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龍島,八月末。

弘文閣上空的太極圖徐徐散去,紅衣少年推門而出。

“終於突破了!”

伏衡華閉關後,傅玄星安心修行。

伏丹維開恩特許,讓他用了一次龍門試煉。

試煉後,他回到弘文閣閉關,將下山後的所見所得仔細體悟,終於窺見一絲陰陽之妙,邁入玄胎之境。

如今他體內法力凝成玉液,出現“陰陽抱一”之相。

望著空中紅日,少年喃喃道:“入秋了?”

仔細算算,自己下山到如今,已經過去三個月。

“何止入秋,連中秋都過了.”

青衣少女站在門口,笑吟吟望著他。

“若早幾日出關,你還能嘗一嘗我家的菊花酒.”

“伏姑娘.”

看到伏流徽,傅玄星眼睛一亮。

“你怎麼來了?”

“我就在附近住.”

伏流徽指著不遠處,和弘文閣相對的翠青小樓。

“舅母嫁於三舅舅,在弘文閣畔搭了一座碧霞樓。

我兒時隨舅父、舅母生活,現今住在碧霞樓上.”

看著弘文閣這邊緊閉的門窗,伏流徽嘆息道:“早幾年,六哥哥也在弘文閣住。

直到我隨二舅母離開蟠龍島,他才搬到琅環館.”

伏流徽打小跟伏衡華長大,宛如同胞兄妹。

伏衡華父母故亡後,衡華念著伏流徽還小,便繼續住在弘文閣。

待伏流徽搬走,他才遁入琅環館,過上自由自在的宅仙生活。

想到這,伏流徽不禁回想起伏丹維對自己的抱怨。

“你瞧瞧,你這一走,你哥更省事了。

你在的時候,他每天向我請安外,還要走‘弘文閣——琅環館’的來回。

如今,連這個來回都不動彈了.”

“對了,伏姑娘。

我住在弘文閣東邊,是不是有點不太好?”

伏流徽回神,少年撓頭說:“我對禮法瞭解不多,但按情理,東邊是主人的位置,我應該住在西邊吧?”

“許是為了讓六哥哥就近照顧?你隔壁,是六哥哥當年的房間。

左右不是讓你住舅舅的主屋。

且安心住著.”

對於傅玄星住到弘文閣,伏流徽也疑惑過。

她私底下問伏丹維,但老爺子一言不發。

後來找鄧蘭姑姑詢問,鄧蘭姑姑話語不詳,只說是上一輩的交情,讓伏流徽好好照拂傅玄星。

可即便鄧蘭姑姑不提,就憑宋春秋弟子的身份,伏流徽也不會怠慢。

“你上島後便閉關了,還沒看過我家風景。

我帶你在島上走走,認認路.”

於是,伏流徽帶傅玄星在蟠龍島走動。

傅玄星第一天上蟠龍島,便被這座架在群峰間的仙城鎮住。

仙城以白玉為基,錯落群峰之間。

白雲青煙縈繞,更讓玉城帶了幾分仙氣。

“我家的白雲玉京,是祖父年輕時得到的一份上古圖紙.”

以玉為材,經過秘法祭煉,有浮空聚靈之妙。

“這是蒼雲玉磚。

將白玉用密咒祭煉,再將空中採集的蒼雲精氣封入其中。

這類玉磚適合打造飛天用的雲宮天城.”

少年跺腳,看著白玉鋪砌的道路:“相傳太玄宗時,有五座雲宮天城,乃仙人所居。

只是這座白玉城好像沒有云基,更像是坐落在群峰間的遊散建築.”

“六哥哥說,天城雲基另有一卷圖紙。

我家所得,只是地表上的一些建築圖紙.”

少年望著雲靄間的樓閣。

和他所居住的“弘文閣——碧霞樓”相類,蟠龍島上多是這樣的小組建築群。

三倆樓閣宮殿合在一起,周圍或有花木,或有山泉,精緻優美。

“我們玄微派也是這樣。

各自在山上挑選位置,等人多了,便分出去,再找一處靈穴。

不過——沒有蟠龍玉城規整.”

玄微派隨性無為,除卻山門護法大陣扣住整座靈脈外,內裡如何建設,任由門徒自行安排。

而蟠龍島根據白雲玉京城和蟠龍靈脈,將建築規劃完畢後,再進行細微調整。

少年靜靜看著山城風光。

玉道盤纏,虹橋飛澗。

日光灑下,雲靄泛起五色麗光。

更襯出玉道的晶瑩剔透,虹橋的絢爛瑰麗。

可惜,都沒人使用。

傅玄星遠遠看到,兩位提著花籃的婢女從龍首峰下來。

不遠處,便有一座架向對面山峭的五色虹橋。

再邊上,還有九曲蜿蜒的白玉階梯。

可二女說說笑笑,來到山邊的八卦臺。

輕身一縱,披帛隨風飄蕩,二女翩然落至對面玉臺。

那身姿輕盈婀娜,宛如凌雲飛渡的仙女。

到了對面玉臺,二女往一座古香古色的軒堂去了。

“那裡是玉香軒,三哥一家居住的地方.”

