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倓走在鳳翔府的街頭,身邊的李泌看著熟悉的街頭,隨手講了幾個和皇帝在鳳翔府籌謀平叛的故事。

李倓聽的津津有味,到了靈武之後他就被派往隴右,並不曾來過鳳翔府。

而李泌則是在鳳翔府和李亨待了很久,一起籌謀不少平叛的大事。

等到進了鳳翔府的行宮,李倓沒有去坐正堂的龍椅,而是來到了偏殿。

對於這個舉動,李泌倒是十分的驚訝。

在隴右的這段時間,李泌的“成長”也是飛速的。

他不僅僅每天閱讀各種報紙,還從玩家們編寫的各種“邪書”中汲取了大量的養分。

李倓也驚訝於李泌這個古人學習能力之強。

剛剛到隴右的時候,李泌還是滿口的儒家經義。

如今他各種政體都能侃侃而談,各種政治思潮都有所涉獵,他的建議已經不侷限於儒家那一套了,有時候李倓甚至懷疑這個傢伙才是穿越者。

而李泌對越王的看法也很複雜。

這段時間在隴右的時候,和玩家接觸多了,更坐實了越王是頭號“反賊”的看法。

在隴右,殺進長安“勤王”的都是最溫和的派系了。

有喊著要恢復周禮的復古派。

有喊著要廢掉宰相的內閣派。

有的要恢復分封的分封派。

這些還屬於李泌能夠接受的範圍,這些政治主張史書上也有,就算是什麼內閣,這東西其實就和漢武帝搞的內朝差不多,就是弱化宰相和外朝的權利,用一個秘書班子來幫助皇帝管理帝國嘛。

這辦法沒啥用,到了東漢後,皇帝的秘書班子成了宰相,尚書令就成了真宰相,也沒改變東漢權臣、外戚、權閹絡繹不絕的熱鬧場面。

接下來的思潮就是李泌所不能理解的了。

有主張虛君共和的立憲派,主張制定一份憲法,把皇帝變成吉祥物,由內閣大臣來管理國家。

當然這些君主立憲派也說,一步到位有些困難,可以等到越王的兒子再開始搞。

甚至就連君主立憲派都有人覺得太落後了,有人建議越王廢掉皇室,自領為大唐大總統,搞什麼總統制。

他們認為越王對國家有大功勞,越王可以任終生大總統,但是以後的大總統就要選了。

這些想法簡直是匪夷所思,在隴右這麼多反賊中,越王已經是最忠的那個了。

畢竟皇帝是他的父親。

這越王沒有直接坐鳳翔府行宮的龍椅,已經讓李泌非常驚訝了。

等坐下了之後,李倓問道:“泌公,你說我父皇在鳳翔府也算是夙興夜寐了,日夜和你們這些重臣籌劃平叛之事。

他對臣子也算是愛護,為啥就是不如我祖父呢?”

李泌愣了一下,看著李倓。

李倓回憶道:“你說我祖父那人,貪杯好色,又懶惰於政事,做人也是刻薄寡恩,對於追隨自己的大臣說殺就殺,對我父皇這個兒子也是一點沒有骨肉親情,為何他能締造盛世呢?”

李倓這個問題,一下子讓李泌沉默了。

他是經歷過兩朝的,而且在上皇的時候他就是朝官了。

說句老實話,李亨在老李家算是靠譜的皇帝了。

他很少誅殺大臣,就算是打了敗仗的房琯,他也只是讓他離開朝堂,去河西做節度使。

在這次出征前,李泌還去拜會了房琯,如今這老頭兒每天就在隴右養養花,日子也過得很舒坦。

他也算是知人善用,朝廷之中也沒什麼被天下人唾棄的奸臣,他任用郭子儀,也算是用人不疑。

郭子儀也打了幾次敗仗,皇帝也不曾重罰,還是將平叛的兵馬交給他。

他甚至算不上愛奢華,在鳳翔府的時候皇后還織布,李亨也是回了長安才稍微享受的,他沒有和自己的父親一樣大修宮殿,太極宮大明宮內還有不少宮殿塌了沒修復呢。

可就算是這樣,李亨也不是一個好皇帝。

李泌如今也是博覽群書了,對於越王身邊那些“賢臣”的理論也瞭解頗深。

如果讓他說什麼歷史週期律,土地問題,軍制問題,人口問題,兼併問題,他也是能夠侃侃而談的。

但是這些東西都只能解釋為什麼李亨平叛無能,卻不能解釋為什麼李隆基治下會出現盛世。

李泌想了想,最後深吸一口氣說道:“大概是因為上皇的‘仁’吧.”

