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各自退出雲海,伏衡華沒有直接下去,而是返還自己的方寸道臺。

叮——肉眼可見。

道臺的三顆星星開始向內匯聚,隱隱浮現一輪明月。

滄瀾劫仙隔空傳音:“幫你申請了。

能不能透過,要看其他劫仙審評。

一年內,應該就有訊息了.”

同時,劫仙直接送伏衡華一大筆雲幣。

這麼久?伏衡華搖頭,算了,反正早晚的事,不差這一會兒。

他靜下來,翻閱這三日新出現的各種文章,一口氣將劫仙剛剛轉賬的雲幣花乾淨。

“這小子,可真是一個花錢大戶啊.”

劫仙剛送了錢,就察覺菩提賬上的錢又空了。

“也好,愛學習,總歸沒差.”

這三日時間,受到薛開和天璇子兩篇文章的影響,諸修藉著三分熱度著手研究龍血。

經過考證,伏衡華設想中,抓龍人當血源的計劃無法實現。

並非所有龍人的血液,都能充作龍血。

在西方龍人部落,只有兩位龍人的血脈純度與傅玄星媲美。

其他龍人的血液暴露空氣中,就如同乾涸的霸下之血,很快失去活力。

而這麼短的時間,無法在血液中完成龍素的擴張吞噬。

換言之,真正能用龍人之血替代龍血者,寥寥無幾。

“所以,龍人們少了一層危害。

更多展現他們的修行天賦?”

伏衡華暗暗記下,暫時讓神識退出。

運轉神洛天書,粗糙推演一篇黃級的“龍人煉血術”,然後寫下一封信,蓋上“琅環館主印”,透過太極寶界送去給大長老。

研究“龍人煉血之術”,招募龍人部落為己用。

伏衡華相信。

這可以壯大伏家的聲勢。

趕巧,伏丹維剛給伏瑞應送來書信,伏衡華的書信便到了。

“他們祖孫,可是想到一處去了.”

看過伏衡華倉促推演的秘術,伏瑞應叫來伏夏翟,吩咐他前往西方幫伏北斗接應一部分龍人。

“帶他們來延龍,安排去蟠龍島。

蟠龍、龍人,那邊對他們修行有好處。

“還有,你稍後去星麟找三百工匠,讓他們在蟠龍水區外架設水網.”

“水網?這是要……”“養龍,”伏瑞應目光閃過睿光,“未來一段時間,和龍有關的物種價格都會上漲。

我們延龍佔據地利,就要先把龍獸行業發展起來.”

不是要龍血練功?我們伏家親自制作提純後的龍血,沒雜質,且不會被龍氣汙染。

蟠龍島靈脈升級後,本就可以著手孕養靈脈神龍。

只是伏丹維不樂意,刻意壓制。

那就散去龍氣,在島嶼周圍佈置陣法,收攏延龍水域的龍氣為己用。

養出龍魚、蝦龍、角蛇等龍種。

然後抽取龍氣精血,為各路修士提供貨源。

“這是一個新興的暴利行當。

且不會跟老牌修真家族、宗門發生衝突。

切記,整條產業鏈務必抓在我們手中,半點不可假手.”

……天玄道臺,縱然修士們研究出來,龍人那邊的龍血不能用,但依舊沒有打消眾人的熱情。

“你們說,赤藻水域的水藻能不能提煉龍血?赤藻水域就是一位龍王的血液所化.”

“不止赤藻水域可以,其他水藻應該也可以。

按照薛道友的文章,龍血蘊含什麼原初生命,和藻類最接近。

所以龍血才能化為赤藻。

我們繞開龍血,從藻類提純那什麼原初生命,也能充作生命之基,淬鍊肉身吧?”

“的確,這個主意不錯,我去試試.”

……伏衡華在道臺看評論。

很快就看到有實驗者回復。

“普通藻類不行,沾染靈氣的藻類可以提取一些生命物質。

我還沒研究透徹。

你們誰在試試?”

“你研究的,不會是木精吧?不過木精也可以煉體,充斥生命之源,對人體傷害極小.”

不多時,有一位宗師恢復。

看到“大靈通”三個字,伏衡華私聊傳訊:“你們不是在幹活?又開小差?”

“忙裡偷閒罷.”

顏羽源回了一句,抬頭望向滄瀾劫仙。

劫仙也在刷道臺評論,尋找對自己有幫助的煉體之術。

煉血入聖,說得輕巧。

但每一個人的體質不同,需要的秘術也各不相同。

如今已經有幾位演法師在道臺公然打出旗號。

“幫人設計推演‘龍血煉體術’,一百雲幣一篇.”

“煉體秘術,三百雲幣,保準玄級以上.”

“地典層次的煉體法,價格面議.”

看著這些評論,以及跑去評論下留言的修士,伏衡華感嘆。

誰說修士腦子死板,不懂變通,還不如凡人聰明?這凡人會的,他們不也照樣會嗎?滄瀾劫仙找最後那個自稱能創造地典仙訣秘術的神秘人。

可剛一聊天,對方直接道:“滄瀾?你瞎摻和什麼?你的煉體法對應真靈境。

滾滾滾——”一聽這口吻,滄瀾劫仙神情古怪:“天京前輩?您怎麼登陸來了?”

