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盛滿臉堆笑,拱了拱手,“呵呵,聖人亦有言,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馮大人又何必與荃妃娘娘一般見識?她不過也是徒逞口舌之利耳,其實此番來,也就是想要和大人結交一番,……”馮紫英倒沒想到周培盛敢這般背後說郭沁筠,看來這周培盛和郭沁筠的繫結關係不淺啊。

攤了攤手,馮紫英邁步前行,繞道後邊小花園,“也難怪我看恭王也算聰慧,為何卻生得這樣一個母妃,所以朝中無人問津,也是有原因啊.”

周培盛只能苦笑,這位小馮修撰可真的是敢說啊,自己都這麼說了,他卻還敢加上一句,“言重了,馮大人言重了,荃妃娘娘只是年輕氣盛罷了,其實冷靜下來她還是相當聰穎的.”

“就怕她經常冷靜不下來,那可就要天下大亂了.”

馮紫英淡淡地補了一句。

周培盛不再接這個話茬兒,看來這一位對荃妃是印象極差了,這要改觀還需時日了,好在對方倒也沒有把話說絕,似乎還留有餘地,周培盛覺得還有機會。

這邊周培盛陪著馮紫英早小花園裡尋找著話題來緩和氣氛,力求重新續上這條線,那邊郭沁筠卻已經怒氣衝衝地踏進了內院門,而賈元春也已經聽得外邊聲響,強忍不適迎了出來。

“見過荃妃娘娘.”

看著氣勢洶洶而來的郭沁筠,賈元春盈盈一福。

雖然之前賈元春就得了馮紫英吩咐無需擔心,只管坦然應對,但是元春畢竟還是一個女人,一刻前還在和情郎肢體交纏與床笫間恩愛纏綿,這一刻卻已經被宮中對手攆上門來,要說內心沒有半點擔心恐懼,那也是不可能的。

郭沁筠上下打量著面前的賈元春,臉若冰霜,“賢德妃,你可是好興致啊,這崇玄觀就這般清幽雅盛,讓你流連忘返?”

聽得對方雖然話語裡是問罪態度,但是言語卻沒有指向自己最擔心的一面,元春心中稍安,曼聲道:“荃妃娘娘,此地距離宮中已不算遠,香火不盛,古槐參天,鬧中取靜,小妹上次來這裡小住,覺得環境甚好,所以此番心靜不寧,才又選了這裡來.”

郭沁筠敏銳地覺察到元春身子似乎的確有些不適,那步履間有些蹣跚,一舉一動也有些生硬,狐疑地看著對方:“看你這模樣,不像是心靜不寧,倒是像身子受創一般,可是有哪裡受傷了?”

一句“身子受創”差點兒就讓元春心神大亂,好容易穩住心境,元春臉上還是有些變色,“就是來這一日不小心扭了一下腰,所以有些不適,倒也無甚大礙.”

“哦,是麼?”

郭沁筠總覺得眼前這位賢德妃有些古怪,但是卻又看不出究竟是哪裡不對勁兒,這副站在那裡一舉一動的姿態總有些不那麼自然,更像是裝出來的,倒是需要好生探究一番,便道:“難道妹妹就這麼讓我站在這裡說話?”

元春心中一震,只能低頭:“是小妹愚鈍了,姐姐這邊請.”

進了花廳,二人落座,郭沁筠卻又想不出合適的話題來了。

先前和馮紫英鬧了個不愉快,現在又要驟然轉向,郭沁筠一時間有些抹不開顏面。

元春也在思考郭沁筠的來意。

雖然之前馮紫英也提到過自己有了他作為靠山,那麼宮中諸位貴妃的態度可能會有所變化,緩和、親近甚至拉攏都有可能,蘇菱瑤對自己的態度就能略窺一斑,而梅月溪這邊態度更是大為改觀,現在看來,這位荃妃卻還有些矯情,放不下顏面一般,未免有些可笑了。

“妹妹究竟是哪裡身子不舒服,我那裡也還有一些方劑和藥材,若是需要的話,儘管開口,……”郭沁筠有些生硬的開啟話題,不過這也算是一種態度了,只是這種示好,怎麼看都覺得有點兒彆扭,之前還在和馮紫英舌劍唇槍,現在卻又要和元春套近乎,連元春自己都覺得尷尬。

“勞煩姐姐記掛了,其實也沒有什麼大礙,休息兩日就好了,倒是姐姐怎麼有心來這崇玄觀了?記得姐姐更喜歡去西邊兒甕山鸕鷀谷的紅柳莊靜養啊.”

元春不動聲色地道。

“呵呵,老是去一處,也覺得厭了,所以就想換一處,崇玄觀能入妹妹眼,想必也不錯,所以就過來看看,未曾想妹妹在這裡修心養性,還能遇上小馮修撰也有雅興在這裡.”

