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宮事宜暫時安排後,伏衡華攜妹妹與恆壽、嘯魚返還洛龜島,繼續飲宴。

月末,西洲來使方姍姍趕來。

收下聖皇送來的火樹銀花,衡華亦還禮三顆天壽長生果。

“閣下代我向聖皇問好。”

西方聖皇的訊息,他在南洲有所耳聞,那三位魔帝對西洲亦忌諱不已。

“來年,我欲舉辦通天盛會。屆時東萊各宗各族,在‘四瑞洲’彰顯修真成果。不久前,南洲幾位仙人前輩得知,大為不樂。非要我把南洲各勢力也邀請上。說什麼通天后人非東萊一洲,南洲亦要參與。

“我私心想著,此事也要與西洲諸位告知一聲。若有意,來年九月可赴‘四瑞洲’彰顯西洲成果。”

通天盛會?

幾位官員臉色微變。

什麼南洲搬出通天后人身份非要參與,不就說明如果不參與,那就不是通天后人了?

想到自家陛下的脾氣,官員心中有譜。

說了幾句場面話,要回去請示聖皇后,他們不顧伏衡華挽留,匆匆告辭離去。

跟他們談完,伏衡華馬上去拜訪霍仙人,討論這件事。

“西洲欲試探東萊深淺。不得已,我用‘通天盛會’轉移注意。他們已經應下,不知南洲可有意參與?”

霍仙人沉吟一番,點頭道:“赤淵一脈出自東萊,自不能讓那位聖皇小覷了故土。”

從情理上如此,而從利益上講:如果聖皇覺得東萊可欺,動了一統四大洲的念頭,南洲之地也難得清淨。

利用這次通天博覽盛會,打壓西洲野心,算是東南兩洲的默契。

得了這邊許可,伏衡華再度和伏丹維商量,說辭又有不同。

伏丹維透過討論組和天京子三人討論時,說道:“西洲咄咄逼人,恐來意不善。霍前輩出了個注意,我等兩洲構建東南互保,並在來年舉辦盛會,以此彰顯實力。他們不來便罷,若是來了,便可敲山震虎,避免被西洲輕看。”

作為伏丹維第一次提建議,三位前輩自然不會駁了他的面子。而延龍水域也的確需要一件隆重之事彰顯地位。

三位前輩通情達理,並許諾來年盛會上,三人定會親臨捧場。

……

萬洲世界博覽。

嘯魚站在伏衡華背後,看伏衡華伏案撰寫的文案規劃。

按照伏衡華構想,屆時要在“四瑞洲”一角為各方勢力留下空地,方便展覽本洲本族物品。而若此舉舉辦得當,作為成例。那就是不亞於天央盛會的另一場東萊盛舉,也是伏衡華作為聖人,教化東萊的功績。

當然,在此之前他還有許多事情要做。

“慶賀典禮的九月過去,接下來就要忙起來了。”

衡華取出長生道樹,用樹根手杖敲擊枝椏,一顆顆虛幻的丹實在樹梢凝聚。

並非開花結果,千年一成的長生瑰寶。

而是伏衡華以自身大道靈韻為根,孕養模擬的修士金丹——俗稱“假丹”。

足足煉製十八枚假丹,嘯魚用丹盤仔細收好。

“這些玩意,你給老爺子送去,請他按照族內貢獻,賜予那些壽元將盡的有德有功之人。”

嘯魚好奇道。

“以少爺如今手段,為何還要培植假丹修士?道鼎術孕養下,不是人人可為金丹?”

