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飛飛機倒是好辦,不行就讓航母迎風行駛,這樣等於說給飛機一個正面的風力加持.”

一個海軍專家扶了扶自己鼻樑上的眼鏡,對身邊的幾個工程師說道。

“記下來!快記下來!”

幾個負責記錄的工程師趕緊低頭,把這一條重要的建議寫在了記錄本上。

這是海軍強國多恩帝國的技術研討會,從大唐帝國那邊放出了航母一艘價格1億9000萬之後,他們就開始了自己國家海軍對航母這種新型兵器的想象。

只要能自己搞出像樣的航母來,那節約下來的錢差不多能打造一支數量龐大的航母艦隊!

有這樣的誘惑擺在面前,無論如何大家都必須要試一試才行!所有人都是這麼想的,也都是這麼做的。

“迎風行駛確實是一個好辦法,不知道大唐帝國的航母是不是也是這麼做的.”

因為沒有任何參照物,所以大家對航母上的各種問題都只是猜測而已。

最開始的時候大家都認為那1億9000萬很容易節省下來:不就是一艘大船上修飛機跑道嗎?能有多難?

可實際操作起來,困難就開始一個接著一個出現了:很快大家就發現,原來航空母艦,並非是一艘大船上加一個跑道那麼簡單。

畢竟不是誰都像唐陌那樣,有被實戰檢驗過的,設計思路正確而且細節被打磨過的成熟航母設計。

可問題是,這個世界的海軍可沒有自己慢慢摸索的時間:在大唐帝國已經拿出了成熟航母,並且開始用於實戰的情況下,他們的試錯時間與空間都幾乎沒有了。

“起飛可以用甲板風……可降落怎麼辦呢?”

好不容易解決了一個問題,所有人又被另外一個問題給難住了。

甲板風是海軍某些聰明人能用經驗想出來的,飛機起飛的跑道長度也確實還在合理的範圍之內:正常情況下,螺旋槳飛機的起飛距離確實可以縮減到和戰艦長度差不多。

可問題是……飛機降落需要的長度可就不是那麼短了!如果航母上的跑道太短,那降落的飛機豈不是要衝出跑道直接掉到海里去了?

用什麼方法攔住飛機,讓它們能夠縮短降落的距離呢?大家又開始思考起來。

有人提議用攔截網,可以像撈魚一樣把飛機擋住,不過這樣做肯定會對飛機有所損傷,總不能一次起降就無法繼續作戰了吧?

阻攔索這種答案,看起來非常的簡單,但是真要讓一群沒見過航母沒有類似經驗的人去猜想,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況且,這其實還只是航母設計製造裡面無數個問題之中,一個比較小的問題而已。

猜猜一艘航空母艦上安裝飛機油料的地方在哪兒?需要多大的空間?怎麼佈置油路管線?

再猜一猜航空炸彈,魚雷,彈藥都放在哪兒,又要多大的空間,怎麼拿取這些東西給飛機補充?

你以為只是留下一個地方,鋪設一些管線就可以了?不是的!供油的壓力夠不夠,防火到位不到位,彈藥怎麼放置才安全?怎麼拿取運輸才方便……這可都是大學問。

往後繼續想,這就完了?飛行員和水手好幾千人擁擠在一艘戰艦上,他們都睡在哪兒,在哪兒辦公,在哪兒吃飯,需要多大的地方,怎麼設計?

把宿舍安排在汽油、鍋爐、炮彈還有廁所之間……這麼多看起來不重要的細節,到最後都會成為影響航母戰鬥力的致命缺陷。

想一想那些被命中了一發兩發三發航空炸彈就自爆了的某城某賀等航空母艦吧,想想他們的結局,就知道這裡面的學問大了去了。

就大唐帝國航空母艦上的那一套光學助降系統,單純讓這個世界裡沒見過世面的各國技術人員自己去想,估計都要想到十年之後。

更別說……猜猜這群偉大的設計師們搞出來的航空母艦,上面會不會有一個好用而且經典的……艦島?

還是說他們會像舊日本海軍一樣,弄出一艘艘沒有艦橋,然後煙囪橫過來的古怪玩意兒?

當年兔子購買瓦良格號為什麼那麼堅持?不就是為了拿到毛熊的航空母艦細節經驗嗎?自己不是不能造,而是造出來的東西沒有細節上的打磨,就必然會出現問題。

想要消除這些問題?那就再造下一級的航母,再造下下一級的航母,自己積累經驗教訓,最終完成自己的航母建造經驗技術積累。

如何避免在時間上和精力上的浪費?那就把瓦良格買回來,自己看看,那上面僅僅是艙室結構,就足夠讓兔子解決25年以上的航母自研時間了!這就是為什麼兔子一定要買瓦良格,一直堅持讓它回國的最主要的原因。

不是因為兔子的技術不夠,而是需要實際使用中摸索出來的小細節,就只能在實際使用中磨礪出來,那需要時間,兔子缺的就是時間!

