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天色大亮之後,小黃溝,東向山道,北向小山口,還有南向土路一帶,具體的情形是這樣的。

節點隘口已經被八路軍部隊佔領。

各處節點,戰士們依託地形地勢,修築了各式混凝土工事,有混凝土碉堡工事、混凝土半地下機槍工事,還有混凝土配合修築的散兵坑。

在這些混凝土工事的構築方面,除了昨夜戰士們才修築的混凝土之外,還有從牛口村運輸出來的,早已經達到最終強度的麻袋裝的成品混凝土塊兒。

孔團長臨行前的交代是:“咱們修築混凝土的時間太倉促了,就算是生火加溫,這些混凝土塊兒也頂多是凝固起來,強度怕是上不去,構築的時候,還得配合咱們帶去的麻袋混凝土塊兒使用.”

“修建的碉堡還有各項混凝土工事的正面,全部用成品混凝土塊兒堆砌,然後再澆築加固,碉堡的頂部尤其重要,要使用鋼筋混凝土材料,至少確保鬼子的擲彈筒炮彈砸上去,不出現任何坍塌情況.”

“另外,我們用混凝土修築各式工事,是為了將我們手頭的火力優勢充分展開,避開日軍的炮火打擊.”

“這樣一來,有了碉堡工事的作為掩體,五個人負責的重機槍工事,甚至能擋住鬼子一個小隊.”

“空餘出來的兵力,則是用在工事兩側翼山林的防守上,以確保日軍無法迂迴,偷襲工事的背側.”

眼下,在西村周圍,北向小山口,東向山道等四大節點處,各混凝土工事,依託地勢,居高臨下構築。

在混凝土工事的正向,射界被清出將近三百米,而在工事的左右翼,則是依託著山林作為防禦。

像是一個人敞開了懷抱,堵在這個節點上,就是如此明目張膽的告訴鬼子:我不會讓你打這兒過去!左右翼的山林裡,戰士們的防禦手段同樣準備就緒…………天色放亮之後,日軍偵察兵終於探查到了關於各處節點的情報,訊息傳到獨立第四混成旅團指揮部。

“報告長官,八路軍在北向小山口、東向山道、小黃溝以及南向土路等隘口,修築了大量防禦工事.”

鬼子參謀長中島秀夫說道:“旅團長閣下,看樣子這些八路軍是想依託工事,將這些節點堵死,將我部徹底圍困在西村區域.”

“原以為這些八路軍會憑藉兵力包圍我部,現在看來,這些八路軍多半是因為兵力不足,企圖藉助工事阻擊.”

山口樹邊點了點頭,又疑惑道:“中島君,若八路軍封閉我部周邊節點,是為了圍殲我部,這意圖是不是太明顯了些?”

中島秀夫贊同道:“旅團長閣下說的是,這一點也頗為奇怪.”

“就算八路軍堵死這些節點,可這些節點的工事是無法移動的,在這節點的包圍圈內,我們還有大面積的活動區域,八路軍如果不繼續推進,又如何圍殲我部?”

“所以說,這八路軍獨立團,看樣子不是準備圍殲我部.”

山口樹邊冷笑道:“若不是圍殲,那意圖就很明顯了,是想將我部困這片區域.”

“可土八路未免想得太好,各處節點的區區防禦,豈能擋得住我大日本帝國的進攻?”

“下令,讓平川大隊立刻出兵,進攻小黃溝一路,將八路軍的防禦工事一舉摧毀.”

“嗨!”

……“報告長官,石井聯隊指揮部傳來訊息,八路軍於昨夜堵死了張家莊一路各處撤離節點,並修築了防禦工事.”

訊息傳來,山口和中島都愣了愣。

“這八路軍獨立團到底想做什麼?一個小小的團而已,他真覺得自己有這麼大的胃口,不止是我們第四混成旅團,還要連石井聯隊一併吃掉?”

山口在大罵過後,驚疑不定之中,將最終的注意力放在平川大隊對小黃溝一路的進攻上。

事實究竟如何,戰鬥過後見真章。

小黃溝。

作為西村一路重要節點,此處駐守的八路軍部隊,有獨立團第十六連連長黃家富率領的一個連的戰士,外加上縣大隊的百十號戰士,兵力合計在兩百五十人左右。

駐守兵力並不算多,好在小黃溝地勢獨特,特別是黃家富選擇的這處節點,更是易守難攻。

日軍想要突破這裡,由於地勢的限制,兵力無法全部展開,只能一箇中隊一箇中隊地,以添油戰術,向上增兵。

對此,黃家富表現得很有自信:“咱獨立團如今只打富裕仗,再加上修築的混凝土工事,他狗日的鬼子來多少,咱們殺多少.”

