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孫傳忠的眼睛放在裝備彈藥上都快挪不開了,陶順民樂道:“老孫,眼光放長遠點兒,告訴你,這次孔團長送給咱們冀中的物資裝備裡邊,就這些裝備彈藥其實是價值最低的.”

“這麼多裝備,價值最低?這話怎麼說?”

孫傳忠一臉詫異。

陶順民卻是笑而不語,並不準備解釋。

“老陶,你倒是說呀,別賣關子了.”

“回去見到團長之後,我一併說了吧!”

很快,冀中28團團部。

陶順民正式見到呂團長,敬了軍禮,彙報道:“報告團長,28團三營營長陶順民傷愈歸隊!”

見到陶順民的呂團長,喜不自禁地大步走過來,狠狠的給陶順民來了個擁抱,然後笑道:“順民,回來了就好呀!”

雙方略寒暄了幾句,陶順民直奔主題,請呂團長到院外清點孔捷送來的禮物。

“老孔這傢伙,還是那麼實在,我瞧瞧,他都給咱們送什麼禮物來了.”

呂團長笑著跟隨陶順民出了院子,見到了被全部掀開了稻草的一車車物資,還有槍支彈藥。

二營長孫傳忠生怕自己看中的裝備彈藥跑了,連忙開口道:“團長,剛才路上我可和老陶商量好了,他帶回來的這批裝備可得勻給我們二營一些,我們二營目前的裝備彈藥情況太差勁了.”

“就你沒出息!”

呂團長笑著罵了句,卻是先把目光放在其他的物資上。

“這些土豆……我倒是聽太行根據地那邊傳過來一些訊息,說是獨立團弄到了一些高產良種土豆,已經在太行一帶大規模種植,畝產量極高。

還送過一些到咱們冀中軍區,只是沒輪到咱們28團,可是這些土豆?”

陶順民點了點頭,“團長,就是這些土豆,我聽孔團長說,這些良種土豆原本是他從鬼子手上繳獲的,當時只有幾十斤,結果這一年多時間種了幾茬子,如今已經種出兩三萬斤的土豆母子.”

“孔團長說,這些土豆只要經營的好,施肥到位,畝產量甚至能高達幾千斤.”

畝產量高達幾千年的作物,這是什麼概念?呂團長愣住了,一旁的二營長孫傳忠更是瞪圓了眼睛。

他現在總算是明白,為什麼老陶說,這次從獨立團運過來的物資裡邊,就這些裝備彈藥的價值最低了。

這些高產的土豆所代表的價值太驚人了。

可不是一些裝備彈藥就能比得上的。

“保管,一定要把這些良種土豆保管儲存好,好好的研究研究怎麼種植,弄好化肥,到了季節之後種下去,擴大總量.”

呂團長交代道。

陶順民卻道:“團長,這次我從孔團長那兒帶回來的,還有比這批土豆還緊要的事情.”

“哦?”

陶順民首先將孔捷認為冀中平原一帶,當以地道戰這種特殊的游擊戰術來對付日偽軍的看法說了一遍。

緊接著,陶順民將孔捷送來的一些與地道戰術相關的書籍手冊拿了出來,讓呂團長二人瀏覽。

期間,陶順民還把自己養傷期間跟著孔捷所學地道戰術的一些精髓想法說了一些。

呂團長和孫營長聽著陶順民的觀點,看著手中的書籍,再聯想到冀中應對日偽軍一次又一次大掃蕩,因為沒有太行地區那樣多的山區作為遊擊的縱深,而總是難以避免的慘痛傷亡。

兩人越發的意識到著地道戰術對於冀中軍區對付日偽軍的巨大潛在價值。

“妙,太妙了!這簡直是把戰場從地面轉移到了地底下.”

“相當於生生的在咱們冀中平原的地底下,開闢出特殊的游擊戰場來.”

“我甚至完全可以斷定,這樣的游擊戰術若是在我們冀中平原一帶展開,絕對可以給予日寇沉重的打擊!”

“順民啊,你這次受傷可真是太值了!”

陶順民:“…………”又聽到陶順民關於地道戰術的一些精髓設想,得知陶順民跟著孔捷學習了一個多月的地道戰術之後,呂團長當即表示:“看書哪有跟著老孔這個創始人學習來得更深入,順民,既然你跟著老孔專門學習過地道戰術,從今天起,咱們28團將著重採取地道游擊戰對付日寇的籌備,我可就全部交給你了!”

陶順民也不推辭,笑道:“團長,我跟著孔團長學習地道戰,就等著這天呢!”

之後,陶順民又向呂團長展示了孔捷送過來的二十具探雷器。

呂團長自然又是大喜,“這玩意兒咱們可很難繳獲到手,小鬼子也寶貝得緊,有了這些探雷器在,就像老孔說的,咱們能把鬼子封鎖咱們根據地用的雷區裡的地雷全給他挖出來.”

“挖出來的這些地雷,可是咱們再生產手榴彈和各類炸藥的絕佳原材料.”

