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纂《赤腳醫生手冊》,孔捷早就有這樣的想法了。

這可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穿越者必備神書之一。

下到解決睡覺打呼嚕,上到幫助孕婦分娩、中醫針灸,西醫手術。

從民間草藥的辨認、採集、儲存、製作、用藥,到針對各種常見疾病的實用簡單藥方。

書裡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寫不到的。

另外,這本書最牛的地方就在於“實用”二字。

有高階的醫療水平,有先進的醫療設施,有專用的特效藥,把病治好,似乎誰都可以。

可這本書裡邊要教你的,是把這些需要在醫療水平較高的醫院才能做到的事情,在簡陋條件下也能成功實現的辦法。

比如,一旦出現必須進行手術的情況,如何進行區域性麻醉,如何進行手術作業,如何進行術後護理,以及清洗手術工具的步驟等等。

細節到就像是親眼帶你觀看了一遍。

用藥、手術的原則,儘量貼合實際,就地取材。

是土方法卻能治大病!這本兒神奇實用的醫書手冊,做到了能把一個沒有任何醫護知識和經驗的人,在最短時間內培養成一個初步合格的醫生。

說是神奇的醫學速成教科書,一點都不過分。

只是早些時候條件並不成熟,根據地也沒有發展到如今的規模,編纂赤腳醫生手冊的事情也就被孔捷暫時放下。

眼下接收、安置的災民一多,人吃五穀雜糧,難免生出些疾病,像《赤腳醫生手冊》這樣實用的醫學書籍也能派上大用場了。

老話說得好,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災情一發,饑荒遍野,往往也伴隨著一些傳染性疾病的蔓延。

前些時候,敵工部方面傳來訊息,在日軍佔領區的一些村鎮,先是鬧了旱災,緊接著天花、傷寒、鼠疫(黑死病)等流行疾病也多有發生。

收到訊息的孔捷第一時間警覺起來。

好在獨立團根據地,不止是戰士們日常的生活中,周邊村民們的日常生活中,孔捷一直注重衛生防護這一塊兒。

獨立團的醫務人員們也常常被下派到各個村子,進行一些衛生常識的宣傳和教學。

經過戰士們大半年時間的努力,再加上村民們的配合。

別的根據地孔捷不敢保證,至少在第一支隊根據地內外,民眾和戰士們早已經養成了一條習慣,這也是孔捷一直倡導的:“只要有條件,水一定要燒開了再喝!”

孔團長還提倡:多喝熱水!多喝茶葉水,蒲公英、竹尖茶、金銀花等等,多發的季節採摘一些,曬乾儲存,便是極好的茶葉。

經常喝茶葉水,可以從很大程度上預防疾病的發生。

其實相比於其他根據地的飲水情況,孔捷的第一支隊算是相當不錯的。

孔捷曾找到過董三,讓後勤部專門研製了一些簡單實用的淨水裝置,使用活性炭、棉花、砂礫等各類淨水過濾材料,將平時直接飲用的河水、湖水經過過濾淨化之後,再儘量煮沸飲用。

活性炭的製作、淨水的原理、水源的淨化,的確讓獨立團的幹部們大開眼界。

戰士們紛紛感慨,原來喝個水還這麼講究的,以前大家喝水無非是找到條河流,湖泊,生水打回來直接就飲用。

孔捷則是在衛生常識課中告訴大家,在生水裡邊含有大量的細菌,這些東西是很容易導致人生病的。

至於什麼是細菌,在某一堂衛生課上,孔捷曾這樣解釋:“你們可以把它想象成廁所裡蠕動的蛆,不過要縮小成千上萬倍,眼睛是不可能看得見的.”

“你要是直接喝冷水的話,就相當於把這些縮小的蛆全部喝進了肚子裡,他們會在你的腸胃裡蠕動生長,風吹不到,雨淋不著,日子過得可滋潤了,要不了多久就能把你病倒.”

“所以,只有把水煮開,才能將這些咱們肉眼看不見的細菌全部殺死.”

據說當天上課,有幾位女同志當時就哇哇的大吐起來。

其他的男同志們回到駐地之後,是打死也不敢亂喝生水了。

簡易淨水器生產出來之後,孔捷先給旅部和總部各送了幾個過去。

旅長和指揮何等智慧,當時便意識到,如果類似的淨水裝置可以在部隊普及下去,在一些沒有條件喝熱水的部隊裡,這些淨水裝置可太實用了。

別的團長聽說此事,也紛紛過來要淨水裝置,孔團長自然又順勢發了筆小財。

……下午。

孔捷接到總部的命令,趕到總部開會。

自從太行、太嶽等地區,八路軍與日軍默契地達成暫時停戰協議,共同應對此次越發嚴重的旱災之後。

太行根據地八路軍總部方面當即召開會議,討論如何應對接下來幫助、安置本地及外來災民的各項難題。

在會議上,指揮明確提出:“我們八路軍是人民子弟兵,是人民的隊伍,百姓們什麼時候最需要我們?正是面對眼前這樣罕見重災情的時候.”

“這是一場救災救民的運動,它的意義不亞於一場大規模的戰役.”

“怎麼打好這場另類的戰役,是接下來咱們太行、太嶽以及各級軍區共同要解決的難題.”

“原則只有一個:民眾至上,想盡一切辦法幫助災民渡過難關!”

