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絕仙七蠱煉真神(三合一,八千字)

三兄妹圍坐一圈,中央擺放的玉龜殼緩緩升起淡金光輝,投影一朵五色彩蓮。

火蟾蠱、青蛇蠱、金蜈蠱、土蠍蠱、水蜥(守宮)蠱各站一端,五隻毒蟲背部各跨坐一尊魔神法相,或青面獠牙,或二頭四臂,或豹頭蜂翅……

魔氣森然,煞氣噴湧,五魔站位亦是一重兇惡無比的陣法。

此五方魔神乃伏衡華為伏桐君推演秘法,採“人心五毒”融入五毒蠱蟲。此五路魔王合一,亦是一門上乘天魔結丹秘法。

伏宣和打量蓮花和五魔五蠱,暗暗皺眉:這丫頭的功法路數不似善類啊!

衡華左手掐訣演法,為伏桐君演練“五蠱歸一,羽化飛仙”之秘。

在那煞氣、魔霧周圍,五色霞光飛舞變幻,逐漸將五魔、五蠱束縛,行煉魔歸道之理。

伏宣和旁觀演法,頻頻點頭。

不得不承認,小六兒的確擅長演法。

如此兇惡的魔物,他也能點化道性,收攏為金丹本相。

而且觀其妙理,遠勝自己啊。

伏宣和剛才在伏衡華推演時,也曾向伏桐君詢問《七蠱絕仙書》前幾重心法。

他暗中為伏桐君推演道法,只能勉強推演到上品金丹層次。締結一品金丹的把握只有七成,二品金丹有九成,三品金丹有九成九。

可按照伏衡華推演的結丹秘法。不出意外,伏桐君便是一品金丹。實力不在宇文春秋這些名門弟子之下。

“煉五毒五蠱五魔,合歸大道之正。在仙道之中,也是正宗道法了。”

金丹,大道之根,合五行而成。

這是東萊金丹道的基本認知。

有人採煉五種金精,有人吞吐五種靈雲,有人研磨五色顏彩,有人降服天地五龍,或直接採煉五行之精,鍛造五行法寶……

總之,全五行而歸一,才能鑄就金丹。

在伏桐君這裡,便是對應五行屬性的蠱王。

她花費諸多精力,採種種天材地寶,將五毒蠱進化為“蠱王”,並全數達到第二次蛻變。

靈蠱有九蛻,九蛻後即為仙蠱。

伏桐君設想,自己用“地脈玄蓮”為根,可以讓五路蠱王完成第三蛻變,進而五毒蠱丹合一,可以為自己締造一品道丹。

但——

“你為我演練的合丹之法,竟只是一品金丹?”

伏桐君十分不悅:“一品金丹還需要你?我自己就能做!”

“哼——你這底氣倒是足。旁人羨慕一輩子的一品金丹,竟視作瓦礫?”

“伱開創‘道鼎術’,凡道心堅定、根基深厚者,都有望丹成一品。我若丹成一品,如何能彰顯自身手段?”

伏桐君冒險去星宿海盜寶,目的是丹成無上!

唯有無上結丹之秘,才是她辦不到,需要求助伏衡華的。

衡華白眼:“無上等金丹是何等機緣?你這點道行豈能成功?”

“須知,天地浩博,劫難無窮。你以蠱道成仙,本就違背天地之理,劫難重重。還妄想丹成無上?在南洲這地界,能丹成一品就不錯了。畢竟,這裡不是東萊那等自閉的小天地。”

東萊的天劫和南洲的天劫,可不是一碼事。

傅玄星在南洲丹成無上,簡直是奇蹟。

伏桐君沉吟道:“那我回東萊,有幾分把握?”

衡華緩緩搖頭。

“旁人或有幾分把握。但你回東萊,結丹把握也不會增加——別忘了,你身上的殺戮有多少。”

“……”

伏衡華輕嘆道:“祖父時常勸說我輩,立殺戒恪守道心。這並非是婦人之仁,而是讓我輩少行殺戮,以減天劫之害。

“我知道你性子倔強,不肯服輸。前面瞧著傅玄星締結無上金丹,修煉‘超級仙書’,也打算依樣畫葫蘆。但你想沒想過,傅玄星的案例豈能照搬?”

鍾離子涵、龍道人得頂級宗門支援,尚未企及無上金丹。

伏桐君竟敢有此狂念?

衡華繼續道:“東萊千年以來,傅玄星只有一個。”

“我竟不知,你對他的評價有這麼高?”

