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未必.”

喬應甲被馮紫英氣得不行,也懶得和自己這個弟子鬥嘴,吁了一口氣,“朝廷還在和南京談,義忠親王入繼大統沒問題,但是他的子嗣則未必,起碼皇上的子嗣一樣有資格為儲,頂多也就是義忠親王世子順位第一罷了.”

“順位第一算什麼?誰來決定?誰有易改順位之權?”

馮紫英直接問關鍵問題。

“當然是內閣.”

喬應甲毫不猶豫,“當然內閣要易改順位之權也有條件,比如全體同意,又比如皇帝提出要求,……”

“那皇上若是逝去或者不省人事呢?”

馮紫英問得刁鑽,現在宮裡這一位不就是這樣麼?

“那就是內閣直接決定,全體同意即可.”

喬應甲回答道。

“不需要徵求重臣意見?”

馮紫英眨巴眨巴眼睛,“弟子還以為弟子也有資格來表明態度呢.”

“南京方面提出了這一點,但是內閣要求那就不需要全部透過,一定比例透過即可,南京方面又不答應,就擱下了.”

喬應甲解釋了一句:“總而言之,這裡邊的細節還在討論,還有得吵.”

“那現在宮裡這些人不是惶惶不可終日,皇上怎麼辦?”

馮紫英又問。

喬應甲臉色微變,有些怔忡複雜,搖了搖頭:“現在還沒有說到這上邊來,太上皇已經病重不起了,也許就是這幾天的事兒了.”

沒說皇上怎麼辦,只說太上皇快不行了,那皇上就內禪變成新的太上皇?

“那宮裡諸皇子呢?娘娘們呢?”

馮紫英皺了皺眉,“他們恐怕不會善罷甘休,要鬧騰起來吧?”

“他們能鬧騰出個什麼來?國家大事,豈是一干深宮婦人能過問的?”

喬應甲不屑一顧,“何況還沒有讓他們掃地出門呢,慌什麼?朝廷不是還在為他們爭取麼?”

這話說的霸氣,馮紫英都覺得自己這位喬師真的是對宮裡邊這些人厭惡至極,才會這樣態度。

“喬師,那江南那邊怎麼處理?”

馮紫英問及另外一個關鍵問題,“牛繼宗,王子騰,還有孫紹祖和陳繼先,就這麼放任他們?”

喬應甲不好回答這個問題。

在朝廷內部關於這個問題也是爭議很大,到現在都沒有達成一致。

江南會按照原來那樣繼續上繳賦稅,這是朝廷底線,也是最緊迫的問題。

來自各方的財政壓力都要把戶部給壓垮了,一直這樣不斷向海通銀莊借貸或者發行國債,朝廷也接受不了,內閣諸公在心理上就難以接受。

其實這放在馮紫英身上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借貸,怎麼發展經濟?可放在這個時代,就是萬惡之源,大逆不道。

江南財賦上繳問題的妥協就是要保留江南鎮,也就是牛、王、孫等部軍隊,加上陳繼先這個首鼠兩端的傢伙,成為名義上的南方三鎮,這算是義忠親王和忠於他的江南士紳的核心盤,但陳繼先究竟有多忠心,不好說。

良久,喬應甲才緩緩應道:“暫時這樣罷了,朝廷不會容許長久這樣,牛繼宗、王子騰和孫紹祖三個禍患,朝廷遲早要解決他們,但現在需要一步一步來,穩定了北地局面,湖廣、四川也安定下來,朝廷才能有餘力來處置他們.”

這才是朝廷的真實意圖,實際上義忠親王他們也一樣明白,但各自想法卻未必一樣了。

義忠親王只想要坐穩皇位,尤其是要為自己子孫爭得皇位,真正到了那一步,朝廷文臣認可了他這一脈,他反而應該支援剷除所謂南方三鎮了,沒誰願意見到藩鎮的出現。

對牛王孫陳等人來說,他們更希望義忠親王和朝廷一直鷸蚌相爭,讓他們能夠藉以坐大,形成慣例,前唐的那些藩鎮不也最初都是朝廷派出,但當朝廷中央權力式微之後,這些藩鎮不就自然而然獨立性加上,慢慢成為真正的藩鎮了麼?

三五年也許不行,十年二十年呢?

誰知道這期間會發生什麼事情,萬一這期間建州女真攻勢更兇猛了呢,察哈爾人和土默特人又不斷南侵了呢?山陝又因為大旱生亂呢?白蓮教起事了呢?

一切皆有可能,這就是他們的機會了。

大家都在等,等待著局勢向自己有利的一面發展,到那時候才會來行動。

“喬師,現在我們需要做什麼?”

馮紫英沉默了一陣問道。

“做好你該做的,懷昌不是讓你在負責整頓京中諸軍麼?這件事兒關乎日後新皇登基之後朝廷對京中的掌控力,紫英你應該明白,京營,上三親軍,你該加快進度,覺得有把握的就儘快敲定下來.”