旅長則接著表示道:“同志們,這次咱們的任務相當的嚴峻,據初步統計,我們最起碼要容納將近20萬的災民.”

“這些災民該如何合理地分佈在咱們各處根據地、各團駐地,不破壞原有的根據地的穩固與發展,甚至可以起到一定的助力,這是此次會議大家需要共同討論的問題.”

“各位幹部要做好準備,提前在根椐地內進行籌措,以隨時接收總部調撥的災民.”

“而對於自己根據地內部的情況,各位團長政委是最瞭解的,大家都先說說各團的經濟狀況,以及能夠接收的災民數量.”

指揮和旅長這麼一說,各團長、政委們基本上明白是什麼情況了。

這是要大家齊心合力,共度難關呢!讀懂了意思的各根據地團長們紛紛自告奮勇地站出來。

新編第五團的馮團長率先開口,從座位上站起來,拍著胸脯道:“同志們,雖然我新五團組建的時間比較晚,但為了應對此次災情,我首先代表我們第五團表個態.”

他的話語到了這裡,多出幾分自豪:“兩千人,我們第五團所在根據地保守了估計,也能安置下兩千災民.”

人數貌似不多。

可你要知道,第五團組建還不到一年,團內的作戰部隊也不過千餘人,這相當於在供養部隊之外,馮團長承諾再多養一個團的兵力。

這份底氣可不是誰都有的。

在會的不少團長就默默地低下頭去。

很無奈,自百團大戰以來,日軍加強了對根據地的封鎖,各團駐地內的經濟情況並不理想。

透過精兵簡政,勉強保住隊伍的供給就算不錯了,哪有多餘的經濟去安置災民?指揮甚至都開口表揚了馮團長兩句,翹著嘴巴的馮團長得意地坐下,看向孔捷的時候,眼神中帶有幾分感激。

這大半年來,要不是跟著獨立團一起發財。

新五團哪來的眼前的底氣?又是裝備,又是各項生意路子,馮團長往獨立團跑的可以說是最勤快的。

孔捷這邊生產的各類商品,馮團長幾乎都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援並代理銷售。

孔捷的帶兵理念、訓練方式、指揮戰術上的革新,馮團長也是一點不落地學習著。

第五團甚至可以說是獨立團第二。

因此發展的速度相較於同時期組建的團來說,都快了不少。

這不得不說是馮團長善於抓住時機,善於學習,善於投資的大智慧。

接著表態的是第六團的楊團長,楊團長表示,第六團可以安置一千災民。

然後是老三八六旅,兩大主力團之一的七七二團的程團長。

程團長一開口:“五千人!”

說著還帶些挑釁的意味兒,瞥了一眼對面的李雲龍。

李雲龍老臉一咧,毫不客氣地罵道:“我說程瞎子,你這是大風吹雲彩——飄了,就安置五千災民,就把你高興成這樣子了?”

“李雲龍,你說得輕巧,我倒要看看你新二團能接收多少災民?”

被懟的程團長不甘示弱道。

李雲龍嘿嘿一笑,左右手加在一塊兒豎起六根手指頭,“不好意思,就比你稍微多了那麼一千人.”

可你得知道,李雲龍的新二團是去年才組建的隊伍。

七七二團那可一直都是旅裡的老牌主力團之一。

兩者一對比,高下立判。

輸了氣勢的程團長嘀咕道:“李雲龍,你可不許瞎吹牛的,六千人,相當於你多養三個獨立團了!”

會議室裡此時很安靜,程團長的話語一字不落地落進李雲龍的耳朵裡,李雲龍樂道:“得,當年你程瞎子進部隊的時候,我教你打槍,現在我還得教教你怎麼發展根椐地.”

“災民多了未必是壞事,只要人數控制好,災民的勞動力可以合理運用上,你知道啥叫人口紅利嗎?”

“根據地的經濟運作,這是需要用到鈔票的,你知道啥叫金融體系的建設嗎?”

“你又知道啥叫物價供求關係,啥叫經濟生產總值,啥叫恩格爾定律,啥叫通貨膨脹,啥叫儲蓄效應嗎……”李雲龍一通連珠帶炮的反問下來。

嘴巴都快收不住了。

這時別說是本就有些不善言辭的程團長懵了。

就連政委,指揮,包括旅長都有些傻眼。

這還是大家熟知的那個扁擔倒了都不知道是個一字的李雲龍嗎?好傢伙,這一連串的經濟詞彙說出來,在座的沒有幾個是全懂的,卻頗有些不明覺厲。

至於在平時的閒聊中給李雲龍灌輸了這類詞彙的始作俑者——孔捷:“……”一時無語凝噎。

愣了片刻的指揮忍不住反問道:“李雲龍,那你小子倒是和大家都解釋解釋,這些詞彙都是什麼意思.”

原本還仰著腦袋,和驕傲的大公雞似的李雲龍神情一滯,乾咳了兩聲,回答道:“指揮,這我哪兒知道去?這您得問老孔呀,都他教我的!”

眾人:“……”再也忍不住的指揮大笑道:“說了半天,你李雲龍也就是個濫於充數的貨啊!”

話音一落,再也繃不住的幹部們鬨堂大笑起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侯府棄子腳踹渣親,醉臥女帝膝!

天譴大妖

尚同

華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