衡華哂然一笑。

兄長對弟弟的嫌棄,自不是真正的嫌棄。

縱觀年輕一輩(排除天書傳人們),能入伏衡華慧眼的人少之又少。而在這許多人中,伏衡華認為傅玄星未來成就最大!

當然,依舊不如自己。

“你記不記得,玄星這輩子殺過幾個人?

“人家是真正的仙道俊秀,行俠仗義。每一個殺的人都有說法,且殺人數量並不多。”

在與伏衡華等人認識之前,傅玄星根本沒有殺過人。

伏衡華是親眼看著傅玄星一步步走過來的,從稚嫩到成熟,見證他的一次次殺戮。

每一次殺人都有理有據,絕無濫殺。

反觀伏桐君。

伏桐君到底殺過多少人?

旁的不說,單說當年離家出走,獨自在元明水域闖蕩。那邊修士是什麼風氣?

殺人奪寶,盜墓掘府。

在那等地方,哪怕伏桐君從未主動圖謀他人,可被動殺人的次數絕對不少。

若與人結仇,以伏桐君的性格,會留下餘孽,日後給自己添麻煩?

殺伐果決,斬草除根,殺孽自然漸漸匯聚。

還有她手頭那些人形蠱、血螢蠱……

死後都不曾放過屍骸,更積累種種怨念。

“你天劫之惡,比玄明魔宮的蠱魔一脈都不遑多讓。

“就這,你還指望和傅玄星比?”

衡華掰著指頭給伏桐君計算。

“這還只是殺戮孽債,沒算你二人身上的氣數。

“玄星秉承東萊氣數,斬殺二孽龍。”

東海龍王、西海龍王行覆洲之舉,受東萊天道所惡。傅玄星阻止二龍復活,便是順天行道。

而他受真仙們操控,攜屠龍命格,自不是伏桐君可比。

伏桐君被伏衡華這番對比數落,臉色越發難看。

“大哥說,秉仁心持惡術,此言不假。你若能以蠱術匡扶正道,以惡術持公理,倒也能積攢一些功德。可你這些年捫心自問,自己攢了多少善功?”

伏衡華厲色道:“天劫之嚴,我尚不敢魯莽行事。這些年來與人為善、講道,為自己積累善功,以期削減劫數,順利行道。你呢?

“你可曾真正把積累善功放在心上?

“不說我,嘯魚修習醫術。在東萊時便經常幫人醫病,她積累的善功尚在你之上!

“醫毒一家,你的蠱法難道不能治病救人嗎?你若學她一般,如今也不會善功寡少,招惹九天厲火之劫。”

衡華修行一日千里,越發貼合天心奧妙。加上神洛天書相助,他已測算伏桐君的天劫眉目。

伏桐君的天劫之重,伏家千年以來唯此一例。

“蠱道、鬼道同為外道,但五陰樓的天陰前輩,昔年化嬰之前也曾在各大水域遊歷,行善積德,懲戒惡人。我那商行的善財鬼王,不就是他昔年制點金杖而來?”

鬼術又如何,亦能懲戒惡人,匡扶善道。

“往近了說,滄瀾子前輩遊歷諸水,固然是為滿足口腹之慾。可他一路行走,增進見聞,行善積德也沒落下。”

伏宣和聞言,補充道:“尋常修士不明天心,只按著前輩教導,在結丹之前修一些善事。我輩聰慧睿穎,豈能不明白此行目的?一是削減外劫,二是清淨道心。”

積善功,增氣運,才能削減天劫之厄。

清道心,明靈神,才能抵禦外魔之難。

伏桐君修行百年,對照東萊其他修士,可謂年輕一輩的英才。但她一心忙著煉蠱,哪有什麼行善積德?

而蠱毒本為祟物,反會增加戾氣、兇念,對渡劫更無幫助。

“你整治五毒教,約束他們倒算是行善。

“可彼等惡習難改,還真能被你一番手段洗心革面,此後正義凜然,一個個成了俠義之輩?

“行善不全,何以為功?”

伏桐君被兩位兄長數落,面紅耳赤,羞臊不已。

良久後,她方道:“我身上善功的確不多。但東萊金丹道亦有‘以力成道法’。劍仙之中不就有‘一力破劫,立地成仙’的說法?”

聞言,衡華嗤笑起來,他對伏宣和道:“大哥,你瞧。這丫頭性情頑倔,豈是我輩能勸說的?”