仁?李泌這傢伙怕不是老糊塗了,就自己爺爺那個德行,也配稱之為“仁”?如果自己給爺爺定諡號,他絕對不會給他“仁”這個字的。

李泌說道:“臣說上皇的仁,是他對百姓的仁.”

這是李倓從沒有聽過的說法,他側身問道:“這是何解?”

李泌說道:“上皇用人,不拘一格,只要是人才都能被他重用.”

李倓點點,自己的這位皇爺爺,確實在用人方面可圈可點。

上皇早期的宰相,有姚崇宋璟這樣道德品質和能力都完美的大臣,接著也有張說張九齡這種品德才能出眾的宰相。

中期任用李林甫,但是李林甫私德有虧,但是能力確實非常出眾的。

李林甫一個人就可以幹一個宰相班子的事情,就算是李泌深恨李林甫,但是也承認李林甫活著的時候,安祿山是不敢造反的。

李林甫能夠記住朝廷七品以上大臣的名字能力背景,可以一天之內委任上百名官吏。

別以為委任官吏是容易的事情,大唐雖然沒有漢代那種舉薦人和官員同罪的說法,但是如果被舉薦的人不行,那也是會受到責罰的。

更何況李林甫還是個奸臣,他能夠讓委任的官員都能將大唐維持好,在李林甫執政的時候也沒有發生大饑荒和大規模動亂,都足以說明李林甫的能力了。

上皇唯一的敗筆,就是用了楊國忠這個蠢貨了。

按照不少鍵政學家的看法,李隆基如果早點死,又或者不用楊國忠這種睿智宰相,也不至於落個如今這個名聲。

李泌又問道:“上皇比之漢武如何?”

這個?李倓愣了一下,自己這位皇爺爺,和漢武帝還真的有些像。

在他的任內,和漢武帝一樣完成了文化的極大繁榮。

也和漢武帝一樣好大喜功,喜歡發動對外戰爭,以至於耗費了民力。

也和漢武帝一樣,對大臣刻薄寡恩,無論是親近大臣說殺就殺。

也和漢武帝一樣,對自己的繼承人充滿了不信任,要不是安史之亂,李亨的太子估計也要被廢了。

李泌將上皇比作漢武,似乎也是有些相似的。

李泌說道:“那請問殿下,漢武帝仁嗎?”

漢武帝仁?就算是那最瘋狂的玩家,也不會說漢武帝仁吧?李泌是老糊塗了?李泌說道:“漢武帝是仁的,他的仁不是對官員,是對百姓的仁.”

“啊?”

李泌又說道:“或者說對百官的不仁,才是對百姓的仁.”

這下子李倓聽出了一些門道,他正色問道:“請泌公賜教.”

李泌也正襟危坐說道:“上皇執政,除了楊國忠不談,都是有能力者上,沒能力者下.”

“就算是姚崇宋景這樣的賢人,一旦不符合上皇心意了,也會撤換.”

“宰相罷相之後,新宰相都會血洗前任宰相的勢力,將朝堂輪換一空.”

“就算是上皇最喜愛的李林甫,罷相之後也被抄家,子孫流放.”

李倓點點頭,自己這個皇爺爺是真的狠,就算是楊國忠這個親戚,馬嵬坡的時候也是說殺就殺,毫無恩情可言。

上皇在位期間,宰相班子就大換血了幾次,甚至現任宰相血洗前任宰相門徒的劇情也上演多次。

更不要說上皇還廢了三個兒子,血洗了好幾次東宮了。

李泌說道:“再賢明的人,在上位久了,也會變得昏聵,用殿下手下的話說,這就是‘權力扭曲了慾望’.”

“漢武帝也是定期清理朝堂,隔三差五殺一批權貴,總能夠威懾地方,讓吏治清明一些.”

“上皇好奢華,喜讒言,用奸佞,但是殺一殺權貴,讓當官的能有所震懾,讓後面的人能夠冒頭,比您父皇這樣從不誅殺大臣的君主好太多了.”

李倓看著這個白髮叢生的父皇老臣,其實李泌也不算老,現在也才40多歲。

只是古人平均壽命不長,長期操勞讓李泌顯得老。

這樣一個人,竟然在說,自己父皇執政失敗,就是因為他不殺大臣?李泌說道:“這天下物產就這麼多,有人佔的多了,天下就要亂了.”

“把佔得多的人殺了,把他們的家產分了,天下就能安定一段日子.”

李倓問道:“如果分不了呢?”

“那就等天下大亂,自然有人去殺他們,那樣就又會安寧了.”

李倓驚訝的看著李泌,原來您學的是法家的學問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箱子裡的大秦,嬴政拜我為上仙

東冬冷凍鏘

吾之願:康平盛世

宇寒

明末最強鳳凰男

天湘省的江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