸聖心頭大定之際,兵聖突然捏碎了樂聖的聖格。

這一捏,等於真正誅了樂聖。

聖人死,豈是一般?

整個天道世界,哀樂聲聲,普天之下,盡皆驚動。

這一驚動,儒聖的臉色變了。

林蘇心頭也是大跳……

在場之人恐怕所有人都解讀出,兵聖這一殺樂聖,是將道爭的風波突破三重天,直接席捲天下。

往日的道爭,世間之人如霧裡看花,不敢研究也研究不明白,而今日的道爭,兵聖不在乎傳揚天下,因為他手握聖道正理。

而儒聖,恰恰相反,他不敢將這中間的內幕公之天下,因為他失了大義。

一個希望公開,一個不希望公開,就是二者最大的區別,也是道爭勝負天平中,一個非常重的籌碼。

唯有林蘇,解讀出了第二層!

兵聖這是在借樂聖這枚聖格,真正啟用自己的兵道聖格!

聖格受損,同根同源的聖格最具治傷之效。

兵聖的聖格,是文道,縱然取得異域諸聖的聖格,也難以治療自己的聖格之傷,但樂聖聖格,是同一天道之下且同是文道一脈的聖格,只要他吸收這枚聖格,他的兵道聖格旦夕間可恢復。

只要他恢復到全盛之時,才真正擁有翻盤的本錢。

這又是一步險棋,卻也妙到毫巔。

因為他與儒聖剛剛達到很少達到的共識,那就是樂聖該誅,甚至無需天道審判。

所以,他真誅了!

各位,有意見麼?

林蘇深深感嘆:這老頭,也牛b!

畫聖臉色一沉:“兵尊,你與諸聖本已達成共識,為何非得將此事擺到天下人面前?就不怕天下不明真相之人,異議紛呈,傷及聖殿尊嚴與體面?”

兵聖沉聲道:“畫尊之言,有失聖人身份也!聖道煌煌,天下正途,豈能靠隱瞞而保聖殿體面?恰恰相反,明正是非,作天下表率,方是聖道正途!”

畫聖一時無言……

諸聖全都無言……

林蘇開口:“兵尊所言甚是,聖道煌煌,天下正途,本該不懼人言!然畫尊所言亦是有理,唯恐天下不明真相之人面對滿天哀樂產生誤解,而胡亂猜測,累及聖殿清名。是故學生獻上一策,供諸聖決斷,如何?”

聽到前面半句,兵聖欣慰。

這是第一個同路人啊,哪怕他只是一個天道準聖。

聽到中間半句,兵聖納悶,你小子哪頭的?

但聽到最後,所有人全都目光齊聚……

“說來一聽!”兵聖道。

林蘇鞠躬以謝:“所謂誤解,有誤才會曲解,消除誤解最好的方式是澄清事實,是故學生可為諸聖執筆,寫下一文,以《聖殿新聞》的方式貼於九國十三州文道壁,將風雅之事,原原本本告知天下人,相信天下人必會為聖人知錯能糾、有錯必改的風骨所打動,不僅僅不會累及聖殿清名,還會將各位聖尊的高風亮節永錄青史,化為史道佳話。”

他這話一出,諸聖心頭齊齊跳……

《聖殿新聞》!這是他自創的文體,當日在大蒼皇權易位戰中,就已經顯露了它強超的威力,開啟了一扇左右民意之大潮。

如今,他滿口仁義道德,欲將這件事情始末用最權威的方式全天下發布,說起來一套一套的,字字句句都吻合聖道,但是,用意卻是極其可怕的。

一旦這新聞出現於九國十三州,天下風評豈是他所說的那麼簡單?

眾人會高度認同兵聖。

相對應的,儒聖地位一落千丈,他高風亮節地自請“罪己天書”之事,也會跳出這個小圈子,而成為全天下人的共識。

這樣一個有汙點的人,還能成為聖殿共主?

林蘇是明著解圍,暗地裡補刀!

這就是林蘇,他的辦法,他的決絕,甚至比兵聖更加強悍十倍!

而且,他這一步棋,完全無解!

首先,他有大義在手!聖人,事無不可對人言,只要是事實,你就不能靠下三濫的方式去隱瞞。

其次,有操作性!

林蘇已是天道準聖,政治地位不在諸聖之下,文道偉力也在一線之隔,他要在各國文道壁留言,聖人都擋不住他!

最後,他這個人體重一百五,反骨一百四十九斤半,不管多麼顛覆的事,他還真敢幹!

今日敢闖樂都,直接面對樂聖亮劍,下一刻在文道壁留言,於他算個屁?

儒聖第一次正視林蘇了。

他也第一次真正感覺頭疼了。

兵聖笑了:“林準聖此言,深合本聖之意,那就有請林準聖驚天妙手,寫下萬古雄文!”

