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自己的病,她也沒有諱疾忌醫,該動手術動手術,該吃藥吃藥,不過是將化療這一步省掉了,能活多久,全靠運氣。

好在她的病發現的及時,沒有等到病入膏肓無法挽回。

老家房子外圍和內部裝修好之後,需要空置一段時間,趁著這段時間,她開車去省城住了院。

做了初期的這個手術,手術很成功,只要不復發,再活個十來年是沒問題的。

不過醫生要求她每半年甚至三個月過來檢查一次。

她這一世沒有異能,沒有空間,對於自己的身體,只能憑感覺感應,當然,也沒有傻的不聽話,不就三個月複查一次嗎?為了多活一些時日,她配合就是。

反正你個前夫哥的賠償款,要來就是給自己治病的,她也沒想過要用這些錢買房子啥的。

又沒有孩子,住啥高樓大廈啊,在鄉下過養生的日子,才是最美的。

回到修正一新的家,院子裡修了一畦田,田外面是鵝卵石鋪的路,院子還栽種了葡萄樹,角落裡壘了雞窩和鴨窩,因為這邊有水塘,家家戶戶都養鴨子,她看到了也想養幾隻。

後院還壘了豬圈,搭了廁所,大門左邊種了一棵柿子樹,右邊種了竹子,為此專門修了花壇,將門前屋後修整的像小花園,特別乾淨。

屋子的牆面重新粉刷,外面鋪地磚,裡面鋪木地板,房子沒有吊頂,也沒有貼牆紙,簡單走了線,換上安全的電路插板,那些老式的傢俱都轉移到了客房裡,能用的都重新粉刷留了下來,客廳和自己住的臥室,重新更換了傢俱家電,買的都是品牌貨,起碼質量得到保障。

廚房裡也裝修的非常現代化,雖然村子裡沒有通天然氣,但能去購買成罐的液化氣,廚房的牆面貼的都是瓷磚,裝修風格和城裡沒什麼兩樣。

這次裝修之所以花費在七八萬,還因為堂屋和灶房中間的空位置,她蓋了一個單獨的衛生間,衛生間的水、廚房的水,都接了下水道,下水道的水都排到門口馬路兩側的下水道里,這些水會隨著管道排到村子的池塘裡。

雖說不夠乾淨吧,可農村能修好了路並連下水道都鋪好,委實不容易。

至於水衝式廁所,則衝到了門口的化糞池裡,現在農村有專門來抽糞水的,一次二十塊錢,她一個人,一兩個月抽一次,足夠了。

東邊牆角的位置,還單獨開了個開放式的地鍋灶臺,用於做那些在小鍋裡完成不了的食材,比如地鍋雞什麼的,唯有大鐵鍋燉出來的才更有味道。

廣西這邊的天氣,即使到了冬天也沒多冷,沒有天然氣熱水器,裝上太陽能或者電熱水器都是可以的。

為了方便,她直接裝了電熱水器。

做完手術回到家,體質還有些虛弱,房間的窗戶以前還是木質的,後來被她改成了明亮的鋁合金。

客廳的門打掉,換成玻璃推拉門,堂屋房簷被她用透明的玻璃封成了玻璃花房和晾衣室。

客廳正中間放了一組組合沙發,東西兩側打造了兩組大書櫃,北面牆上掛著的是她自己的書法作品,南邊合適的位置則放了鞋櫃和音響架。

她沒有買電視,只在自己房間買了一體機電腦,膝上型電腦,專業的錄音、影片等裝置,光這些就花了三四萬元。

客廳沙發和書櫃中間還有一大片空位置,她買了一張會議室那種大桌子,擺放上了自己的文房四寶,將這裡徹底的變成了她的書房。

隔壁次臥雖說都是舊傢俱,但她還是精心佈置成了自己的練功房,榻榻米,專業的瑜伽工具,以及超級大的組合衣櫃,加上她自己房間的,差不多夠自己折騰了。

因為年紀大了,也不需要上班,所以衣服只要運動款就行。

自己一個人,堂屋這三間,嚴格意義上,很幸福了。

外面的玻璃房她還買了花架,養了多肉及其他適合室內種植的植物,因為剛裝修過,所以她接連從花卉市場來回奔波四五趟,才算將這個家所需的植物,全都補充到位。

有了綠植做裝飾,家越來越有歸屬感了。

隨後就是入戶接網,買種子,買農具,購買家禽和牲畜。

後院住了豬圈,還有一畦田前後院的田加起來,大概有四分地,足夠她一年四季蔬菜瓜果了。

搬到這邊之後,她重新購買了手機號,以前的手機號還用,不過卻是除了自己孃家人的電話,微信,其餘的全部不聯絡,包括自己的一雙兒女。

原主本身就和他們沒感情,看了前世他們那般對待自己的親生母親,她這個任務者,也懶得打理他們,所以,這個手機就是她偶爾用來看看的通訊機器了。

新買的手機號裝到了新手機裡,家裡通上網路之後,她也開始籌備自己的未來了。

首先因為身體以及年齡的原因,她不會再外出工作,但也不會靠著前夫哥給的那些贍養費,一直終老,她是個閒不住的人,已經開始琢磨如何學習有聲小說的錄製了。

當網紅她駕輕就熟,所以才買了那麼多的專業拍攝工具,包括幾萬元的攝像機和專業的電腦,就是為了將拍攝好的影片剪輯出來,做成美食播主的影片上傳至微博,這是她與外界聯絡的橋樑,不能斷。