那是毛熊經過莫斯科級、基輔級和庫茲涅佐夫級三代航母積累起來的經驗總成!那是幾十年航母使用經驗的總結!那是技術之外的東西。

可即便是如此,兔子依舊在瓦良格上找到了一大堆需要改進的地方。

經過自己的摸索和改良,才有了山東艦這艘真正意義上的“華夏航母”。

一群人依舊在為多恩的航空母艦出謀劃策,每一個人都為此絞盡了腦汁:“先別管降落了,我計算了一下,一艘航母上最多裝載20架飛機,這和大唐帝國所說的,70架艦載機的水平差的太多了.”

唐國的航母給出了一個比較保守的艦載機搭載數量,實際上每一艘航母上面都可以搭載75架以上的飛機。

即便是70這個保守的數字,也是許多人無法理解的:他們無論怎麼計算,甲板上也只能停放二十架左右的飛機罷了:再多,就影響飛機起飛了。

一個老工程師看著設計草圖,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對方給的資料肯定不會錯的,畢竟他們是銷售,我們只要掏錢就可以買到,不可能撒謊!所以還是我們的設計有問題!”

“有沒有可能,他們的航母在肚子裡……有專門為飛機留的空間?”

旁邊的一個工程師在圖紙的側檢視上比劃了一下,加上了一層機庫。

其他人跟著點頭:“很有可能!但是……那也不可能多裝40架以上的飛機啊!”

“兩層倉庫?”

那個工程師試探著問了一句,機庫這個詞對他來說有點兒陌生。

其他人又開始搖起頭來:“兩層……那還裝不裝人員,裝置,彈藥,油料了?”

很快就有別的聰明人猜到了另一個關鍵:“除非把飛機也摺疊一下……”

“這不太可能吧?”

有些熟悉飛機的人就為難了。

還有人卻贊同了摺疊飛機的觀點:“沒什麼不太可能的,我認為應該摺疊一下飛機,這樣可以節省更多的空間.”

很快,大家的注意力就又被拉到了飛機摺疊這個話題上來了:“這樣計算下來,確實應該摺疊一下飛機,可是這不等於說又給飛機增加了額外的重量嗎?”

瞭解飛機的工程師頭搖的和撥浪鼓一樣:“這樣會嚴重增加飛機的死重,減少飛機的機動性,並且削減飛機的航程.”

“大唐帝國可以依仗他們那該死的發動機技術保持飛機作戰效能,如果我們改裝飛機……那就等於說是讓飛行員去送死了.”

緊跟著也有人開口抱怨起來。

為首的老工程師轉過頭去,看向了一個比較權威的飛機“設計師”,開口問道:“你們覺得,摺疊兩個機翼的結構,要給飛機增加多少死重?”

對方說是設計師,無非也就是在現有的飛機上改裝改裝罷了,聽到老工程師問他,他思考了一陣子,開口回答道:“150公斤都未必夠用.”

這差不多等於一架飛機掛著炸彈和對方的戰鬥機格鬥了,所以老工程師只能嘆息了一聲:“想想就讓人絕望.”

話說到這裡,一個工程師捧著一摞資料走了進來,絕望的對所有人喊道:“看看吧!這是布納斯的野戰機場送來的資料,我們又要多一項討論環節了.”

“什麼意思?”

聽到這人的喊聲,立刻有人不淡定了。

只聽到那個人哀嘆了一聲,哭喪著臉說道:“部署在布納斯野戰機場的飛機,因為海邊鹽度高,機身要比其他區域腐蝕的更快一些……這是大唐帝國的地勤指導給的意見,是我們花錢買的經驗教訓.”

這套保養流程是從大唐帝國那邊買回來的,事實證明是行之有效的。

既然擺在海灘上的飛機都要額外保養,那戰艦上的飛機是不是也要保養?

另外……

就在這個時候,角落裡一個聲音幽怨的響起,不知道誰問了一句:“在甲板下面裝飛機可以,怎麼弄到甲板上來呢?靠吊車調運,在海上作業,會不會太危險了?”

成百上千個問題一下子湧出來,讓所有人都有了一種掀桌子的衝動。

要知道,就在剛才,還有人提出了,航母放飛飛機也並非一定要用跑道,還可以用火箭助推,用炸藥發射……

用甲板當跑道其實只是諸多設想中的一個而已,至於說唐國的航母究竟是個什麼樣子,還沒有人知道。

他們知道的只是,航母可以搭載大量的飛機,並且可以在海上放飛回收這些飛機!有飛行甲板的設計只是看起來最合理罷了,其他的可能性,並不是完全沒有!

他們這些人,實際上是在試圖透過幾個形容詞,還原出一頭史前霸王龍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武:黛玉

月枝頭有八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