最後,陶順民又向呂團長說了孔捷準備與28團進行生意合作、軍工生產合作的一些事宜。

呂團長當即拍板道:“老孔是個實在人,跟老孔合作絕對錯不了,這事兒我同意,而且全力支援,咱們28團可得抓緊機會,做咱們冀中軍區第一個與老孔的支隊合作的團.”

又聊了許久,呂團長的興奮始終沒能降下來。

一旁的孫營長更是嘀咕道:“老陶,你這哪是養傷去了,你這分明是撿寶貝去了,我看我啥時候受個傷,也去孔團長那兒撿寶貝得了!”

最後,呂團長表示:“地道戰術的推廣是當務之急。

這段時間以來,日軍對咱們冀中軍區是虎視眈眈,很有可能隨時會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掃蕩行動,咱們只有早作籌備,才不至於太過被動.”

“這些相關戰術,特別是地道戰術的書籍,我這就抓緊時間給軍區方面送過去,另外拓印一份帶回來.”

“咱們團內也準備召開軍事會議,一方面是確定後續如何與老孔的支隊合作的事宜,另一方面是立刻就著咱們28團駐地展開地道戰的準備.”

“是!”

陶順民和孫傳忠應道。

而呂團長趕到軍區彙報了具體的情況之後。

自是又引起一場震動。

呂團長認為地道戰術應當即刻在冀中根據地施行的建議,得到了軍區方面的全面贊同和支援。

迫不及待之中,甚至有軍區的領導表示。

要不向太行總部方向申請,把孔捷調到冀中軍區一段時間,來專門教授地道戰術好了!至此。

隨著陶順民一行返回冀中軍區,並帶回孔捷傳授的地道戰術思想,以及各創新戰術的書籍。

高效的冀中根據地各部隊迅速開始調整戰術,在原本根據地的防禦部署之中,加入地道的元素。

冀中的軍事幹部們不乏與日偽軍作戰的實戰經驗。

地道戰術思想的到來,立馬給予了他們最大的啟發。

甚至,孔捷送來的書籍還沒有送到手中,根據地的軍事幹部們就自己琢磨出了一些實用的地道戰法。

當然,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孔捷送來的成熟地道戰術應用的書籍,則是為這些軍事幹部們補全了地道戰術的一些不足和破綻。

一場迅速興起的,以冀中根據地為中心的地道游擊戰術,很快便在冀中一帶四面開花。

其中各作戰部隊,甚至是民兵和地方部隊,得知訊息之後,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防禦建設之中的地道挖設起來再說。

四處連通、可以用來藏兵、轉移、作戰的通道構築起來之後,駐地的戰士們心裡頭也因此踏實了許多。

有了這些可以藏身作戰的地道打底,鬼子若是再掀起掃蕩的話,大家再不至於像以前那樣,因為冀中平緩的平原地勢而被動了。

不少軍事幹部在準備過地道工事之後,甚至反過來期待著小鬼子來根據地掃蕩。

“有了這些地道工事,咱們就算裝備彈藥上不如小鬼子,照樣能打得他鬼子哭爹喊娘.”

有指揮員十分霸氣地說道。

時間流逝……十二日。

冀中28團打響了應用地道戰術之後的第一仗。

一支日軍小隊,進入28團外圍游擊區的村莊強行徵糧。

對於村莊內部的情況,鬼子出於謹慎,也提前派偽軍漢奸偵查過,確保村子裡並未發現八路的身影。

日軍小隊,外加上一支偽軍排,將近一百號的隊伍,就這樣肆無忌憚地一頭扎進了村子。

鬼子偽軍的噩夢,就這樣率先拉開了序幕……作為地道戰術書籍率先抵達的28團,再加上有陶順民這個孔捷的地道戰教學先師的高徒。

28團對於地道戰術的應用,走在整個冀中軍區的最前列。

當別的團還在考慮著如何將地道戰術應用在根據地防禦的時候。

在陶順民的建議下,28團的地道戰遊擊打法早已不再侷限,甚至是主動出擊,延伸到游擊區域一些日偽軍常來騷擾的村莊。

並將地道依託村內的建築,秘密挖設。

有的地道口就藏在村民們的屋子裡,地窖下、灶臺裡、豬圈裡,甚至是棺材板底下。

其中之隱蔽,是小鬼子做夢都想不到的。

等到鬼子毫無提防的進入村民們的屋內,一早藏在地道中的戰士們迅速出擊,以偷襲穩佔上風。

前後不到一個小時,將近一百號的鬼子偽軍,全軍覆沒在村內。

反觀28團出戰的一個連的戰士,傷亡極小。

地道戰術由此初露鋒芒。

得知戰果的呂團長是猛拍大腿,驚喜不已,隨即將此戰列為地道游擊戰術率先應用的經典一戰,並做了詳細的檔案彙報,送去軍區。

整個冀中根據地由此振奮,在親耳聽到地道戰術的莫大威力之後,根據地採用地道戰術的各部,越發的信心十足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嬴政開始盤點

公之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