然後他正經回答:

“誠然,劍仙有這等說法。其他修行體系也有類似說法。但你怕不是忘了,祖父當年法力通天,都差點被一場劫火燒死。”

伏衡華在築基度七難之劫,那業火焚身可是伏丹維在金丹時才經歷的。

若非伏衡華剋制本心,但凡當年七難之時鬧出一點事端,那業火早就把他燒死了。

“流傳這類話語,本是有前人如此,形成前例。但後人流傳之廣,只是給自己尋一個藉口罷了。以力證道?有多少人辦到了?”

不就是想要偷懶,給自己尋一個偷懶的理由?

啊,積累善功?不用,不用,我打算以力證道。

然後轟的一聲,天劫之下粉身碎骨。

“神洲時代以來,死在天劫下的劍仙幾何?以力破劫的劍仙幾何?百一?千一?萬一?你憑什麼認為,自己是萬一中的那個一?”

伏宣和附和道:“渡劫,本就是清算過往。業果孽債紛紛而來。以力破之,難也!”

伏衡華拿起茶盞輕輕一抿,繼續訓誡:“你莫忘記,昔日韋家那人的遭遇,你是親眼所見。”

多少人劫上門,多少金丹大修士合力下手。甚至紫軒冤魂不肯返天,非要等韋家覆滅之後再回返星天。

伏桐君面色仍有不甘,取來一朵五色彩蓮。

“我冒險入星宿海,取得這一朵蓮花……這可是地脈真寶,難道不足以助我?”

東萊將島嶼、神洲分為諸多等級。

不動礁、迴風嶼、藏靈島、步仙洲、東萊神洲。

將靈脈劃定三等九品,步仙洲能孕養第四品(中等一品)、第五品(中等二品)靈脈。

而上等靈脈,唯有神洲方可孕育。

上等一品靈脈,又稱祖脈,東萊神洲群山靈脈之祖。

介乎神洲與步仙洲之間,南洲三大陸孕有上等二品,三品靈脈。

伏桐君所謂的“地脈真寶”,是上等三品靈脈“玄鬥”所出。此乃星羅魔洲的洲陸之根,諸山靈脈由此而生。

香氣霎時撲面而來,雲霞滾滾。

伏宣和眼皮一跳。

“好嘛,這是把萬年一締的地心玄蓮取來了?”

他聽聞過此物,在南閆福洲與赤淵九陽神實,赤綾丹心碧月花,蒲河玄水幽神芝齊名。

“你這丫頭,該不會把金煥玉妃的寢宮給盜了吧?”

聯想周天星鏡、九地輿圖,顯然不是尋常真傳星魔持有。

不是星羅魔帝,就是金煥玉妃的宮殿了。

衡華見此物,臉色也有變化。

這因果可結大了!

“此物,可否助我渡劫?”

見二人神情,伏桐君再度發問。

自身劫數重,她如何不知?

但她思來,自己有這朵天材地寶護持,度一場金丹劫數何難?

這可是神妃渡魔劫的秘寶!

伏衡華神情快速恢復:“我方才的話,你是真沒聽進去啊?你差的,又豈是外物?而是自身不足。

“你的道行法力比之玄星尚有差距。大半實力在蠱,如何和人家從小打熬的先天陰陽罡力比?

“沒錯,你很聰慧,而他表面上看起來比較笨——但那只是赤子心性,他的性格樂觀通達,很適合修煉仙法。

“而且人家的身體是什麼?那是龍王嫡系的龍裔,一身龍血龍骨,純陽無漏。還有仙劍在手。

“就這樣,他歷劫無上品也兇險萬分,需反覆結丹。

“你這朵蓮花固然奇妙,但也只勉強比得上南明離火劍鞘。

“其他幾項,你哪裡比得上他?”

伏桐君幾次想要還嘴。

但思及傅玄星修行,卻一個字也反駁不了。

的確,傅玄星平日傻樂呵。但人家的確法力渾厚,道基紮實。不然,祖父為何獨獨青睞於他,把自家劍道傾囊相授?

“行了,小六兒……”

伏宣和此刻緩緩開口。

“你訓斥也訓斥了,把真正的推演道法拿出來吧?她若真沒指望,你何必大費口舌說這麼多?”

“我是要勸說她,這不是兄長您的意思?希望七妹日後行事能穩重一些?”

伏衡華一臉無辜道:“我說這麼多,就是希望她日後行事能少一些殺戮。”

這不是兄妹間的調笑之言,而是伏衡華真心實意如此想。

伏桐君身上揹著多少人命?

