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光渺然,仙氣湧動。

五色劍芒與雲光接觸,遂徐徐盪開、消散。

恆宇默默看著這一幕,而當瞥見第六雲環有一縷雲氣剝離,目光閃爍。

“好好,這套道法很不錯.”

天璇子和戚玄也看到衡華崩掉第六雲環的一縷雲氣。

那可是元嬰宗師級別的防禦。

“不愧是伏丹維的孫兒。

有這套殺伐劍陣在外行走,一般金丹修士也不敢招惹他,頗有乃父之風啊。

當年他父親,也是靠著陣法走天下.”

戚玄剛說完,就見天璇子翻白眼。

“哼,哪個金丹修士會給他時間佈陣,還自己傻乎乎跑到陣中心等待蓄力?”

戚玄默默道:於治通會。

他當年所謂的一面之緣,就是看到那幾個年輕人一起把金丹劍仙於治通揍了一頓。

天璇子不知師弟心中所想,繼續道:“金丹之流,見他架起劍陣,只需遁行千里,避開鋒芒。

然後千里之外隔空一劍足矣。

你沒瞧見,他掐訣的那套動作……嘖嘖……換成我那群師侄,師兄直接上手打人了。

我敢打賭,他這套劍陣絕對是倉促間組裝,他自己都玩不熟呢.”

恆宇真人撤去道法,施施然走到衡華身邊鼓勵誇讚,並不斷打量衡華身邊的護體靈光。

這小子的法力品質比我的陰陽玄微真元要高一籌。

正因為高出這一籌,所以他才能在築基層次調動更強大的五行之力,並震散第六雲環的一縷雲氣。

不是劍氣的威力,而是法力自帶的壓制性。

而這種比自家真元更高一個等級,恆宇真人只能想到一個可能。

天書。

不會吧?就算這小子自己犯傻,他家裡人應該也會說明白吧?他家裡犯蠢,周瀟也會提醒吧?不要盲目追求天書的高等級!演法師或許能憑藉自己的天賦,創造煉氣、築基兩層心法,但在金丹期必然受阻。

玄微派的天書再撰計劃卡在半道,真是因為煉氣、築基心法?那是卡在金丹九層,卡在金丹破嬰、元嬰歷劫!為此,恆宇真人親眼看著好幾位師兄和天賦超絕的師侄遺恨隕落。

“周瀟那小子,教導伏衡華二十年,這些常識都沒告誡麼?”

再想到伏衡華博而不精的爛毛病,恆宇惆悵地嘆了口氣。

或許,這就是伏家讓他來玄微派學習的目的吧?伏衡華被恆宇真人誇獎時,面上謙虛了幾句,心中早已樂開了花。

九龍法終於完成了!五行九龍法和五行神山極為契合,這也是衡華苦苦研究九龍法的另一重目的。

以五行山構架的劍陣雖然統攝一切五行造化之理,但到底《造化會元功》不以殺伐見長。

以五行神山凝聚而來的五口神劍比起真正的劍仙之劍,仍有不小的差距。

但當九龍法刻入五行山,會增加自己在五行道法上的威能,且能自動生成五口九龍真劍,進一步增加五行劍陣的殺伐之功。

排除邪術、魔功,五行九龍神洛陣是自己明面上的最強殺招。

以後,自己如果不小心殺死一個金丹修士,就可以推脫到這上面。

……“前輩,有件事還請您幫忙.”

眾人道喜散去後,衡華請恆宇真人入竹林。

金珠、木籠、水盂、土印、火罩在身邊飛舞。

“我想用這五件秘器煉成一件承載道書的法器,可我對這方面涉獵不多.”

“載道之器?這個簡單,我教你.”