郭沁筠似笑非笑地回了一句。

“哦,前幾日馮鏗娶了小妹的表妹林氏,林氏身子骨弱,小妹也很關心,專門賜給了一些滋補藥材,馮鏗也是來謝恩吧.”

元春早已經想好了對詞,嫣然一笑道。

“哦?”

郭沁筠倒沒想過幾句話就能讓賈元春就被嚇住,“妹妹這麼做可有些不合禮數和規矩啊,若是讓朝中御史知曉,只怕對妹妹和小馮修撰都是不利啊.”

“親戚之間走動,小妹倒沒想那麼多,若真是有那些個不開眼的人要聒噪,那也只有由得他們去,人正不怕影子斜,小妹也無所謂,至於馮鏗那邊,想必他自己也有應對之道.”

元春淡淡地道。

聽得賈元春態度如此強硬,郭沁筠也是大為氣惱。

自己本來只是想用這個藉口來開啟話題,只要對方稍稍服軟,言語中流露出點兒願意配合的意思,自己也就借坡下驢了。

沒想到這個賈元春如此不識抬舉,還真以為她自己是個貴妃了,有馮紫英替她撐腰,就可以張狂無忌了?“呵呵,妹妹還是謹慎一些的好,那幫御史們可是咬著人就不鬆口的,天家聲譽不容有損,而小馮修撰前程似錦,真要影響了,那也未免太可惜了.”

郭沁筠面色溫潤,笑語如珠。

“多謝姐姐提醒了,小妹日後定會小心,不過在這崇玄觀裡也沒有幾個人來這邊兒,相信也沒誰會去嚼舌頭,那幫御史也不至於這把無聊,這等事情也要來鼓譟一番才是.”

賈元春嫣然一笑,這一番話裡倒是也流露出了幾分提醒的意思。

郭沁筠心中暗自哼了一句,總算還是明曉輕重是非,自己無意傷她,但卻不是做不到,只是值不值以及有無必要而已,若是大家能攜手合作,這些事兒又算個什麼?氣氛終於稍微舒緩了一些,郭沁筠這才選了一些宮中八卦事兒開始說了起來,元春也就陪著說些閒話,卻不肯輕易接上對方拉攏之語,這讓郭沁筠又有些惱火。

這外間馮紫英和周培盛也在小花園裡走了一圈兒,周培盛也就說了當下幾位皇子和監國的事情,談及了這監國之位應當輪換調整的規制,馮紫英也算是明白這郭沁筠和周培盛來的意圖了。

葉向高和方從哲倒是對監國之位輪換不持異議,但是在換誰來卻沒有考慮過恭王,一來恭王年幼,二來恭王上邊還有福王禮王兩個,真要輪換壽王或者祿王,那也該福王禮王先來,另外郭妃背後的這些關係也讓葉方二人不太願意。

馮紫英對周培盛屢屢提及的監國輪換話頭一直不怎麼搭話,到後來周培盛圖窮匕見,徑直談及了希望馮紫英能在朝中幫著恭王說說話,像讓恭王到青檀書院讀書,幫恭王在內閣中諸公面前提一提學習監國之事,如此直白露骨,讓馮紫英也為之咋舌。

“周總管,這等事兒未必非要我來幫著恭王敲邊鼓吧?”

馮紫英笑了笑,“荃妃背後不是沒有人,這我還是知曉的,張大人難道就不能說說話?還有陳公呢?”

周培盛有些尷尬。

張景秋的確和郭妃沾親,但是這位現任的都察院左都御史卻有些尷尬,論理他是屬於江南士人,畢竟他是南直隸人士,可他又是永隆帝的心腹,素來和葉方有些疏遠,又靠不上北地士人這邊的關係,所以他現在只能獨坐都察院,不偏不倚,什麼話都不好說。

至於陳敬軒那就更尷尬了,從三邊總督任上下來,各種傳言都有,結果都是隻是風傳,落不到實處,他自己都覺得憋氣鬱悶,獨自閉門在家小半年不出了。

正因為如此恭王現在陡然間竟無人問津了,也讓郭沁筠和周培盛都有些著忙了。

“馮大人,有些情況我們就不必多說了,咱家就是一句話,壽王輕佻,福王禮王庸碌不堪,祿王倒是聰明,但風頭太盛,未必是好事,恭王聰穎且懂自守,假以時日,也許更為合適擔當大任,……”周培盛悠悠地道:“馮家情形您知我知,難道就非要押注某一家麼?多一個選擇不好麼?”

馮紫英深看了周培盛一眼,這是開啟天窗說亮話了,提醒自己,未必要押注一家,恭王也可以列入選項嘛。

“這是荃妃的意思?我看好像不太像啊.”

馮紫英笑了笑。

“大人不必和荃妃計較這口舌之爭,她性子就是那般,只要冷靜下來便明白這是天作之合.”

周培盛也是口不擇言了,天作之合這等荒唐之言都冒出來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摧枯

吳作人