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朱浩與駱安商議事情,朱萬宏只能先下樓等候。

駱安詳細講述了有關南京局勢。

應對倭寇和海盜方面,南京守備勳臣徐鵬舉行事消極懈怠,而浙江、福建等地,因為南京守備與海盜有暗中商貿往來,使得每次地方衛所派兵進行征剿,尤其是討伐海盜盤踞的海島時,海盜都會提前獲悉情況而逃走。

以駱安分析,似乎徐鵬舉及手下人員,有暗通海盜倭寇的嫌疑。

“先生,是否對守備衙門的人進行調查?”

駱安做請示。

朱浩搖頭道:“我們初來乍到,就算暗中去查,也容易為人探知訊息,不如裝作不知,走個過場.”

駱安很不解。

朱浩都親自到南京了,居然只是走個過場?難道不應該趁機將南京官場給整肅一遍?尤其是把南京守備換成新皇的人?“駱鎮撫使,這幾天你不要派人出去走動,目前保持低調即可,南京查賬不會有任何結果,等這邊的事有了一個對方方面面都好交待的答案,可能就要打道回府了.”

朱浩道。

“是.”

駱安行禮領命。

他聽朱浩話裡的意思,好像朱浩並不打算在南京久留,從情理上來說,朱浩在京城可以暗地裡幫新皇做事,地位相當於隱相,留在南京能做什麼?所以朱浩要息事寧人的態度就很好理解了,因為朱浩志不在南京官場。

…………駱安帶人離開。

朱浩站在茶樓門口,準備帶朱萬宏一道走。

朱萬宏把一張大臉湊到朱浩面前,低聲問道:“不知駱鎮撫到南京來,是為何事?莫非要找誰的麻煩?”

“朱千戶,這事也是你能打聽的嗎?”

朱浩冷冷打官腔。

朱萬宏咧嘴一笑:“卑職不過是想出一份力.”

出個屁的力,就是想打聽訊息,見風使舵看看是否能從這些“機密訊息”中換取一些利益,以朱浩這麼多年對朱萬宏的瞭解,知道這是個得絕對要謹慎使用之人,稍微不注意就要遭受反噬。

“時候不早,我要去見一個人,朱千戶可要同行?”

朱浩問道。

“那感情好……不知朱大人要去見何人?”

朱萬宏本要直接應承下來,但隨即想到,朱浩問出這個問題,那就必然不會帶他去,他很浩要去見誰。

朱浩笑道:“朱千戶不是聰明人嗎?你猜我要去見誰?”

朱萬宏一本正經分析起來:“要麼去見魏國公,他是南京守備。

要麼就是去見南京戶部尚書,他負責江南錢糧排程……”朱浩的確是要去見黃瓚。

這點倒是被朱萬宏猜對了。

朱浩道:“我面子這麼大嗎?兩位朝中頂級大佬,是我想見就能見的?”

“大佬?是是,他們都是大佬,不過朱大人比他們還大佬,不過朱大人可要小心,您再強,那也要小心提防地頭蛇,卑職不才,曾在南京地面混了一段時間,對該地官場黑幕,多少了解一點,您看是不是……”朱萬宏還是想跟朱浩同去。

“算了吧,今天我是去見黃尚書,不用你作陪,走了!”

朱浩直接跟朱萬宏作別,踩著馬凳就要上車。

朱萬宏突然想到什麼,急忙問已鑽進馬車車廂的朱浩:“那朱大人,明日見到餘大人他們,卑職該怎麼說?今天您去哪兒了?”

這問題是承接之前朱浩嗆他那句。

既不要幫助朱浩遮掩,也不能實話實說,難道要說你去見黃瓚吧?如果不行,那到底該怎麼說?實話不好說,假話也不能說,還有這麼安排事情的?“自己掂量著辦!”

馬車已起行,朱浩冷冷的聲音從馬車車廂裡傳出。

朱萬宏琢磨半晌,粗重的氣息說明此刻他內心的憤怒,被自家侄子戲耍可不是什麼好玩的事情,隱約間突然明白朱浩的意思……“那就什麼都不說,一問三不知唄?小小年歲,兜這麼多圈子,活該你被流放到南京來,最好你也回不去……不行不行,他要回不了北京,我也回不去了,還是想辦法早點把他弄回去……來人啊,派人跟著小朱大人,不能讓他有事……”…………朱萬宏派人跟蹤朱浩,卻不知何時把人跟丟了。

馬車停在一個商鋪前,許久不見動靜,等朱萬宏的手下鼓起勇氣掀開簾子一看,卻發現朱浩早就不在馬車車廂內。

朱浩在南京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自然要神出鬼沒些,萬一有人對他不利,他需要及早找到脫身之法,南京就算不是龍潭虎穴,但他面對的一個個權貴也都不是什麼善茬。

天色漸暗。

朱浩在商館見到了風塵僕僕趕回南京來的蘇熙貴。

蘇熙貴身旁帶著一名看起來很低調的老者,雖然這老者只是穿著身便服,朱浩依然能從其雍容氣度判斷出,應該就是黃瓚本人。

圓臉帶點方,就是個長方形橢圓臉,鬍子留得很特別,看上去像個奸臣,整體卻給人一種穩重能做大事的感覺。

從黃瓚這張臉,朱浩看到的是一個充滿自我矛盾的個體,好像忠、奸之事,都能從這一個人身上做出來,大可振國安民,小可保一家一室,邪惡起來同樣可以禍國殃民,遺臭萬年。

“小當家,給您介紹,這位便是黃公.”

