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廠,始建於正統十四年末,歷經兩年建設投產,在十二年的時間裡不斷擴充套件,到景泰十二年六月,在西直門外的石景山之上,佔地超過了一萬兩千四百畝地,比十個皇宮還大,下轄五司一局,鋼鐵司、煤井司、燋炭司、駕步司、炮藥司、兵仗局,而兵仗局負責大明京營軍備營造和御製銀幣、景泰通寶等事,是大明至今規模最大的鋼鐵聯運官廠,擁有超過兩萬住坐工匠,匠城煤鋼園有近十萬餘工匠家眷生活其中。

石景廠,代表著看得見、摸得著的大明覆設官廠國策,是大明最大的燋炭廠、最大的商品燋炭供應廠、京師、北直隸最大的能源供給處、擁有大明第一臺燋炭爐、最大規模的鋼鐵廠和成鋼製品供應廠,而石景廠燋炭爐和轉爐,是朱祁鈺和徐四七在兵仗局親手設計打造的。

石景廠對大明的意義重大。

而現在,石景廠著火了。

興安打聽不到什麼情況,因為現在石景廠那邊正在組織滅火。

“朕要過去看看,盧忠點一千緹騎隨朕前往石景廠.”

朱祁鈺站起身來,對著盧忠下著命令。

盧忠聞言,長跪在地,一言不發,這是盧忠第一次如此膽大妄為的抗命。

興安趕忙低聲說道:“陛下,石景廠有近百萬斤的火藥,若是此刻前往,恐有危險.”

炮藥司,就是盧忠的擔心。

盧忠作為陛下的鷹犬,違抗陛下命令是死罪,可將陛下置於險境,也是死罪,等死,盧忠選擇了抗命,這對盧忠而言不是什麼難以抉擇的事兒,盧忠武力強悍,能打一百個大皇帝,但是他不會出手,他的天職就是保護陛下的安危。

朱祁鈺聞言一愣,他當然大可以說,大明工匠可以去的,都是人,他這個皇帝怎麼去不得?

但是他這個皇帝若是真的此刻出了事,他的那些新政不過是過眼煙雲罷了,大明再次偉大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了。

景泰十一年的正賦剛剛達到了永樂元年的正賦水平、大明水師正在西洋裡疏通海路、袁公方為了保證倭銀入明在倭國做山大王、雞籠島的開發正在進行、韃靼王化還沒有確切的結果、重開西域甘肅剛剛改為布政司西域行都司在輪臺剛有個衙門口、交趾的浚國公剛剛薨逝、舊港李成文剛剛入明。

朱祁鈺從自己的身後劍架上,拿起來一把金黃色的寶劍,站到了盧忠面前,極為嚴肅的說道:“盧忠,朕賜你永樂劍,全權負責此事稽查,興安,讓李永昌帶著番子協理,無論查到了哪裡,哪怕是查到了泰安宮,也絕不姑息,一查到底!”

“把天子緹騎叫來.”

盧忠接過了永樂劍,振聲說道:“不負君命!”

盧忠清楚陛下這道旨意的決心,站起身來離開了聚賢閣,而後天子緹騎扣著面甲,身披明光甲,來到了御書房內。

朱祁鈺又拿起了一把永樂劍遞給了一名天子緹騎厲聲說道:“天子緹騎聽令,立刻接手五城兵馬司,封閉城門坊門,設立柵欄,任何人不得無故進出,前往官署軍管,未有敕諭,任何勳貴、官員不得擅動.”

天子緹騎披甲行半禮,接過了永樂劍,平靜的說道:“臣等領旨!”

“陛下,太子、忠國公、晉國公、昌平侯、太子少師在門外恭候.”

興安低聲稟報著。

于謙、石亨、楊俊在看到了石景廠方向濃煙滾滾之時,就已經候在門外,看到了盧忠和天子緹騎進出,就是憂心忡忡,在泰安宮裡上課的胡濙甚至帶著太子來到了講武堂內,等待陛下宣見。

而講武堂內的掌令官和庶弁將們,自發的彙集到了校場之內,沉默無比的等待著皇命。

朱祁鈺站在窗邊,自然看到了這一切,他點頭說道:“宣.”

朱祁鈺拿起了兩把永樂劍遞給了石亨和楊俊說道:“忠國公石亨,你立刻前往北土城,等待朕的調令,昌平侯楊俊,你立刻前往西土城,未有敕諭,擅動者斬!”

“末將領旨!”

石亨和楊俊接過了永樂劍,大聲的喊道。

于謙等石亨和楊俊走後,才低聲說道:“陛下,事情遠沒到這個地步.”