“這便是此等假丹的玄妙了。看似是卡死境界的假丹,實則是我以金丹大道演化而來的丹種。一丹九實,只要為我家立功,便可不斷賜下真種。”

第一顆真種丹實賜下,是假丹,等同原本的九品丹。可當融合第二顆真種,便可晉升八品。然後是七品、六品……

當為伏家立下無上功勳,賜下九枚丹實,一躍成為一品金丹。

這才是真正的聖人賜藥,沒有任何後遺症的情況下,把一個人雞犬升天。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功勳。

嘯魚託著丹盤,馬上前去蟠龍大殿。

她離開後,伏衡華繼續炮製長生道樹。

天邪劍在手,於樹幹挖下好大一塊樹皮,然後割成一大二小的三塊。

長生道樹撕掉樹皮,滾滾元氣開始逸散,樹上的靈花、寶葉開始萎靡。

虧得伏衡華修行造化,又與此樹息息相關。他迅速劃破手腕,以自身真血滋養,很快又讓道樹修復。

只是他的血液沒有經過特殊淨化,具備強大且豐富的生命烙印。那密密麻麻的烙印出現在樹幹的幾片葉子上,十分破壞美感。

衡華伸手一揪,將那幾葉子抓在手中。

原本脈絡清晰,宛如道痕的樹葉已經不見。取而代之,是無數個寄生在葉脈細胞內的紅色斑點。每一個斑點,便是一個先民的生命靈種。

“有點明白,風前輩為何看重我了。”

僅僅是這一次流的血,如果融入大地。再經過地脈百年、千年的孕育,就有可能誕生新的人族。

眼下,這些人族的傳承烙印承載在這幾片葉子上。

“真成怪物了。落一滴血,我就能多幾十上百個後裔來——不對,他們是不是我的後裔,都要兩說。”

自己的血液宛如一個龐大而繁雜的基因庫。記錄從自己向上幾十代、幾百代人的基因資訊。在靈脈結合下,可以讓那些人的資訊在地脈重塑。

換言之,衡華生出來的人有可能是與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完全相同血脈的先民。也可能是幾十代、幾百代前的老祖宗。

是以他為起點,向上不斷延伸的血脈基因譜。

而這種最初誕生的先民,反而不受天胥神洲喜歡。

因為原型們可能都還活著。

唯有讓這些先民繼續繁衍,形成一個全新的文明。他們繁衍交合,又形成全新的基因傳承後,才會被天胥神洲接納。

唯有這樣,天胥神洲的血脈傳承才能不斷發展,而不是原地踏步。

衡華打量手中的幾片葉子,暫時沒想好如何處置。

埋地裡,誕生一批先民?

且不說時間悠久,眼下也沒合適的地脈啊。總不能直接埋在洛龜島,自己再建立一支伏家吧?

銷燬?

雖然不是真正的生命,毀了就毀了。

但是不是有點太可惜?萬一自己日後需要創造新的人類,還要重新放血?那不是自虐嗎?

原本風天南給伏衡華放血,都是藉口檢查,抽一管血。誰能想到,風天南為老不尊。竟把一個水桶變化為拇指長的琉璃管,狠狠抽了伏衡華一大桶血。當時,他的小臉都白了。

暫時把樹葉收起,衡華繼續炮製三塊樹皮。

分別在上面寫下“萬魔策”“萬妖幡”“萬仙錄”字樣。

這三物便是未來東萊神洲一切修行者的戶籍了。

只要有靈,只要被東萊金榜感知,便會被三份名冊記錄。

這時,嘯魚歸來。見伏衡華專注制器,便躡手輕步的走到其身後靜候。

……

兩個時辰後,待伏衡華將三件法寶的器胚製作完畢,才抬起頭。

“祖父怎麼說?”

“老太爺說,為伏家培養戰力,犒賞功勳的想法很好,但不應侷限於伏家。他希望您製作兩類假丹。一類與伏家血脈繫結,專供族人祭煉。也可提純血脈純度,增幅伏家天賦威力。一類普通假丹,可對外開放。”

“對外?”

衡華頗為不解。

“老太爺說。天下俠義有德者,若修行無法寸進,且經過檢驗勘察,當賜假丹,以作嘉獎。”

衡華頓時沉默。

大手筆。

老爺子的目光不只侷限一家一戶,而是要為整個東萊立下賞罰規矩。

“老太爺還說……”

“說什麼?”