相談的地方,就在商館廳堂,不遠處甚至坐著幾個談生意的商賈,但仔細一看就知道是偽裝的。

正有一種大隱隱於市的感覺。

黃瓚出來找朱浩商議事情,選在人多眼雜的商館,周圍還有人看著,別人隨時都能進來……如此卻不會讓人懷疑是在商議什麼機密大事。

這廳堂內每個人都是黃瓚的人,營造出一種大庭廣眾的假象。

朱浩拱手:“學生朱敬道,見過黃公.”

黃瓚拱手還禮,八字鬍一挑,露出些許奸邪的笑容:“朱先生客氣了,久聞朱先生大名,今日終於有幸一見.”

上來便以老臣之身稱呼朱浩為先生,足見黃瓚為人做事是何等謹慎。

絕對不能得罪皇帝身邊人,尤其這個人還關乎他的仕途前景,關乎到他以後是否可以當北戶部尚書,甚至是兵部、吏部尚書。

…………朱浩和黃瓚坐在一張小方桌前。

蘇熙貴很識相,自覺地退到遠處,跟角落裡談生意的幾個“商賈”湊一塊兒,隨後對在場的人做了個手勢。

所有人都拿出棉花來,把耳朵堵上,連蘇熙貴自己都一樣。

朱浩好奇地問道:“這是……”黃瓚道:“商議大事,總不能讓閒人聽去,哪怕聽者無心,只要說者有意,便會有人傳揚,招致有心人揣度就不好了.”

朱浩心說,這是在說隔牆有耳?你要杜絕隔牆有耳的方法倒是很特別,在一個相對嘈雜的商館內議事,還讓人把耳朵堵上,這就很有門道了。

朱浩發現,自己對黃瓚的第一印象沒有錯,這是個忠奸事都能做到極端之人。

不過想想也能理解,黃瓚入朝當戶部右侍郎時,正好是江彬得勢時,黃瓚長期駐留宣府,就在天子眼皮子底下治理軍餉、打理府庫等事務,免不了跟朝中奸佞接觸,自然是鍛煉出眼前這副謹慎的作派。

真就是一步行差踏錯,就要萬劫不復。

“朱先生,飲茶.”

黃瓚親自給朱浩斟茶。

朱浩連忙道:“黃公客氣了.”

黃瓚道:“欸,朱先生到了江南,老朽便要盡地主之誼。

不知今日朱先生去查問海防賬目,可有遇到麻煩?老朽讓人整理了過去幾年南方海防開支用度等等,其中各項虧空都列得很清楚,以備朱先生查閱.”

好傢伙!朱浩很想說好傢伙。

剛見第一面,你就把江南海防所有內情,都給我查清楚總結出來,還列好送到我手上,這樣我用得著費力去查嗎?當然也不能直接採用,還要從賬目各項問題,找“軟柿子”開始捏起,這樣可以免去極大的麻煩,甚至說朱浩用黃瓚所給的列表,來日就可以安排錦衣衛去抓貪汙受賄的官員。

雖然都知道,問題主要出在徐俌、朱輔和徐鵬舉前後三任南京守備身上,也出在各地衛所指揮使等將官身上,但還是不能直接從這些人身上入手,最多隻能抓一些小魚小蝦來交差了事。

朱浩笑道:“黃公辦事就是如此妥帖高效,難怪陛下總在下臣面前提及,這朝中非要有黃公不可.”

“是嗎?”

黃瓚聽了這話,老臉上滿是寬慰。

不說別的,這幾年黃瓚在朝,做的事可就多了,誰都認可黃瓚的能力,無論是新皇派系,還是楊廷和,再或是前面的朱厚照和江彬等……沒一個不佩服黃瓚的理財能力,但都對黃瓚模糊的立場頗有微辭。

話說出來,這世道不是有能力,就能在朝堂混得開。

最重要還是講派系。

黃瓚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入朝前沒有加入哪個派系,入朝後還被朱厚照和江彬等人拉攏,全力配合正德皇帝胡作非為,以至於他能力再強,楊廷和仍舊將他當成異類,連新皇派系也不能對其完全信任。

就像朱浩剛見到黃瓚,也在暗中觀察,黃瓚是否真的可用。

說白了,連朱浩也有疑慮。

“黃公,學生就不遮瞞了,西北這局勢,走到今天這地步,雖制約了楊閣老他們,但也令我朝兵馬陷入極大的被動,學生最怕的就是韃靼人再一次長驅直入,打到北京城下,到那時京城局勢困難,南京這邊需要有自己人坐鎮。

所以希望黃公能當這個主持南京大局之人.”

朱浩就差沒說……楊廷和沒倒,你就進不了京城。

把事辦好了,楊廷和致仕,新皇在朝中最大的反對派離開,京城六部尚書你自己選一個當。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飛朝流年紀第一部琥國驚變

魚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