“他們點了朕的石景廠,不是造反是什麼?怎麼沒到這個地步?”

朱祁鈺坐在軟篾藤椅上,平靜的回答道。

胡濙認真的思索了一番,非常篤定的說道:“陛下,咱大明的文官們、勢要豪右們、肉食者們,要是有這個膽子,泰西都給吃的乾乾淨淨了,大家都是非常清楚陛下脾氣的,他們要是敢做一,陛下就敢做十.”

“前段時間陝西布政司陰結虜人,京官就沒有任何一人參與其中,順天府還是有些恭順之心的.”

肉食者們為了破壞陛下新政,真的有這個膽子?若是在景泰元年,胡濙還有所懷疑,這都景泰十二年了,胡濙不信。

順天府是絕對忠誠的順天府。

“陛下,放火也沒有白天放的,這不是不把我們工匠們放在眼裡嗎?”

于謙是知道大明工匠的組織度的,若是再有賊虜破內三關入寇,這些工匠就是最好的兵源。

“嗯.”

朱祁鈺回答了,但似乎又沒回答。

于謙看著面沉如水的陛下,就知道這個時候,說什麼都是白說,經過了劉氏的案子,陛下對文官那一點點的信任已經恢復到了正統十四年的水平。

而此時的石景廠內,石景廠總辦、兩名會辦正在帶著石景廠的火夫滅火,而其他三名會辦正在其他地方組織工匠們設立防火帶,防止火勢蔓延。

“陳總辦,火勢已經暫時控制住了,炮藥司情況不明,我先進去看看.”

炮藥局會辦劉長順擦著額頭的汗,整個臉已經被燻成了黑色。

陳有德看著漫天的煙塵和火光正在變小,卻搖頭說道:“我也進去看看.”

陳有德帶著炮藥司會辦劉長順和二十八名火夫,沒有任何猶豫的走進了炮藥司內。

工部左侍郎年富帶著兩名員外郎、四名主事來到了石景廠,立刻就直奔炮藥司而來,這裡要是炸了,工部上下都吃不了兜著走,而年富剛走到炮藥司之外,就詢問著幾名會辦:“陳有德在哪裡?”

“在裡面!”

燋炭司會辦陳慶義大聲的說道:“年侍郎留步,裡面情況不明,非常危險.”

“炮藥局的工匠們都撤離了嗎?”

年富再次詢問道,他要找陳有德詢問情況,陳有德已經進了炮藥司,而年富的第二個問題,就是詢問工匠是否安全撤離。

“銅鈴響的時候,工匠們就第一時間封存撤離了.”

陳慶義立刻說道。

“轟!”

一聲爆鳴聲猛地響起,炮藥司的火藥發生了劇烈的爆炸,年富感覺到了腳下大地都震動了一下,巨大的爆炸聲震得耳朵嗡嗡作響,幾架負責降溫的水車都顫抖了一下,仍然對著炮藥局噴著水。

“退後!”

年富立刻接過了指揮,開始讓所有人退後,炮藥局存放著百萬斤級別的火藥,要是全部爆炸,絕對不是這個場面,年富離的這麼近,早就被炸死了,顯然是分庫發生了爆炸。

一名火夫對著年富大聲的喊著:“陳總辦和劉會辦還有二十八名火夫,還在裡面.”

爆炸讓眾人有些失聰,不扯著嗓子大聲嚎叫,根本聽不見,而年富面色數變的說道:“火場危險,不得擅入.”

“我進去看看!”

燋炭司會辦陳慶義俯首說道:“我帶一名火夫進去.”

年富思考再三說道:“好.”

陳慶義帶著一名火夫走了進去,開始探查,年富一直等在炮藥局外,直到火災完全撲滅,盧忠帶著緹騎開始調查失火原因,各司只留下了少許人手清點損失,大部分工匠返回匠城,年富一直在炮藥局前等待著。

工部有兩名主事兩條腿打擺子,這要是爆炸了,他們首當其衝,必死無疑,但是左侍郎不走,他們誰又能走?

很久以後,陳慶義才走了出來,兩個人一人扛著一個人,早就等候的太醫院醫倌立刻衝了過去,稍微檢視了下,幾名醫倌便搖了搖頭,人只剩下一口氣了,還沒抬到擔架上,兩個人都停止了呼吸。

陳慶義身上都是火場的痕跡,身上還有斑駁的血跡,看起來極為狼狽,他走到了年富面前,面色複雜的說道:“甲字型檔二十三號到乙字型檔二十五號庫,發生了爆炸而後失火,陳總辦、劉會辦以及二十六名火夫死在當場.”