百條?千條?

遠遠不止!

用慧眼關照,雖然怨念黑氣被七絕道氣鎮壓,但伏桐君身上的殺戮不下十萬。

伏家上下,數伏桐君身上的怨念最重。

衡華鄭重其事道:“我可以傳授真正的無上結丹之法,但你需要向我保證。日後行事需慎思斟酌,不可再肆意妄為。”

伏桐君道:“我身上亦有殺戒,唯有觸及殺戒,我才會殺生。”

“你那殺戒——”

衡華嗤之以鼻。

伏桐君的殺戒,阻道者殺之。

什麼算是阻呢?

兩個人面對面行走,不小心撞上了。

那就是阻攔我行走道路,可以殺。

兩個人爭吵起來了。

讓我心情不順,阻礙我道心圓滿,可以殺。

伏丹維提倡修士恪守本心,自己對自己立下戒律。

隨著他修行有成,也漸漸被伏家其他二堂以及延龍修真家族認可、推動。

但那些年輕修士一個個氣性重,哪個肯乖乖對自己立下戒律,並好生遵守?

一個個立下的戒律都如應付差事似得,漏洞一個比一個多。

伏丹維本意希望“不要濫殺無辜”,卻根本沒有幾個人聽從。

伏衡華:“我和流徽也有‘阻道者殺之’的戒律。但我們設定界限高。你瞧瞧流徽作為劍修,這輩子都沒殺幾個人呢!”

不是伏流徽心慈手軟,婦人之仁。

而是人家是真正奔著劍道巔峰衝鋒,瞧不上路上這些螻蟻飛蟲。

今天贏不過我,難道明日就能贏過我了?

就算背後搞一些陰謀手段,難道能贏過我手中的劍嗎?

沒有這種自信,她憑什麼靠著“一人一劍”跨入劍道之巔?

“不求你如我一般,將標準拉到極致,好歹行事多一點分寸。別碰見一個人挑釁,瞧見人家身上修煉魔道,或者往日有點什麼惡行,直接就弄死了。抓起來,送去我的五行山不香麼?回頭還能給咱們家生產靈石。”

延龍五行山的五種刑罰,那可是正大光明讓人改邪歸正的善舉。

把惡人抓過去,一方面靠著五刑處置。另一方面透過他們的行為聚集靈氣,在五行山中生產靈石。這不比直接殺人喂蟲子強?

“好,我明白了。”

伏桐君被伏衡華如此數落,也明白對方如此鄭重的本意。

讓伏衡華如此反覆訓誡,顯然是自己所為,的確觸動界限了。

最終,她點頭服軟。

見狀,衡華輕敲龜殼,金光蕩動,五色蓮花之上浮現一尊盤膝而坐的女相。

其有十一隻手臂,每隻手臂抓著一隻蠱蟲。

“五、六……”伏桐君看到其中五隻手臂在背後,分別舉起五毒蠱王,對應七大仙蠱中的化仙蠱。另外六隻手臂分在兩側,持有情仙蠱、眠仙蠱、鎮仙蠱;幻仙蠱、焚仙蠱、飛仙蠱。

“天書之法,與仙書地典不同。

“我和大哥秉承天書道法,自身持有先天道種,自成一體。你等修煉仙書的人想要追攆,就必須走到仙書極致。

“這尊蠱神道相,是我為你推演的結丹大秘。你好生參悟,當可在‘人蠱合一’的狀態下,達到無上金丹的標準。”

“人蠱合一?是戰力?不是境界?”伏桐君迅速領悟衡華意圖。

當自己與七大蠱融合後,可以變化為“蠱王真身”,擁有和傅玄星同等的力量。

但在平日,自己只是一個以化仙蠱得道的一品金丹。

伏桐君惱道:“當年我修煉《化蠱羽仙訣》,你幫我推演《七蠱絕仙書》,把我的化蠱仙訣貶斥的一文不值。如今到頭來,你竟又讓我繞回來?”

