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席捲朝廷的私錢案,讓長安百姓都知道了朝廷要發行新錢的訊息。

對於大部分長安百姓來說,他們並不知道新舊錢法到底有什麼利害關係,因為這些老百姓根本也沒什麼積蓄。

而對於那些早就已經得到訊息的權貴來說,要麼和太子齊王那樣悄悄收購舊錢私鑄新錢,要麼害怕貨幣貶值,瘋狂囤積糧食等剛需品。

第五琦的手段還算是柔和,他首先命令所有朝廷的款項,包括皇室的開支,都透過乾元重寶,按照以一當十的比例來結算。

這其中自然是包含了朝廷官員的俸祿,朝廷給的各種賞賜,內廷採買時候付的錢。

不過第五琦也規定,只要是大唐的商戶或者百姓,都不能拒收乾元重寶,同時朝廷一同頒佈了法令,第一次拒收乾元重寶的杖責五十,第二次拒收乾元重寶直接流放三千里。

東宮,正在被圈禁的太子李俶,正在庭院中和一名年輕計程車子下棋。

李隆基和李俶這對祖孫,頗有點康熙和乾隆的意思,李隆基厭惡李亨這個兒子,對於李俶這個孫子卻很喜歡。

甚至世人都說,上皇之所以當年不廢太子,是想要李俶繼承李唐的江山。

李俶和李隆基的興趣類似,李隆基才情出眾,在音樂、舞蹈、曲藝、圍棋等方面都頗有造詣,後世更是被尊為梨園祖師。

李隆基對於圍棋也研究頗深,一手棋術在大唐也是排的上號的。

李隆基喜愛圍棋,將翰林院的棋待詔正式納入朝廷官職體系,授予棋待詔官位。

李隆基和當時的國手鄭觀音,王積薪都能對弈,而且互有勝負,還經常和東瀛棋手辨正下棋,促使圍棋流入了東瀛。

李俶也喜歡下圍棋,當年他曾經和王積薪學棋,年輕的時候就經常被李隆基召進宮中對弈。

現在李俶的棋術更加精湛,翰林院的棋待詔都說李俶的棋力大唐無雙。

不過此時李俶手持黑棋,滿頭大汗的看著棋盤,心中更是疑惑,這盤棋怎麼就下成這個樣子了?眼前這個年輕人名叫柯應,是今年剛剛入選翰林的棋待詔。

唐代皇帝都喜愛圍棋,李隆基對圍棋更是痴迷,開元天寶年間士大夫也紛紛研習圍棋,朝廷中有不少國手。

比如現在隴右的李泌,在七歲的時候就曾經和李隆基對弈,最後甚至還勝了李隆基半子,被李隆基誇讚李泌是宰輔之才。

今上雖然不喜歡圍棋,但是翰林院中的棋待詔依然有四位,都是當世的國手。

翰林是大唐皇帝的私臣,但是也有品級,所以也要透過外朝選拔才能授官。

翰林棋待詔選拔的時候,長安也有三十多名國手報名。

能入選棋待詔就能授官,雖然品級低微,但也是當官了。

棋待詔能夠見到皇帝,也會被皇帝召見下棋,如果皇帝心情好了自然有賞賜,若是能夠像李泌那樣得到皇帝的讚許,日後也有飛黃騰達的機會。

而且棋待詔不僅僅和皇帝下棋,也可能和皇室其他成員,或者朝中酷愛下棋的官員下棋。

三十多名國手在翰林院兩兩對弈,據說這位柯應場場都勝,將在場所有國手全部擊敗!柯應接著又放出狂言,要同時和翰林院四位棋待詔同時對弈。

四名棋待詔本來不想要答應,可沒想到皇帝李亨突然駕臨翰林院,正好見到柯應挑戰四名棋待詔,於是下令讓四人迎戰。

這四人只能擺下棋盤,沒想到柯應竟然背過身去,向皇帝請求他要和四人下盲棋。

要不是皇帝在場,這四名棋待詔幾乎要拂袖而去,看到柯應這麼狂妄,四人要紛紛拿出最強的狀態,要給柯應一個教訓。

柯應背坐在蒲團上,他報出落子的位置,四名太監代替他落子,讓四名棋待詔驚訝的是,柯應的落子極快,只要太監報出棋待詔的落子位置,柯應瞬間就能報出自己的落子。

更讓四名棋待詔驚訝的是,柯應的棋路和所有棋譜上的棋路都不同。

甚至可以說是柯應的棋路完全沒有棋理可以講。

唐代是古代圍棋發展的高峰期,歷代棋待詔不僅會下棋,還會著書立作,流傳了很多著名的棋譜。

而古圍棋一脈的圍棋理論,也都是在唐代形成的。