“我不能登陸?過來賺點零花。

記得,別暴露我這層身份.”

說完,天京老人又去折騰其他人。

他是一位真靈境的劫仙,已度雷火二劫。

且是昔年太玄宗飛天離去時,未曾離開的真傳弟子。

論輩分,他是當今太玄各道脈共尊的大前輩。

同時,他也是天玄道臺的發起人之一。

兩千年修行,讓他的心態無比蒼老,越發遲暮。

唯一能讓他有所寬慰的,就是天玄道臺內諸修欣欣向榮的討論氛圍。

每當他看到這一幕,心態就會無比滿足。

“打打殺殺非仙道所為。

有彼此使絆子、拖後退的功夫,不如聯合研究探討,才能復興我們的東萊修真界啊.”

當今的東萊萬島和神州時代對比,修真界整體實力衰落一大截。

天仙沒有,劫仙二十三人。

各道統宗師加在一起,勉強湊到三位數。

金丹修士在一萬左右。

要知道,東萊神洲最強盛時期。

那可是天仙滿地走,金丹不如狗。

如何振興東萊,是懸在劫仙心頭上的要緊事。

首先一點,防止內鬥。

打生打死,終究都是東萊自家人。

有打架的力氣,何不用來複興神洲?作為神州遺老,天京老人對此更加迫切。

他清楚,自己第三次風劫的成功率很低。

極大可能是轉世重修。

在此之前,他想要親眼看到神州復起,東萊振興。

為了締造這一盛事,他們這些前輩花費數百年光陰毀滅魔宮,為後來的修士打造一個良好的修行環境。

再利用道臺為諸修交流有無,搭建繁雜的人脈關係,確保大家在人情往來中,逐漸化解矛盾。

前番“羽仙真籙”,如今“龍血煉聖”,兩種秘術的出現讓天京老人心情激盪。

“這往後的築基修士可有福了.”

當今天下,修成金丹者不過萬數。

築基九層的修士才是修真界的中流砥柱。

“九重仙籙”和靈脈體系,本就讓修士多出一成把握,如今聖人之體再添一成。

可以想象,未來金丹修士的數量要暴增多少。

……滄瀾劫仙在道臺轉了一圈,對煉血入聖的秘術也沒什麼靈感。

突然,他看向四周眾人。

一群元嬰宗師明面上在幹活,私底下紛紛用神識瀏覽道臺靈雲,和其他人交流討論,研究屬於自己的“煉血入聖”秘術。

“我說,要不給你們放幾天假?你們沉沉心思再來?“一個個的,人家‘菩提’都幹完走人,你們還在墨跡。

丟不丟人?”

顏羽源等人回神,紛紛擺出一副正襟危坐的模樣。

“別跟我面前裝。

我還不知道你們?你們肯定在盤算去哪裡尋龍血,如何推演自己的‘聖人之體’.”

聖人之道,性命雙修。

可自元嬰道以來,修士們逐漸走上“元神為主,肉身為輔”的道路。

這一點在伏衡華的造化體系更為明顯。

陰神化身出遊,肉身卻無比孱弱。

這一點,諸修明白卻無可奈何。

打熬肉身,這需要時間啊。

可薛開、天璇子的文章一出,眾人找到捷徑。

用龍血補全肉身,減少水磨工夫。

雖然會有心境不穩等弊端,但度過天劫更重要。

度過之後,再慢慢煉心。

正因為大家都抱著這個想法,所以這次的風潮不亞於“羽仙真籙”體系。

眾修也不尷尬,紛紛開口認錯,然後一邊幹活,一邊繼續分神識外出觀覽。

劫仙嘆氣道:“你們啊,早點幹完活。

我回頭帶你們去北海,咱們設法將雷龍王的真血抽掉。

有那東西,咱們打熬聖體都夠了.”

“您早說啊!”

“可等你這話呢!”

眾人精神振奮,馬上收回神識,開始專心幹活。

“哼,一群豺狼貪鬼!早知道,剛才就該把你們都攆出去.”

天璇子抬起筆,笑嘻嘻道:“把我們都攆走,您自己一個幹?你可捨不得.”

“就算前輩捨得,我們也不樂意走啊.”

隨著他們進行博物勘定,逐漸瞭解這門學問的奧妙。

瞭解世間萬物,各類生靈的物性,就可以變化乃至利用這種物性,從而完成天罡法“胎化易形”。

這是勘悟鑽研天罡法的大工程。

類似的行動,眾人只能聯想到神州時代的幾次大行動。

立雷池。

諸修合力打造雷池,妄圖與天對抗,讓眾生自我掌控雷劫。

雖然那次行動失敗,雷池被天地吸收,成為三災劫數之中的“天雷劫源頭”。

但因為是上古修士合力打造,眾修士對雷池本質十分了解。

最終也完成天罡法“掌握五雷”的解析。

塑山河。

在赤淵道派帶領下,諸修搬山填海,塑造東萊神洲。

從而領悟三山三海等諸多天罡法。

此外、飛身託跡、降龍伏虎、顛倒陰陽、呼風喚雨、騰雲駕霧、翻江攪海、逆知未來等天罡法,也都被修士們合力研究解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屍身尋道

水道不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