“這怎麼是繞回來?你兼修七大蠱,煉成蠱神真身。那就是契合天地之理的蠱道仙身,是天地極致的蠱道。

“無上品金丹的關鍵。在於締結金丹的那一刻,觀看整個九天十地,得到整個大世界的加持。你的修為僅靠化仙蠱,根本辦不到。唯有七大蠱蟲集合,以蠱蟲真身去契合天地,這才能衝破天地之間的束縛,宏觀九天十地。”

“形神俱妙,與道合真。”伏宣和似有所悟。

“對,就是這個道理。桐君殺孽重,天劫難。她根本走不到‘合道’這一步,唯有人蠱合一之後,她以蠱神合道。然後再把自身拆分,才能在戰力上攀比無上金丹。

“而且,有一點桐君你說錯了。我這門道法可不是讓你和化仙蠱一體,才是一品金丹。你自身就是一品金丹,外在加持化仙蠱、其他六蠱,便為蠱神。”

伏宣和瞬間明悟伏衡華此舉的意義。

“你讓她透過天劫,擺脫蠱道損害,從而自身完成修真,恢復靈人之體?”

換言之,曾經困擾其母崔紅娟,生育艱難、損傷陰德的毛病,伏衡華一併給解決了。

她不再是廢人之體。

在結丹蛻凡的這一步,伏桐君可以恢復自己的血脈天賦!

伏桐君呆呆望著伏衡華展現的“蠱神娘娘”。

女相靜坐蓮花,十一隻手臂托起靈蠱,氣息渾然一體,但面目容貌卻並不清晰。

突然,她心有所悟,隱約看到蠱神的面目與自己相仿。

我的道,便在於此。

冥冥中的靈感讓她冒出這個念頭。

“就這麼修煉!”

伏宣和拳掌相擊,大笑道:“這樣修行,日後七妹沒有蠱蟲,自身也是一品金丹。好……好好……”

蠱道,終究是外道。

哪怕伏宣和的符道也有部分實力在於符籙,而並非自身,但他依舊看不起蠱術。

符,修煉到最後可以“一念動,萬符生”。

蠱,這種靠著後天養成的玩意,到最後怎麼來?

把人修煉成蠱母,然後不斷孕產子蠱不成?

那種“人不為人”的法子,他自然不希望自家妹妹經歷。

“我……我答……”

“你先別答應。”

衡華攔住伏桐君。

“我先把具體步驟說一說。”

伏衡華伸手一指,“蠱神法相”陡然崩潰,化作兩團陰陽氣流在蓮花上盤旋。

“我為你推演的蠱道,是昇華外道於內,煉陰陽五行為一體。”

伏宣和看得頻頻點頭:把蠱道玩出正統金丹道法來,小六兒的道行啊——

高,是真高。

但轉念一想,他又開始為伏衡華擔憂。

伏衡華如今的見識,尚不敢締結“萬道金丹”,可見其艱險。

“小六兒積善何止十萬功?一般修士受此功德,怕不是能立成一品金丹,天劫幾乎為無。如今的他尚且不敢渡劫,可想而知,他的劫數……”

也虧得衡華殺孽寡少。否則說什麼,伏宣和也不肯讓他冒險嘗試。

衡華指著氣團中的“陽氣”:“這是你。”

又指著“陰氣”:“這是你的七大蠱。”

“蠱神,善惡正邪一體,包容陰陽之理。分散之後,你為善身,七大蠱為惡身。”

伏桐君靈光一閃,明白如此做的好處。

自己本身持有一品蠱神金丹,除卻和七大蠱合體外,也可單一驅使七大蠱中的一隻,模擬善惡一體,發揮部分的蠱神效果。

換言之,每一隻蠱都可以臨時升級到無上金丹的功力。

縱然自己只是一品金丹,但戰力無限逼近傅玄星。

用一句話說,別人的一品金丹是隻能到一品。而自己的一品是見過無上金丹的風光,退轉回來的。

見伏桐君明白過來,伏衡華也有些自得。

換成在東萊,自己是萬萬做不來這尊法相。

在南洲為諸多同道設計法相傀儡,伏衡華對法相之道越發瞭解,才有這方面的見識與經驗。

伏桐君只是他第一個嘗試。

接下來,他還打算為其他兄弟姐妹嘗試。

保底一品,力求無上。

伏桐君因為蠱術緣故,可能摸不到邊。

但衡華相信,伏流徽絕對可以走通“天劍”之路。

“明白了?善惡歸一,魂返先天,方為神靈。”

先天之靈,無善無惡,與道玄同。

“所以,我要如何做?這一步很難?”

伏桐君瞭解伏衡華,他如此大費周章對自己解釋。只有一個可能,這一步很難,自己很可能辦不到。

他如此多的鋪墊,就是為了讓自己堅定信念,奮力一搏。

“修煉蠱神法相,需要坐火三日,歷三重大火劫。”

衡華拿出“九地模型圖”,指著其中第三層地淵。

“鳴希也好,其他魔人也罷。這些魔人部落多分佈於一二層地淵。何也?”