陳慶義看了看那兩名火夫,面色沉重的說道:“死了三十個人.”

年富目光凝重的說道:“現在火夫能進去嗎?若是不做處置,炸了,只會死傷更多.”

“有危險,不過可以進入.”

陳慶義點頭說道。

“你先休息.”

年富轉過頭來,對著在場的火夫大聲的說道“火夫二十八人,誰敢跟我進去?”

“我!我!我!……”

年富帶著二十八名火夫再次進入了炮藥局之內,若有復燃或者爆炸危險,需要儘快排除,防止所有火藥爆炸。

朱祁鈺一直一言不發的在等待著結果,各官署官員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著緹騎們亮著刀在巡查,緹騎沒有虐待官署官員,按時放飯,每半個時辰放一風入廁,但都在緹騎的眼皮子底下進行。

月上柳梢頭,盧忠帶著數名緹騎,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策馬奔騰,跑到了講武堂前,飛身下馬,急匆匆的衝進了講武堂內,稟報之後,見到了等候已久的陛下。

“初步斷定並非人為,而是天氣炎熱、少有降雨,堆煤自燃導致火災,緹騎仍在查補.”

盧忠大聲的彙報著。

于謙、胡濙一聽都是鬆了口氣,這要是人為縱火,整個大明都得抖三抖,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幸好,這件事是天災,而非人禍,堆煤本就易燃,這幾日到了夏天,又沒有降雨。

有很多事是不符合常理的,駙馬都尉薛桓為了跟皇帝慪氣,編排清威王死在女人肚皮上,為了那一厘兩厘的利兒,這幫狗東西,什麼事做不出來?

不能怪皇帝反應如此激烈。

“就當演練平叛了.”

朱祁鈺詢問道:“損失如何?”

盧忠面色沉重的說道:“石景廠總辦陳有德、炮藥局會辦劉長順以及二十八名火夫進入炮藥司排除風險,庫房爆炸起火,當場殞命,燋炭司會辦陳慶義帶著一名火夫進去檢視情況。

工部左侍郎年富帶領火夫再次進入火場,已經完成初步排險,火夫正在清理現場.”

“其餘損失,煤井司燒了五萬鈞的堆煤,燋炭司損失了兩排廠房,炮藥司炸了一萬斤火藥,具體損失仍在匯總,事後彙報戶部.”

盧忠知道陛下更在意什麼,經濟損失陛下不在意,陛下只在意人,死了三十人,都是進入炮藥局排險的人。

炮藥司若是連續爆炸,那石景廠的損失怕是不可計量。

朱祁鈺聽聞才點頭說道:“召回天子緹騎,讓忠國公和昌平侯回來吧,明天朕去慰問下死難者家屬。

一應入炮藥司火夫,各獎奇功牌一枚,賞銀兩百,死難者以英烈撫卹,兒女入國子監就學.”

胡濙聽聞陛下召回了天子緹騎,趕忙說道:“陛下吃點飯吧,這都一天了.”

“一起吃點.”

朱祁鈺對著眾人說道,從臨近中午著火開始,朱祁鈺一直沒吃飯,也沒批覆奏疏,這到了夜裡,是有點餓了。

官署的官員們還有緹騎放飯,朱祁鈺不是跟自己置氣,而是結果未出,他也吃不下飯。

天子緹騎們陸續回到了聚賢閣,交還了永樂劍,而石亨和楊俊也將永樂劍交回覆命,聽聞初步斷定是天災後,心裡的石頭都落到了肚子裡。

盧忠的永樂劍還在腰上,顯然還要查補,不會放過任何的蛛絲馬跡。

朱祁鈺用過了晚膳才開口說道:“陳有德、劉長順以及二十八名火夫是英雄、是英烈,英雄就是英雄,不能變成權力博弈的工具.”

“平日裡他們罵罵朕,朕懶得跟他們計較,但朕不希望看到有人拿英雄做文章,如果敢,朕就會錙銖必較.”

“不會.”

胡濙頗為確切的說道:“上次駙馬都尉薛桓案過去還沒過去多久.”

于謙試探性的說道:“陛下,這生產即便是再強調安全生產,這生產事故也是免不了的,生產條例的每一條,都是血和人命的教訓,景泰八年三月,陛下南巡迴京,這都察院左都御史,科道言官隻手遮天賀總憲,為窯民馮必富、馮必貴兩兄弟請奇功牌,石景廠滲水,兩兄弟救了八百窯民.”

朱祁鈺點頭說道:“於少保所言有理,不過朕仍懷警惕之心.”

朱祁鈺清楚的知道,這是偏見,他也承認這是偏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夢錢塘

好快的大師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