“營長可是說了,團長這次讓咱們守住節點,不止是為了堵死小鬼子,還是為了藉助火力優勢,儘可能地消耗著鬼子的有生力量,等到把鬼子的援兵打掉,這被咱們圍在包圍圈裡的鬼子,遲早也給他吃掉.”

上午七時左右。

負責節點外圍警戒的偵察兵戰士返回,向黃家富彙報道:“報告連長,有一支日軍正在朝著咱們的方向推進.”

“來得好,老子正等著呢!”

黃家富虎目一瞪,“鬼子來了多少人?”

偵察兵戰士回答道:“約莫一箇中隊的鬼子.”

黃家富點了點頭,嘲諷道:“看來小鬼子的這次進攻帶有試探性的.”

“繼續偵查,隨時傳遞日軍推進情況.”

“是!”

偵察兵戰士轉身離開之後,黃家富叫來了手底下的幾位排長,還有縣大隊的大隊長劉正華。

“老劉,縣大隊的同志們都準備的怎麼樣了?”

劉正華點點頭,道:“黃連長放心,都準備妥當了.”

“好!”

黃家富攥緊了拳頭,對幾位排長說道:“告訴同志們,立刻進入備戰狀態,大家期待已久的戰鬥來了.”

“是——”幾位排長齊聲應道。

……七點十八分。

日軍第一軍獨立第四混成旅團,第一步兵大隊平川大隊下轄第三中隊,在中隊長津田一郎的率領下,抵達小黃溝區域。

津田一郎是奉命作為先鋒部隊,來嘗試進攻小黃溝的八路軍防禦陣地,以試探八路軍虛實的。

大隊長平川交給津田一郎的任務是:務必探查出防守小黃溝的八路軍究竟是哪一支部隊,戰鬥力如何,火力配置如何,兵力如何。

一路推進中,津田一郎表現得十分謹慎,他知道自己面臨的很有可能是八路軍獨立團部隊。

獨立團的名聲,如今在日軍第一軍獨立第四混成旅團,也算是一面旗幟了,八路軍的一面旗幟。

自從這場大掃蕩開始,在西村與張家莊不斷受挫之後,這日軍第四混成旅團全體日軍官兵們,便對獨立團是恨得咬牙切齒。

同時又把獨立團當作最難纏的對手。

部隊裡有傳言,在這次大掃蕩掀起之前,第一軍司令官閣下筱冢義男將軍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就算是搭上三個聯隊,也一定要消滅獨立團!”

為此,八路軍獨立團很快就成為了第一軍各部,爭搶著想要消滅的目標。

獨立第四混成旅團自然也不例外。

繼續的推進中,津田一郎帶著隊伍,很快抵達了小黃溝空曠射界附近。

津田一郎登上某處土坡,用望遠鏡望去。

小黃溝正向,被八路軍部隊清掃出將近三百米的空曠帶。

再向遠處打量,果然看見一座座碉堡工事。

津田一郎定睛一看,心底忍不住一沉,從對面的八路軍構築的防禦工事的外牆來看,似乎是混凝土建築。

這可不太妙,平時大日本帝國對付裝備落後、彈藥稀缺的土八路,磚石結構的炮樓就讓這些土八路束手無策了,混凝土結構的建築更是堅固,步兵炮來了也別想輕易轟開。

這些土八路竟是如此厲害,一夜之間就在這小黃溝區域構築瞭如此數量的混凝土工事。

對於混凝土的特性,津田一郎也是略知一二的,他現在只希望這些八路修築的混凝土建築,時間不長,強度還沒有提升上來,若是儘早發起進攻的話,轟碎這些工事未必沒有可能。

只是津田一郎的中隊,手上自然沒有步兵炮這樣的利器。

津田一郎想了想,下令讓炮兵構築了擲彈筒陣地,準備轟擊小黃溝八路軍的混凝土工事。

“炮轟開始之後,第一與第二小隊藉助炮火掩護,率先發起進攻,將兵力散開,提防八路軍集火!”

