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紅薯、土豆、蓮藕都比較大個,而且澱粉量都高,之前是沒空,現在進入寒季就沒啥事兒了,一家子每天都用石臼鑿漿,漿水用麻繩做的細網兜著,用力一擠,水留下,渣渣都收集起來,喂家裡的豬牛羊。

對了,未免這些牲畜凍著,他們就將它們都趕到了原先住的那個山洞裡,之前倒是有人想租借他們的房子,可因為那個地窖還能存放東西,所以就沒捨得給,為此人家還老大不高興呢,不過糖糖可不管他們高興不高興,自己的地方,就得自己說了算。

漿水做好之後,就用石板槽或者土坯槽盛起來,放到一旁靜置一天,等上面變成清水,下面變成澱粉,再將清水倒出來,而後就把這些澱粉塊兒放到暖炕上進行蒸發,幹了以後凝結出來的塊兒就是土豆粉、紅薯粉、藕粉的雛形,然後再根據自己所鍾愛的食物進行細緻化的演變。

當然,這些工作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還不是一般的費功夫,僅是磨漿就花費了他們半個月不止。

但是當她做出酸辣可口的土豆粉,酸辣粉(紅薯粉)的時候,家裡除了兩歲以下的小崽子,其他各個吃的滿嘴流油,稀里嘩啦,“爽,真爽快啊,這麼冷的天,就該吃這又酸又辣的,真是太好吃了.”

這些粉是她用竹子做的漏勺漏出來的粉兒,寬寬的,扁扁的,再配上辣椒、辣醬、海鮮肉丁、蒜末、蔥花,最後撒上一把香菜,米醋和辣椒油那麼一融合,哎呀,真是讓人唾液分泌,艱難嚥口水呀。

可是,吃這些是吃不飽的,那怎麼辦呢?

糖糖嘿嘿一樂,拿出新鮮的肉,讓獸人幫忙切丁切碎,她加入各種調料,調出肉香,而後將石鍋裡放入動物油脂,把蓮菜改刀,兩片中間那一刀不完全切下去,像荷葉餅一樣張開大口子,中間填入肉餡,外面裹上澱粉,之後放入石鍋裡進行煎,直至兩面金黃,放入大海貝做的盤子裡。

晾涼了之後,就給獸人和孩子們吃,這就是前世河南的特色蓮夾,一般燉菜的時候喜歡放,味道特別好。

剛吃很好吃,但是不能吃多,因為油脂的關係,會覺得膩,所以炸好的蓮夾讓他們吃幾塊兒嚐嚐鮮,就放到一邊禁止再吃了。

待將所有蓮夾炸完,晚上開始燉菜的時候,再放入蓮夾、白菜、蒜苗、手工漏的粉條、動物血塊兒、動物內臟一起燉,這就是東北亂燉,河南大鍋菜的傳統做法。

之後每人一碗米飯,米飯上蓋上這些菜,端著碗坐到炕頭,呼哧呼哧就又是一頓飯。

自從糖糖接管了他們家的大廚一職之後,獸人們就已經習慣打回新鮮的獵物,因為有了鹽,不需要再喝動物血了,可是這些血又不能扔了,所以她一般都加入鹽做成血豆腐,然後擱到自己的空間裡,想吃的時候就拿出來一塊兒,當豆腐吃。

如果獵物死掉,血液不流動,就放不出來,所以必須是活的獵物帶回來,現殺現放才行。

當然,因為動物不一樣,所以各種血的味道也不一樣,她感覺最細膩的,還是屬鴨血,但是她來這兒這麼久,也沒發現鴨子這種生物。

除了動物血,皮毛什麼的都是獸人們去剝,他們手法好,能剝出特別完美的皮毛。

至於內臟,她會進行歸類,一種動物的擱到一個罈子裡,湊夠一罈子就擱到大石鍋裡就行滷煮,現在調料已經比較全了,雖然沒有醬油,可是她有蠔油,而且味道更鮮,所以熬一下午熬出來的那個味道,讓整個部落的獸人們都為之渴望。

因為他們家天天飄香,以至於那些獸人都來催自家雌性和她進行深入的學習和探討。

但她夏天收集的各種調味品都是經過自己辛苦曬乾釀造的,讓她送人她是不肯的,所以就撿能說的說。

可想而知她們回去之後,做出來的味道,永遠都無法和她的進行相比。

但她不可能永遠都瞞下去,今年是因為弄的少,也是實驗的一年,等明年她帶著她們一起去採集就好了。

將來她不止要採集,還會找一片空地去種,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慢慢來。

而且她也沒忘記自己的使命,她來到這裡的根本就是做功德,幫助的人越多,她的功德值就越高,獲得的收益也就越高,只有這樣,她才能儘早見到自己的父母,她想他們,真的好想他們,但是記憶總會給她開玩笑,因為漸漸的,她開始模糊他們的記憶了,所以只要有空,她就坐在那裡,拿樹枝在地下畫他們的輪廓,以此增強記憶。