“鬼門幽世懲惡,斷天下人興魔作惡。而賞善之事也當一併提上日程。唯有如此,東萊修真界才會人人向善,道昌人和。”

衡華繼續沉默。

這時,恆壽也忙活完島上事務,回到書館。

正巧聽到最後幾句,他輕輕問:“老太爺的‘賞善’,莫不是讓少爺繼續加班趕工假丹?”

“沒錯。他老人家計劃很好,可真正受苦勞累的人是我。”衡華一臉嫌棄。

“那少爺希望我去回絕?就說您閉關?”

“算了吧。從整個東萊神洲的角度,這是一件好事。往私了說,加強伏家影響力,增加我的名望,對未來入駐‘城主府’有幫助。往大了說,老爺子的聖道誕生以及東萊再興,都有助益。”

衡華自然要去做的。

可老爺子這般狠毒地壓榨賢德聖孫,他的良心不會痛嗎?

眼珠一轉,衡華有了計較。他吩咐嘯魚:“去老爺子庫房看看,我煉製假丹需要諸多物資,老爺子那裡有什麼,你覺得適合的都搬回來吧。”

“這……這可以嗎?”

恆壽笑了,捧著伏衡華道:“老太爺體恤少爺辛勞,又一心為天下著想,豈會捨不得些許外物?少爺,對吧?”

“沒錯。”

衡華將“萬仙譜”一分為二,交給二人:“你們回去後,仔細溫養二寶。他日待少爺定下仙道規矩,你二人便替我管理天下男修、女修。”

“我二人?”嘯魚吃驚道,“天下男女修士之首,不應該是少爺和東方少宮主?”

“東方另要節制天下群妖,可沒工夫操持這個。”

仙道歸我(嘯魚恆壽代理),妖道給東方芸琪,魔道給江德遠。

未來東萊三道,俱是我的親朋心腹把持。

那樣穩妥繁榮的修真界一成,我不就可以繼續逍遙自在,安心在琅環館讀書了嗎?

對於權利、地位,伏衡華並不熱衷。

真要是大哥沒走,父母俱在。伏衡華也樂得清閒,躲在書館裡逍遙一生。

可既然從書館走出來,決定出島攪動天下風雲,獨挑大樑。自然要把天下打造成自己心目中的模樣。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不外如是。

……

玉象寶洲。

陰沉的天空不斷灑落血雨。

電閃雷鳴間,三顆火球在魔霧中穿梭。

“聖人,聖道。該死的聖人,該死的大盜。”

因扶羅面對曲玉水和風天南的夾擊,越發感到吃力。

雖然他也清楚,自己肯定贏不過。但怎麼離開,怎麼保留更多力量回歸虛空,也是一門學問。

把伏衡華拉過來的用意,就是希望用伏衡華相要挾,迫使風天南讓步。

誰知,風天南反應那麼激烈。而且他似乎也認識伏衡華這小子,竟主動跑到星海跟自己“談心”。

因扶羅不得不眼睜睜看著伏衡華離去。而等風天南得到族中前輩支援後,對因扶羅的最終攻勢便開啟了。

避難地。

李樸、王鶴音等人仰望天空。

一頭水妖和兩個孩童也在他們身邊。

衡華抓住的水妖以及兩個失去親人、被輾轉拐賣的孩童,並沒有帶回東萊。

在伏衡華看來,比起自己,顯然李樸等人更適合教育。

教導水妖萌發善念,或者引導這倆沒有修仙根骨的凡人讀書寫字。這邊的“聖人們”不比自己強?