在短影片尚未火起來之前,微博也是很好的發展渠道。

至於有聲小說……目前還沒有成熟的播放平臺,她也只是先熟練試一下,要是有了好的渠道,再進行簽約也不遲。

因為她有足夠的做菜經驗,所以並不擔心自己在微博吸不了粉。

唯一不確定的是,自己的有聲演繹之路,能否也能功成名就,當聲優可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光是不停的讀就已經很累嗓子了,再加上各種變聲,聲情並茂投入式的演繹,還要時不時的進行多人及背景音樂的加持,那更是難上加難。

從小白如何磨鍊,這是一個艱難的試煉過程,所以對於溫愛敏來說,絕對是個全新的挑戰。

不過不急,她有的是時間來磨合,一部合格的有聲小說,除了聲情並茂的旁白,人物之外,若是能加上一些堪稱大片似的現場音響,比如鳥叫,鞭炮聲的融入,是不是能讓有聲小說更加的豐滿呢?

她腦子裡有很多的想法,但因為市場這一塊兒還沒成熟起來,所以她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試煉了,當然,如果在此之外還有時間,那就拿起自己的筆,重新走起這一生的小說世界,倒也未嘗不可。

從來到這裡開始找房子,買房子裝修,做手術,以及術後及房子的裝飾,她整整用了四個月的時間。

2015年五一節之後,身體恢復差不多的溫愛敏開始拿著自己的攝像機開始走在田間地頭,捕捉具有鄉村特色的唯美鏡頭,因為這些鏡頭要剪輯在自己的影片開頭,而後才是她用食材做飯菜的片段。

她很認真的整理自己房前屋後的這四分地,專業的農具握在手裡,鋤地,平地,將發芽的種子播種下去,灑水,靜等芽苗開始長大,番茄豆角茄子辣椒青菜香菜韭菜……

廣西這邊的方言,她聽不太懂,他們這個村子還算是比較富裕的,起碼村裡的路已經修過了,還修了排水系統,家家通了自來水,每家每戶都靠賣果子和蔬菜維持生活。

當然,年輕一輩還是在外拼搏的比較多,村裡留下來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亦或者像她這樣的留守婦女,丈夫在外打工掙錢,兒子女兒在城裡上學,週末回家一兩天。

1974年出生的溫愛敏同志,今年算下來才不過四十一歲而已,嚴格意義上說,她並不算老。

她二十歲就結婚,二十三歲生下老大兒子,二十六歲生下女兒,辛苦了大半輩子,沒想到四十一歲就過上了半退休的生活,其實除了孤單點兒,好像也沒啥。

鄰居嬸子家的柴犬生下好幾只小奶狗,就問她要不要,溫愛敏想著自己一個人,除了這些雞鴨就是後院的那兩頭小豬崽子了,是挺孤單的,於是痛快的道了謝,抱著小白狗回了家。

小白狗是母的,耳朵上兩撮黃毛,毛茸茸的很可愛,她直接叫它糰子。

考慮到村子裡的狗是散養的,她在網上購置了疫苗,殺蟲藥,定期給它驅蟲防毒,打疫苗,也算對它起到了主人的監護作用。

溫愛敏非必要不出村子,平時購置東西,都是在網上買,定期開車到鎮子上拿快遞。

因為剛搬過來沒有菜,也沒有肉什麼的,要麼去鎮子上的超市買,要麼就去村民家裡買。

村民都很善良,不要她的錢,怎麼塞都不要的那種,甚至有時候開啟門,門口還放著蔬菜,壓根兒就不知道是誰給的,她被他們的善良感動,就想著如果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好好報答他們。

村裡面的老人多,孩子多,智慧機普及的年代,家家戶戶都有網,對於幫助過她的人,她也會非常大方的說一句,她懂電腦和網路,誰家要是有不懂的,可以直接來找她。

於是那些需要定期在網路上認證、醫保卡交費、水電費交費的,一來二去,就全成了溫愛敏平日裡的工作。

她也喜歡和他們坐在一起嘮嗑,東家長西家短的,把聽來的故事變成段子,在做飯的時候,編成語音,發到了網上,反正她初的所有影片,都只有素材,沒有人物,更不要說定位地址了。

所說一五年網路已經很發達了,但在短影片還沒有出現之前,大家關於外界還是以電視為主,尤其是農村的這些老人們,且現在也不像後世,發生個屁大點的事兒,就會傳遍整個網路。

隨手一拍就能火的年代,到底還沒到來,而她在微博上的吸粉速度,也遠沒有在短影片平臺火爆,好在溫愛敏這一世沒有賺錢的壓力,她可以慢慢折騰,好飯不怕晚不是,哈哈!