“此事……暫緩吧。”畫聖一步踏出:“還是先議一議樂都之缺,何人補之!”

這個話題太勁爆了。

為何?

樂都之缺,那是一個無比扣人心絃的指向。

樂都,樂聖之都,以前是樂聖行使權力之地,現在樂聖沒了,誰來補缺?

一旦補上這個缺,意味著他可以行使樂聖之權。

不是聖人,也等同聖人。

話題一出,諸聖內心的弦同時崩緊,林蘇丟擲的《聖殿新聞》瞬間被他們拋到九霄雲外。

詩聖一步上前:“本聖以為,樂之一道,原本只是儒道之分支,如今樂聖被誅,樂家一系無人能夠承此重責,該當迴歸儒道正溯,儒尊身邊有一人,精通樂道,不如由其暫時代理樂都之主。”

這話一出,立刻得到法聖的認可:“聖道傳承,亦需追根溯源也,詩尊之提議,本聖贊同,儒家那位風定,本是高層準聖,樂道造詣深不可測,而且亦是出身於當日之風家嫡系,接任樂都之主,風波可降到最低。”

這兩聖如此一唱一合,道理還蠻足。

樂家出自儒家,是不爭的事實。

樂家有樂聖在,似乎自立門戶,儒家不怎麼管樂家的事,而現在,樂聖自己將自己玩沒了,儒家接手代管,正當名分。

更何況這名巔峰準聖名叫風定,本身姓風。

樂家正統全都姓風,由外姓之人來當這個樂都之主,風家不服,風波一生,撕裂的態勢也就隱瞞不了,不利於聖殿的和平安定,這個風定就是最理想的人選。

兵聖冷冷開口:“詩尊、法尊之言,實是費解,風雅之醜聞莫非還是必須傳承之大道正途不成?一個姓風的死了,還挖空心思必須再來一個姓風的,樂道之途,離了姓風的,就走不下去了麼?本聖以為,若想樂道清平,就必須破掉風之天下!新任樂都之主,姓什麼都行,唯獨不得姓風!”

詩聖霍然抬頭:“兵尊一言以避風姓,就是大道正途麼?大道之上,道為先,姓不為先!”

兵聖呵呵一笑:“道為先,姓不為先,詩尊說得倒是動聽,然你詩系,真的做到了?還有你法系,做到了?自己開‘姓為先’之先河,還敢大言不慚道什麼道為先,姓不為先!簡直笑談!”

諸聖一齊失色。

這,就是赤ll地揭傷疤了。

普天之下,大概也只有兵聖一人敢揭這個傷疤。

因為他曾經的兵宮,也是唯一一個沒有以姓為先的宮,末位宮主姓的就不是姜!

其餘各宮,姓的都是本家聖人之姓,唯獨他不是!

所以,他能硬!

別人遇到這個話題只能軟……

但是,如此一來,他又一次走到了孤立之境。

儒聖緩緩抬頭:“自古用人,均有內舉不避賢之說,姓氏之糾結無甚意義,依兵尊之見,又該如何定此樂都之主?”

一句話將姓氏之爭終結,直面終極話題。

兵聖道:“本聖以為,樂都之主需具備三大要件,其一,樂道造詣能與風雅齊平;其二,需有大功於聖殿;其三,本身該當擁有與‘聖’平行的資格!此三條考量,普天之下,唯一合乎全部要件的僅有一人,天道準聖林蘇!”

眾聖心頭齊齊大震……

兵聖之言,入情入理,林蘇真的如同是為“樂都之主”量身定製的一般。

他的樂道造詣已經透過當日登樂宮聖峰得以彰顯,他沒有登風雅的聖峰,他是自起一峰與樂宮聖峰齊平,這一齊平,代表著他的樂道造詣與風雅持平。

他今日上樂都,揭破風雅的面紗,為聖殿正本清源,說是何種大功都不過分——當然,諸聖內心認為他這是功還是罪,另做一說,關鍵是,擺在桌面上,這就是功。

他還是天道準聖。

天道準聖比任何一個巔峰準聖地位都高。

巔峰準聖,只是聖人賜予的準聖。

天道準聖,是天道賜的準聖,政治地位與聖人齊平。

而且天道準聖是幹嘛的?有一個似乎很兒戲其實無比高深的說法:天道準聖是天道設來監督諸聖的,哪一系聖人偏離了天道正途,天道準聖可以取而代之。

這下,不就全都對上了嗎?

樂聖偏離了正途,被林蘇幹掉了,林蘇自己頂上,正當名分。

綜合下來,林蘇接任樂都之主,理由充足。

但是,諸聖能贊同嗎?

怎麼可能?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奇門醫仙混花都

寒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