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和前一夜一樣,註定無數人都無法入眠。

顧秉謙回到府邸時,仍然感覺到心情振奮,但是一縷疲倦還是讓他有些暈眩。

他不年輕了,五十好幾了,而且妻妾頗多,也讓他經常感覺力不從心。

從今日的情形來看,自己這一寶還是壓對了,不過他不像外邊那些人想象的那樣,還奢望著入閣,或許之前還有那麼一絲幻想,但看徐光啟的態度鮮明,崔景榮、柴恪後來的忸怩作態,他的這一絲幻想就破滅了。

這樣也好,丟棄了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卻能為自己兩個兒子謀劃一下了。

顧秉謙相信,就憑著自己今日的表現,如果日後再能主動退出一些人人為自己的爭奪,旗幟鮮明地支援馮紫英任何決定,自己兩個兒子是完全可以受益匪淺的。

馮紫英不是那種冷血薄情之輩,這一點顧秉謙還是明白的,自己兩個兒子雖然不成器,但是一個是舉人出身,一個是秀才出身,得自己的餘蔭,給一個清貴出身,還是有機會的。

顧臺碩和顧臺邸兩個兒子早早接著了自己老爹。

“父親。”

“嗯,回屋再說吧。”顧秉謙揮了揮手。

自從卸任首輔之後,家中已經清靜了許多,原來府裡的一些僕從也都辭去了許多,一個老士人,哪怕以前再風光,也無必要再有多少僕從長隨了。

顧臺碩和顧臺邸兩兄弟似乎能夠感受到老父親的興奮和期待,心中也是竊喜。

“父親,城裡都已經傳開了,各種訊息都有,順天府和宛平、大興二縣縣衙裡公人也都出來了,巡捕營也在,五城兵馬司那邊嚴陣以待,都在傳言說要改天換地了,……”

見兒子滿臉好奇興奮的模樣,顧秉謙也覺得自己這兩個兒子年齡不小,但是卻欠缺了幾分底蘊,否則自己也不至於這般苦心孤詣地去賣著老臉去謀劃了。

不過順天府的動作如此迅猛,而且毫不猶豫,倒是讓自己小覷了賈化的魄力了。

“嗯,差不多了,新朝已立,只等明日估計就要出國號和年號了,……”顧秉謙頓了一頓,“你二人也莫要去摻和,有為父出面去為你們掙一份機會就行了,現在再要吆喝,你們分量不夠,也有些晚了。”

顧臺碩和顧臺邸二人心中一喜之後也有些黯然。

二人對做官也是心存嚮往,原來覺得靠著父親首輔餘蔭還能有機會,但是短短几個月就感受到了世態炎涼,老爹的名聲在京中並不太好,很多人表面熱情,但是內裡卻不肯幫忙,也讓二人意識到這入仕沒有那麼容易。

“父親,今日午後登門者甚多,禮物亦是相當貴重,我讓門房那邊……”顧臺碩是老大,性格更沉穩一些,雖然知道老爹這一回孤注一擲似乎是押中了,但是究竟具體如何,卻未得知。

“嗯,收就收了,為父估計這段時間入朝入宮的機會會很多,不過為父沒有機會再入仕了。”顧秉謙淡然道。

“啊?!”兩兄弟同時驚駭出聲,“父親?!”

沒機會入仕,那自己兄弟倆怎麼辦?

“沒事兒,為父也會主動和皇上提出來,不會再出仕,這等情形下,或許為父的很多話,皇上還更願意聽一些。”

顧秉謙在路上就已經把這裡邊的箇中曲折都想明白了,以馮紫英的性格,現在做了皇帝,只怕更要堅定不移地推行他自己的政策,這裡邊難處不小,無論是誰當首輔,這個位置都不好坐,而現在自己以退為進,主動退讓,避開這個風頭,反而能得許多實實在在的好處了。

“那其他人呢?”顧臺碩還有些心有不甘,雖然只是舉人出身,但是靠著父親首輔餘蔭,他還是希望在仕途上有所表現的,而不僅僅只是一個清貴職位混吃到老。

“湯賓尹和繆昌期大概還有些想法,不過為父不認為他們有多少希望。”顧秉謙明白長子的心思,“你安心做事,莫要想太多,為父覺得日後這科舉改革皇上是下了大決心的,未必就會太重視原來這些靠經義和時政出身的進士了,反倒是對格物財計律法這些較為精擅計程車人會越來越看重,我記得你對格物不是一直很感興趣麼?多花一些心思,尋找一些機會在皇上和子先(徐光啟)面前去展露一下,未必就沒有機會。”

顧臺碩雖然只是舉人出身,但是對格物一道卻十分感興趣,還曾經和宣順帝進行過關於機床加工方面的探討,也聽說過小馮首輔有意改革科舉,加入格物一道,但一直覺得不太可能實現,但是聽自己父親這麼一說,似乎此事已成定局,這倒是對自己是一個利好訊息。

見自己長子意動,顧秉謙倒是有些感觸,自己長子喜好格物,自己沒少教訓過對方,但沒想到現在新皇看重格物,卻讓這個只是舉人出身的兒子也許還能得到一些額外機會了。

反倒是自己,先前還存有幾分心思,但現在看來新皇是不會給自己這一類老人太多機會了。

也好。

今夜裡存著各種心思琢磨的人不少,甚至為此糾結輾轉,難以釋懷者也是比比皆是。

“這有什麼好考慮的?”郭正域意氣風發,看著旁邊幾位,雙手一攤,“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皇帝也就是代天牧民,張氏一族若是在元熙帝之前倒也罷了,但之後這天災人禍難道少了?看看今夜這京師城中經歷如此大事,卻依然平靜如故,就知道這改朝換代是正當其時,……”

楊鶴瞥了一眼口若懸河的郭正域,又瞥了一眼一言不發的柴恪和楊漣,官應震病了,登門被婉拒,湖廣士人就只能他們幾個來商議了。

“美命,話不是這麼說,京中百姓哪裡有那麼多考慮,但是我們是士人,而且紫……皇上力挺科舉改革,你可知曉?我看他是無意改變這一決定,哪怕受到無數人攻訐反對,甚至比對蒙古一戰更堅決,……”楊鶴淡淡地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霸唱風雲

不會走路的鞋

三國:畫餅謀士,助劉備攪亂官渡

極樂卡爾再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