伏流徽:“島上除卻蟠龍大殿所在的主宮殿外,有十八處樓閣建築,分別坐落靈脈節點。

目前開啟的,有祖道堂、丹龍園、玉香軒、弘文閣、參霞樓、七步居、安日府、桃花庵、琅環館、景風林、蘭香坊、神玉舍、星泉塢以及聽風潮音臺.”

她一一給傅玄星指點,然後指著遠處四座被雲氣籠罩封鎖的建築群。

“那四座有多年不曾開啟了.”

聽伏流徽一口氣說了這麼多,傅玄星暈乎乎的:“這……這些建築都是……”“多是住人的地方。

你看這邊,那就是參霞樓,五叔修行的地方.”

兩人走到一處玉臺,對面佇立一座五氣纏繞的九重高樓,旁邊是一片花海。

澎湃浩瀚的法力湧來,傅玄星神色凝重:“這就是那位即將成丹的前輩?”

“對,六哥哥說,五叔結丹需要十餘年.”

五氣流轉,天空出現龍虎丹相。

二人沒有驚擾,繼續往前走。

不多時,伏流徽指向遠處盛開的丹桂林:“這裡是景風林。

種桃、李、梨、桂、梅、紫薇、丹若等各類花樹。

隨四時流轉,桃花、金桂等依次綻放,形成四季之景,故名‘景風林’。

伏家的族人多在此客居。

星旗、七襄他們,目前便隨十九叔和天倉伯父在此.”

帶傅玄星去跟眾人打過招呼,二人繼續在島上溜達。

看到一群侍女、僕從在某處碑林修行研讀時,傅玄星好奇詢問。

“那是傳功碑,六哥哥前些年管理蟠龍島時,給下人們立的。

上面留著六哥哥整理的幾部功法.”

傅玄星本以為是普通的練氣修行法門。

可神識投去才發現,傳功碑記載,俱是偏門古怪的修行雜道。

如花匠,吐納百花之氣煉就乙木之精。

後面還附帶養花澆水、除草捉蟲的幾門法術。

火工道人,有一門操控靈火,修行悟道的手段。

多在蟠龍島負責生火做飯,看護丹爐。

還有掃灑功、扛鼎功、織雲功等等。

“這些古怪的修行法,是六哥哥專門給僕從修煉的。

當下人們修煉築基,便可從蘭香坊搬到神玉舍.”

伏丹維將家中僕人比作蘭草,希望他們品行如蘭,堅韌不拔、清雅高潔。

所以僕人們居住的地方,稱作蘭香坊。

“築基後,便是我家門客。

鄧蘭姑姑這樣的人,便是我們嫡系子孫也不敢失禮.”

這類從門下培養起來的心腹,才是修真家族最信任的人。

傅玄星若有所思的點頭。

類似玄微派的山門護法?但權利可能更大些,要出去看守商鋪產業?“倒也是一條上進之路.”

傅玄星以神識旁觀,那些侍女、下人正在議論上個月,突破築基的一位火工師傅。

據說他突破後搬入神玉舍。

目前被派遣到一處迴風嶼當管事。

二人繼續觀覽。

一路走走停停,觀賞島上風光。

“對了,桐君姑娘呢?她回來了嗎?”

傅玄星小聲問她:“我閉關時,她還藏在洛龜島上吧?”

提及伏桐君,伏流徽神情異樣。

“已經回來了,不過……稍後你就知道.”

她帶傅玄星來到七步居。

七步居乃伏邁遠、伏桐君之父所建。

兒時,他不願和兄弟們一起住。

吵吵著,要在蟠龍山脈挑選一處靈穴建立房屋。

伏丹維拗不過,便許他在七步之內建立一處房屋。

後來這處木屋建成,被稱作“七步陋居”。

待其成家生子後,七步居翻修擴大,供一家四口居住,名字依舊保留。

伏流徽帶傅玄星來到七步居,遠遠看著一顆梧桐樹,上面吊著一個人。

“桐君姑娘?她……她怎麼被吊起來了?”

伏桐君被金繩吊在樹梢,隨著清風飄來飄去。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皮影抬棺,我是萬煞之主

愛吃樹葉的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