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獎禮後,一系列媒體的評價紛紛出爐。

不得不說這個年代金馬獎的影響力確實遠大於金雞獎,方沂兩獲導演獎的訊息登上了整個華人圈的娛樂頭條,新加坡《聯合早報》、馬來西亞《華僑日報》……乃至於央媽的新聞正臺都在隨後幾天播報了這條新聞。

另一個大眾津津樂道的當然是方沂沒拿到最佳影片,這有點“維納斯斷臂”之美,他確實可以拿到,但他沒拿到反而更有意思,而且也照顧到了《賽德克巴萊》這類史詩片的客觀榮譽要求,可以說是一次分的極好的蛋糕,評審團的刀法精妙。

直播金馬頒獎禮的亞娛頻道當晚評論員立刻說:“其實我們見證了一個很小眾的情況,觀眾朋友們……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其實質上是繫結的,存在強關聯,歷史上更沒有這種影帝、劇本、最佳導演通通頒給一個影片,而最佳影片卻花落他家的情況.”

舉起了一個白色的寫字板。

這上面有歷屆金馬獎的獲獎名單,評論員介紹道:“去年這一屆評獎存在爭議,我們就不提了……看看前面三屆,第46、45和44屆,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獲得者全部來自於同一部電影,他們分別是戴笠任(《不能沒有你》),陳可欣(《投名狀》),李鞍(《色戒》)……那再前面的呢,金馬獎到現在已經舉辦了48屆了,我們看不過來,隨便跳十年好了,我們看看1999年和1998年,也是同樣的情況。

最佳導演獲得者是許安華,最佳電影就是她的《千言萬語》;另一個是陳忡和《天浴》……”一巴掌拍在寫字板上,得出結論:“因為導演是電影的總負責人,電影質量和導演的綜合能力息息相關,很難存在說兩個分開,榮譽各給各這種說法,他不是這樣的。

但《賽德克巴萊》也是一部好片子,而且是我們這個市場今後可能無法出現的片子,如果顆粒無收,未免過於殘酷,也會引發更大的風波……總而言之我喜歡這次的分蛋糕,分的有水平,是一次真正考慮全盤的爆冷門.”

《聯合早報》在24號的頭條上,刊登了方沂舉著小金馬的照片,並打上大號標題:新一代華語導演的時代已經到來。

“一直以來,面對好萊塢的全球攻勢,整個華人圈的導演都在求變,他們各自有各自的辦法,而且也發展出了不同的流派,實在是很漂亮,為世界影壇展示出了我們華人的貢獻力,並在進入到新世紀後仍然艱難掙扎著……但要一直到方沂拿到獎的這一刻,可能我們才意識到,新的時代任務需要交給新的年輕人來執行——筆者不是說現在方沂就可以接過大棒了,這個結論還為時過早,但昨晚上無疑他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案,今後我們該考慮讓年輕人承擔起這個責任,他們也有資格同臺競技,甚至於壓過前浪.”

港地大報《明報》則採訪了導演杜琪鋒。

新世紀以來,港圈衰落,大批從業者北上大陸尋找出路,杜琪鋒是少有的留守港地者。

這人愛抽雪茄,外號“雪茄杜”。

雪茄杜喜好發表各種言論,是個老憤青,很執拗,因不滿金像獎評選機制宣佈終生不再參選。

04年參加過“倒周運動”,點名批評周星星雖然賺錢多,但是對行業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只顧賺錢而不給大家找出路,不配擁有這種業內地位……這不是本書重點,總之這位是個徹徹底底的大嘴巴。

他拍了幾十年片子,從基層做起,是港導的中流砥柱,有自己的製片公司銀河映像,一直耕耘原汁原味的港片。

記者問:“怎麼看待內地導演方沂拿到金馬最佳?他很年輕,和我們拍的都不一樣……去年《情書》在港地票房破了記錄。

今年《重返十七歲》也賣得好,是目前為止的華語片冠軍.”

杜琪鋒身著皮衣,照例叨雪茄吸了兩口,道:“我覺得對港地導演的北上熱情是一次打擊.”

記者大驚:“你是說,方沂威脅到了港地導演生存嗎?”

“我沒那麼狹隘,我意思是北上的導演那麼多,但是大陸有大陸的規矩,有他們的拍法……你不要以為去了大陸就能玩得轉了,熱錢好拿不代表電影拍出來受歡迎,你未必是別人的對手!現在就是這種情況,我覺得港片還是有我們自己的東西在,也是一代代人探索出來的經驗.”

雪茄杜說到這搖頭,顯得極為無奈道:“最後可能兩頭不討好,港片也耗盡了最後一口氣。

方沂的起勢讓我明白了,應該把希望也放在新一代的港產影人身上,提攜他們,看看年輕人會不會拿出新東西,因為老東西不中用了嘛,再怎麼喜歡也白搭.”

“能舉個例子嗎?”

“舉例子?比如我去年拍攝了最後一部膠片電影,之後不得不開始用數字攝像。

我突然想到菲林就像是原先的老港片一樣……我吃了它那麼多年的飯,是不是該為它做些事情,表示我的尊重和敬意。

所以我浪費些時間,浪費些錢,找了港地其他導演一起合拍一部膠片電影,發現港地的膠片代理公司幾乎已找不到了,也沒有沖印的地方。

我們在曼谷和臺北找到了一些最後的膠片……雖然我還是會拍這個紀念片,但是我意識到,真的過去了,真的被淘汰了.”

“那你的結論是?”

“我結論是要讓新人上位啊,老傢伙們不要擋路……慢性死亡罷了.”

雪茄杜口裡“提攜新人”的前輩之一,姜紋,他參加了京城錄製的新一期《鏗鏘三人行》,不可避免被問到了金馬頒獎禮。

這屆頒獎禮最大贏家是方沂,最大輸家可能是姜紋了,《讓子彈飛》撈了個改編劇本和攝影獎,除此外顆粒無收,陪跑一整場。

媒體的專業分析是《讓子彈飛》男人味兒太濃了,張艾佳是老年文藝女,她不喜歡。

但這種分析沒什麼卵用,大眾眼裡就是姜紋屁顛顛跑去,灰頭土臉跑回來,熱臉貼冷屁股,太丟臉了。

所以姜紋評價這一屆金馬獎說:“我他媽要說什麼?我什麼也說不出來.”

竇文韜哈哈大笑,說“方沂拿了大獎,你不是在鼓掌嗎?我以為你很滿意評選結果.”

“我祝賀我師弟,和我不滿意這狗屁金馬,有什麼關係嗎?一碼歸一碼.”

“姜導說的真是沒毛病.”

演播廳不斷的響起笑聲。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妖獸都市:撿到S級實驗體魅魔

小宵宵

全民:唯一神輔,你動我一下逝逝

初初愛喝水

霸總改造計劃

熊貓愛吃新竹

重友,輕色

央角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