空中的轟炸綿延萬里,魂海被三位大能生生打碎成幾大塊碎片。

而仙道大勝的局勢越發明顯。

王鶴音忽然道:“我突然為波月、碗山二人可悲。”

“是啊。愚蠢之輩。”

在自家即將取得最終勝利的前夕,他們倆沒有維繫最後的堅守,離開了玉象寶洲。

可他們走後,外來援軍馬上開始大反攻。

眼看就可以重新復興文明。

如果他們留下,他二人的名望不在玉象夫人之下,甚至可以成為未來的一洲之主。

而現在,卻只是兩個棄家而走的喪家犬罷了。

“可笑、可悲但不可憐。”另一位聖者面色冷漠。這樣的事,他在故鄉見多了。

……

空中戰事在三顆太陽的震懾下,很快就到了最後。

因扶羅不得不折下一條手臂,逃回天外。

“聖道,聖人?你們這群可惡的大盜想要按照自己的心意改造這個世界。那就給你們最後送上一份大禮。天魔與道恆存,道不滅,我等魔眾亦不會亡。”

手臂從魂海星天炸開,無數黑氣向破碎的魂海星空蔓延,意圖沾染在眾生靈性之上。

若是魔性糾纏眾生靈魂,未來降生在玉象寶洲的人,自然一生與魔念糾纏。會成為天魔一脈降臨的溫床。

這時,李樸身邊的一位老者出手了。

他向天空丟擲一本書。金光萬道,浩然正氣湧動,孩童們的郎朗書聲從金光中飄向星海,黑霧迅速消融。

“在天魔眼中,老夫這樣一心教化世人的教書匠,是盜賊。

“因為老夫是在用自己的認知,自己的道德觀強行施加在萬萬黎民,神洲世界,竊取他們塑造自我認知的機會。

“聖,被你們蔑視為世間最強欲,最霸道的一群人。”

“難道不是嗎?你們哪一個人,不是靠著自己的意志,強行扭曲一洲眾生的選擇?用你們自身的秩序,壓制原本自然存在的混亂!”

雲空傳出一聲聲怒吼與聲討:“殺戮,物競天擇……這才是自然!如野獸一般食子、弒母……這才是自然!殘酷、冷漠,這才是自然。所謂的仁愛,道德,統統都是狗屁!”

也唯有這樣的環境,才是域外魔頭們的樂土。

可自從那些證道的存在開啟“聖者計劃”。一座又一座大洲強行被“聖人”的道德秩序保護,再也無法被天魔們肆意玩弄。

“可是——我喜歡。我身後站著的四萬萬黎民蒼生也滿意。”老者神情平靜。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他的聖道不摻雜任何法力,完全是靠著自己,一步一步丈量河山。山區的孩童、流浪的孩童、殘疾的孩童……

他完成了一整座大洲,四萬萬人的啟蒙教育。

因此,他被尊為聖人。

沒有神通,沒有法術,他的聲音宛如和尋常人家對話。卻有存在一股純粹、甚至超越神通、法力的偉大力量,一字一句傳到因扶羅耳中。

“或許你們這些天魔沒說錯,我們這些聖人是世間最貪婪,最強欲的存在。正因此,每墮落一位聖人,都會讓你們得到莫大的提升與愉悅。

“但是——我們的‘聖’不是來自自己,而是來自我們身後無數眾生的認可。”

踐行農道,讓天下人得以果腹溫飽的人是聖人。

智慧無雙,為世間引領文明秩序的人是聖人。

平定亂世,橫掃一切妖魔鬼怪的人是聖人。

……

當然,以神通企及聖的境界,讓凡俗望塵莫及,也包容在“聖道”之列。

只是讓王鶴音、曲玉水等人真正認可伏衡華的,並不是他個人在造化大道上的造詣,修行上的成就,而是“人祖”的身份。

天底下隨便一個人就可以返祖到這一步?

僅僅靠著造化道種?造化天書?

若天書可以返祖,造化大道可以返祖。

天胥神洲早已出現無數個行走這條道路的人族修士了。

真正讓眾人認可伏衡華的,是伏衡華所彰顯的“聖道精神”。

人祖昔年道化三界時便留下遺言:凡我之後裔,不可玷汙我的血。

人祖的精神是什麼?

