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是近兩千萬美金的大合同,許久未見的真姐親自出馬,給方沂伺候,和勞力士團隊對接。

她抱怨:“你新招的那個特效頭子,叫什麼,叫……”“威廉.”

“哦,威廉,這人很不禮貌.”

“哪裡看出來的.”

真姐打小報告道:“他明明知道我是元老,還無視了我。

他只和你的經理人鄭秋冬稍微聊了幾句.”

方沂笑道:“人家是華裔,做到了白人公司的高管,肯定有手腕,有傲氣.”

“傲氣又怎麼樣?真有上升渠道,怎麼回中國了?”

方沂輕輕點頭,好像是同意了真姐的意思,讓她怨氣有得發洩。

接著岔開話題:“勞力士給我定的形象,怎麼是商業精英?這是個長合同,萬一真有用了,不是要一直這麼演下去?”

真姐抬眉毛:“你還要演什麼?你難道不是?”

在他們面前有一份企劃書,大概講的是勞力士在客戶群做調查訪問後,結合方沂的個人經歷,暫定的形象宣傳。

方沂之所以還沒簽勞力士前,就知道自己大機率能拿到合同,這和勞力士自己的使用者調查有關。

就這一代的明星而言,大眾好感度還沒有比他高的,而且很多客戶對方沂是“幕強”心態,會針對關注他的作品,不單單是喜歡他的皮肉。

勞力士自然要投其所好。

大陸市場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全新市場,到底怎麼做,大家都還在摸索。

而大陸市場又異常重要。

金融危機後的三年,奢侈品市場增量的近一半來自於大陸。

大牌如勞力士,也得認真對待。

比如今天拍攝場地選在了故宮附近,一處中式庭院裡。

方沂卻穿上了全套西服,他背後有墨染山水的屏風,茶几上放著萬里長城的石雕——基本上是西方人對古老中國的一種文化想象和符號雜糅。

如果幾年後,勞力士摸索了幾種風格,發現這些都沒有方沂賣胸肌來的有用,恐怕也是會砸巨資讓他賣胸肌的。

如果那時候方沂願意的話。

攝製團隊在物件選擇上犯了難:“喝茶還是耍劍?一靜一動?”

關於手腕的細節圖必須有一個合乎情理的動作展示。

網球運動就很好弄,一次次揮拍,自然而然要露出手錶。

方沂要怎麼解決?他們爭了起來,聲音越來越大,最後一個黃人和白人都紅著臉,讓方沂來選。

方沂說:“不如用扇子.”

眾人面面相覷。

很少有代言人一開始就指手畫腳——這是耍大牌嗎?耍的太早了吧?考慮到方沂是電影導演,好像又不該這麼想他。

他就是耍了大牌,他是一千八百萬美金籤的,你又能怎麼樣呢?楞了會兒,紛紛決定先按方沂的方法來試。

真姐跑去景區外的小攤上找扇子,扇頁展開成各種圖畫:有山山水水的;有十大元帥肖像的;有講紅色語錄的;有前朝皇帝印章的;……種種。

真姐看不過來,一跺腳,全買回來。

方沂看了後皺眉,道歉說:“怪我沒有說清楚,要素色的.”

真姐沒意見,攝影師問:“為什麼要素色的?這些難道不好看嗎?”

攤開來,這些式樣精美的扇子的確讓老外們覺得驚豔,是不錯的工藝品,所以不懂為什麼要素色的。

方沂抬手腕看了看自己的表,勞力士日誌型,所謂的“大金勞”。

這是一種包括錶盤在內,通體18k黃金的款型,本身挺老氣的,得五六十歲才好壓得住。

全賴方沂面板白,整個人氣質溫潤,給襯的沒那麼違和。

如果再加一花花綠綠的扇子——那還能看嗎?老外是覺得好看啊,顏色飽滿得很,喜慶。

就像是老外喜歡吃美式甜中餐“左宗棠雞”一樣,給中國人吃那可就要罵娘了啊。

真姐悟到了這一層理,但她一百七的千斤之軀跑不動了,於是輪到了這堆白老外和黃老外跑外邊兒買扇子。

——現在拿來了白的,青的,藍的……各種素色。

方沂只把白色和青色的看上了,各拍了一組圖,攝影師從中選取好的,問他意見。

“過.”

兩張方沂執扇的照片最終逐鹿。

一張的扇子合上了,只看出是青竹色,方沂拿在自己肩上,沒有遮擋住臉;另一張的扇子開著的,白色,像茉莉花一樣開的很飽滿,但是,也遮擋住了方沂的下半張臉,只有他半個鼻子和眼睛。

選哪個當主封面?一群人又犯了難。

休息狀況不錯的真姐把照片印出來,頂著大太陽溜達出紫禁城牆角根兒,找來朝聖的遊客做調查。

做調查的只有那一張遮住半張臉的。

“認得出嗎?”

她逮了一個女遊客問。

“認得出.”

“誰?”

“方沂.”

換下一個。

“認得出?”

“方沂.”

再下一個。

“誰?”

“方沂.”

……真姐取了巧,問的全是年輕人。

認知度接近百分百。

問了十來個後,真姐轉回來,對方沂解釋為什麼只選遮臉的:“我知道你的性格,你肯定選遮住臉的,因為過猶不及,是嗎?”

方沂伸大拇指:“厲害.”

真姐喘氣,抹自己汗,意有所指:“我……這是本事,我比那個洋人強.”

——咔!三天後,勞力士和方沂的合作照如雪花一樣,它飛入到了打字機的油墨裡面,翻滾,加壓,印成一張張圖畫,嵌在各種報刊雜誌上。

比這更早的是線上媒體,勞力士同時在嗖狐和新浪的圍脖上公佈合作訊息,照片中的方沂遮住下半張臉,稍有識別度的,只有他的一雙眼睛。

從五月份戛納回來後,到這個漫長的暑假,方沂一直沒有新的作品問世,工作室也幾乎不發通稿,頁面很長時間停留在“你好,這裡是方沂工作室”的宣告上。

白搭了那晚上新增註冊的幾十萬粉絲。

反之,方沂因為收購特效團隊,以及和阿狸、嗖狐合作開啟長期專案,頻頻上了商業雜誌,受眾似乎從影迷群體轉移到了職業白領。

一度引發:“方沂是否不再做演員”的話題。

這種話題有個潛藏的含義:他在大眾的作品認知度逐漸被商業新聞所取代,不如以前。

不過,也許正像是勞力士此次的宣傳詞和宣傳圖一樣,他們的確是天作之合,雙方的認知度都不需要再多做任何介紹,他們是這樣自信,代言人只需要一雙美目,品牌只需要一隻手錶而無需碩大logo。

以及一句宣傳詞:“他來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偷遍天下無敵手

不講素質

阿徐的逆襲人生之我能無限回檔

不是很想上早八

我有一座殯儀館,裡面眾鬼紛紜

杳杳孤鴻

笑波的靈氣一生

末滿18的呆

反派:舔狗?從今天開始叫爸爸!

藍胖子三千米

從今天開始當戲骨

一切以大橘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