在村子裡住的最大好處就是遠離喧囂,早睡早起,空氣新鮮,四鄰之間誰看了都會打一聲招呼。

初來乍到,沒有人認識她,但她善良的面相,主動的打招呼,到底收穫了不少人的好感。

對於自己的身世,她也說的很簡單,離異,沒有孩子。

她不願意多說,別人自然也不會多問。

廣西這個地方,物產豐富,見過沒見過的食材到處都是,多的你想象不出來。

不管啥時候,都能吃到最新鮮的蔬菜瓜果。

尤其他們這個地方距離海邊也不過一百多里地,鎮子上就有賣海鮮的,方便的很。

偶爾路過初高中生的家門口,看到他們在門口寫作業,她就會上去看一眼他們的作業,也不知道這是什麼習慣,反正每次看到孩子寫作業,她都會下意識的上千打擾,順帶就幫他們檢查了。

發現錯誤的,她還會指出來,不管是哪一科的,她都會,甚至一口流利的純正英語,簡直驚呆了孩子們,他們發自內心的說。

“溫阿姨,你教的比我們老師還要標準。

以後我們遇到不會的,能去問您嗎?”

溫愛敏爽快的應下:“這有啥不行的,隨時歡迎.”

結果一傳十十傳百,別的地方就不說了,反正他們這個隊,誰家只要有輔導不了的作業,都會去找她,然後孩子們就發現了溫家那多的不像話的藏書。

書都是她在網路上精心挑選的,當然還沒看完,因為要做讀書筆記,所以那是一本一本的多,大多數的書還都是嶄新沒拆封的狀態,孩子們看到她的藏書,在結合她的談吐和學識,立即覺得這是一位文化人,說不定以前就是當老師的呢!

回到家告訴自己家長的時候,也會多了很多誇張的成分,但事實上,溫愛敏的芯子何止是老師啊,就單輪她的學識,當教授都虧材料,尤其在某些領域,比如書法、計算機、音樂、醫學等方面,就憑多世積攢下來的經驗,足以讓人感嘆‘天才’二字內涵的深度了。

因為溫愛敏的談吐讓孩子們敬佩,所以當家長無意間提起週末能不能讓她幫忙補習的時候,立即得到孩子們的認可,甚至還要去退了在鎮子上或者市裡面報的班,哪怕有償呢,也要跟著溫老師學。

有一個家長提出來,就會有多個家長附和,所以,當家裡的老人們一個個上門來拜訪她的時候,溫愛敏考慮了一下自己的時間,最終答應在週末幫忙補習英語,但是不收費。

不收費那怎麼行?老人們不好意思,愛敏笑得坦誠。

“你們給我菜也沒要錢呀,沒事兒,這都是應該的,如果真能幫他們提分,我也會覺得榮耀的!”

溫愛敏不差錢,農村孩子都不容易,能上的起補習班的人家到底是少數,這一個隊的,又是這周圍的,高中生有六個,初中生有八個,一共就只有這十四個,多了她也不收,像是小學生什麼的,這些孩子都能幫忙,也很少有真的問到她這兒的。

對比其他科目,英語才是他們弱項,這是鄉村孩子的共性,她不給他們將課本上的內容,就單將語法,甚至給他們用投影儀播放英語原聲電影,從那裡面尋找語法的恰當用法,這種新奇的方式,讓孩子們很喜歡,也很通竅。

甚至還會自己配音學著玩兒,激發了他們的興趣不說,連帶著的連音準都找到了。

之後再結合課本上的知識點再單獨點撥,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得到了有效提高。

每週她犧牲兩天時間來帶他們,也不覺得累,不收費的好處是,這些家長不管家裡有啥好東西,都會想著她,殺豬了會給她帶點肉,殺雞了也會給她送來半隻,地裡面的菜隨便她去摘,想吃啥摘啥,孩子父母從外面回來,也會過來拜訪。

鄰里鄉親的這麼一處,讓她越來越覺得人情味兒十足了。

因為這幾個孩子都很懂事,願意學,所以才能達到如此好的效果。

真是那種爛泥,她扶不上去的,家長也不會有這個自覺性,從孩子看大人,歷來都是,這個大家都明白,無需多說。

雖說年紀大了,可湯圓骨子裡還是愛美的,尤其溫愛敏長得也不算差,只不過前些年不會保養和打扮,把自己折騰的像箇中年婦女。

她來了之後,就開始從內而外的改變,從身材,到氣質,再到面板管理,就算穿的不是最好的,化妝品的質量也要達到,網購就給她提供了絕對的方便。

從上到下,裡裡外外,幾乎全在網購裡包圓兒了,就連染髮的,燙髮的,她也能一站式的買到家。

每天早上,六點鐘準時起床,帶上糰子就開始繞著村子跑步,跑完步在欣賞下田園景色,和村裡人嘮嘮嗑,回到家的時候七八點鐘,再開始打豆漿,做早餐,不想做早餐了,也簡單,一盒牛奶,兩個雞蛋,一把青菜就是營養豐富的早餐,非常舒適。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世苟皇:彩票店老闆重生了

黃了瓜

雲夢之子

伍拾回

末日菇星

雨聲河女兒

無極雙生

失呱呱了

太陽人

肖阿澤

末世為仙

李子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