是開拓,是進取;是守護族人,是悲憫蒼生。

唯有契合真祖某一條精神標準的人族後裔,才能將自己的血液昇華。

同樣為超凡入聖者,只要東方芸琪無法契合“真祖”的某一道精神,便無法將血脈昇華到伏衡華如此特殊、尊貴的地步。

面對老者的反駁,因扶羅恨恨而去。

眼見世界和平,大敵退走,一直以來緊繃心絃的玉象夫人終於放鬆。

眼前一黑,自兩百年前到現在,從未閤眼休息過的玉象夫人終於睡著了。

……

蟠龍島。

衡華一心製作“九心丹實”,為伏丹維弘揚善道提供幫助。

不知不覺忙活了兩個月。

他突然感覺冥冥之中垂落的功德和願力。

仔細一研究,衡華不覺苦笑。

“我對古神之法頗為忌諱,本不打算收集他方願力,可為何偏偏就……”

玉象寶洲的凡人已經開始祭祀伏衡華了。

玉象夫人感謝每一位為玉象寶洲施以援手的“聖者”,併為他們建立生祠。雖然伏衡華只待了一日。待在臨走之前,伏衡華給玉象寶洲留下一份“聖者的饋贈”。

種子。

他在玉象寶洲待了一天,仔細研究避難地凡人的需求。

最後發現,這裡的凡人食物依舊保持最原始的姿態。是凡人馴化而來的五穀雜糧。沒有任何仙道力量進行改造。

於是,衡華以造物之術,創生、培植十幾種高產量、易存活的稻穀、果蔬。

創造有靈性的智慧生物不好做,仿照張曦月的“草木圖鑑”,對當地本土種子進行改造,那還不簡單?

衡華忙活一夜,為玉象寶洲解決未來數年、數十年的糧食問題。留下水妖和二童的另一重目的,也是為了讓他們幫忙推廣農業。

農業,是凡人賴以生存的方面。

比起聖者們留下的書籍、修行法門、強大法寶。伏衡華留下的種子和靈植農耕之法,反而在短時間內就讓玉象寶洲的人感受到恩惠與善意。

而這些留下的、淳樸的人們也用自己的方式感謝伏衡華。

司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之主。

是稻穀之神,植物之神,是豐收之神。

“哎,以我的造化天賦,這不去古神側混一個名頭,真是委屈了。”

但衡華和風天南等人交流後,很明白。

真正紮根古神一脈,便是自絕於天胥神洲,與人族正統割席。

沒辦法,誰讓當年古神一脈做的絕。不僅人祖這個爹道化了,地母旦這個娘也沒活下來呢?

補錄:

我洲歷逢大劫,天魔降世,眾修遁走。

唯玉象慈母祁天禱告,有聖者九人降臨,佐慈母驅逐天魔,還乾坤寧和。先民遂立聖祠,傳九聖之恩。

諸聖中,唯風聖、文聖、農聖信仰最廣。

……

農聖,伏姓元道。千歲以來,五國共尊豐收之主,祈風調雨順,年年不停。農神廟祀亦是五國公認之大祀,彼時各國主前往農神廟敬香,演各國歌樂。後演變為五國軍演,流傳至今。

……

農神廟內,主尊農聖。紫袍赤冕,腳下有神鯉浮浪,銜九穗仙禾(注一)。左右各有一童子,託果籃菜籃。又有五國農業先賢七十二人,環祠而祀。

————《玉象聖祠一日遊記見聞》

註解一:當世流傳的新年吉祥圖畫,之所以多有鯉魚圖案。除“年年有餘”的吉祥諧音外,亦有農神坐騎為鯉魚之故。據考,農神傳農耕之法,教先民於稻禾下養殖稻花魚。農神坐騎為鯉,概由此而來。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絕世仙醫

辰天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