今年大家都去收回了粒粒果,不管多與少,如今都已經可以熟練的掌握火的使用,還跟著她學會了陶藝,雖然大家做的都不好看,但會隨著他們的熟練程度,而越做越好。

石槽、石刀、石鍋固然好,但是加熱比較慢,太沉,食物熟了以後不好端,可也有好處,比如保溫性稍強。

她來的時候,這裡是純石器時代,現在她來了,除了要教他們做陶罐外,還要教他們農耕,如果將來有幸發現鐵礦什麼的自然最好,如果發現不了,起碼要教會他們計數。

這是糖糖現在想到的,唯一能夠做到的計劃了。

去年的萬壽城集會,他們忙著收穫紅薯、土豆、蓮藕,所以沒能參加,每年大家都會在雨季之後,寒季之前的兩個月聚會一次,而從他們的村落到萬壽城,起碼要走半個月的路程,一來一回就要一個多月,她覺得這實在太過浪費時間,所以沒去。

但她也知道每年萬壽城的集會都會發現不少新鮮的好玩兒的東西,家裡的雌性唸叨著好多她聽都沒聽說過的果子,別的部落有,他們這邊是沒有的,要想換,要麼拿皮毛,要麼拿漂亮的石頭,反正只要對方願意的東西,都能進行兌換,這和前世農村的趕集是一個道理。

每年大家都是以部落為單位,扛上大包小包的東西一起去。

這個時候的他們,沒有學會用馬、牛、驢來充當勞力,也不會用木頭做出可以裝活物的車子,更加沒有她這種逆天的金手指可以隨時轉運東西,所以才會一來一回就是半個月,走走停停再歇歇腳,路上還得捕獵吃東西,可不得用的上這麼多時間?

糖糖認真的思考著明年如果自己去,那得做拿些準備工作,在節省時間的前提下,又能節省到體力。

糖糖也知道,獸世和自己曾經的世界一樣,分為東南西北中五塊兒地,究竟有多大,連金闞都無法形容,更何況是她?

不過,就算按照大中華的地域進行劃分,她這輩子也未必能走的過來,所以,在他們這邊發現不了的東西,也許在其他地方能找得到呢?

是以,萬壽城之行必須去,但為了不虛此行,不浪費體力和時間,她需得在此之前,研究出人力架子車、牛車,馴化牲畜她其實已經在做了,而經過這半年的餵養,它們的野性也大大衰減了許多,如果再給她大半年的時間,讓它們過上飯來張口的好日子,冬天不需要挨凍餓肚子,還不用出去找食物的逍遙日子,想必讓它們跑,它們也不會跑。

這個時候的牲畜還不知道等待他們的是什麼日子,所以,她是有可能馴化它們的。

既然這些勞力不是問題,那麼車的製作,就是個大問題了。

糖糖將她自己前世農村看到的車,在地上簡單的繪畫出來,讓獸人們看到了它們的雛形,而後再思考沒有鐵釘的情況下,如何讓車運轉起來。

她畫了很多樣式,有古代的馬車,架子車,手推車,各種各樣的,其實最難做的是輪子,其他板車的形狀倒是大同小異,於是之後的日子裡,大家集思廣益,拿著小木頭做小車,能夠轉動起來,且能適應各種地形的小車。

別說,人多力量大,又有雛形在,所以還真讓他們幾個倒騰出來了最簡單的架子車,而這個架子車,既能人拉,也能人推,還能將它們套在牛身上。

於是金闞、銀夜、郎森三人,很是興奮的就出去砍木頭去了,之後扛著木頭回來,就開始摩拳擦掌的幹起來。

因為沒有釘子,也沒有任何的工具,所以他們只能用手和石頭進行打磨,雕刻,一邊實驗,一邊去尋找合適大小的圓木頭,在厚實的木板上挖出卡槽,讓木頭的兩端卡進去,能夠轉動。

記憶裡,記憶最深的就是諸葛亮發明的木流牛馬,可惜只是聽說過原理,卻沒有誰見過原型,關於這個原型的樣子,也是千奇百怪什麼都有,她自問自己沒那個本事,所以能做出這種可以手推,用可以用牛拉載的車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好在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她投石問路,拋磚引玉,日後自然會有更聰明的人研究出更切實際的出來。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山海遊玄策

戍月明

修仙,從吃軟飯開始

狂封智力

於790年後

雨流夜

隨身999個老爺爺,全方位無敵

還可以再爽一點

巔峰捉妖大師

憶嶼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