真人旋即傳授衡華一套上乘煉器術。

這種煉器術並不製作法寶,而是製作“承載大道烙印”的特殊容器。

《易》雲:“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道,無形無相,無名無實。

而器為有形之物,乃載道之物。

混元天書、太玄天書、太陰天書等,都有自己的載道之器。

可以隨世事而變,不斷更易自己的修煉內容。

也是借鑑於此,各大門派的仙書傳承都會製作載道之器。

這可比衡華常規使用的玉簡、金冊要高等多了。

衡華求教“載道之器”,也是為了日後將神洛天書製作成“造化天書”的載道之器做準備。

恆宇真人手把手指導,衡華很快將秘術學會。

在真人指點下,他手捏“伏道印”,四十五條神龍在身邊遊蕩。

龍吟陣陣,宛如大道之音自渾蒙中迴響。

隨後,他眼前出現一個五色氣旋,神龍一條接一條飛入氣旋。

氣旋凝為實體,將金珠、木籠等五物融合,變成一面巴掌大小的玲瓏玉盤。

真人提醒道:“可以了,現在書寫赤文.”

衡華另一隻手凌空書畫,寫下自己當年改良後的《五氣雲龍經》,下附赤焱、碧水、青乙、太白、黃天五篇分冊,有煉氣、築基兩大境界的十八層修行法。

以及五行九龍真法的五個地級道法,和由此衍生的玄級道法十五個,黃級道法三十個,劍訣五篇。

真人在旁觀摩,暗贊:這篇道書放在仙門,也可視作一脈成道傳承。

若能補全後面的成丹篇,自開一脈道統也使得。

可惜,《五氣雲龍經》如何成丹,衡華沒有實證,自然不敢妄論。

他只是將《雲龍經》所能締結的各類金丹品相列出。

上二品金丹之五氣雲龍丹。

上三品金丹有赤焱龍虎金丹、赤離玄火金丹、九極火龍丹、碧水龍虎金丹、九曲水龍金丹、太白素華金丹、九元蒼龍金丹……共計十五種。

將這些書寫完畢,衡華又在最後面寫下自己推演的一篇五氣成丹口訣。

這也是他博覽百家,又借鑑扶風仙經和諸多道書仙書改出來的成丹口訣。

至於能不能成,那就不好說了。

反正這篇口訣無法供《造化會元功》成丹。

越修行,衡華越感覺天書奧妙。

自己目前所研究的千百道書、功法,沒有一篇能助益自己結丹。

包括那幾本來自太陰傳承的古早天書。

噹噹——五聲鍾音在空中迴盪,“五氣九龍玲瓏玉盤”表面浮現一道道赤金符文,隨後一一隱沒消失。

“成了.”

衡華嘗試啟用九龍盤。

九龍盤依循衡華的體質,自動將《五氣雲龍經》展現。

隨後,他又往恆宇真人身上一掃,玉盤浮現赤焱、碧水兩篇。

“這就有點‘天書演道’的妙處了。

畢竟,當今各派傳承的載道之器祭煉法,都是模擬天書而來.”

恆宇真人意味深長說了一句。

衡華起身拜謝。

真人含笑道:“你創造九龍真法,但掐訣生澀,動作笨拙。

如今九龍盤製作完成,日後可多多研習。

這篇道法對你的‘五行山法’頗有幫助.”

“修煉九龍真法?”

衡華搖頭。

九龍法已經創造出來,接下來還需要費心思深造研究嗎?頂多陪老爺子演練幾次劍陣,將佈陣技巧磨鍊到粗通、純熟地步就頂天了。

衡華一貫習性,粗通或純熟一門道法後,就能扔一邊去。

眼下,衡華興致已經到另一件事上——萬神圖創造。

太乙封神咒有了,雲軸即將從水底到手,五行道書也已完成。

接下來,就是著手打造萬神圖的雛形。

至於九龍法,回頭尋幾個有緣人,結交人脈。

然後培養資助金丹修士,讓其欠下自己人情即可。

看出衡華已經對九龍法失去興趣,恆宇嘆了口氣。

跟周瀟說的一點不差。

這小子只喜歡創造功法,創造完成就再也不搭理。

除非靈感再來,他想要修改。

不然,這篇道書他可以扔到角落吃灰一輩子。

恆宇真人想了想,又道:“你這篇九龍法對我啟迪不小,我跟你換,如何?”

“何須換?前輩直接拿去閱讀吧.”