喬應甲也知道馮紫英現在的任務,沉吟了一下,“若是沒有合適人選,令尊麾下的西北軍中一樣可以用.”

馮紫英挑了挑眉,“喬師,西北軍下一步該如何?”

喬應甲揉了揉太陽穴,“朝廷還沒有定論,南方三鎮若是要成事,那西北軍就得要保留下來,但是規模上可能會縮小,比如駐留徐州,……”

“那何如把徐州和揚州都交給家父?”

馮紫英歪頭問道。

喬應甲微微一笑,“不急,若是令尊率部去了徐州,這與揚州毗鄰,若是有些糾葛紛爭,也很正常,……”

馮紫英心中敞亮,這大概就是朝廷下一步的意圖。

讓西北軍到徐州,可徐州那地盤能容納得下偌大西北軍?光靠朝廷撥付的糧餉,只怕就得要半死不活地,那向淮安向揚州伸手就必然的,與王子騰怎麼交惡,甚至奪回揚州,那朝廷似乎也就樂見其成了,只要不影響江南漕運和賦稅上繳。

這就已經埋下了衝突的伏筆,只是等待合適時機罷了。

喬應甲又問了馮紫英家中情況。

三房兼祧,居然沒有一個嫡出子嗣,這還是很少見,也讓喬應甲替馮紫英擔心,順帶也叮囑馮紫英莫要在外邊太過放浪。

估計王熙鳳和布喜婭瑪拉的事兒喬應甲也有所耳聞,這些事兒對都察院的右都御史來說,都很難瞞得住。

好在喬應甲沒挑明,還算給馮紫英留了幾分顏面,也讓馮紫英稍微放心,若是御史真要彈劾自己,喬應甲也能幫自己攔著擋一下。

********

馮唐收到馮紫英來信之後立即行動起來。

既然打不下去了,那就要考慮下一步的去向了。

西北太苦了,連朝廷都想要把三邊四鎮裁撤成兩鎮,誰還願意去西北?

榆林鎮保留,固原鎮消失,甘肅寧夏二鎮合併成甘寧鎮,誰來當這二鎮的總兵?

賀世賢,蕭如薰,祁炳忠,還有馬進寶,四個總兵,立馬就得要有兩個人變成賦閒人員。

蕭如薰應該是有了新去處,馮唐清楚這一位和李三才關係不一般,肯定會得到很好的安排,估摸著是要去京中了。

馬進寶資歷淺了一些,雖然聽說很得紫英的信任,但這總兵位置估計還輪不到他來坐,賀世賢和祁炳忠應該是未來榆林鎮和甘寧鎮的總兵。

不過馬進寶如何安排,還要看紫英怎麼考慮。

不知不覺間馮唐才發現很多事情居然是自己這個兒子來做主了,連自己很多的時候都得要仰仗他了。

西北軍現在是一個尷尬所在,一旦停戰,牛繼宗、王子騰和孫紹祖甚至陳繼先這幫人都有去處,可唯獨辛辛苦苦替朝廷賣命的西北軍卻成了無人問津的臭狗屎了。

見馮唐臉色變幻不定,站在堂下的劉東暘、劉白川、土文秀都看著這位上司,還是劉東暘打破沉寂:“大人,是不是朝廷又要把咱們給裁撤打發了?要就地解散麼?兄弟們怎麼辦?”

西北軍中充斥著對朝廷的不信任感,這一點即便是馮唐都無法說什麼。

長期的被冷落,如叫花子一樣被打發,要用的時候就提過來,不用的時候就一腳踹開,真如馬桶一般,而馮唐就是這個提馬桶的人。

馮唐搖了搖頭,“不至於,只是咱們這麼多兒郎,朝廷覺得多餘,想要裁撤一些,卻又擔心出事兒,感覺棘手了.”

聽得這麼一說,麾下諸將心中稍穩,劉白川忍不住問道:“那讓咱們去哪兒,不是回西北吧?”

“三邊要裁撤,只保留二鎮,甘寧合併,固原撤掉,想回去也沒地方.”

馮唐振作精神,“去徐州.”

“徐州?!”

眾將盡皆不明白,“去徐州作甚?”

“王子騰移駐揚州,咱們得去陪著.”

馮唐自我解嘲地冷笑,“只不過叛賊能去腰纏萬貫騎鶴去的揚州,咱們打生打死賣命卻去徐州,未免有些可笑了.”

眾將盡皆鼓譟,但唯有劉東暘很清醒:“大人,朝廷這是要故意製造矛盾麼?讓咱們和王子騰比鄰而居,這可有意思,兒郎們未必忍得下這口氣啊.”

馮唐攤了攤手,面無表情,悠悠地道:“那怎麼辦呢?兒郎們的怒氣,咱們也未必能壓得住啊,強行壓制,萬一譁變了呢?還不如找個傾瀉的去處呢。

且看朝廷如何分派吧,兗徐鎮,呵呵,還真是一個好地方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九州立志傳

貓太閒李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