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在金符道主等人逐漸適應八門陣時,伏衡華捧桃核從帳篷轉出。

將一顆桃核扔到地面,桃核閃爍金光,迎風變長,化作一座雕工精美的木質宮殿。

門有五戶,窗開十二。

樓欄閣臺,一應俱全。

宮前立碑,書“長生不老,壽與天齊”八字,石青糝之。

這般動靜引來眾人圍觀,衡華對孫卓雲、李堂笑道:“如今,來八門陣的同道越來越多,地方過於逼仄。

總不能真讓大家席地而坐,或者擠在帳篷裡吧?”

夢姑望著宮殿,似有所感:“這小巧果核,也是一座微觀造景?裡面也有陣法構造微型福地?”

轉至碑後,見一行小字。

“捉金晶,固命基,日魂月魄伴東西.”

她暗暗思量,衡華又把第二枚桃核扔出,樓閣宮殿在中宮之位隆起。

碑書“瑤臺清淨,紅塵隔遠”,碑後亦有一行小字“水中火,陰生陽,卻把黃童升太微.”

朱欄雕鳳,五色煥彩,乃是一處女修之所。

第三枚桃核扔下,清淨古樸的道庭仙廬出現。

碑書“混元生象,帝鎮中天”,後亦道“煉虎符,捉奼女,七星入殿煉北斗”。

衡華不斷投下桃核,宮殿一座座升起,碑前後皆有篆刻。

夢姑瞥了一眼伏衡華,沒有多言。

她往蟠龍島做客,自然見過伏衡華在琅環館內的工藝品。

“這小子的癖好,多年來仍未改啊.”

其他修士見宮殿寬敞,一個個嘖嘖稱奇,並挑選心儀宮殿。

金符道主和天璇子站在一處宮殿邊嘀咕。

門扉雕日月之相,左右樓臺對稱,窗六扇,乃應“六陽山”“六陰谷”之說。

碑書“日月參合,光明巍然”。

碑後曰“煉三寶,作三光,精與氣合復還神.”

“道兄,你不覺得,這玩意如果放大幾萬倍,和某個東西很像?”

“山渡?”

桃核雖小,樓臺宮閣卻一應俱全,甚至還有假山奇石。

如果放大幾萬倍、幾十萬倍,不就如同一座在水上漂泊的山渡靈舟?“這小子,所學之雜前所未見!”

可這小子偏偏能把各種所學以很奇怪的方式糅合在一起。

山水造景,看似用處不大。

實質上,卻可以充作祭煉“人造法相”的素體。

將神識寄於山水造景,也能凝練法相,並借用山水造景內模擬的福地領域。

“這小子的思路,完全是打著讓築基修士的戰力不斷逼近金丹境,打算徹底抹平兩個大境界之間的戰力界限嗎?”

洪璇璣、武正新盯看伏衡華好幾日,很想把伏衡華拉到身邊罵一頓,以前輩姿態好好勸誡:研究這些東西有什麼用!你有研究這些雜學的時間,專心修煉,不就可以早日邁入金丹嗎?但礙於二人與伏衡華並不親厚,不好出面說此告誡之言。

可二人心生憐才之意,遂請恆宇真人勸誡。

真人看著二人,幽幽道:“他出自延龍水域.”

二人一琢磨,心中五味雜陳。

延龍水域終究不如三大水域清貴逍遙。

在龍王的壓迫下,在妖潮時不時摧殘一次的情況下,延龍修士根本無法安心修行。

人造假丹、人造法相、福地造景……這些直觀提升戰力,對自我道心修行幾乎無用,甚至可以說是累贅、阻礙的手法,對延龍修士而言,無異於活命良方。

尤其是體型巨大的機關傀儡法相。

其假想敵,真的是人族?延龍水底數量最多,最讓修士戒懼的,不正是那群體型龐大,動輒引發洪水巨潮的金丹級水獸?巨型傀儡,是針對這些水獸的殺器。

“你二人在此,不過見識這小子的些許皮毛.”

周瀟把伏衡華多年來的所作所為告知宗門長輩,天京子模擬側寫伏衡華性格,也明確告訴眾人。

伏衡華這些籌備,俱是為了針對延龍水下威脅。

屠龍,終究是延龍修士最大,也是最不可實現的幻夢。

“你二人的好心,我會告訴他。

但你們不用太擔心,伏衡華這小子,性格喜新厭舊。

用他家裡人的說法,只管挖坑不管埋。

各種技藝在他手中,都能玩出新花樣。

但也僅僅是一個有意思的新奇觀點,淺嘗即可。

你看他眼下鼓搗什麼機關法相。

他未來,絕對沒心思在此道上深造.”

屠龍之戰,非一人可為。

伏衡華開頭,自然是希望後來人將道路補全。

他所做的,僅僅是一位開道者。

“不過,這種具備開宗立派資質的,是天底下最麻煩的一等人.”