衡華大方地把九龍盤遞給恆宇。

“回頭我要給一位道兄閱讀,助其成道。

前輩看完,記得還我便是.”

“助人成道?”

“我認識一位道友,修煉五龍法,目前即將結丹。

讓他借閱九龍盤,或許能感悟靈機,更近一步.”

衡華提及宇文春秋的狀況。

聽聞宇文春秋出自玉聖閣,老真人神情微妙。

隨後衡華又談起洪昌乙。

“洪道友出自五行道,或許也對這部道書感興趣。

若洪前輩看上,還能賣個好價錢.”

作為演法師,衡華最念念不忘的,就是自己在延龍時,幾乎沒有修士買自己的道書。

如今到三大水域修行,衡華自然希望把自己的名聲打出去。

“天央的五行道?”

真人又是一陣無語。

“金方水域也有五行道統,也有人需要這道書,你怎麼不先想著這邊?”

衡華有所感悟:“老真人,三大水域的爭鬥已到這一步嗎?”

“那倒沒有,只是——你該知道,金方水域的水域圖是什麼樣子吧?”

金方,顧名思義,就是一個方形的水圖。

但現在的金方水域,左上角缺了一塊,右下角也缺一塊。

左上那塊被玉明劍聖划走,從遺洲升起一座玉明劍洲。

右下角那塊被炎水水域分走,卻是當年九陽教時的往事。

“這是紫皇和玉聖兩閣的手筆?”

“不錯.”

兩閣在神州時代,被太玄、赤淵兩派壓制幾千年。

如今好不容易兩座大山離開,他們自然希望太玄各派長長久久分裂下去。

“曾經,我派牽頭太玄各派,打算建立一個太玄聯盟,重新統合太玄道統。

但受阻於兩閣壓力,非但沒有成功,反而被二閣挑撥,導致兩儀道和我們離心,金方水域又多出一座兩儀六合洲.”

太玄道宗曾執仙道之牛耳,如今沒落分裂,兩閣自然不容他們重新復興。

恆宇真人對五行道可能沒多少意見,但是玉聖閣……想到自家連雲井都沒有,必須仰仗兩閣行方便,老真人又是一嘆。

“罷了,這些矛盾和你無關。

你便安心傳法吧。

多一份善緣,對你未來有幫助。

尤其是這種成道之恩,那個姓宇文的小子,就要欠你一份莫大人情.”

衡華笑而不語。

他可不僅僅希望宇文春秋欠自己的人情。

他倆關係不錯,衡華樂見宇文春秋成道。

但除此之外,他希望宇文春秋在玉聖閣的地位越來越高,最好混入高層,甚至成為下一任掌門。

如果混不上高層,那就利用常月子三百年後刑罰結束。

挑撥其妒火暗算宇文春秋,設法陷害他,最好再把宇文春秋逼出玉聖閣。

因為常月子和玉聖閣那倆巡海使者,外加伏青翰被冷落等緣故,衡華對玉聖閣感觀並不好。

他心中陰暗的念頭,希望把玉聖閣拆掉。

一個強勢的玉聖閣,對遠在玄鈺水域的天素宮並不好。

所謂“一鯨落,萬物生”。

玉聖閣分崩離析,才能讓玄鈺水域展現全新的活力嘛。

但與昔年對韋家傻子的佈局類似。

衡華只是順勢而為,埋下一個暗子,會不會爆發,全看後來天意,他不會過多幹涉。

“對了,真人。

我打算在太玄大澤尋一件成道之物。

曾經和宋前輩提過,他許我行動。

你說,我要不要再跟天璇子前輩等人說一聲。

他們也是太玄傳人,會不會……”“無妨,你自取吧,”真人笑道,“我們雖然是太玄道統的嫡傳門派,但沒有人修成《太玄天書》,便不好以領袖自居。

如今太玄遺址,自然是大家各憑手段——”突然,他恍然大悟。

“你在浮島構建的那些奇怪陣法,就是為了去遺址拿東西?”

“九龍法,也是其一。

明日正午,老真人可觀我釣寶.”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叫錢英俊

王至秦

仙骨令

顧九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