但是柯應的棋,一點沒有遵循已有的棋理,偏偏他還是擊敗了候選棋待詔三十多名棋手的高手。

到了中盤,四名棋待詔落子越來越慢,他們額頭冒出汗水來。

這柯應的棋路古怪,偏偏羚羊掛角,十幾步乃至幾十步之前落下的閒子,卻能夠成為中盤的殺招!怎麼可能!怎麼可能有人能算到十幾步乃至幾十步之後的局勢?這還是人嗎?等快要中盤快要結束的時候,柯應依然能夠瞬間報出落子,但是四名棋待詔已經完全下不動棋了。

四人投子認輸,羞愧的向李亨辭去棋待詔的職位。

不過李亨面露微笑,還是保留了四人的棋待詔的職位,然後當眾宣佈授予柯應棋待詔的職位。

但是柯應入了翰林院之後,李亨對於圍棋沒有太大的興趣,也沒有怎麼召見過柯應下棋。

後來太子的假錢案發,太子被圈禁在東宮,李亨這個皇帝氣消了之後,又想到了自己這個兒子的好,於是將柯應派去東宮,陪著李俶下棋解解乏。

李俶自然是非常欣喜,父皇派遣柯應過來陪自己下棋,說明父皇已經快要原諒自己了。

而李俶本身也喜歡下棋,於是天天拉著柯應下棋。

下了一盤之後,柯應果然是棋力了得,但是偏偏那一局柯應只贏了李俶半子。

李俶知道柯應在翰林院大殺四方的事情,發現自己和柯應只有半子的差距,於是開始認真研習,隔日又拉著柯應下了一盤。

這一次依然是柯應險勝半子,李俶當場就拉著他又下了一盤。

這一局李俶因為思考過度,中盤走差了一招,又輸了半子。

從這天之後,李俶天天拉著柯應下棋,偏偏每天都輸個一子半子的,而對局又精彩無比,讓人回味無窮。

李俶沉迷於圍棋,連東宮的正事都不怎麼管了。

不過今天李俶和柯應下了半局,就有下人匆匆過來,李俶戀戀不捨的放下了棋子。

李俶雖然放下了棋子,卻沒有離開涼亭,而是讓下人把人召到了涼亭。

柯應只是低著頭,卻偷偷開啟了系統的攝像機。

和李俶下了這麼久的棋,總算是得到他的信任了!也不枉老子一邊開阿爾法狗一邊和你們下棋,這樣下棋真的累死老子了!柯應繼續低著頭,只看到走進涼亭的是一個外國僧人。

原來李俶是透過僧人來聯絡東宮和外面的,柯應偷偷錄下了僧人的相貌。

皇帝雖然圈禁了李俶,但是李俶要例行為母親誦經祈福,李亨想到了李俶的母親,那個十八歲就病死的章敬皇后,於是同意僧人可以進出東宮。

這個僧人雙手合十,看了一眼李俶身邊的柯應,沒有作聲。

李俶卻說道:“柯待詔是本宮信任的人,但說無妨.”

“回殿下,大慈恩寺已經開始放錢了.”

柯應心中驚訝,今天是朝廷發行乾元重寶的日子,當日太子這個案子,王成偉和單濤都認為萬年縣的假錢作坊,只是太子諸多作坊的一座,太子在長安附近肯定還有其他假錢作坊。

只是可惜皇帝下旨結了這個案子,王成偉和單濤也沒能找到更多的假錢作坊。

但是玩家們依然想要狙擊使用假錢的太子和齊王,這段時間商人玩家們都盯著太子和齊王有關的商人。

錢只有流通的時候才有價值,假錢更是要儘快花出去。

玩家們盯著太子和齊王的產業,卻沒想到太子是透過慈恩寺將假錢放出去。

合理啊!慈恩寺不僅僅是長安的大寺,也是長安最大的高利貸錢莊。

而能夠在長安放貸,沒有背景肯定是不行的。

只是沒想到慈恩寺的靠山竟然是太子!透過慈恩寺來使用假錢,確實是個非常天才的辦法!慈恩寺本身就是放貸的,用假錢放貸不是如虎添翼?而且也只有慈恩寺,才能將太子私鑄的那麼多假錢放出去!不過柯應並不知道這些事情,他只是將拍攝的內容發給了商博,上面這些都是張樂言分析出來的。

不過既然知道了太子是如何發放假錢,玩家也就有了薅羊毛的辦法。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召喚之:狂戰血帝

錦夜白霜

閒話兩晉南北朝

史後師

持刀行

萬千繁華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