伏桐君目光落向第三重地淵。

那裡燃燒著熊熊烈焰。

南閆福洲地下的第三重地淵,是無窮無盡的火海。

地淵魔人也難在這片火海中生存。

同時,這片火海也是一重天然屏障。

深層地淵的魔物想要進入淺層地淵,也會受到火海阻礙。唯一辦法就是赤嶽之下的地淵通道。從其他地方走,只會被綿延萬里的火海活活燒死。

這就是為什麼,赤淵僅僅守著一條通道,就可以壓制九地魔物的入侵。

一二層地淵的魔人部落只是炮灰,是當年魔神之亂時,散落在淺層地淵的餘孽。他們就算靠著魔帝們開道,也只是癬疥之病罷了。

唯有第四地淵之下的魔物,才是赤淵道派的心腹之患。那裡面真正存在魔神,甚至證道魔尊。

“你要修煉蠱神金丹,唯有進入第三地淵,藉助無窮無盡的地火,才能完成善惡歸一……”

入第三地淵?

伏宣和豁然色變:“這……這未免也——”

“我答應。”

伏桐君倒是很乾脆。

“火燒三日?可以,我受得住。”

伏衡華搖頭道:“三重火劫,地淵煞火只是第一重。第二重是南明離火,我會借來劍鞘對你施法,以打熬肉身。”

伏桐君挑眉。

“那第三重呢?”

“你自身的天劫。”

九天厲火劫。

三重火劫在第三地淵融合,並能支撐三日,才能完成蠱神真身。

而這三重火劫之兇惡,宗師都能被燒死!

這一法子,較東萊蠱魔的“萬蠱噬心”也不遑多讓。

蠱神,亦是“萬蠱意識”的高階形態。

但伏衡華此法勝在聚散隨心,伏桐君依舊是人,蠱神只是她的身外法相。

借七大蠱,即為萬蠱之神。

退一步,則是參五行歸造化,煉蠱入道的一品金丹。

“好!就這麼做,”伏桐君道,“事不宜遲,我現在就可以嘗試。”

衡華緩緩點頭:

“我先給家裡報個信。順帶,也要將劍鞘借過來。”

……

伏衡華聯絡恆壽、嘯魚。

雖間隔遙遠,但三人之間自有秘術。

兩日前,恆壽、嘯魚從於小磊那邊得到訊息,驚聞伏衡華可能在九地,嚇得連忙準備物資,打算下潛九地尋人。

但玄元城事務繁忙,鍾離子涵替代伏衡華行城主事,離不開他們二人輔佐。

加上滄瀾子、孟晨約束。

“你二人去做什麼?”

“別人沒找到,你二人又丟了,回頭還需要衡華去找你們。”

無奈之下,二人只能在玄元城等訊息。

當然,恆壽二人之所以能忍住,也是因為幽玄少君、菩提道人的存在。

少爺有兩尊靈神在外,縱然本尊折損,也可設法復活。

他們只需守著幽玄魔宮的訊息,即可。

倘若他二人得知,伏衡華此次是全力行動,三靈神歸位,定不會如此安神自在。

當伏衡華傳信回去,恆壽鬆了口氣,馬上對嘯魚道。

“少爺他們在地下有所發現。你給鍾離子涵說一聲,我去借來劍鞘,然後往赤淵道派,隨於小磊等一起下去。”

嘯魚點頭:“注意聯絡。”

恆壽跟大部隊下九地尋覓失蹤人員,便可以作為中轉,將衡華三人、玄元城、赤淵道派的情報彼此互通。

情報,是戰爭中的最強殺器。

……

第三地淵,烈焰無盡。

伏家三兄妹按照“九地輿圖”來到第三地淵的邊界。

他們蹲坐在洞口,看著滾滾火煞從洞口噴上來。

整座洞內充斥硫磺氣息。

“七妹,你確定要下去?”

伏桐君身上穿著冰蠶寶衣,緩緩點頭。

伏宣和見狀,將符籙投出洞口。

立時,符籙在下方升起一座玄火壇。

“你去吧,我二人在這裡定住火壇。必要時,將你拉回來。”

真闖入火海,伏桐君有一百隻金蟬蠱都不夠活命。

索性火劫煉神,只需藉助地火。

在第三地淵邊緣也可。

加上伏衡華將情報送回,自有赤淵道派應對魔人結盟之事。他可以專心操持伏桐君的渡劫事宜。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絕世仙醫

辰天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