津田一郎從望遠鏡中看不出小黃溝潛伏的八路軍的虛實,只能做出嘗試性的一次進攻,來探查具體情況。

轟隆——鬼子擲彈筒的炮彈在小黃溝區域炸響,猛烈的爆炸聲中,有一些炮彈直接砸在了十六連修築的混凝土碉堡工事上。

這些於夜裡修築的混凝土工事,到現在也不過五六個小時,好在用了生火加溫法,已經完全凝固,強度也提升到了最終強度的10%左右,再加上建築的壁內,是早就達到了強度的麻袋裝的成品混凝土塊兒。

混凝土碉堡工事的頂部用的又是鋼筋混凝土結構,鬼子的一兩發擲彈筒炮彈砸上來,倒不至於立刻崩潰。

黃連長也早就等著小鬼子了,他猜到鬼子會用擲彈筒炮轟,所以一早就安排了下去,十門五零小炮一字排開。

鬼子的擲彈筒陣地炮轟混凝土工事,位置暴露之後,立刻遭受到五零小炮的轟擊。

十六連的反擊來得太快,以至於鬼子猝不及防,炮彈在擲彈筒陣地炸響,鬼子的擲彈筒陣地被炸得七零八落,擲彈筒損壞,炮兵陣亡十餘人。

兩個小隊,百十號鬼子,已經衝到了空曠射界區域,正在朝著十六連的工事猛衝。

鬼子後方的擲彈筒陣地,被五零小炮摧毀,以至於衝鋒的鬼子步兵沒了炮彈掩護的時候,鬼子兩個小隊的步兵,已經離了十六連的工事不足一百五米。

“打!”

黃連長一聲令下,他料到鬼子沒了後方炮兵的掩護,肯定會後撤,趁著鬼子還沒有回過神來,下達了作戰命令。

下一瞬間,構築在小黃溝碉堡工事內的兩挺重機槍,左右突射,以交叉火力封鎖了整片射擊地帶,外加上十幾挺輕機槍一齊開火,一輪集火下來,衝鋒的鬼子步兵直接被掃倒一片。

此時,什麼狗屁的武士道精神,都被丟到爪窪國過去了。

在十六連異常猛烈的火力突擊下,小鬼子們一個個恨不得多長出兩條腿來,忙不迭地掉頭後撤,整支隊伍直接潰散。

小黃溝樹林的兩側,早就潛伏的縣大隊戰士們也開始開火。

在後方觀戰的津田一郎看的是心驚膽戰,那正面混凝土碉堡工事內的輕重機槍火力令人絕望也就罷了,兩翼樹林裡傳出的槍聲,從槍聲判斷,怕是得有五六百人…………小黃溝兩側,茂密的樹林遮掩下,縣大隊的同志們正在樹林內來回飛奔。

在一處位置點打一槍之後,立馬轉換位置,隔上幾米的距離再打一槍,每個人至少負責三到五處的射擊點。

這樣,一個戰士在快速的來回轉移中,就能借助樹林的遮掩,打出似乎三到五人的火力。

津田一郎對十六連兵力的判斷,也會多上三到五倍。

再加上對面八路軍的炮火強悍,中隊的擲彈筒陣地剛剛展開,就被摧毀。

被徹底震撼到的津田一郎,連忙下達了戰略性轉移的命令。

“皮靴!是皮靴!中隊長閣下,他們穿的全是皮靴,滿樹林子裡都是他們的人,數量太多了,肯定是獨立團的主力作戰部隊!”

發起進攻的兩名日軍小隊長,僥倖活下來的那位日軍小隊長,在驚魂甫定之中說道。

兩支日軍小隊,一百多號鬼子士兵,在倉促之中撤下來,就只剩下了最後二十多人,要不是撤退的速度夠快,先前的衝鋒又沒有扎得太深,說不定就全部覆滅在了這裡。

退守樹林裡的津田一郎,遠遠地望著躺在空曠射擊帶的八十多具帝國士兵的屍體。

恍惚之間,覺得像是做了一場噩夢。

此刻,噩夢驚醒,以至於津田一郎甚至沒有了繼續待在這裡的勇氣。

“撤,先向大隊長閣下彙報具體的情況再說!”

有些悽然的津田一郎嚥了一口唾沫,開口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王的成長

黃巢的長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