恆宇真人說完,二人默默點頭。

一般修士墨守成規,前輩師長讓怎麼修煉,就怎麼修煉。

告訴他們,什麼方向不能練,他們就會乖乖聽話,不會有半點創新,只會老老實實走前人劃定的道路。

但是,總有一些人離經叛道,不喜歡按照前輩告誡來。

道為陰陽,為太極之初。

故成丹必須參陰陽之法,不可躍出此藩籬。

為什麼必須按照陰陽?其他屬性的元力不能成丹嗎?不清楚,但前輩如此教導,你等便如此修煉,不可擅自修改!最終,一位修士借鑑古文明,創造山法成丹,開闢赤淵道派。

另一個人看到有人跳出太玄道宗劃定的圈子,也走出紫皇道統。

接著,玉聖道法也出現了。

金丹品相太差,不能一步劫仙,就必須轉修。

為什麼?不知道,但這是前輩的經驗,你們只需照辦,老老實實提升自己的丹相品質就可以了。

提升不來,早點轉世去吧!在數以千年的歲月中,凡丹相劣等,不入上品的修士都會主動尋找轉世之機,不會再對此生抱以期望。

於是,又一個離經叛道的人出現。

他不認為自己必須轉世,另闢蹊徑,創立元嬰道,直接掀翻“金丹九轉”體系的基本盤。

道,繼往聖之絕學,開萬世之大道。

不僅要繼承古老的,更要推陳出新,走出新的路線。

但有些標新立異的天才性格古怪偏激,不喜正道理念,越走越偏,最終墜入邪道。

“他的才情,自由發揮去吧。

咱們這些前輩能做的,是如何讓他守心歸正歸,不墜入邪魔外道.”

洪璇璣感嘆道:“伏家那兩位道友,恐怕要操碎心了.”

“但這小子若真成長起來。

扶風仙宮、風仙一脈真可復興.”

武正新親眼看到伏衡華的才情,終於歇掉邀他入玉聖閣的念頭。

這樣的人物,縱觀玉聖閣歷代,也只有寥寥三五人。

除卻開闢玉聖閣,大興玉聖閣的兩位祖師外,剩下的人都已離開玉聖閣,建立屬於自己的道統。

既發揚玉聖仙法,也走出自己全新的理念,有成仙之資。

這樣的人物,當下的玉聖閣無人可以為師。

“不過,闢道之人未必是一道之大成.”

能創造技法,開闢道路,固然讓人欽佩。

但後來人站在前人肩膀上,只會比他們走得更遠。

“他那些東西,你們拿回去多多研究,興許會另有斬獲.”

恆宇真人從伏衡華的行動間,窺見他諸多隱秘。

以這小子的造詣,只會著眼於群星嗎?他對五行道法的造詣不差。

而福地造景,更涉及山河福地。

或許,他未來也會塑造山河諸神相?伏衡華隱瞞萬神圖,只拿周天星圖糊弄世人。

恆宇真人亦是演法一脈。

他專精深造道法咒術,可本身也是一位博學見聞的大前輩。

從伏衡華種種作為中判斷:這小子所研習創造的一切道法,最終都會融入那捲成道之寶。

功法演化神相。

微觀造景擬化領域。

如果那些虛幻的神靈再具備人造假丹,跟真正的金丹、元嬰修士有什麼區別?周天萬神,便是上萬個金丹、元嬰,這小子的野心大著呢!如果伏衡華得知恆宇真人所想,便不得不感嘆,這天地間的演法大師沒有一個是蠢人。

正如對方所想。

萬神圖包羅伏衡華所有學識,是配合萬道金丹的專屬法寶。

微觀造景技術,在其中自有體現。

但並非恆宇真人所想,先有造景術,再有山河諸神而是不久前,伏衡華從“土地神域”中有所頓悟。

一方山水得其神意,故可演化道域福地。

小玉庭山,乃伏衡華以封神之術點化“玉庭山神”後,借玉庭神域模擬而來。

一山一水尚且如此。

若萬神圖記錄東萊天地的所有山河氣象,便可隨意在這方河山範圍內施加土地神域。

那時,只要伏衡華站在這片天地。

其他金丹修士也好,元嬰宗師也好,凡戰鬥時,都相當於落入伏衡華的領域主場。

莫說金丹、元嬰,萬神圖真正煉成,遇見劫仙又如何?製造幾個桃核宮殿後,衡華再度回到帳篷裡面。

他的帳篷內有乾坤,倒不覺得逼仄。

招呼嘯魚二人,開始下一個研究。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在遺洲,伏衡華把自身所學得以實踐應用。

每一個奇思妙想的實踐,都讓他對相關所學有更深一層的體悟。

而創造,本就是造化大道最鮮明的體現之一。

每有新的靈感,新的創造,造化大道的修行也隨之提高。

不僅本尊,遠在千里之外的菩提道人亦能感知本尊造化大道精進,從而增進自身。

周瀟與他同行,有感菩提道人身上的氣息越發具備勃然生機,不禁讚道:“合該如此,就要這個姿態,你我才好去神木一族,拉攏他們。

記得多準備幾本草木修行的功法。

屆時,都用得上.”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仙界收屍人

雕刻若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