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娘那一世,她算是在小漁村待夠了,雖說古代和七八十年代還是差點兒意思,但也早就失去了新鮮感,自然而然的沒有丁香看起來這麼稀罕。

“我給你們準備好了糧食,油鹽醬醋還有菜,喏,就放在門口了,碗筷什麼的,我也沒買,想著你們應該都帶了飯盒,咱湊合著吃幾天算了。

這邊食堂距離漁村太遠了,也不方便帶你們過去,所以你們也沒辦法參觀,就在這兒住下就行了,”

“沒有肉,附近也買不著,想吃雞蛋了倒是可以找嫂子們買一點兒,咱這兒都是自給自足去海里面打撈,你們雖然會水,但海邊風浪大,還是不要去的好,等哥啥時候休息了,去海里面給你們弄點好東西回來,這幾天就先吃著海帶乾魚幹蝦這些乾貨,湊活著吃啊!”

別說,丁建設給他們準備的東西還真挺齊全,裙帶菜、龍鬚菜、海帶、海蝦、海魚、蛤蜊、海蚌等多種乾貨,居然都準備了一些,不說多吧,起碼夠他們停靠這些天有食材可以做,蔬菜品種就更多了,各種青菜,黃瓜、土豆、番茄、青椒,看起來有點蔫了,應該是昨天就給他們備上的。

糧食有白麵粉和白米,還有一些雜糧面,總共加起來也有十斤了。

丁薇很滿意:“行了哥,你忙你的吧,住在外面還好呢,起碼能夠自由活動,我看灶臺那兒啥都有,缺啥我們也有錢,就去村裡面找土著嫂子們買點兒就行,”

“你就去這邊數第三家,我在他們家給你們定了二十個雞蛋,你到時候拿錢去買就行,一毛錢一個,她家還有鵝蛋和鴨蛋呢,你要要的話,也提前說.”

交代完這些之後,二哥就著急忙慌的走了,因為他是臨時跑出來接的人,大小是個官兒,還得回去帶兵呢!

丁薇在丁建設走了之後,又拿著糖到隔壁跟兩位嫂子打了聲招呼,好歹是一個院兒住著呢,不管住幾天,也得打個招呼不是,他們都帶著孩子,所以丁薇一人給發了一顆糖,其他東西她也沒有啊!

從嫂子口裡知道,這村子還有人做豆腐呢,想吃的話可以去買,一毛五分錢兩斤豆腐,也可以拿黃豆換,但兩斤是起步,如果堅持要一斤,那就得一毛錢一斤。

這是連隊爹孃在這兒賣的,老家遭災的時候來到這兒,一住就是好些年,住著住著習慣了,也就不想走了,除非有一天他們的兒子轉業,那才沒有留下來的理由。

回到屋子裡,丁薇又用外面的破布將屋子裡重新抹刷了一遍,三哥他們早就跑出去玩兒去了,順便熟悉下環境。

在海邊要掌握住漲潮落潮的時間,只要掌握住這個時間,就能在礁石、海灘上找得到自己想找的東西。

院子裡的角落裡堆放的還有魚籠,都是縫補過的,看起來還能用,兩位嫂子不會弄這些,所以一直閒置著,丁薇將屋子收拾乾淨後,兌了點雜糧蝦米乾魚黏成團,用這些當做魚餌,然後拎著仨魚籠去沙灘上找哥哥。

路過不認識的人,她都禮貌的朝人家打招呼。

“是啊,我是剛來探親的,看我哥哥,爸媽有工作,來不了,住幾天就回去,”

只要是海邊,就有防護堤,防護堤下面有礁石,也有沙灘,因為另一邊是作訓場,所以經常有船隻停靠,這邊港口修建的非常平整。

她拎著魚籠一出現,在沙灘上撿海帶和貝殼的哥哥妹妹們就看到了她,急衝衝就跑了過來。

“你拿著這玩意兒幹啥?”

丁香好奇的蹲在她旁邊,看她收拾魚籠,往裡面放魚食。

“用這個抓魚,運氣好了還能抓到章魚,螃蟹,就是不知道這邊海貨多不多,咱先試試,要是真能抓到,咱這幾天就有海鮮吃了,回頭落潮了,再看看附近有沒有地方可以摸到海參、海膽、鮑魚啥的,還有喜歡長在岩石壁上的龜足,紫菜,”

丁薇一邊說,一邊熟稔的將魚籠丟擲去,將繩子繫到石頭上。

除了第一個是她丟擲去的,其他倆分別讓三哥四哥各自找了個地方拋了出去。

這年代的大海比後世乾淨的多,而且海產更加豐富一些,雖然她也不敢打包票一定能網到海貨,但試過了才知道行不行。

回來的路上,他們看到出海的漁民回來了,說是漁民,其實也是兵哥哥們的家屬,有的甚至在這兒都住了五六年了,這邊有好幾個漁村,孩子們上學要走好遠的路,其實未必比家鄉好,但都是覺得有兒子的地方才是家。

不僅老婆孩子來了,家裡有年邁父母的,也會一起帶過來住些日子,像是那種常年居住的,一般就只有這一個兒子,兒子多的,那肯定只能過來看看,而不會留下常住。

丁薇收拾好之後,已經熱出了一身汗,不過海邊的空氣是真不錯,又有風吹著,一點也不顯悶。

“你們才出去這一會兒,就撿了這麼多海帶啊!”

都是被海浪衝上來的海帶,一把,短小粗薄厚各種各樣的都有,丁香手裡卻是拿著各種大貝殼高興的笑眯了眼。

“姐,我多撿點,回家做成手工品,我同學要是過生日了,我就送給他們,這樣我就省下零花錢啦!”

“你個鬼靈精,這有啥可稀罕的,哪兒都是,想撿就撿吧,不過這些都沒有二哥給咱寄回去的精緻.”

“二哥給的我連採蓮姐姐蘭姐姐都捨不得給,那是留著佈置咱倆的屋子的,這次我多撿點帶回去,給她們分點兒,用貝殼做的風鈴,好聽的不得了,還新鮮,要是能染上顏色,那就更美觀了.”

丁香滿臉的憧憬和嚮往,丁薇不稀罕這些,看看天色,對兩個哥哥說。

“那你們留下看著她,注意安全,我回家給你們做飯.”

因為灶臺是輪著用的,所以丁薇又交代他們:“一會兒記得去山坡上撿一些柴火.”

這邊的山只有百米高,上面種了好多樹,因為這邊冬天很難買得到煤,所以需要大批次的柴火才能保證正常生活,是以這樹也是砍了栽,栽了砍,一年又一年延續下來的規矩。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山海遊玄策

戍月明

修仙,從吃軟飯開始

狂封智力

於790年後

雨流夜

隨身999個老爺爺,全方位無敵

還可以再爽一點

巔峰捉妖大師

憶嶼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